结构力学教学内容(九)9月27日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一、课程简介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结构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掌握各类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为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

包括体系几何构造分析、影响线、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等内容。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掌握各类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课程目标1: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结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课程目标2: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课程目标3:掌握静定结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课程目标4:掌握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课程目标5:了解结构动力计算的基础知识。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此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先修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才能修本门课程,也是后续钢结构、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气体结构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块内容:几何构造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图乘法求静定结构的位移、机动法作影响线、力法及位移法解算超静定结构力学问题;其中力法是结构力学的核心内容,其要先学完静力学后学习超静定结构,力法是解决超静定结构问题的基本算法。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杆件的分类;荷载的分类。

『基本要求』1、识记:计算简图,荷载。

2、领会:荷载的性质及分类。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对简单的实际结构画出计算简图。

『关键知识』结构的计算简图。

『重点』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

结构力学教案

结构力学教案

结构力学教案刘林超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实体结构——是指三个尺寸大约为同量级的结构例如:水工结构中的重力大坝、挡土墙等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杆系结构。

理论力学一般不考虑物体内部的形变,把物体当成刚性体来分析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如柱体、梁和轴,在拉压、剪切、弯曲和扭转等作用下的应力、形变和位移。

结构力学研究杆系结构,如桁架、刚架或两者混合的构架等。

而弹性力学研究各种形状的弹性体,除杆件外,还研究平面体、空间体,板和壳等。

2.结构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结构由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制造误差引起的内力计算——称为强度计算;(2)结构由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制造误差引起的变形及位移计算——称为刚度计算;(3)结构的稳定计算,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4)结构的组成规律及计算简图的选择。

3.结构力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结构力学的先修课程,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2)空间结构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6 舜变体系A点微小位移与1垂直,中心的微小转动,O称为瞬时转动中心从微小角度看,两根链杆所起的作用相当于在链杆交点处的一个铰所起的作用链杆交点在无穷远处,两根连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无穷远处的瞬铰所起作用。

由于瞬铰在无穷远处,绕瞬铰的微小转动退化为平动,即沿两根连杆的正交方向产生平动。

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信阳师范学院教案用纸ADE和AFG为刚片,1和2交于B,3,4交于C,如果ABC3拆除支座连杆,分析上不体系,在上部体系中拆除二元体,余下的1,2,3刚片符合三刚片规则先去掉基础,再去掉二元体A,B进行分析,外边三角形CDE和里面单结合相当于两个单结合联结两点的链杆称为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计算自由度的算法:第一种方法:m表示体系中刚片的个数,刚片总自由度为解:支座全部去掉,剩下一内部有多余约束刚片,在变为无多余约束刚片。

(完整word版)结构力学讲义

(完整word版)结构力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1.1 结构和结构的分类一、结构(structure)由建筑材料筑成,能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构筑物称为工程结构。

如:梁柱结构、桥梁、涵洞、水坝、挡土墙等等。

二、结构的分类:按几何形状结构可分为:1、杆系结构(structure of bar system) :构件的横截面尺寸<<长度尺寸;2、板壳结构(plate and shell structure) :构件的厚度<<表面尺寸。

3、实体结构(massive structure) :结构的长、宽、厚三个尺寸相仿。

三、杆系结构的分类:按连接方法,杆系结构可分为:§1.2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各力学课程的比较:二、结构力学的任务:1、研究荷载等因素在结构中所产生的内力(强度计算);2、计算荷载等因素所产生的变形(刚度计算);3、分析结构的稳定性(稳定性计算);4、探讨结构的组成规律及合理形式。

进行强度、稳定性计算的目的,在于保证结构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

计算刚度的目的,在于保证结构不至于发生过大的变形,以至于影响正常使用。

研究组成规律目的,在于保证结构各部分,不至于发生相对的刚体运动,而能承受荷载维持平衡。

探讨结构合理的形式,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材料,使其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研究方法:在小变形、材料满足虎克定律的假设下综合考虑:1、静力平衡;2、几何连续;3、物理关系三方面的条件,建立各种计算方法。

