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个人总结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个人总结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评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评语能帮助被评价者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个人总结4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思想品德篇一
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以往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须改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及良好个性的培养者。
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打破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这种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既能够锻炼自身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学到知识。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应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惑释疑,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
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
3.创新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较多且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仍然沿用简单陈旧的教学方式,这对知识面不太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
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报刊及电视等传媒,查阅、收集资料,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
然后,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他们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并请社会名流来校讲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较后,鼓励学生收听广播,浏览报刊,并组织时事沙龙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掌上综述思想品德篇二
我是一名活泼开朗的男孩,我喜欢广交朋友,因为朋友是我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并能让我看清自己,因此,我与班里同学相处很融洽。
我喜欢帮助他人,经常解答他人不懂的问题,身为一名班长,我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并尽力完成。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我以身作则,能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努力改正错误,奋发图强。
平时我喜欢阅读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并且对世界上的前沿科技很感兴趣。
时光一晃即逝,回顾初中的三年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
现在,我要把成为一名重点高中的学生作为目标,并以此加倍努力,将来用学到知识报答自己的祖国。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初中3年我学到了很。
思想品德篇三
1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思品课的育人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感,紧扣教材知识,并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教学。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
如,在教学《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内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则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如来佛准备论功行赏,可师徒四人都认为自己功劳大,如来佛很为难。
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来为什么为难?二是如来如果奖赏不公平,师徒四人将会怎样?天宫又将会怎样?由于同学们对《西游记》中人物很感兴趣,发言十分踊跃,激情澎湃。
通过课堂辩论,同学们明白了公平的定义,不公平带来的危害。
知道了为实现社会公平应该履行我们的职责,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增强公平意识,做一个负责人的好公民。
2 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
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
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
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
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
要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起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3 寓教育于情感之中
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师不应作过多的抽象地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政治教师,上课时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
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即就是教育的较好契机。
较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4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加强德育教育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未能充分重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
我认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须搞活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特点,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讨论课、辩论课、讲演课等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比如,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现实中比较泛滥的享乐、拜金等观点让学生进行辩论,较终引导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进步的人生理想。
还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道德与法制等节目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很好素材。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看这些节目,让他们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他们的是非观念、道德判断力将得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也会逐渐五、创造条件,扩展教学阵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
力。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这一要求,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出发,思品教师们要在校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同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无形中得到提升。
促进正确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5 思品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榜样性很强。
所以思品教师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
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做贡献。
自我思想品德总结篇四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研究方法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
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
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问题的确定
1.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更注重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对问题的理论价值基本不作要求,这是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际要求的。
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实践价值,指研究成果在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意义,如:思想品德课教学幽默的美感机制研究;思想品德课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题与实践题引入中考试卷的作用研究;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研究等。
其发展价值是指研究题目的选择对思想品德教师的研究能力、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作用,如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初中文科综合考试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等。
2.研究问题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的思维过程。
思想品德课教研课题的选定,是在思想品德课本和教辅材料、书籍、文献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或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的。
这一思维过程如图所示: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题目的初步设想思想品德课教科书和教学研究材料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判断使思想品德课教研题目更加具体明确科学。
3.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
研究始于问题,思想品德课研究也不外于此。
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的内容存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品质状况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和责任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课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选择:(1)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初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初中学生法制观念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对国情国策的认知状况研究。
(2)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题:初中学生如何适应文综开卷考试应试误区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研究,初中学生如何写好思想品德论文研究等。
二、明确思想品德课题分析角度和方法
1.研究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说明。
当思想品德教师选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方式,思想品德研究问题一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成为理想的
题目。
例如:“论深化思想品德课改革,全面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样的课题陈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这个课题的陈述太宽泛,给人的信息容量太小。
就这个研究课题说,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深化对学生的要求。
一个比较好的思想品德课研究课题陈述,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师和阅读者更清楚研究方向和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题陈述应着重指出中心议题和课题的前后背景。
如:“单亲家庭子女自我保护能力调查”这一课题陈述,可以使人们基本上了解思想品德教师的意图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两个变量:家庭结构、自我保护能力;一个假设:家庭结构与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某种相关。
这样“小题大做”有助于确定思想政治研究的对象、性质及方法。
2.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思想品德研究课题确定后,须明确此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如果主要是定量研究,须明确是用实验研究还是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果主要是定性研究,还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或人种学研究的方法。
例如:“把握中考探究与实践题特点,提高复习针对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又是应用研究,我们一般采用比较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方法。
“我国人大制度和人大监督权研究”属于定性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
“构建‘和谐河北’、不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研究,是定性理论研究。
三、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数据的处理
思想品德课研究数据有多种形式,如定性的、比较的、顺序的,研究者通常会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思想品德课教育研究统计方法主要有图表法、特征量计算法、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法、统计分组法以及统计实验法等。
(1)图表法。
是借助几何图形或表格来表现以整理好的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
(2)特征量计算法。
思想品德课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大量现象总是通过数量综合把它的一般特征和典型特征表现出来的,如校园学生诚信状况研究。
(3)大量观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根据“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一般通过个别表现出来”的原理确定的。
(4)统计分组法。
如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研究。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