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段
文科数学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食品广告词为“幸福的人们都拥有”.初听起来,这似乎只是普通的赞美之词,然而它的实际效果却很大.原来这句广告词的等价命题是( )
A. 不拥有的人们不一定幸福
B. 不拥有的人们可能幸福
C. 拥有的人们不一定幸福
D. 不拥有的人们不幸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关系。

解答: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原命题为:幸福的人们都拥有
逆否命题为:不拥有的人们不幸福
故选D。

2.不等式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通过解二次不等式求出的充要条件,通过对四个选项的范围与充要条件的范围间的包含关系的
判断,得到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的充要条件为-<x<3
对于A是0的充要条件
对于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C,的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D,是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D
解决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什么条件,应该先化简各个命题,再进行判断,判断时常有的方法有:定定义法、集合法。

3.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A. 8
B. 10
C. 16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可以看作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0,0)距离的平方,
右图易知,当点P与点A(1,1)重合时距离最小,此时,
当P与点C(1,3)重合时距离最大,此时,
所以.,即最大值为1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找、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或旋转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4.若曲线在处的切线与直线ax+2y+1=0互相垂直,则实数a的值等于()
A. -2
B. -1
C. 1
D. 2
【答案】D
试题分析:∵,∴,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在处的切线斜率为
,又直线ax+2y+1=0的斜率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
点评:在处导数即为所表示曲线在处切线的斜率,即,则切线方
程为:
5.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直线轴对称,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
可得函数的图象.
再根据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可得的最小正值为,,
故选D.
考点: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6.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有定点,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向量的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易得解.
【详解】在方格纸上作出,如下图,
则容易看出,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属于基础题.
7.函数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函数变形,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最值.
【详解】根据题意,有,
则,
而,当且仅当时取最小值2.
所以有最大值,
故选A.
【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
8.已知向量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
选D.
9.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通过求导得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的奇偶性,讨论和求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当时,,有.
∴在递减,
又,
∴是奇函数,
∴在递减,
又,
∴当时,由,可得;
当时,由,可得
∴时,,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解不等式,涉及到分情况讨论,属于常考题型.
10.函数的零点有两个,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A. B. 或 C. 或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的图象(红色部分)和直线有2个交点,数形结合求得的范围.
【详解】由题意可得的图象(红色部分)和直线有2个交点,如图所示:
故有或,
故选:B.
【点睛】已知函数零点(方程根)的个数,求参数取值范围的三种常用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
数形结合求解.一是转化为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其交点
的个数就是函数零点的个数,二是转化为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 .
11.在三棱锥中,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面,,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面,
可得此三棱锥外接球,即为以为底面以为高的正三棱柱的外接球
∵△ABC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
∴的外接圆半径球心到的外接圆圆心的距离,
故球的半径,
故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
故选D.
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12.定义为个正数的“均倒数”,已知数列的前项的“均倒数”为,
又,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中“均倒数”的概念可得数列的前n项和为,进而可得,从而可得,代入条件可利用裂项求和的方式得解.
【详解】由已知得数列前项的“均倒数”为,
可得,则,
所以时,;时,.
所以.
又,故.
所以.
故选C.
【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
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1);(2) ; (3)
;(4) ;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
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满足条件的实数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
,满足条件的实数构成的集合为
14.不等式的解集为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故应填:
考点:简单分式不等式.
15.
的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则形状为__________.
【答案】直角三角形 【解析】 【分析】
由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及余弦定理可得,从而得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详解】因为,
又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边化成角后进行判断,另一种方法是把角化为边后再进行判断,解题时注意对两种方法的选择.
16.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值是____ .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可得函数为偶函数,通过偶函数定义可计算得,从而可求.
【详解】因为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所以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
是偶函数.
设,
因为
所以,
解之得.
所以,
有.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轴对称性质,将对称轴平移至y轴,则得到一个偶函数,进而利用函数奇
偶性求解即可,本题的运算是难点,多项式展开式项数较多,需认真计算.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函数的值域为集合.
(1)求;
(2)若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是函数的定义域,只要解不等式即得,是函数的值域,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可得;(2)条件,等价于,是的子集,要分类,分为空集和不为空集两类求解.
试题解析:(1)要使函数f(x)=有意义,则,解得,
∴其定义域为集合A=[2,+∞);对于函数,∵,
∴,其值域为集合B=[1,2].∴A B={2}.
(2)∵,∴C B.当时,即时,C=,满足条件;
当时,即时,要使C B,则,解得.
综上可得:.
考点: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包含关系.
18.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的面积为,且,求的周长.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可得,从而可得;
(2)由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可得由,解方程可得,从而得周长.
【详解】(1)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

即=sin(A+C).
因为B =π-A -C ,所以sinB=sin(A+C),
所以.
因为B ∈(0,π),所以sinB≠0,
所以,因为,所以.
(2)△ABC 的面积为,且,


