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废瓷回收再生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用陶瓷废瓷回收再生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7)
1.1项目概况 (7)
1.1.1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7)
1.1.2项目单位概况 (7)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9)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10)
1.2.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 (10)
1.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 (13)
1.3项目概况 (14)
1.3.1项目拟建地点 (14)
1.3.2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 (15)
1.3.3项目建设主要条件 (15)
1.3.4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 (16)
1.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
1.3.6资金使用计划 (18)
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19)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20)
2.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0)
2.1.1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20)
2.1.2陶瓷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3)
2.1.3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5)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29)
3.1项目建设规模 (29)
3.2产品方案 (29)
3.3建设目标 (30)
第四章厂址选择 (30)
4.1厂址所在位置现状 (30)
4.2厂址建设条件 (32)
4.3项目外部协作条件 (32)
4.4厂址条件比选 (34)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34)
5.1技术方案 (34)
5.1.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 (34)
5.1.2技术工艺说明 (35)
5.2主要设备方案 (38)
5.3工程方案 (40)
第六章节能措施 (41)
6.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1)
6.2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 (41)
6.2.1节能措施 (41)
6.2.2节能效果分析 (43)
6.3节水措施 (44)
6.5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
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46)
7.1总图布置 (46)
7.1.1布置原则 (46)
7.1.2总平面布置方案 (46)
7.2场内外运输 (47)
7.2.1工厂运输 (47)
7.2.2运输环境 (48)
7.3公用辅助工程 (48)
7.3.1给排水 (48)
7.3.2供电 (49)
7.3.3通风及降温 (51)
7.3.4维修及检验 (51)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3)
8.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周围环境简况 (53)
8.1.1自然环境简况 (53)
8.1.2环境现状 (53)
8.2项目的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4)
8.2.1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的简要分析 (54)
8.2.2项目营运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4)
8.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7)
8.3.1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57)
8.3.2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58)
8.4环境影响评价 (58)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9)
9.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9)
9.1.1设计原则 (59)
9.1.2设计依据 (59)
9.1.3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危险因素 (59)
9.1.4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有害因素 (60)
9.1.5主要对策和措施 (60)
9.2消防设施 (63)
9.2.1设计依据 (63)
9.2.2 消防给水系统 (63)
9.2.3 移动灭火器及防毒面具 (65)
9.3劳动安全与消防投资 (65)
第十章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66)
10.1企业组织机构 (66)
10.1.1企业组织机构 (66)
10.1.2项目管理团队综合评价 (67)
10.2人员资源配置 (68)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和进度计划 (68)
11.1总则 (68)
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9)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69)
12.1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 (69)
12.2建设投资估算 (70)
第十三章融资方案 (71)
13.1资本金筹措 (71)
13.2债务资金筹措 (71)
13.3融资方案分析 (72)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2)
14.1财务评价依据 (72)
14.2财务效益与费用 (73)
14.2.1成本、费用估算 (73)
14.2.2效益及税金估算 (74)
14.3财务效益评价 (74)
14.4不确定性分析 (76)
14.5财务评价结论 (78)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 (92)
15.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92)
15.2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95)
第十六章研究结论 (96)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 项目名称:日用陶瓷废瓷回收再生利用技术改造项目
2. 项目单位:某市某陶瓷制作厂
3. 企业类型:个人独资企业
4. 企业负责人:
5. 项目负责人:
6.电话:
7.项目建设地址:某省某市某镇
1.1.2项目单位概况
1.企业概况
某市陶瓷制作厂(以下称简“我厂”)位于中国的瓷都之—,某县,是一家集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专业从事陶瓷生产经营、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实体性企业。
企业厂址在某市某县某镇扬康埔尾山,占地5.1万㎡,总资产4059万元,员工320人,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68人。
企业分设原料、成型、窑炉、彩瓷及包装车间,拥有煅烧推板窑、辊板窑、烤花辊道窑、梭式窑及白胎生产线与彩瓷作业线,形成原料加工、白胎成型、窑炉煅烧,加彩烤花、包装出口等一条龙
配套的经营格局,生产以杯盘壶为主的高白瓷、中温强化瓷等日用瓷器及配套餐具、茶具内销及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企业生产、销售、税利逐年稳步增长、财务状况良好。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工业产值8900万元,销售收入7885万元,税利1350万元。
我厂所处饶北山区,也即粤东日用瓷生产区,瓷土资源丰富且制作日用瓷历史悠久,日用瓷共性技术难题经常在瓷区内企业中切磋探讨,我厂业专业生产中、高档杯、碟、匙类日用产品等。
为本项目提供极其有利的环境及基础。
2.企业综合实力
我厂实力雄厚,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全电脑控制宽断面隧道窑。
产品销售遍及国内各省市,全国建立100多个销售网点,内销及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
3.管理水平
我厂导入并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形成一体化管理,建立管理严谨、责任明确、效率高的管理运作系统。
在高效、低耗、安全、优质、环保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财务状况
我厂总资产4059万元,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工业产值8900万元、销售收入7885万元、税利1350万元、企业生产、销售、税利逐年稳步增长、财务状况良好。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1. 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3月20日);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
(5)《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007年12月3日);
(6)《某省循环经济实施方案》(2006年10月20日);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8)项目单位提供的部分企业内部资料。
2. 编制原则
