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与FDP检测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另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 (1)严重或多发性出血; (2)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3)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 疡形成, 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 (4)抗凝治疗有效。
27
2.实验诊断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① PLT 进行性下降< 100×109/L(肝病、白血病<50×109/L) , 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升高: β-TG, PF4, 血栓烷B2(TXB2) , P-选择素。 ② 血浆Fg 含量< 1.5 g/L (肝病<1.0 g/L , 白血病<1.8 g/L) 或 >4.0g/L , 或呈进行性下降。 ③ 血浆FDP >20 mg/L (肝病> 60mg/L ) 或血浆D-D 水平较正常 增高4 倍以上(阳性)。 ④ PT 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 5s) ,APTT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⑤ AT< 60% (不适用于肝病) 或蛋白C(PC) 活性降低。 …………
+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 皮肤发红, 疼痛, 发热, 水肿...
+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 咳嗽, 呼吸困难, 疼痛, 咳血...
→ 75% 有上述症状的门诊病人无深静脉血栓和 肺栓塞
怎样诊断DVT 和 PE ?
+ 临床影像学检查
– 肺部血管照影 – 下肢静脉照影术 – 静脉照影术 – 超声波检查 (CUS) – 闪烁扫描法 (灌注, 流动) – CT扫描…
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为多种片段
D DD
Y
D
E D
A
C
B
D
E
D
E
D
E
X
D-D (FDPs)的生成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Fg)和纤维蛋白单体(FM)生成的产物称FgDPs; 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生成多种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s),
其中包括D-D和其它的片段。因此FDPs应包括FgDPs和FbDPs两 组降解产物。
D-Dimer 检测
Ddimer试剂信息
NEW
NEW
试剂包装
HemosIL D-Dimer
HemosIL D-Dimer HS HemosIL
D-Dimer HS 500
4 x 3 mL Latex Reagent 3 x 2 mL Latex Reagent 3 x 4 mL Latex Reagent
4.对术后LMWH治疗的指导意义
+ 研究表明,D-二聚体水平可用以调节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 剂量。对创伤/手术的患者进行抗凝预防治疗,如果在术后第4天, 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2000ng/ml,将LMWH的剂量增加每天2 次。在术后5~7天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高危组 (臀、股骨或膝关节置换术,n=102)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 中危组(膝关节的其他手术、胫骨、腓骨和足部手术,n=132)。 术后第2天和第4天的D-二聚体检测对确实存在血栓危险(DDimer偏高)的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2.8%。
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最重要的区别是:
纤溶发生时是否有凝血过程的发生。
FDP、D二聚体呈现高值的疾病、病症
+ 纤溶系统活性化 + 血栓形成
1)DIC 2)血栓性疾病 3)感染症 败血症 4)恶性肿瘤 癌,白血病 5)产科疾病 胎盘早期剥离 6)肝疾病 肝硬化,重症肝炎 7)组织损伤 手术后,大范围外伤 8)血管病变 心脏病,大动脉瘤 9)溶栓治疗
DD与FDP检测及临 床应用
什么是D-Dimer:
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交联 纤维蛋白后产生的交联纤维 蛋白的最小降解产物。
什么是FDP?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降解,所产生的 各种碎片、二聚体、多聚体及复合物统称为纤 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纤维蛋白原到纤维蛋白
A Polar Appendages
+ 结果显示,D-二聚体是监测术后凝血激活情况以及LMWH抗凝预 防治疗的良好指标。
5.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数伴有凝血和纤溶的异常,血浆D-二聚 体往往升高,且与肿瘤浸润密切相关。在21例转移性肿瘤 患者中,D-二聚体平均水平高达2000ng/ml,远远高出正常 对照组的平均水平。
D-Dimers & VTE(DVT, PE)
新的 D-dimers定量分析检测试剂能更多的符合这些标准
➢ D-Dimer用于VTE的阴性排除
• 局限性: 特异性在50%左右 如果D-dimers实验结果为阳性, 其中50%病例为血栓症
− 另外50%病例为其它临床症状 - 炎症, - 癌症, - 血肿, - 术后, - 出血, - 怀孕, - 老年人 ...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最大的区别 之一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以纤维蛋 白原为底物,而D-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 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
