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课程标准及简要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教育课程标准及简要细则
——2014年12月拟定草稿
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开展励志教育,已经成为淄川区昆仑中学教职员工的共识。
从学校环境中的雕塑
文化、广场文化、墙壁文化、板报文化和校园励志操系列活动,到家长文化、到师生的文化理念,都在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励志教育。
课程标准中,已经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情感渗透,三大维度。
在知识技能
目标,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已经从内容到学习方法途径上,都已经有了许多细化和创新。
思想情感的渗透方面,也随着向前推进。
伴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的渗透,小组互助理念、自主展示合作理念、自我
认识定位生存和发展理念,都在学生心中萌生根底。
一切正确的理念的形成,顺乎天成,更主要的是要保护。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
我们的社会处于一种多元文化兴盛的时代,我们每个教职员工和学生也首当其冲。
多元文化兴盛,并不是没有文化的主心骨,并不是一种文化的随波逐流,尤其是学校教育就是要担当起弘扬正能量的主要责任,励志教育更应该围绕这个核心。
学校结合传统文化和四德教育内容,确定各个年级段的励志教育核心内容,并制
定相应的落实标准。
一、励志教育内容
初一年级:诵读《弟子规》,并做好落实。
抓好学生初中阶段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包括文化课学习习惯、与父母同学
老师和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合作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主人。
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虽然处于一种形式上的阶段,但是体现了教育的堵和疏导
作用。
要通过这种励志教育,将自己的一切不良习惯行为,在初中段初期采取堵截,对于学生身上的一些积极的正能量进行发掘整理。
因为每个新升入初中的学生,都希望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展示自己,找到一些更好的成长机遇。
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来自于环境和他人的帮助,更
主要的还要靠自身的修养的提升和改善。
《弟子规》的内容,与四德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很深的渊源,有着很
大的拓展和挖掘空间。
初一阶段的励志教育,是初中阶段的励志教育基础,也是整个人生自我教育的基础。
具体细则:
1、请教老师问题,先举手,老师到自己身边讲题,先起立。
2、与同学老师说话,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3、想办法,管住自己,尽量不分心走神,保证听课质量。
4、桌子上文具摆放有序,整齐。
5、保持桌子下没有纸屑或其他垃圾,保持整洁。
6、回家,主动洗刷碗筷或者拖地。
协助家长准备或者收拾饭食或者餐具。
7、楼梯或者走廊或在校内外路上,靠右侧行走。
能主动让路,学会有礼貌的谦让。
8、说话或者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清晰、语气适中内容得体。
9、主动打扫卫生、擦黑板和准备各种学习用具,积极配合参与教学活动。
10、坐立、行走姿势端正,保持平和心态,阳光乐观。
11、上课珍惜老师劳动,自信听课,做好笔记,书写工整清楚;不会的问题,主
动请教老师,或者向同学求教。
12、主动在学习和劳动等各个方面,帮助同学,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同学情谊。
初二年级,心存感念教育。
在《弟子规》教育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大多存在形式方面的内容。
至于为
什么涉及的比较少,也因为初一学生的比较适合于正面的灌输教育。
到了初二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萌动,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立乃至独特的想法和念头,不自觉的会有些独立和叛逆的行为情绪乃至念头。
这个时候,让学生心存感念非常重要。
很多老师都深有体会,一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退步,关键是心思是否在学习上。
如果有了一些枝枝杈杈的想法,学习和行为习惯,就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出现在初中学段,有些学生出现在高中学段。
这些学生,在与家人和同学老师等的相处中,会出现一些隔阂摩擦或者是正面矛
盾和冲突的地方。
如何正确认识,并做好自我调整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而形成这种正确理念和行为的关键,则是取决于是否心存感念。
一个对对于社会自然和父母老师同学心存感念的人,比较容易走出自我认知的误区,提升自己服务他人最终成就自己。
要心存感念,就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心胸,要有一种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理念。
教
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一些心存感念的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激发自身的这种正能量。
这种心存感念的教育,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个表情,是一个眼神,是一
个不经意的团队活动。
如给父母老师递上一杯温开水,给同学老师说一句美好祝愿的话,积极参加班集体和团队的活动让大家分享自己的爱心和才艺等等。
比较成功的活动,有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大合唱等等。
具体细则:
1、记住身边人三个以上的优点。
2、记住身边人对自己三次以上的关心和帮助,心怀感念,汇聚阳光心态。
3、找出自己三个以上的在学习和其他行为习惯方面的优先,找出一处能立即改正
的缺点,并充满自信的做得更好。
4、与同学们老师家长等,每天至少交流一次,谈出自己看到的身边的“正能量”,
做到近朱者赤。
初三年级,励志笃行。
学生有了正确的行为习惯,有了正确的认识评价,更主要的是持之以恒。
1、一种是文化励志,如设立自己的左右铭,有远大理想,阶段性目标,有眼下具
体细节性的目标。
2、在学习文化中,坚持一种良好的习惯,如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及时提问
习惯;养成一种良好的其他行为习惯,如自己整理房间习惯,文具摆放有序的习惯,坚持一种体育和其他实践活动的习惯;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互助的习惯,养成相互激励和自我激励的习惯。
具体细则:
1、写出学习文化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方面的优点,说出自己是怎样做
得让自己和他人满意的,保持并发扬广大。
2、说出自己最满意的的一项有益的爱好,并制定计划坚持下去,让快乐和毅力永驻。
3、从名人名言中,汲取力量,并找出激励自己成长的座右铭,或者说出自己用实
际行动证明的属于自己的“名言”。
初四年级,规划人生习惯。
到了初四年级,学生对于学生的文化学习潜力和音体美方面的特长,都有了一个
比较清晰的了解。
这个时候,面临着更多的是对于自己未来憧憬和现实矛盾。
有些学生比较适应文化课的学习,或者有自己的音体美方面的特长并在文化学习中开始了自己的特长训练,虽然充满坎坷和困难,但是目标明确,需要自己锲而不舍的毅力,就一步步的接近目标。
还有些学生,自己的文化课和特长都不是很理想,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常常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挫折。
从老师同学和家长那里,很难得到肯定和赞赏的评价。
这种状况下,就要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
要学会勇敢的面对一切,更多的接受逆境中的意志力训练,更好的在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方面下功夫。
要有奥运比赛中,重在参与的理念,在失败中寻找机会,更深刻的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相信任何失败和成功都是相对的,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修养就会在逆境中得到提升。
当别人收获成功的掌声和鲜花的时候,自己就是精神文化上最大的成功者。
坚持下去,成功的橄榄枝,就会向自己飘来。
二、励志教育落实
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和课下行为习惯,对于践行《弟子规》内容,做出评判,并及时反馈到励志教育活动中,进行矫正或者补偿训练。
2、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对于同学老师家长等的真实情感和评价,发现其闪光点和存在一些教育盲区,及时调整“心存感念”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关注学生在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上的坚持情况,发现学生优秀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欣赏周围人身上的真善美,互相学习,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
4、认真努力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技能,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但是对于自己成长有益的。
在不理想的环境中,淡化结果,更多的关注过程。
在确定了自己远大理想基础上和行为目标的基础上,学会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具体细则:
1、记录自己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或者三五个字,或者是一两句话,让阅读和写作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2、把自己的成长历程,用图片或者文字记录下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不断回顾,激励自己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