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4单元课件集ppt(18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5.语境分析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 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推断词义。如①“郦元之 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①句根据前 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 不够详细,由此推知这句中“言”为“叙述”之义。②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 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 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解为“说”。 6.邻字辅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这适合于文中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两个词的含义偏在其中一个词 上,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一是同义复词,两个词语并列,是同一种含义。如 “便可白公姥”“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等。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推断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它的意思总是确 定的,所以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是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种重要能 力。 1.教材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其实教材中已出现过,可联系教材相应迁移。
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教材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 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 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 宠。
考点直击
单元整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如何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 120 个实词,包括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以及常见的通假字等。“在文中的含义”, 指一个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测试,命题灵活,形式多样。无论是客观题的词义辨 析判断,还是主观题的语句翻译,考查的核心内容仍然是实词含义的理解,重 点是考查实词的动态意义。考查知识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 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其中“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义的理解,是近 几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热点与重点。
曹爽专权,李丰在曹爽和太傅之间两面讨好,没有明显的亲疏厚薄,因此 在这时有诽谤的书札中说:“曹爽的权势如开水那样炽热,太傅父子则冷如 冰水,李丰兄弟则如恶鬼。”大意是李丰虽然外面看起来不受外物干扰,但是 内心却在谋划事情,很像是恶鬼。等到宣王奏请诛杀曹爽时,在宫殿下停车, 告诉李丰,李丰非常害怕,立即昏厥,两脚坠地,蜷伏在地上不能起来。
跟进训练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 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 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 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 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 之。其事秘。
李丰做官前后经历了两代皇帝,但不把经营家产放在心上,(家人生活) 只是仰仗俸禄罢了。李韬虽然娶了公主为妻,但李丰也经常管束并告诫他不 得占取财物,有时候得到赏赐的钱财和丝织品,就把它施舍给亲戚族人;得到 皇帝赏赐的宫女,大多送给子侄们,李丰都把她们送给几个外甥。等到李丰 死后,官府来登记他的家产,家中并无多余的积蓄。
(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 怎么害怕。
(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是谁?”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参考译文:李丰,字安国,是原来卫国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中,因为父亲 的荫庇而被征召到军中。当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十七八岁,在邺下(就)有清白 的名声,能够辨别评论人物,天下的人都称颂他,没有人不关注重视他。后来 跟随军队在许昌,名声越来越大。他的父亲不希望他这样,于是下令让他闭 门在家,告诫并让他断绝与别人的来往。当初,魏明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李丰 在文学(官名)任职。等到明帝即位后,得到一个吴国投降过来的人,就问:“你 在江南听到中原地区的名士是谁呢?”那个投降过来的人说:“听说有个叫李 安国的人。”这时,李丰担任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 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声竟然传到吴越地区了吗?”后来又 转任骑都尉、给事中。明帝死后,又担任永宁太仆,因为他的名声超过实际 才干,才干发挥的时候少。考点直击跟进训练
到嘉平四年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 任的人是谁?”有人指着李丰。李丰知道虽然这不是显要的职位,但是因为自 己和皇帝有儿女婚姻,想凭此依附至尊,因此就顺从没有推辞,就上奏章奉行。 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皇帝常常单独地召见他,和他谈话,不知道谈 些什么。景王知道他谈论自己,问李丰,李丰不把实情告诉他,于是就杀了李 丰。这件事一直是个秘密(没人知道)。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7.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 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义。如果解释准确无误即为正确答案。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2013·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2 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 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 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 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 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如:被.鹤氅衣(被:通“披”,穿着)(2013 年山 东卷)“被”字,已学过的有通假用法,是“穿着”的意思(“将军身披坚执锐”《隆
中对》)。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2.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
有很大的帮助。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 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的含
义。又如:采之可茹.(茹:吃)(2013 年山东卷),现代汉语有成语“含辛茹苦”,其 中“茹”均是“吃”的意思。
3.成分分析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功能、作用来推断词语的含义。例 如,“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旷:空缺)(2013 年大纲卷),“旷”作谓语,前面受到 “不宜”的修饰限制,后面带有宾语,释为“空缺”完全正确。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4.句式推断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是使用同义词或反义 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 比如:“求全责备”,是个并列结构的成语,“责”与“求”相对,“备”与“全”相 对,而且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义关系,所以,“责”即“求”,“备”即“全”。又如:“化险 为夷”,“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 再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 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由彼、此相 对可以推知),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盈”。又如以下三句:追亡 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 字义同“灭”字)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 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 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余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父不愿其然.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正始年间,调任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尚书省任职期间,经常假托身体 有病不上朝,按照当时尚书省的制度,因疾病不上朝超过一百天就停止俸禄。 李丰病假不超过几十天,就短时间地开始上朝,不久又卧床不上朝,像这样重 复了多年。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 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也做官多年,一起历任郡守,李 丰常常在人群中明确地告诫两个弟弟。等到司马宣王长期有病,李伟担任二 千石,荒于饮酒,使得新平、扶风两个郡陷入混乱之中,但李丰也不加干涉, 大家都认为他们倚仗皇帝的恩宠。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解析:C 项,制:制度。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
答案:C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解析:(1)“所在”为所字结构,译成“在哪里”;“对”译成“回答”。(2)“选”要译成 被动;“尚”,娶帝王之女;“惮”,害怕。(3)“谘”为本句难点,但从其后面的“问”可 推知“谘”同“咨”,也是“征询、商议”的意思。“谁可补者”是一个主谓倒装句, 要译成“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答案:(1)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