§1.3 结构的计算简图(computing model of structure )一、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必要性、重要性:将实际结构作适当地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显示其基本的特点。

这种代替实际结构的简化图形,称为结构的计算简图。

合理地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是结构计算中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的原则:1、能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特点,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

结构力学讲义ppt课件

结构力学讲义ppt课件
x y
x
结点自由度
y
φ
x
y
x
刚片自由度
2)一个刚片在平面内有三个自由度,因为确定 该刚片在平面内的位置需要三个独立的几何参
数x、y、φ。
4. 约束
凡是能减少体系自由度的装置就称为约束。
6
约束的种类分为:
1)链杆
简单链杆 仅连结两个结点的杆件称为简单 链杆。一根简单链杆能减少一个自由度,故一 根简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FyA
特点: 1) 结构在支座截面可以绕圆柱铰A转动 ; 2) x、y方向的反力通过铰A的中心。
29
3. 辊轴支座
A
A
FyA
特点: 1) 杆端A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2) 反力沿链杆方向作用,大小未知。
30
4. 滑动支座(定向支座)
A 实际构造
A
MA
FyA
A
MA
FyA
特点: 1)杆端A无转角,不能产生沿链杆方向的线 位移,可以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16
A
I
II
c)
B III C
形成瞬铰B、C的四根链杆相互平行(不等 长),故铰B、C在同一无穷远点,所以三个 铰A、 B、C位于同一直线上,故体系为瞬变 体系(见图c)。
17
二、举例
解题思路: 基础看作一个大刚片;要区分被约束的刚片及
提供的约束;在被约束对象之间找约束;除复 杂链杆和复杂铰外,约束不能重复使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第一章 绪 论
§1-1 结构力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2 结构计算简图
5
§1-1 结构力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结构
建筑物或构筑物中 承受、传递荷载而起 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 结构。如:房屋中的 框架结构、桥梁、大 坝等。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结构力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结构的受力性能、承载能力和设计方法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对常见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能够判断体系的几何不变性和可变性。

理解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计算静定梁、静定刚架、静定桁架和静定拱的内力。

掌握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能够利用单位荷载法计算结构的线位移和角位移。

理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了解影响线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结构的影响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力学知识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介绍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类工程结构,如桥梁、房屋、塔架等。

阐述结构力学的主要任务,即研究结构的受力性能、承载能力和设计方法。

2、结构的计算简图讲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简化原则。

举例说明如何将实际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包括支座的简化、杆件的简化、荷载的简化等。

(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介绍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实例让学生区分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

2、平面体系的自由度讲解平面体系自由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计算自由度来判断体系的几何可变性。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英文名称: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 课程编码:B5214009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适用专业: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学时数: 64 学时开设学期:第 3 学期执笔者:闫志红编制日期: 2012 年8 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结构力学是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结构力学是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结构在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运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常见的力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为学习专业课程和继续深造提供必要的基础。

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结构力学是以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为基础,并为钢筋混凝土技术、城市桥梁工程等课程提供分析思路和计算方法。

三、课程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学时分配1、课程的主要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内力计算方法和位移计算方法,超静定的内力计算方法。

影响线的绘制方法。

能力目标:建立清晰的力学概念,掌握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能分析结构的组成规律,能判断结构的几何可变性。

能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能绘制内力图,能计算静定结在荷载、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位移。

能用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解构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能作出结构的影响线。

素质目标: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2、课程主要内容1):绪论(2学时)主要内容:结构力学的任务,结构的计算简图与杆件结构分类,荷载的分类。

教学要求:掌握杆件结构的分类、支座分类和节点分类;理解支座的受力和节点的受力特点。

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和计算简图的确定。

2):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6学时)主要内容:自由度、约束、瞬铰、多余约束等概念, 体系自由度计算公式,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瞬变体系的特性,静定、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结构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