根据原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我厂编制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需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产业政策范畴。
(2)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能源消耗严格执行《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耗能限额》。
(3)依据《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要求,使
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尽可能采用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工艺和设备。
(4)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三废”达标排放。
(5)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符合职工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
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严格遵循我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法律法规,针对该项目提出的各种目标、项目单位实际状况、单位能耗限额、清洁生产指标、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其未来走向展开。
主要包括:研究陶瓷行业资源利用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评估该项目建设的意义;调查项目拟建地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对某瓷区瓷土资源消耗、废瓷排放现状、瓷泥需求情况和再生瓷泥销售前景进行评估;研究该项目单位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状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各项能耗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和财务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1.2.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
期间,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在2005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出:力争到2010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
并且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立法政策,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及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到
发展循环经济的事业中来。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
某有“中国瓷都”的美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据统计,某瓷区每年生产瓷器约300万吨;陶瓷在烧成过程会产生5~20%的工业废瓷(废渣),瓷区每年产生废瓷超过20万吨,历年积存的废瓷超过50万吨以上;全国每年产生陶瓷工业废瓷超过1000万吨。
我国陶瓷产业急需开展废瓷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变废为宝。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某陶瓷制作厂开展了废瓷回收利用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本项目。
本项目通过购置专用设备,循环利用陶瓷资源,合理延长产业链。
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等环节,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在资源消耗环节,降低原料消耗,提高烧成产品合格率,降低烧成废品率,减少废瓷产生,实现“减量化”;在再生资源环节,对外对内回收陶瓷工业废瓷,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在生产环节,利用再生瓷泥生产再生陶瓷制品,实现“再利用”。
本项目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利于陶瓷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循环利用陶瓷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瓷土原矿资源,起到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的双重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项目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第
二十二章“发展循环经济”中第五节“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中的“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和化工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物利用”的政策范畴;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二十六款“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41条“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条款范畴;
本项目以其明显的节约瓷土特点与某省提出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有高度的符合性,项目符合某省经信委发出的《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省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粤经信节能〔2010〕394号] 项目申报范围第三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政策条款。
1.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
某陶瓷产区每年排放工业废瓷超过20万吨,历年积存工业废瓷超过50万吨,废瓷排放泛滥成灾,迫切需要开展资源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轻环境压力。
工业废瓷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既占用土地、堵塞河道、挤占堤围、影响内涝、污染农田、丑化景观,又成为老鼠等有害动物藏身的场所,构成环境安全隐患,造成“白色污染”公害,对枫江流域造成严重污染。
工业废瓷泛滥成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2002年,某市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切实加强管理,防止陶瓷工业垃圾影响子孙后代》的提案,引起了某市委、市政府对陶瓷工业废瓷问题的高度重视,专门颁布实施《某市陶瓷废物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设立陶瓷废渣堆放场,采取集中堆放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陶瓷工业废瓷乱堆乱放的问题,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某陶瓷产区瓷土资源因过量开采而日趋枯竭, 需要开辟新的瓷土原料来源,减少瓷土原矿开采。
自古至今,陶瓷均通过瓷土或陶土制坯烧制而成,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
某瓷区已探明飞天燕高岭土矿储量3200万吨,但是某瓷区每年需开采瓷土原矿超过300万吨;若按照目前的开采规模,不出10年,某瓷区将无瓷土可采。
必须开辟新的瓷土原料来源,减少瓷土原矿开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某陶瓷行业需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摸索出陶瓷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某瓷区其它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和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先试点在企业内部形成小循环,逐步在陶瓷工业园区内形成中循环,最终在整个瓷区形成大循环,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某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的建设在某省某市某县某镇某尾山的某某陶瓷制作原有厂区内实施。
1.3.2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
建设规模:改造废瓷加工厂车间面积约7500m2,购进废瓷回收加工设备。
达成目标:项目完成后,年回收处理陶瓷工业废瓷5000吨,年生产再生瓷泥1.5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消耗瓷土原矿1.2万吨,每年节约工业用水1.5万吨;为企业创造效益800万元,利润416.40万元,上交税收138.80万元。
1.3.3项目建设主要条件
1. 市场条件
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影响,对日用陶瓷需求量逐渐增长。
2010年4月份当月全国日用陶瓷产量为1305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7%,1~4月全国日用陶瓷累计产量为4893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7.1%。
日用陶瓷需求量保持增长,随着我国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日用陶瓷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2. 技术条件