FDP水平增高。在其它一些病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 的变化基本平行。
D-二聚体,它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标 志物之一,是确定体内有无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指标。 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 志。
+ 在DIC诊断中,一般实验指标不特异性或不敏感,纤溶系 统激活是诊断DIC的重要指标之一,D-二聚体和FDP的诊断 效率远远高于PT、APT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TT等。
1999 年10 月, 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研讨会提出 DIC以下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存在易致D IC 的基础疾病, 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
FDP、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DE D
凝血酶
FD PD E D X碎片
纤维蛋白
DE D DE D
纤溶酶
Y碎片 D碎片 D
DE
D D碎片 E E碎片
D二聚体
DE D DE D DE D DE D DE D DE D
ⅩⅢ因子、Ca2+
纤溶酶
DD碎片 DD/E碎片
DY/YD碎片
交联稳定纤维蛋白
YY/DXD碎片
28
+ 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已确诊的82例DIC患者中,D-二聚体本身的诊断
效率可达80%,如果联合D-二聚体和FDP进行诊断,效率更高, 可达95%。因D-二聚体和FDP可以提供快速、特异的诊断指标,D-二
聚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IC的严重程度,FDP可以用于诊断确定后
病情发展的监测,联合D-二聚体、FDP和已成为诊断DIC的最 佳指标。
+ 排除静脉血栓栓塞最理想的实验应是:
100% 敏感 特异性高 普及使用 费用低 最低限度创伤 容易操作 并且结果能在几分钟内完成.
D-Dimers & VTE(DVT, PE)
► D-dimers定量检测试剂能更多的符合这些标准.
► 基于这些优点, 这些定量检测试剂已迅速用于静脉血栓 栓塞诊断中.
纤维蛋白原 MW 340,000
FpA
FpB
D
E
D
A Polar Appendages
FpA
D
Thrombin
FpB
E
D
纤维蛋白单体 MW 330,000
D E
Fibrin Polymer
E
DD
E
D;+
FXIIIa
D E
D E
E DD
DD E
E DD
D E
Cross-Linked Stable Fibrin
临床应用
D-D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
1、 用于排除DVT ,而不是诊断DVT 2、 用于排除PE ,而不是诊断PE 3、在可疑VTE患者中的其它应用
(1)在无症状的高危患者中筛选DVT/PE (2) 诊断复发VTE 4、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5、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1.静脉血栓栓塞: 一个重要的临床难题
D-二聚体用于溶栓疗效监测
+ 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数倍变化) + 出现山峰状改变说明溶栓药物达到疗效 + 从峰值下降后可以逐渐停药 + 升高后维持一个平台期,则提示用药不足
用药起效
用药不足
有人建议维持FDP在300~400μg/L,Fg在1.2~ 1.5g/L、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为最佳安全、有 效指标。因此,对血栓性疾病患者,应制定严密的用 药方案,对血浆凝血活性和纤溶活性实时监测,把握 好溶血栓药物的剂量。由此可见,在溶血栓过程中于 用药前、中、后动态检测D-二聚体和FDP浓度变化对 监测溶栓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lyo)
(lyo)
(liq)
3 x 9 mL Reaction Buffer 3 x 8 mL Reaction Buffer 3 x 6 mL Reaction Buffer
2 x1 mL Calibrator
2 x 1 mL Calibrator
2 x 1 mL Calibrator
检测波长
包被抗体
6、筛查纤溶系统活性
• D-二聚体和FDP检测可作为纤溶系统活性的筛查试验,由于纤溶过度所致的出 血多数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所引起,其检测结果可以从下列因素进行分 析:
• (1)D-二聚体、FDP正常:多为正常人,提示纤溶活性正常; • (2)D-二聚体阴性、FDP阳性:常见原发性纤溶; • (3)D-二聚体阳性、FDP阴性:常见继发性纤溶,实际多为FDP假阴性; (4
)D-二聚体、FDP阳性:纤维蛋白(原)同时被降解,多见于继发性纤溶( DIC)。
7、其它
+ D-二聚体和FDP在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 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肝脏疾病、脑血管病、妊高征及先兆子痫等疾病中均会产 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以及疗 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3、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在溶栓药物的作用下,血管内的栓子被迅速溶解, 血浆中D-二聚体和FDP明显增高,一般可持续7天。在 治疗过程中,如果溶血栓药物用量不足,血栓未能完 全溶解,D-二聚体和FDP在达峰后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溶血栓药物用量过大,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有统计 溶血栓治疗出血的发生率高达5%~30%。
复溶后稳定 性 (2-8C)
405 nm MAb (MA-8D3) Latex: 1 month Buffer: 1 month
671 nm F(ab)2 MAb (MA-8D3) Latex: 1 month Buffer: 1 month
671 nm F(ab)2 MAb (MA-8D3) Latex: 1 month Buffer: 1 month
怎样诊断DVT 和 PE ?