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设计和分析各种结构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内容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的静力学分析:包括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杆件的静力学性质等。

2. 结构的变形分析:包括结构物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梁的挠度计算、杆件的轴向变形等。

3. 结构的静力学系统分析:包括受力分析、杆件的内力计算、支座反力计算等。

4.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包括杆件的稳定性判据、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等。

5. 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包括结构的振动频率、振动模态等。

二、教学目标结构力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结构的静力学和变形分析。

2. 理解结构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能够合理设计和优化结构物。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结构工程项目。

三、教学方法在结构力学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结构物受力和变形的基本规律。

4.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在结构力学的教学评价中,应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教学时数96学时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

是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

培养学生结构分析和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对一般的杆件结构能选择正确的计算简图、并能分析其几何组成。

2.熟练掌握选择隔离体列平衡方程的方法,对一般静定结构能正确地进行内力分析。

3.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桁架的影响线的方法,会利用影响线求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最大内力。

4.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等因素下位移的计算方法。

5.掌握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并能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对一般超静定结构作熟练地计算。

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

会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

6.掌握矩阵位移法计算杆件结构的原理及方法。

初步具有使用结构计算程序进行结构计算的能力。

7.掌握杆件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特点不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还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智能。

将讲授法、练习法、参观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形成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讲授中应注意的方法等问题:1、要少讲多练;2、注意前后内容联系;3、刚架内力计算部分一定要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4、刚架和桁架内力计算、位移计算、力法、对称性利用、位移法要安排习题讨论课。

5、多举一些例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6、注意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讲解要好一些。

7、选习题与思考题,重视答疑和作业的批改,及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8、可能的条件下,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插入习题的讲解。

9、注意与前期课程知识点结合,使学生便于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10、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同教师讨论交流。

【完整版】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结构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JZZB1080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总学时】85【学分】5【理论学时】85【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掌握静定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提高结构计算能力,熟练分析、计算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对一般的杆件结构能选择正确的计算简图、并能分析其几何组成。

2.熟练掌握选择隔离体列平衡方程的方法,对一般静定结构能正确地进行内力分析。

3.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桁架的影响线的方法,会利用影响线求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最大内力。

4.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等因素下位移的计算方法。

5.掌握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并能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对一般超静定结构作熟练地计算。

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

会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

6.了解杆件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结构的组成分析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和方法,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和干件结构的分类以及荷载的分类。

二、主要教学内容1、结构和结构的分类2、结构力学的人物和方法3、结构的计算简图4、杆件结构的分类5、荷载的分类第二章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一、学习目的要求1、了解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判定杆件体系是否几何可变,从而决定其能否用作结构;研究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的组成规则,以便帮助我们正确选择静力分析方法和程序;2、掌握不变无多余约束体系的三个组成规则;3、掌握结构的几何组成和静力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结构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2. 学会运用力学原理分析简单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能够正确绘制结构受力图;3. 掌握梁、板、壳等常见结构元件的受力性能和计算方法;4. 了解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基本原理,能够对简单结构进行安全评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结构受力分析;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模型制作和实验,加深对结构力学原理的理解;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结构力学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结构力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结构力学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3.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结构力学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需要从基本概念和原理入手,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分析、模型制作和实验为主,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1. 结构力学基本概念:结构、荷载、支座、应力、应变等;2. 结构静力学分析:力的平衡、受力图的绘制、受力方程的建立与求解;3. 材料力学基础:弹性、塑性、剪切、扭转、弯曲等;4. 梁的受力性能分析:剪力图、弯矩图、梁的弯曲、剪切、扭转计算;5. 板壳结构分析:板的受力性能、壳体的稳定性计算;6. 结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概念、稳定性计算、稳定性影响因素;7. 结构强度分析:强度概念、强度计算、强度校核;8. 结构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结构力学》大纲