我厂组织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对废瓷回收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技术攻关,并进行了成果评价总结,评价结果显示:
(1)吃浆时间缩短20分钟以上;
(2)坯体致密强度大于50%以上;
(3)烧成温度降低20度以上;
(4)减少变形率,产品合格率上升2-3个百分点;
(5)吸水率高于国家标准,小于0.5%;
(6)抗裂强于国家标准的100℃以上不裂。
3. 资金条件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600万元,全部自筹,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资金筹措不成问题。
4. 资源条件
某陶瓷产区每年产生工业废瓷超过20万吨,历年积存工业废瓷超过50万吨,陶瓷工业废瓷资源可利用量在70万吨以上。
某某陶瓷制作厂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废瓷回收利用技术先进,生产工艺成熟规范,检验检测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人员配置合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本项目的资金、技术、资源等条件已经具备。
1.3.4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
项目投入总资金为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320万元,建设期利息0万元,流动资金280万元。
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为企业创造效益800万元,利润416.40万元,上交税收138.80万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83%,投资回收期为1.95年。
项目在地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根据不完全统计:某市每年产生的陶瓷工业废瓷超过20万吨,历年积存的废瓷超过50万吨以上;而全国工业废瓷的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急需对此开展资源化利
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变废为宝。
本项目实施后年可回收废瓷5000吨,项目的实施将为某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陶瓷工业废瓷资源化综合利用起到示范作用。
1.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主要技术指标
(1)年利用废瓷5000吨;
(2)吃浆时间缩短20分钟以上;
(3)坯体致密强度大于50%以上;
(4)烧成温度降低20度以上;
(5)减少变形率,产品合格率上升2-3个百分点;
(6)吸水率高于国家标准,小于0.5%;
(7)抗裂强于国家标准的100℃以上不裂。
2. 主要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6资金使用计划
1. 项目总资金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0万元,建设期利息0万元,流动资金280万元。
表1-2 投资估算表
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1)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
(2)使用计划。
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项目第一年(2010年)计划投入160万元,第二年(2011年)投入440万元。
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实施具备较为完备的技术、资源、资金等条件,回收废瓷效果明显,符合国家鼓励投资的方向。
本项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实施及推广将为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扩大产品出口、带动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有力的保障。
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某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有利于优化重点行业结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对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2.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1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
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迫切要求。
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在我国,循环经济这一概念的引入和兴起只有几年的时间,目前还处于概念的导入——学习——实践这么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
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还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范围小、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循环经济从当初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发展到当前国家领导层非常重视和反复强调。
但对其动态、趋势、研究还不够,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经常提及,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也进行过有效的尝试,但是尚未形成决策层、学术界、企业界的共识和互动的大环境。
目前,我国已陆续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通知》、《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政策法规,各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也陆续完善。
我省更是提出了促进千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在社会各个层面,进行了循环经济省市的试点工作。
2.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2008年11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重庆表示,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着力从4个方面推进。
(1)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要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和再生利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这些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2)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工业园区要抓好项目布局和产业链接,集中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热电联供等项目,形成集约利用的公用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3)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在废旧物资回收方面,建设一批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支持沿海地区建设一批以再生原料为主的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基地。
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重点支持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项目。
(4)着力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2.1.2陶瓷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陶瓷行业现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出口国,陶瓷产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建筑日用陶瓷产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某陶瓷墙地砖的产量超过18亿平方米,约占全世界产量的20%,日用陶瓷产量4000万件,约占全国产量的50%,日用陶瓷产量为40亿件,约占全国产量的30%。
我国陶瓷年出口额达40亿美元,其中某省年出口陶瓷制品2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一半,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
某市有“岭南名都”、“海滨邹鲁”之美誉。
这里有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山拱护,韩江一水潆洄,酿造了以“潮”字号为代表的诸如某话、潮剧、某音乐、某菜、某功夫茶、潮绣、某木雕、某陶瓷等独特的某文化产物。
因此,自明清以来,便有“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之美谈。
据文献资料显示,陶瓷在某有着1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在北宋时期,某古城东郊笔架山出现连亘2公里的“百窑村”。
如今,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先天区域优势,某陶瓷在枫溪、古巷、凤塘、登塘等区域现已呈“全面开花”的现象。
2004年,某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联合评为“中国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