• 临床影像学检查 :
− 不敏感
− 不特异
−
费用高
−
难于操作 (必须有资格的人员操作)
−
对病人有创伤和危险
肺部血管造影术—PE诊断
+ 肺栓塞的诊断参考标准 + 有创伤 + 并发症: 5% 并发症中有0.5%的致死率 + 3% 病例不能确诊
D-Dimers & VTE(DVT, PE)
23
+一个阳性的D 二聚体患者不能被诊断为DVT 或PE,但一个 阴性的D 二聚体却可以排除静脉血栓的诊断。这些结论已被 研究DVT 和PE 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所证实。 +阳性的DD 患者需要进行DD 的动态监测,并联合影像学检 查和综合临床情况进行最后确诊。
2.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严重原发病基础之上,以机体广 泛的微血栓形成,伴随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为特征的获得性全身性血 栓-出血综合征。DIC并非一独立疾病,而是继发于严重疾病的病理过程。 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反应启动,从而导致弥散与血 管内特别是毛细血管内的微血栓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因大量消耗而减少,继发性纤溶亢进又导致凝血因子大量降解,产生具有 抗凝血活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从而引起多脏器栓塞和功能衰竭、 广泛严重的全身出血,顽固性休克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大多数DMC 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诊断困难,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识别处
➢任何 D-dimers实验结果阳性的病例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用临床症状来诊断DVT 和PE 是不准确和不敏感 的。检测DD 浓度可在无症状的高危患者中对DVT 进 行早期筛选,有利于血栓的预防。对临床疑诊为静 脉血栓栓塞(VTE)的患者,当血浆DD 浓度低于临 界值(230ng/ml)时,其阴性预测值为100%,可以 作为排出VTE 诊断的筛选试验。大量研究已充分证 实了DD试验在排出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 塞(PE)中的应用价值。已将DD 试验作为首选指标 之一。
27
2.实验诊断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① PLT 进行性下降< 100×109/L(肝病、白血病<50×109/L) , 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升高: β-TG, PF4, 血栓烷B2(TXB2) , P-选择素。 ② 血浆Fg 含量< 1.5 g/L (肝病<1.0 g/L , 白血病<1.8 g/L) 或 >4.0g/L , 或呈进行性下降。 ③ 血浆FDP >20 mg/L (肝病> 60mg/L ) 或血浆D-D 水平较正常 增高4 倍以上(阳性)。 ④ PT 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 5s) ,APTT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⑤ AT< 60% (不适用于肝病) 或蛋白C(PC) 活性降低。 …………
+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 皮肤发红, 疼痛, 发热, 水肿...
+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 咳嗽, 呼吸困难, 疼痛, 咳血...
→ 75% 有上述症状的门诊病人无深静脉血栓和 肺栓塞
怎样诊断DVT 和 PE ?