《结构力学》大纲

《结构力学》(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力学(Ⅰ)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结构力学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杆件结构的静力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二)本课程大纲的特色本课程大纲为适应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土木类专业的学生而制定,着重加强训练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而淡化技巧性知识的学习。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1.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计算简图并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

2.计算能力具有对各种静定、超静定结构进行计算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初步校核与判断能力。

3.自学能力具有自学和阅读结构力学教学参考书的能力。

4.表达能力计算过程思路清晰、整洁、严谨。

(四)参考教材《结构力学》上、下册杨弗康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结构力学》上、下册龙驭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结构力学》上、下册李廉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课程的内容(一)绪论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结构分类、结构计算简图,熟练掌握支座、结点、杆件的受力特性。

重点:支座、结点的约束特性及受力特性。

(二)几何组成分析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常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自由度、约束、虚铰等概念,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以及规则之间的关系,熟练运用规则分析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了解体系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能够正确判断超静定结构的次数。

重点:几何组成的分析方法,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难点:如何利用三刚片规则以及判定具有无穷远虚铰情况的几何组成。

(三)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熟练掌握利用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分类(二刚片、三刚片、基附型)求解支座和联系反力的方法,熟练掌握利用微分关系、刚结点平衡和区段叠加法快速作弯矩图,了解已知弯矩图作剪力图和已知剪力图作轴力图的方法,灵活运用隔离体平衡的方法,熟练掌握静定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掌握桁架内力的解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和拱内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了解复杂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2024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结构力学》是工程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力学行为和结构的静力学性能。

本文是关于《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的详细阐述,旨在介绍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

正文内容:一、课程背景与意义1.结构力学的定义和作用a.结构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结构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2.课程背景及重要性a.工程学中的结构力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b.结构力学在相关专业和领域的应用3.学习目标和要求a.学习目标的总体规划b.学习任务和要求的说明c.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二、课程大纲1.课程名称和学分2.教材选择和参考书目3.教学大纲的总体结构a.课程目标和学时安排b.教学内容和章节划分c.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三、课程内容详解1.静定结构力学a.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b.内力和弯矩分布的计算c.静定结构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2.静力学一般问题a.外力作用下的结构平衡b.杆件和结构的受力分析c.应力和应变的计算和分析3.变形与挠度a.弹性力学基础知识b.结构变形和挠度的计算c.静力学和变形关系的分析和应用4.材料力学与破坏分析a.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和性质b.弹性和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c.结构的破坏分析和安全评估5.结构稳定性和动特性a.结构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和实践b.结构动力学与振动分析c.结构的稳定性和动特性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2.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衔接3.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4.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实验的应用五、总结在《结构力学》的教学大纲中,通过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要求。

在详细阐述课程内容方面,包括了静定结构力学、静力学一般问题、变形与挠度、材料力学与破坏分析以及结构稳定性和动特性等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上,强调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 0402010课程名称: 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二.学分、学时5学分,课内教学80学时,计算机实习16学时三.教学对象工程力学等专业本科生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五.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各类结构的受力特性,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进行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的力学分析和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一)绪论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荷载的分类、结构计算简图及其分类。

(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了解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和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三)静结构内力分析回顾掌握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的一般方法,熟练掌握静定梁、刚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等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掌握静定结构的特征。

(四)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掌握虚功原理及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积分法及图乘法;掌握温度变化和支座移动引起的结构位移计算;掌握互等定理。

(五)力法了解超静定结构的概念、超静定次数的确定;理解力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系、力法的典型方程及其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超静定刚架、超静定桁架;掌握超静定组合结构、超静定拱的计算;掌握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影响下的计算;掌握简化力法计算的方法;掌握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六)位移法理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系、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梁、超静定刚架;熟练掌握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掌握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影响下的计算;(七)力矩分配法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连续梁及无侧移刚架的计算;掌握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影响下无侧移刚架的计算;掌握有侧移刚架的计算。

