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3套]福州市2018届二轮总复习化学能力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阳离子
B.①和②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①和②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
【答案】C
【解析】A. ①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①和②最外层电子数为8,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 ①和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都有三个电子层,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2.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所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其组合正确的是
组别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甲CaCO3K2CO3加适量水,搅拌,过滤,烘干
乙NaCl MgCl2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蒸发
丙CO2H2O (气) 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丁C粉CuO 在氧气流中加热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A、K2C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MgCl2能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粉在氧气流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3.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小明把与数字“三”有关的部分化学知识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归纳与小结,其中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常用作还原金属氧化物的三种物质是:木炭、氢气和一氧化碳,选项A正确;
B、空气中常见的三种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不是有毒气体,能形成温室效应,选项B不正确;
C、自然界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选项C正确;
D、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有机合成材料是: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选项D正确。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表示约6.02×1023个微粒的集合体B.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mol
C.等质量的N2和CO的原子个数比为1:1 D.1molCO2中含有2mol氧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之比,6.02×1023个微粒的集合体约是1mol,故选项A不正确;
B、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 ,故选项B不正确;
C、等质量的N2和CO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C正确;
D、1molCO2中含有2mol氧元素,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溶液变蓝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雾
结论该溶液为碱溶液该气体为氢气
目的C研究溶解吸放热D除去H2中HCl气体
操作
现象红墨水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瓶中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结论NaOH固体溶解放热获得纯净的氢气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说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故A错误;
B、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生成了水,只能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该气体就是氢气,故B错误;
C、红墨水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说明瓶内的气压增大,说明NaOH固体溶解放热,故C正确;
D、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装置后得到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炼钢——支持燃烧
C.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干冰升华吸热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氧气用于炼钢因为支持燃烧提供能量;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因为干冰升华吸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因为铁锈疏松。
故选D.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活动性
7.关注健康,预防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止有害元素对人体的侵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
B.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某人得了甲状腺肿大,应适当的补充碘元素
C.缺乏维生素A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夜盲症
D.人体中的氧、碳、氢、氮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答案】A
【解析】A、防止有害元素对人体的侵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故A正确;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过量的碘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某人得了甲状腺肿大,不一定是由缺碘造成的,不一定需要补充碘元素,故B错误;
C、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故C错误;
D、人体中元素存在的形式,碳、氢、氧、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故D错误。
故选A。
8.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或化学反应事实的是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B.往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答案】B
【解析】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不溶于酸,沉淀不会减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直至碳酸钠反应完,与曲线符合,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Mg<Fe<Zn,活泼性Mg>Zn>Fe,所以镁产生氢气最多,反应速率最快,锌反应速率居中,产生氢气最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有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氧化锰速度慢,但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与曲线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答案】D
【解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直观的看出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2=2+x+2,x=8,故A正确.
B、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B正确.
C、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由镁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另外镁是金字旁,氯是气字头,所以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2价的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阴离子,所以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D错误.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只要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灵活运用就可以了,是基础题.
