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尚:在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或一个群体内普遍流行的并为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沟通: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服从:在他人或群体的直接命令下产生某种行为的倾向。

旁观者效应:个体在面对一个人、一群人时不同的反应。

他人在场会抑制任何自发的帮助别人或有意图的帮助别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他人在场会造成责任分散。

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促进/社会助长。

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从众: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印象管理: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价值观:使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事物的重要性来进行抉择的标准和尺度。

态度:指个体自身对于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侵犯行为: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爱情: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

狭义的爱情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

从众和服从的积极与消极作用:①积极作用: a. 使群体能够得以维持,使社会能够得以发展。

b.有助于群体成员产生一致的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的目的。

能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增强凝聚力,维持良好的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

c. 有助于改变个体的错误观点和不良行为,是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要求。

d. 有助于群体成员互相满足,增强成员的安全感。

②消极作用: a. 对个人造成压制,容易窒息个人的创造性,养成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容易压制正确意见,在表面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小群体意识和个人支配的局面,做出不一定正确的决策。

b. 不利于个体个人特质的发展,不利于保持个人的独特性,因为是对群体的屈服,易产生破坏性行为,服从是强迫的,不利于个人积极性发挥。

如何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生物心理学家艾根提出的SOLER模式:S:正坐,面对别人O:姿势开放自然 L:身体微微前倾E:目光接触R:放松,良好心态
根据其理论,当我们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时,保持正坐开放自然的姿势,身体微微前倾,在谈话时保持放松的心态,并注意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我们就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此外,卡耐基的六条建议:①要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②微笑③在谈话时要多提别人的名字④在交谈时要耐心倾听⑤谈符合别人的兴趣的话题⑥让别人感到他自己很重要。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机制:(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反应模式来学习,学习者本身也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学习者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从而模仿并塑造自己的行为。

观察——模仿)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行为再现过程④强化和动机过程。

人们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但不一定对这些模式进行操作,操作是由强化—奖励和惩罚控制的。

对模仿的操作除了受到强化的影响,还受到个体的自我调整的控制,即人们为了达到目的,除了强化的作用外,人们还会自己奖励自己,对成绩的满足和不满成为人们努力的动力。

发展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则:①交互对等原则:关系的缔结交往的发展都是双方的事,要有回应意识,来来往往的对应性②功利原则:交往中保持双方都有利③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在处理关系时,要给对方的自尊留下充分的空间④情绪控制原则:双方对情绪控制保持平衡,在安全状态下才能顺利发展。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①旁观者效应: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②榜样的影响:父母言传身教、影视作品的教育作用等③宗教信仰:助人④内疚感:助人可以调节心情⑤天气和噪音、匆忙⑥相互作用(说话、交往、沟通)⑦求助者年龄、性别、社会形象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1)含义:这一理论是由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独立的状态。

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

(2)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条件:第一,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第二,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

(3)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如下:①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②改变行为,是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③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解决。

态度的维度是什么:①指向维度:(积极或消极,肯定或否定)指人们对态度对
象的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②强度维度:指某种态度倾向某种指向的程度③深度维度:指态度主体在某种态度对象身上的卷入水平④向中度维度:指一种态度在你的态度系统中和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⑤外显性维度:指态度显现在外在行为、语气等程度。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阶段理论,提出来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的理论。

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其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考察人格中自我的发展,将其理论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阶段主要危机
①婴儿前期(0-1岁)信任与不信任
②婴儿后期(2-3岁)自主与怀疑和羞怯
③幼儿期(4-5岁)首创性与内疚性
④儿童期(6-11岁)勤奋与自卑
⑤青年期(12-18岁)统一角色与混乱的发展
⑥壮年期(20-30岁)亲近与孤立
⑦中年期(30-50岁)创造力感与停滞感
⑧老年期 >50岁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
你对爱情的分析:(1)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

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

(2)①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

它是一种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②鲁宾表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括生理激情与共同生活的愿望等复杂因素;③斯腾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他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了3个基本组成部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每对情侣的情况因三成分各自的比例不同而各不相同,他根据三种成分在爱情中所占的不同比例,区分了7种爱情形式。

亲密→喜欢
同伴式的爱/
浪漫的爱伴侣之爱
完美的爱
迷恋←激情承诺→空调的爱
愚蠢的爱
(3)我认为爱情是……
沟通的功能和意义:<1>具有协调作用:①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行为。

<2>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感觉剥夺”实验: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如果没有信息,人的意识会受到破坏。

②“社交剥夺”实验:没有沟通无法形成社交。

动物心理学家以恒河猴做的著名的“社交剥夺”实验。

实验将猴子喂养工作全部自动化,隔绝猴子与其他猴或人的沟通。

结果,与有正常沟通机会的猴子相比,缺乏沟通经验的猴子明显缺乏安全感,不能与同类进行正常的交往,甚至本能的行为表现也受到严重影响。

③“隐居”的个案:人的功能、智力、感情退化。

④“孤儿”研究⑤“老年人”研究:退休以后,社会责任感衰老。

⑥希望热线提供诉说渠道:社会上的服务电话,为人们提供诉说渠道。

<3>沟通是观念、思想、情感的交换过程
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和减少社会惰化现象:
<1>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原因在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中,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努力程度下降。