结构力学笔记

结构力学笔记

结构力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 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内容。

? 明确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及几种简化方法,进一步理解结构体系、结点、支座的形式和内涵。

? 理解荷载和结构的分类形式。

Xufangrong2021 62678756xfr在认真学习方法论——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学习结构力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本章目录§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1-2 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1-3 杆件结构的分类§1-4 荷载的分类§1-5 方法论(1)——学习方法(1) §1-6 方法论(1)——学习方法(2)§1-7 方法论(1)——学习方法(3)§1-1 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1. 结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

例如房屋中的梁柱体系,水工建筑物中的闸门和水坝,公路和铁路上的桥梁和隧洞等。

从几何的角度,结构分为如表1.1.1所示的三类:表1.1.1 结构的分类分类名称特点由杆件组成的结构,是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又称壁结构,几何特征是其厚度要比长度和宽度小得多长、宽、厚三个尺度大小相仿实例梁、拱、刚架、桁架房屋中的楼板和壳体屋盖水工结构中的重力坝杆件结构板壳结构实体结构 2. 结构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结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论力学着重讨论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他三门力学着重讨论结构及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问题。

其中材料力学以单个杆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结构力学以杆件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以实体结构和板壳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

学习好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学习结构力学的基础和前提。

结构力学的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外力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以及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