+ 临床影像学检查
– 肺部血管照影 – 下肢静脉照影术 – 静脉照影术 – 超声波检查 (CUS) – 闪烁扫描法 (灌注, 流动) – CT扫描…
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为多种片段
D DD
Y
D
E D
A
C
B
D
E
D
E
D
E
X
D-D (FDPs)的生成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Fg)和纤维蛋白单体(FM)生成的产物称FgDPs; 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生成多种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s),
其中包括D-D和其它的片段。因此FDPs应包括FgDPs和FbDPs两 组降解产物。
D-Dimer 检测
Ddimer试剂信息
NEW
NEW
试剂包装
HemosIL D-Dimer
HemosIL D-Dimer HS HemosIL
D-Dimer HS 500
4 x 3 mL Latex Reagent 3 x 2 mL Latex Reagent 3 x 4 mL Latex Reagent
4.对术后LMWH治疗的指导意义
+ 研究表明,D-二聚体水平可用以调节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 剂量。对创伤/手术的患者进行抗凝预防治疗,如果在术后第4天, 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2000ng/ml,将LMWH的剂量增加每天2 次。在术后5~7天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高危组 (臀、股骨或膝关节置换术,n=102)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 中危组(膝关节的其他手术、胫骨、腓骨和足部手术,n=132)。 术后第2天和第4天的D-二聚体检测对确实存在血栓危险(DDimer偏高)的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2.8%。
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最重要的区别是:
纤溶发生时是否有凝血过程的发生。
FDP、D二聚体呈现高值的疾病、病症
+ 纤溶系统活性化 + 血栓形成
1)DIC 2)血栓性疾病 3)感染症 败血症 4)恶性肿瘤 癌,白血病 5)产科疾病 胎盘早期剥离 6)肝疾病 肝硬化,重症肝炎 7)组织损伤 手术后,大范围外伤 8)血管病变 心脏病,大动脉瘤 9)溶栓治疗
DD与FDP检测及临 床应用
什么是D-Dimer:
纤维蛋白溶解酶水解交联 纤维蛋白后产生的交联纤维 蛋白的最小降解产物。
什么是FDP?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降解,所产生的 各种碎片、二聚体、多聚体及复合物统称为纤 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纤维蛋白原到纤维蛋白
A Polar Appendages
+ 结果显示,D-二聚体是监测术后凝血激活情况以及LMWH抗凝预 防治疗的良好指标。
5.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数伴有凝血和纤溶的异常,血浆D-二聚 体往往升高,且与肿瘤浸润密切相关。在21例转移性肿瘤 患者中,D-二聚体平均水平高达2000ng/ml,远远高出正常 对照组的平均水平。
D-Dimers & VTE(DVT, PE)
新的 D-dimers定量分析检测试剂能更多的符合这些标准
➢ D-Dimer用于VTE的阴性排除
• 局限性: 特异性在50%左右 如果D-dimers实验结果为阳性, 其中50%病例为血栓症
− 另外50%病例为其它临床症状 - 炎症, - 癌症, - 血肿, - 术后, - 出血, - 怀孕, - 老年人 ...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最大的区别 之一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以纤维蛋 白原为底物,而D-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 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
FDP水平增高。在其它一些病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 的变化基本平行。
D-二聚体,它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标 志物之一,是确定体内有无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指标。 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 志。
+ 在DIC诊断中,一般实验指标不特异性或不敏感,纤溶系 统激活是诊断DIC的重要指标之一,D-二聚体和FDP的诊断 效率远远高于PT、APT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TT等。
1999 年10 月, 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研讨会提出 DIC以下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存在易致D IC 的基础疾病, 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
FDP、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DE D
凝血酶
FD PD E D X碎片
纤维蛋白
DE D DE D
纤溶酶
Y碎片 D碎片 D
DE
D D碎片 E E碎片
D二聚体
DE D DE D DE D DE D DE D DE D
ⅩⅢ因子、Ca2+
纤溶酶
DD碎片 DD/E碎片
DY/YD碎片
交联稳定纤维蛋白
YY/DXD碎片
28
+ 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已确诊的82例DIC患者中,D-二聚体本身的诊断
效率可达80%,如果联合D-二聚体和FDP进行诊断,效率更高, 可达95%。因D-二聚体和FDP可以提供快速、特异的诊断指标,D-二
聚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IC的严重程度,FDP可以用于诊断确定后
病情发展的监测,联合D-二聚体、FDP和已成为诊断DIC的最 佳指标。
+ 排除静脉血栓栓塞最理想的实验应是:
100% 敏感 特异性高 普及使用 费用低 最低限度创伤 容易操作 并且结果能在几分钟内完成.
D-Dimers & VTE(DVT, PE)
► D-dimers定量检测试剂能更多的符合这些标准.
► 基于这些优点, 这些定量检测试剂已迅速用于静脉血栓 栓塞诊断中.