<2>①密切成员间的关系,增加群体凝聚力②让工作具有挑战性和号召性,能激发人们热情投入③以整体成功为目标和奖励引导④打造团队精神⑤让个人相信其他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在努力<3>此外措施有:①单独评价。

即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让成员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是可被单独评价的。

②提高认识。

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努力。

③控制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越大,社会作用力越分散,社会惰化越严重。

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1>态度改变的情绪模型:霍夫兰·詹尼斯提出一个态度改变的情境模型:传达者→信息→态度主体←周围环境 <2>态度主体:①原有态度的防卫倾向(原因: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操纵时,心理上会出现一种自发的抵抗,任何明显的表现出来要影响对方的企图都可能引起对方的抗拒反应,抗拒反应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我控制;心理惯性,人的心理活动通常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当人们没感受到改变的必要性时,通常是尽可能少的改变自己;维护自己形象,人们通常认为轻易地跟随别人是有损自己的形象的,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需要保持一个不轻易受影响的形象。

策略:一口回绝/笼统拒绝;贬损来源,质疑信息的可靠性;歪曲信息;合理化作用(找一个理由清除自己的纠结,不接收信息)。

)②原有态度的特征:高强度态度、高向中度态度、有强烈情绪基础的态度、与个人需要关联密切的态度难以改变③主体的个性因素:a智力因素(智力较高的人会理性地分析新信息,会主动地去调整原有的态度,而智力较低的人容易被动的受影响而改变态度,但是又容易反复)b 性格因素(依赖性强的人容易被说服而改变态度;独立性强的人,因为自信不相信权威,而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轻易的改变态度;女性比男性容易改变;呆板的、特别不自信的人不容易改变态度)c缺乏安全感的人,自我防卫倾向会格外的重,对不同于自己的态度会敏感而保守,态度变化比较难,有充足安全感的人,有根据情况的需要作出合理的顺应和改变。

<3>传达者的影响:①威信(高威信的信息传达者引发更多的态度改变)②立场(有黑人提供的信息对持有种族偏见的人影响较小)③吸引力 <4>沟通信息的影响:①信息的差异(新旧信息的差异,产生认知的失调)②信息对情绪的唤起:中等恐惧水平的唤起更有利于态度的改变(例如戒烟)③信息的倾向性④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的沟通要比印刷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当场演说比大众传媒的效果好)<5>沟通者背景的影响:①注意分散的利用②情境的强化因素
论述题
1、人际沟通有哪些基本特点?社会心理学从哪些方面研究了人际沟通?
答:人际沟通是指个体在共同活动中交流思想、感情、知识等信息的过程。

沟通主要通过言语、表情、副言语(包括音量、节奏等辅助言语和叹息、笑等类语言)、手势、体态、社会距离等实现。

人际沟通是发展人际关系的前提与条件,具有协调、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功能。

(1)人际沟通的基本特点:①沟通双方有各自的动机、目的和立场,都设想和判定自己发出的信息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②作为信息交流结果的沟通影响,只有在发送者和接收者掌握统一的编码体系的情况下才能实践,这不仅指双方有相同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而且要求双方对语义有相同的理解。

③沟通伙伴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

④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这与编码与译码的差错无关,是社会性与心理性障碍。

(2)社会心理学对人际沟通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从人际沟通的特点、沟通条件、不同的沟通方式等方面对人际沟通进行了研究。

①实现人际沟通须具备的条件:a.信息源。

即发出信息的人,没有信息源,就无法进行人际沟通。

b.信息。

这是沟通的内容,无此,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性就不存在。

c.信息渠道。


是信息的载体,即信息通过何种方式、用何种工具从信息源传递给接收者。

d.接收者。

信息为接收者所接收,这是沟通的根本目的。

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人际沟通分为以下几类:a.从发出信息的人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互变,可分为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b.按沟通与组织的关系,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c.根据地位的高低,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d.按沟通者之间相互依靠、联系的情况,可分为假相倚沟通、非对称性相倚沟通、反应性相倚沟通、彼此相倚沟通。

e.根据群体沟通网络,可分为轴型沟通、丫型沟通、链型沟通、圆型沟通。

f.根据通讯渠道,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又可分为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

2、简要说明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答:人际吸引是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1)外貌:外貌指人的容貌、体态、身高、衣着、风度等。

这些外部特征是影响人际吸引和相互喜爱的因素。

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较为重要。

交往时间越长,人际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

(2)能力:人们向来就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的人。

一般来讲,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或者有某方面的特长,对别人就有一种吸引力,从而产生一种敬佩感,并喜欢与他接近。