结构力学教案

结构力学教案

结构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技巧。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1. 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2. 受力分析3. 应力分析4. 应变分析5. 弹性力学基础6. 杆件受力分析7. 三维受力分析8. 结构稳定性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实验法:通过实验展示结构受力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加深对结构受力情况的理解。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提高教育效果。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 《结构力学》(第三版)王振宇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工程应用数学》(第二版)郑建华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 《结构力学实验教程》刘哲生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五、教学过程1. 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1.1 结构力学的定义和作用1.2 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3 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2. 受力分析2.1 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2 受力分析的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2.3 受力分析实例讲解3. 应力分析3.1 应力概念及分类3.2 应力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3.3 应力分析实例讲解4. 应变分析4.1 应变概念及分类4.2 应变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4.3 应变分析实例讲解5. 弹性力学基础5.1 弹性模量及其应用5.2 泊松比及其应用5.3 弹性理论基础讲解6.杆件受力分析6.1 杆件受拉、受压、弯曲、剪切时的应变状态6.2 杆件受力分析的方法6.3 杆件受力实例讲解7.三维受力分析7.1 三维受力的基本概念7.2 三维应力和应变分析7.3 三维受力分析实例讲解8. 结构稳定性分析8.1 稳定性的概念和分类8.2 稳定性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8.3 稳定性分析实例讲解六、教学评估1. 学生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静定平面桁架
§3 - 6
一、平面桁架的基本假定
(1)各杆端用光滑的理想铰相联结; )各杆端用光滑的理想铰相联结; (2)各杆轴线绝对平直,且在同一平面并通过铰; 并通过铰; )各杆轴线绝对平直, 在同一平面并通过铰 (3)荷载和支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且位于桁架平面内。 )荷载和支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且位于桁架平面内。 每根杆两端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称为二力杆 二力杆。 每根杆两端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称为二力杆。
例1:计算图示桁架轴力
(1)求反力: 求反力:
A C
30kN
30kN D B E 1.5m HB
(2)分析几何组成: 分析几何组成:
2m
FyA
2m
2m
2m
FyB
∆DBE
(3)按
C A
A C E
D
B 顺序求解
轴力以拉力为正,压力为负。 轴力以拉力为正,压力为负。 在结点和截面隔离体中,已知的荷载及轴力按实际方向表示, 在结点和截面隔离体中,已知的荷载及轴力按实际方向表示, 数值为正;未知轴力一律设为拉力。 数值为正;未知轴力一律设为拉力。
例4:求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
q C A L/2 L/2 B f
结论:均布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线方程为抛物线。 结论:均布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线方程为抛物线。
例5:求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
P D A a a a a P C P E B a
结论:集中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线方程为折线。 结论:集中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线方程为折线。
三、数解法求桁架内力 在求解时,可以取桁架中一部分做为隔离体, 在求解时,可以取桁架中一部分做为隔离体,由平 衡方程解出各杆轴力,这种方法称为数解法。 衡方程解出各杆轴力,这种方法称为数解法。 如果隔离体中只有一个结点,则该法称为结点法 结点法; 如果隔离体中只有一个结点,则该法称为结点法; 如果隔离体中包含二个以上结点,则该法称为截面法 截面法。 如果隔离体中包含二个以上结点,则该法称为截面法。 1、结点法 、 结点法可以求出简单桁架全部杆件的轴力。 结点法可以求出简单桁架全部杆件的轴力。 对于简单桁架, 对于简单桁架,由于其几何组成是通过增加二元体 来形成的,则适合用结点法求解, 来形成的 , 则适合用结点法求解 , 求解顺序与几何组成 的方向相反。 的方向相反。
FP
1 3 4m 2
1.5m
第三章
计算图示结构内力
A 3 1 FyA