纤维蛋白原 MW 340,000
FpA
FpB
D
E
D
A Polar Appendages
FpA
D
Thrombin
FpB
E
D
纤维蛋白单体 MW 330,000
D E
Fibrin Polymer
E
DD
E
D;+
FXIIIa
D E
D E
E DD
DD E
E DD
D E
Cross-Linked Stable Fibrin
临床应用
D-D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
1、 用于排除DVT ,而不是诊断DVT 2、 用于排除PE ,而不是诊断PE 3、在可疑VTE患者中的其它应用
(1)在无症状的高危患者中筛选DVT/PE (2) 诊断复发VTE 4、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5、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1.静脉血栓栓塞: 一个重要的临床难题
D-二聚体用于溶栓疗效监测
+ 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数倍变化) + 出现山峰状改变说明溶栓药物达到疗效 + 从峰值下降后可以逐渐停药 + 升高后维持一个平台期,则提示用药不足
用药起效
用药不足
有人建议维持FDP在300~400μg/L,Fg在1.2~ 1.5g/L、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为最佳安全、有 效指标。因此,对血栓性疾病患者,应制定严密的用 药方案,对血浆凝血活性和纤溶活性实时监测,把握 好溶血栓药物的剂量。由此可见,在溶血栓过程中于 用药前、中、后动态检测D-二聚体和FDP浓度变化对 监测溶栓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lyo)
(lyo)
(liq)
3 x 9 mL Reaction Buffer 3 x 8 mL Reaction Buffer 3 x 6 mL Reaction Buffer
2 x1 mL Calibrator
2 x 1 mL Calibrator
2 x 1 mL Calibrator
检测波长
包被抗体
6、筛查纤溶系统活性
• D-二聚体和FDP检测可作为纤溶系统活性的筛查试验,由于纤溶过度所致的出 血多数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所引起,其检测结果可以从下列因素进行分 析:
• (1)D-二聚体、FDP正常:多为正常人,提示纤溶活性正常; • (2)D-二聚体阴性、FDP阳性:常见原发性纤溶; • (3)D-二聚体阳性、FDP阴性:常见继发性纤溶,实际多为FDP假阴性; (4
)D-二聚体、FDP阳性:纤维蛋白(原)同时被降解,多见于继发性纤溶( DIC)。
7、其它
+ D-二聚体和FDP在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 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肝脏疾病、脑血管病、妊高征及先兆子痫等疾病中均会产 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以及疗 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3、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在溶栓药物的作用下,血管内的栓子被迅速溶解, 血浆中D-二聚体和FDP明显增高,一般可持续7天。在 治疗过程中,如果溶血栓药物用量不足,血栓未能完 全溶解,D-二聚体和FDP在达峰后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溶血栓药物用量过大,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有统计 溶血栓治疗出血的发生率高达5%~30%。
复溶后稳定 性 (2-8C)
405 nm MAb (MA-8D3) Latex: 1 month Buffer: 1 month
671 nm F(ab)2 MAb (MA-8D3) Latex: 1 month Buffer: 1 month
671 nm F(ab)2 MAb (MA-8D3) Latex: 1 month Buffer: 1 month
怎样诊断DVT 和 PE ?
• 临床影像学检查 :
− 不敏感
− 不特异
−
费用高
−
难于操作 (必须有资格的人员操作)
−
对病人有创伤和危险
肺部血管造影术—PE诊断
+ 肺栓塞的诊断参考标准 + 有创伤 + 并发症: 5% 并发症中有0.5%的致死率 + 3% 病例不能确诊
D-Dimers & VTE(DVT, PE)
23
+一个阳性的D 二聚体患者不能被诊断为DVT 或PE,但一个 阴性的D 二聚体却可以排除静脉血栓的诊断。这些结论已被 研究DVT 和PE 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所证实。 +阳性的DD 患者需要进行DD 的动态监测,并联合影像学检 查和综合临床情况进行最后确诊。
2.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严重原发病基础之上,以机体广 泛的微血栓形成,伴随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为特征的获得性全身性血 栓-出血综合征。DIC并非一独立疾病,而是继发于严重疾病的病理过程。 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反应启动,从而导致弥散与血 管内特别是毛细血管内的微血栓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因大量消耗而减少,继发性纤溶亢进又导致凝血因子大量降解,产生具有 抗凝血活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从而引起多脏器栓塞和功能衰竭、 广泛严重的全身出血,顽固性休克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大多数DMC 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速,诊断困难,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识别处
➢任何 D-dimers实验结果阳性的病例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用临床症状来诊断DVT 和PE 是不准确和不敏感 的。检测DD 浓度可在无症状的高危患者中对DVT 进 行早期筛选,有利于血栓的预防。对临床疑诊为静 脉血栓栓塞(VTE)的患者,当血浆DD 浓度低于临 界值(230ng/ml)时,其阴性预测值为100%,可以 作为排出VTE 诊断的筛选试验。大量研究已充分证 实了DD试验在排出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 塞(PE)中的应用价值。已将DD 试验作为首选指标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