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新文化运动 教案[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
新文化运动
一、目标
1.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原因。

2.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与代表人物。

3.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情境导入
提供两则材料,一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一则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提问:同学们更喜欢哪一个呢?由白话文导入到新文化运动。

三、讲解新知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出示材料,提问:辛亥革命以后“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袁世凯在取得民国统治权以后,实行专制独裁,妄图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1914年9月,他亲率百官到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又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在袁世凯政府支持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

请同学们想一想:面对这些现象,应该怎么办?
讲述:反击复古逆流,对广大民众进行持续而深入的“民主共和”的思想启蒙十分必要。

深入进行民主共和的思想启蒙,也具备了可能性。

一是“民主共和”观念从时尚到逐渐深入人心;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在日益壮大。

所以,当复古逆流涌动、复辟活动横行之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

讲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要性体现在:民国政体之下,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并且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近代以来学西方的思潮中,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演进,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流于表象,深度的思想革命有待加强。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可能性体现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民主共和观念在逐渐地深入人心。

出示《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图片,讲述: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痛数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号召青年向陈腐的封建思想意识展开斗争,他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

《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6年底,由上海迁往北京。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文化人成为《新青年》的撰稿人。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罪案之答辩书》,声称“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接着我们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与代表人物
出示陈独秀的文章材料,提问:“新青年”的六大特征: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同学们,这里的赛先生和德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讲述: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即民主,赛因斯(Science)即科学,陈独秀认为,只有科学与民主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

当时提倡的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伦理道德。

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发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的精神。

他希望青年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摆脱奴隶的、保守的、想象的陈旧状态,成为自主的、进步的、科学的新青年。

讲述: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工具——“孔家店”进行了猛烈批判。

李大钊指出“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但他明确表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可见,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但不否定儒学,批判的是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结合材料,讲述: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学革命”,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要求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白话文并不是新文化运动创造出来的。

白话文始终作为一种市井语言、通俗语言,流行于民间。


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就是中国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只有以白话文的形式加以表达,才能更好地在民间传播、深入地启蒙大众。

有鉴于此,胡适提倡白话文,开启了知识分子传播新思想的新表达方式。

唐德刚认为:“正式把白话文当成一种新的文体来提倡,以之代替文言而终于造成一个举国和之的运动,从而为今后千百年的中国文学创出一个以白话为主体的时代,那就不能不归功于胡适了”。

此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要把文学的革新和政治的革新联系在一起。

《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开始刊登一些新诗。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首白话新诗《两只蝴蝶》,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以白话文为载体的新文学,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的有力武器。

白话文的使用对国民教育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意义
讲述: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讲述: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在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会等。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新知识,影响较大的有1919年1月出版的《新潮》、《国民》等。

青年学生所组建的这些进步团体和创办的这些新式刊物,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五四运动的爆发可以视为民众觉醒的有力见证,可以看成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产物。

提问: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文化运动,那么它的文化性体现在哪里?
讲述: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全面的文化转型,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
子。

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如《开明国语课本》中一篇课文:“青天白日满地红,我们的国旗好光明,小鸟在树上唱,我在树下听他唱”。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意义还体现在“重估一切价值”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倡导中。

如果说之前人们主要把民主科学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那么,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将民主科学作为现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和基本价值加以追求与崇尚了,这是思想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四、总结提升
讲述:新文化运动中这些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其基本主张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旭麓说:“由辛亥革命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一批接受新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倡导新的人伦道德,猛烈冲击旧的思想观念,展开了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其思想解放的意义巨大而深远。

既然是新文化运动,其反传统的品格就天然地内涵其中,如何评估其反传统,也不是简单的一两句就可以说清楚的,值得同学们独立地理性反思,而独立与理性也正是新文化运动的精髓之一。

【内容设计:潘锋萍课程统稿:束鹏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