不过,有时过于精明强干的人并不一定都受人喜欢。

(3)邻近: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是影响人际间形成亲密关系的因素之一。

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较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

(4)相似: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方面的相似性,都是形成亲密关系、建立友谊的因素之一。

相似性,包括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态度、信仰以及容貌等方面的类似性或者共同性。

具有上述某方面相似性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建立亲密关系。

(5)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会增加。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补偿作用:即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

互补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需要或者动机。

(6)性格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是保持稳定、长久的个人魅力的根本所在,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没有此基础,靓丽的仪表和不凡的才能有可能变成让人讨厌的东西。

因而人们在结交朋友时,都会非常注意对方的性格品质。

3、论证态度及其态度的构成系统,结合自己体会和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改变他人的态度。

答:(1)态度: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其特征包括:①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②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

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③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④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的抗变性。

(2)态度的构成系统:心理学家迈尔斯指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要素构成。

认知成分指个体如何知觉态度对象,认识其概念内涵,基本上由对态度对象的知识或信息构成,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相信与不相信。

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欢与不喜欢。

行为意向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意图及准备状态。

可由外显的行为推知个体的态度。

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倾向于保持一致,即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这也是态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3)有效改变态度的关键技术:①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a.说服者。

任何一个说服的过程,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说服者,他对某一问题有一定的看法,并力图说服他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说服者的专业性、可靠性与吸引力会影响到他人态度的改变。

b.传递的信息。

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会影响到他人态度的改变。

c.被说服者。

被说服者原有态度强度、心理免疫、人格特征影响到他人态度的改变,被说服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说服的效果还受到被说服者本身特点的影响。

d.情境。

预警和分心既可能有利于说服也可能不利于说服。

②有效改变态度的关键技术。

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有效改变态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努力提高沟通者的影响力。

如,提高说服者值得信任的程度、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等。

b.不断增强信息传递的冲击力。

要考虑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和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也要考虑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等。

c.最大限度降低接受者的心理抵抗力。

要考虑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卷入情况以及个体差异等。

d.广泛借助各种社会环境形成的影响力。

在生活中要广泛阅读各种信息,丰富自己的视野,开阔思维,用理智思考,培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接触优秀的人才并和他们积极交流,从而接受正确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态度改变能力。

4、简述对应推论理论。

答:对应推论理论是由琼斯和戴维斯在海德古典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寻找行为结果与其意图、人格特质之间对应关系的一种归因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显的行为总受特定的意图支配,即总存在与特定行为相对应的行为意图。

该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两个先决条件: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先决条件基础上的,这是由行为者后果推测行为者属性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首先,行为者本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所预见。

即行为者预先对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是有所知觉的,否则,不会采取某种行为为实现自己的意图服务。

其次,观察者对于行为者的能力、经验是有所了解的,否则,就无法对其行为后果进行推论。

(2)对应推论和对应链条:所谓对应推论,就是寻找或推测对应于行为后果的某种意图。

对于行为后果与其意图之间对应关系的建立,琼斯和戴维斯创造性地用对应链条来加以表示。

所谓链条,是指特定的意图或人格特征与特定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即“属性—行为后果”关系。

在说明为何引起某种行为时,若发现在行为者属性与行为后果之间有某种对应关系,那就是属性—行为后果链条,那么两者的对应程度就可以得到表示。

对应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行为者对其属性价值的评价与一般人对此属性价值评价的距离。

距离越大,对应程度就越高,推论就越可靠。

(3)对应程度高低的测量:在对应推论理论中,最具特色的是关于对应程度高低的测量。

对于这种对应程度高低的测量有两种尺度。

它们既可以单独起作用又可以相互作用,从而对归因过程发生影响。

①第一种尺度是对属性价值评价高低的测量。

对于属性评价的测定尺度,是由行为者选择特殊后果的数量行为构成的。

琼斯和戴维斯等人采用分解行为后果的方法,将行为后果分为共同的和特殊的两种。

共同后果表明一般人都具有的意图,特殊后果才代表了行为者的具体的深层的意图。

找出共同后果是对意图的最初推论,特殊后果才是对应度最高的对应点,是推论的主要依据。

特殊后果选择得越多,就越能代表行为者的意图,因而,推论的可靠性也就越大。

②第二种尺度是对行为后果期待程度的测量。

在一般人看来,行为后果有理想的、期待中的,也有不理想的、不予期待的。

因此,观察者在对行为后果进行推论时,还要把一般人看来是理想的、希望出现的期待性行为后果与不理想的、不希望出现的非期待性行为后果区分开来。

若行为者不考虑一般人对行为后果是否满意,能否预期实现而坚持不懈地做某事,并且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不断努力,就可表明行为者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

因而可把这种不怕承受痛苦的行为归属于行为者的人格属性。

在行为中,包含的不理想后果越多,推论的对应度就越高,归因也就越可靠。

5、简述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