.所以,
所以的周长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解三角形,属于公式的应用,比较基础.
19.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为与的交点.
(1)证明: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先证,进而有故从而, 即,再由线
面垂直可证得,从而得证;
(2)连接,由(1)知,,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由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因为,,,
所以,
从而
在中
故从而,
即,
又因为,∥,
所以,
又因为,
故,
又因为
所以,
(2)解:连接,由(1)知,,
故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
在中,因为,所以,
故,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线面角的求解,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计算能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由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
20.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1)求的值;
(2)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1;(2)证明见解析;(3).
【解析】
【分析】
(1)令n=1时,代入条件直接求解即可;
(2)当n≥2时,S n=T n-T n-1,可得S n=2S n-1+2n-1,进而有S n+1=2S n+2n+1,两式作差可得a n+1=2a n +2,变形得a n+1+2=2(a n+2),从而得证;
(3)由(2)可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即可得解.
【详解】(1)当n=1时,T1=2S1-12.
因为T1=S1=a1,所以a1=2a1-1,
解得a1=1.
(2)当n≥2时,S n=T n-T n-1=2S n-n2-[2S n-1-(n-1)2]
=2S n-2S n-1-2n+1,
所以S n=2S n-1+2n-1,①
S n+1=2S n+2n+1,②
②-①,得a n+1=2a n+2.
所以a n+1+2=2(a n+2),即,
当n=1时,a1+2=3,a2+2=6,则,故n=1时也满足上式.
因此数列{a n+2}是以3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由(2)知,a n+2=3×2n-1,即a n=3×2n-1-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及构造新等比数列求解数列桐乡公式,属于常规题型.
21.为了提高产品的年产量,某企业拟在2016年进行技术改革,经调查测算,产品当年的产量万件与投入
技术改革费用万元满足为常数).如果不搞技术改革,则该产品当年的产量只能是1万件,已知2016年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投入成本为8万元,每生产1万件该产品需要再投入16万元.由于市场行情较好,厂家生产均能销售出去,厂家将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为每件产品生产成本的1.5倍(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投入和再投入两部分资金).
(1)试确定的值,并将2016年该产品的利润万元表示为技术改革费用万元的函数(利润=销售金额-生产成本-技术改革费用);
(2)该企业2016年的技术改革费用投入多少万元时,厂家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答案】(1);(2)该企业2016年的技术改革费用投入3万元时,厂家的利润最大,最大为21万元.
【解析】
【分析】
(1)(1)首先根据题意令m=0代入,求出常量k,这样就得出了x与m的关系式,然后根据2016年固定收入加再投入资金求出总成本为8+16x,再除以2016的件数就可以得出2016年每件的成本,而每件的销售价格是成本的1.5倍,从而得出了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然后用每件的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得到总销售额.最后利用利润=销售金额-生产成本-技术改革费用得出利润y的关系式.
(2)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出y的最大值时m的取值即可.
【详解】(1)由题意可知,当m=0时,x=1万件,
∴1=3-k,∴k=2,
,
∴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
∴2016年的利润
.
(2)∵m≥0,
当且仅当,即m=3时,取等号.
所以,当m=3时,y max=21.
∴该企业2016年的技术改革费用投入3万元时,厂家的利润最大,最大为21万元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实际问题,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建立函数的解析式,化简解析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推理与运算能力.
22.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设函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答案】(1)是函数的极小值点,极大值点不存在;(2)当时,的最小值为0;当时,
的最小值为;当时,的最小值.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得f′(x)=lnx+1,x>0,由f′(x)=0,得x=,,由此利用导数性质能求出函数f(x)的极值点.
(2)由已知得g′(x)=lnx+1-a,由g′(x)=0时,x=e a-1,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求出函数g(x)在[1,e]上的最小值.
【详解】(1)f′(x)=ln x+1,x>0,
由f′(x)=0得x= ,
所以,f(x)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x=是函数f(x)的极小值点,极大值点不存在.
(2)g(x)=x ln x-a(x-1),则g′(x)=ln x+1-a,
由g′(x)=0,得x=e a-1,
所以,在区间上,g(x)为减函数,在区间(e a-1,+∞)上,g(x)为增函数,
所以x=e a-1是极小值点,
以下对极小值点是否在[1,e]上作分类讨论.
当e a-1≤1,即a≤1时,在区间[1,e]上,g(x)为增函数,所以g(x)的最小值为g(1)=0.
当1<e a-1<e,即1<a<2时,
g(x)的最小值为g(e a-1)=a-e a-1 ,
当e a-1≥e,即a≥2时,在区间[1,e]上,g(x)为减函数,g(x)的最小值为g(e)=a+e-a e.
综上,当a≤1时,g(x)的最小值为0;当1<a<2时,g(x)的最小值为a-e a-1;
当a≥2时,g(x)的最小值为g(e)=a+e-a e.
【点睛】(1)求函数的最值时,需要先求出导函数,然后根据导函数的符号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并结合所给的范围求出最值.若函数在所给的区间内有极值,还需要比较极值与区间端点值的大小才能确定最值.(2)已知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求参数值时,一般要用到分类讨论.解题时要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来分类讨论,分别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然后根据所给的最值求出参数的值,再判断参数是否符合条件,以求得所要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