a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FP 计算支座反力 FyA = FyB = ; 2
B
FP C 4
a
2
a
5
a
a FyB
FN1 = ?
FN3 = ?
作业: 作业: 任选 3—13、3—14、3—17、3—18 13、 14、 17、 补充题:计算图示桁架1 杆轴力; 补充题:计算图示桁架1、2、3 杆轴力;
例8:(一班思考题)选择计算图示桁架的方法 一班思考题)
P A P B P E F C
D
例9: (一班思考题) 一班思考题) 选择计算图示桁架1 选择计算图示桁架1、2杆轴力的方法
G 1 E B P C P F 2 D H
A
例10:(课后练习)求图示桁架1、2及3杆轴力 10: 课后练习)求图示桁架1
五、合理拱轴线及求法 1、合理拱轴线的概念 、 2、合理拱轴线的求法 、 a ) 当荷载与铰的位置确定时,可求出支座反力; 当荷载与铰的位置确定时,可求出支座反力; b) 建立弯矩方程,以拱轴竖标 为变量; 建立弯矩方程,以拱轴竖标y为变量 为变量; c) 令弯矩处处为零,就得到轴线 的方程,即 令弯矩处处为零,就得到轴线y的方程 的方程, 合理拱轴线。 合理拱轴线。
1.5 1.5
1 2 3
1.5
1
1
1
1m
1m
1m
1m
1m
1m
教材中思考题: 教材中思考题: 3—16; 16; 思考题
FN
Fy
Fy = Fx
ly lx
Fx
例2:计算图示桁架轴力 :
30kN 40 C A E D B 1.5m 30kN
2m
30kN 40 -37.5 -12.5 70 -60 12.5
2m
2m
30kN
2m
-62.5 50
FN(kN)
1、结点法 、 由于一个结点上的力都通过结点,属于平面汇交力系, 由于一个结点上的力都通过结点,属于平面汇交力系, 故只有两个平衡方程可用,可以求出两个未知力。 故只有两个平衡方程可用,可以求出两个未知力。因此原 不能多于2个 则上一个结点上的未知力 不能多于 个,当结点上的未知 力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结点法失效, 力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结点法失效,但有时能求得其中的 一个未知力。 一个未知力。 几种特殊杆件(结点单杆)的内力。 几种特殊杆件(结点单杆) 结点单杆:除一根杆外,其它杆共线, 结点单杆:除一根杆外,其它杆共线,则称该杆为 结点单杆。 结点单杆。
FN3 = −1.5 25 FP
FN2 = −
FP
FN4 = 2.75FP
截面法选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隔离体上的力系是平面不汇交力系, ,隔离体上的力系是平面不汇交力系,可以建立三个 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Fx=0、 ∑Fy=0、 ∑M=0。所以作一个 截面隔离体最多可以求出三个未知轴力。 截面隔离体最多可以求出三个未知轴力。 一般情况下,未知数个数不能超过三个, 一般情况下,未知数个数不能超过三个,但有 两种特例。 两种特例。 (1)除一根杆外,其余杆均交于一点; )除一根杆外,其余杆均交于一点; (2)除一根杆外,其余杆互相平行; )除一根杆外,其余杆互相平行; 这种特殊杆叫截面单杆。 这种特殊杆叫截面单杆。 截面单杆
例4:计算图示桁架1、2杆的轴力 计算图示桁架1
0.5 1 1 1 0.5
2 1
Hale Waihona Puke 2m2m2m
2m
2m
例5:用截面法求计算图示桁架1、2、3、4杆轴力 用截面法求计算图示桁架 计算图示桁架1 杆轴力。
FP C 1 2 3 A D a a 4 a a a a
5 2
FP
FP E
FP
FP a a B
FN1 = −1.5P
轴力系数法——利用相似关系求轴力 利用相似关系求轴力 轴力系数法
由相似三角形 FN Fx Fy = = l lx ly
FN , Fx , Fy中 知 个 均 已 一 , 可 利 几 关 求 另 个 用 何 系 出 二 。
l l FN = Fx = Fy lx ly
FN l ly lx FN
lx Fx = Fy ly
例3: 指出图示刚架中的结点单杆,计算轴力。 指出图示刚架中的结点单杆,计算轴力。
0.5
1
1
0.5
2m
2m
2m
2m
2m
2、截面法 、 对于联合桁架或复杂桁架, 对于联合桁架或复杂桁架,单纯应用结点法不能求 出全部杆件的轴力, 出全部杆件的轴力,因为总会遇到有三个未知轴力的结 点而无法求解,此时要用截面法求解。 点而无法求解,此时要用截面法求解。即使在简单桁架 求指定杆的轴力用截面法也比较方便。 中,求指定杆的轴力用截面法也比较方便。
例6:指出图示桁架的截面单杆
例7(思考题):指出图示桁架的截面单杆 思考题)
小结: 小结: (1)数解法中都是用截面截取一部分桁架为隔离体 ) 结点法: 结点 结点, 个方程 个方程——简单桁架; 简单桁架; 结点法:1结点,2个方程 简单桁架 截面法: 个以上结点 个以上结点, 截面法:2个以上结点, 3个方程 个方程——联合桁架或指定截面轴力; 联合桁架或指定截面轴力; 个方程 联合桁架或指定截面轴力 (2)隔离体上的已知力按实际方向画,未知力可任意假 )隔离体上的已知力按实际方向画, 设方向,拉力背离作用结点,压力指向作用结点; 设方向,拉力背离作用结点,压力指向作用结点; (3)每个方程最好只含一个未知力; )每个方程最好只含一个未知力; (4)可以用轴力系数法代替结点法; )可以用轴力系数法代替结点法; (5)计算时注意利用结点单杆和截面单杆。 )计算时注意利用结点单杆和截面单杆。 *应当首先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和判断“单杆”。 应当首先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和判断“单杆”
二、平面桁架的分类 1、按外形分类 、 2、按受力特点分类 、 无推力的梁式桁架和有推力的拱式桁架。 无推力的梁式桁架和有推力的拱式桁架。 3、按几何组成分类 、 可以在基础或一个铰结三角形上 (1)简单桁架 )简单桁架——可以在基础或一个铰结三角形上 可以 依次加二元体构成的桁架 桁架; 依次加二元体构成的桁架; ( 2) 联合桁架 ) 联合桁架——由 几片简单桁架按照几何组成规 由 则组成的桁架; 则组成的桁架; 不属于前二类的桁架。 (3)复杂桁架 )复杂桁架——不属于前二类的桁架。 不属于前二类的桁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