11.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B.滤渣中一定有Ag
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铁>铜>银,在Cu(NO1)2、AgNO1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无铁剩余,则一定能置换出银,可能含有铜,溶液中可能含有Cu(NO1)2、AgNO1.A、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故A错误;B、滤渣中一定有Ag,故B正确;C、滤液中可能有Cu(NO1)2,故C错误;D、滤液中可能有AgNO1,故D错误。
考点: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
12.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选择公交出行 B .随意燃放烟花 C .使用电子贺卡 D .自带布袋购物 【答案】B
【解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指生活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含碳物质的燃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从节电、节气和回收改变生活细节。
故选B 。
【点睛】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指生活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含碳物质的燃烧,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
二、填空题
13.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4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 (2) 石墨_______________; (3) 3个铜离子_______________。
【答案】4CH 4 C 3Cu 2+。
【解析】(1)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甲烷分子可表示为:4CH 4; (2)石墨是固体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故可表示为:C ;
(3)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铜离子可表示为:3Cu 2+。
1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地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
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填序号) A 2223CO +H O H CO = B 2622612C 6CO +H O 6O
O H +6光照
C 2CO +C
2CO 高温
D 2232CO +2NaOH Na CO +H O = 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
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222CO +6H 4H O+X =,则X 的化学式为___。
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答案】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破坏 B C2H4①③
【解析】(1)近年来,现代工业快速发展,使用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同时由于资源开发不合理,森林受到破坏,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2)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B正确。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C2H4。
(4)①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化石能源,所以正确;
②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切合实际,所以错误;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破坏;(2)B;(3)C2H4;(4)①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②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是_____;③幼儿和青少年缺_____会得佝偻病及发育不良;④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玻璃钢属于_____ (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性。
③家用汽车燃料通常是汽油,它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而分离得到的。
④行李盖使用了“镁铝合金”,其中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为_____。
【答案】CH4H2SO4Ca OH-复合材料导电性沸点 2
【解析】(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②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③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
年缺Ca会得佝偻病及发育不良;④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符号是:OH-。
(2)①玻璃钢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
③家用汽车燃料通常是汽油,它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得到的。
④根据题中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可知该粒子中质子数为12,该粒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可见该粒子是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镁离子,因此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16.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填字母)。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
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
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C Fe +CuSO4 =FeSO4 + Cu B Al2O3 +3H2SO4 = Al2(SO4)3 +3H2O FeSO4Cu
【解析】(1)A、金属制作硬币,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B、铝制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C、铜制火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故选:C.
(2)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铁比铜活泼,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金属生锈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洁净的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故选:B。
(4)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说明稀硫酸和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
三、实验题
17.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若要检验该气体,应在F 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
【答案】AD 或AE 322
MnO 2KCl Δ
2KClO +3O ↑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 澄清
石灰水
【解析】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应选A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 )或者排水法(装置E )收集。
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AD 或AE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22
MnO 2KCl Δ
2KClO +3O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检验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因此应在F 中加入的试剂为
澄清石灰水。
18.根据图回答问题:
仪器a 的名称
是__。
以A 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未及时将导气管从水中槽中取出,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急措施为________。
某同学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E 装置,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__,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填序号)
【答案】锥形瓶2KMnO4Δ
K2MnO4+MnO2+O2↑ 拔出试管口橡胶塞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
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FHC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a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2)以A制取氧气,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在实
验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未及时将导气管从水中槽中取出,此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为拔出试管口橡
胶塞。
故填:2KMnO4∆
K2MnO4+MnO2+O2↑;拔出试管口橡胶塞
(3)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E装置,未看到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先通过F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最后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BFHC;故填: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FHC
【点睛】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四、计算题
19.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盛有12g贝壳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请你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精确到0.1%)。
【答案】83.3%10.9%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1)第一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0g+12g-30.9g=1.1g,第二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0g+20g+12g-49.5g=2.2g,第四次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80g+12g-87.6g=4.4g,第五次生
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 ,则第四次碳酸钙已反应完全。
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3222CaCO +2 HCl =CaCl +CO +H O
10044
12g x
4.4g
↑⨯ 10044=12g x 4.4g ⨯ x 83.3%≈
(2)设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z
3222CaCO +2 HCl =CaCl +CO +H O
10011144
z y 4.4g
↑ 11144100==y 4.4g z
y=11.1g z=10g
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 100%10.9%100g+12g-10g
⨯≈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稀盐酸与贝壳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
【点睛】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择③,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O2、CO2气体都可以用的装置组合是①③。
故选:A。
2.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Cu (OH)2;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过滤
B.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O,过滤
C.分离KCl和FeCl3溶液: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D.鉴别NH4Cl和CO(NH2)2(尿素):取样,分别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答案】D
【解析】A、氧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氧化钙,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得到氯化钾和氢氧化铁,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取样,分别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尿素与熟石灰不反应,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
【答案】A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故不符合题意;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故不符合题意。
4.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A. 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 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故选B。
5.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
即该反应是丁=丙+甲。
【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