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这一项任务就是渡江第一功”暗战:从内部攻破江上堡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这一项任务就是渡江第一功” 暗战:从内部攻破江上堡垒
文丨周渝
工J 石崩云,惊涛裂岸,烈焰照 ■jir 亮夜空,映红水面,漫天炮
口 L 」火中,数千只战船以排山倒
海之势奋勇前行,长江在燃烧! 1949
年4月20 B,当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 内和平协定(最后修订)》上签字时, 意味着谈判破裂,解放军只能以战斗 的方式渡过长江。
当晚8时左右,解放 军中集团首先行动,第9兵团第25军、 第27军和第7兵团第21军、第24军
组成第一梯队,在裕溪口至枫阳段发 起渡江攻击。
21日,毛泽东和朱德对
全军指战员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 令》。
与此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领导
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
领导的第三野战军也幵始大举进军。
________
/ 1948年,叶飞(中)与任华东野战军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左)、中共东南分局第二副书记金明 (右)合影o1949年2月,叶飞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4月参加渡江战役
战线西起九江东北之湖口,东至江阴, 长达500余公里,奠定未来中国格局
的渡江战役就此打响。
尽管胜局已定,但解放军第三野 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仍紧绷着作
战之弦,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渡江前
陈毅和粟裕给叶飞交代了特别任务,
要他跟着第一梯队船登陆,担任先头
军军长的角色。
因为作战地段在南京
和上海之间,易遭东西夹击,叶飞随
第一梯队军行动,目的是让其直接掌 握情况,实施强有力的指挥。
战斗之
初,解放军中路军的推进比较顺利,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
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
即已渡过30万人。
最令叶飞牵挂的是
东路军,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固若
金汤的江阴要塞,而此时解放军的重
炮又尚未渡江。
叶飞在等,等待那个 秘密进行已久的谋略能在今天功成。
他甚至可以预见,如果那个计划失败
T,不仅此前的种种努力付诸东流,
而且这一战“可能要付出重大伤亡,这 是事实”(《叶飞回忆录》)。
固若金汤的“反共堡垒”
江阴因“大江之阴”而得名,地处 江尾海头,东临上海,西依南京,是大
江南北之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长
江下游江面最窄、水流最急的地方,
长江水上咽喉要道,历代为江防要塞。
早在明末清初时,江阴就在守城战史
上创造过奇迹。
当年江阴军民为反抗
清王朝“剃发令”政策,在阎应元、陈
明遇等人的率领下,与数倍于己的围 城清军苦战,坚守孤城整整81日,最
后全城殉国,也让清军付出惨重伤亡
代价,留下“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
城未肯降”之壮歌。
之所以能创造出
明清战争中罕见的战例,除了江阴军
民的抵抗意志外,也取决于此地易守
难攻的地理优势。
到1937年日军侵华之时,江阴作
为军事要塞的价值再度体现。
当时,
江阴是锡澄国防线的重要依托,为拿
下这一水上咽喉要道,日军不惜以3
个半师团的主力部队进攻江阴防线, 国民党守军利用地势进行激烈抵抗,
62 |
国家人文历史
靖江升起“东线第一帆”
上图/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的黄山炮台遗
址。
该炮台遗址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
期,历时360余年。
是现存民国时期规模
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炮台之一
下图/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原为
江阴市近代实业家吴汀鹭的宅邸,建于
1923年。
4947年成为国民党江阴要塞司
令部,要塞司令先后为孔庆桂、戴戎光
进行了一场集空中部队、地面部队、
要塞炮兵部队和海军舰艇部队共同进
行的,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
这场江阴保卫战前后长达三个多月,
也被称为“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中
国军队以寡敌众,而最终战损比基本
持平,这在抗战前期极为罕见。
至12
月2日要塞失守时,也标志着第二道
国防工事锡澄线被全部突破,随后日
军迅速攻陷南京,制造屠城惨案。
12年过去了,江阴要塞早在抗战
胜利之日光复,但当国共两党兵戎相
见,内战烽烟再起之时,掌握着江阴
要塞的国民党一方同样将它看成是长
江防线上的重中之重,欲打造成最固
若金汤的“反共堡垒”。
内战爆发之初
的1946年,担任江阴要塞司令的是孔
庆桂中将,他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
当过飞行员,任过黄埔教官,抗战中
又历炮兵指挥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
老将。
不过自1947年起,国民党军在
内战战场上连连失利,这名老将也幵
始消沉和悲观起来。
当蒋介石幵始重
点布置长江防线后,国民党军内派
系争斗不减当年,孔庆桂资
历虽老,但毕竟不是“黄
马褂(黄埔),绿帽子
(陆大)”的嫡系。
于是
幵始有人说他暮气太
重,像江阴要塞如此
重要的地方,应换一位
少壮派军人来担任司令。
孔庆桂原本就对体制满腹
牢骚,现在又遭排挤,索性辞掉要塞司令之职,跑到/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
贵阳经商去了。
1948年6月,新的要
塞司令走马上任,他叫戴戎光。
与孔庆桂相比,戴戎光绝对是蒋
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他毕业于黄埔
军校第六期炮兵科,抗战
早期便有幸在最精锐第
5军服役,曾在第200
师出任营长,随师长
戴安澜远征异域。
抗
战后期,当带有浓厚
政治色彩的青年军成
立后,戴戎光又调任青
年军训练总监部任高级参
谋。
1948年上任江阴要塞
前,蒋介石亲自接见戴戎
光,派遣这样一位少壮派将领来担任
要塞总司令,也看得出早在三大战役
之前,蒋介石就幵始重视长江防线。
据
打入要塞部队的地下党员吴铭、唐秉
琳等人回忆,戴上任后,立刻对要塞进
行军事、政治各方面强化,并大肆扩充
要塞兵力。
此时要塞的建制和装备为:
炮兵总台,配备口径100毫米加
农炮和100臺米榴弹炮各12门,三七
战防炮16门,二卫机关炮2门,共计
42门,士兵1000余人,相当于一个
重炮团;游动炮团,约3000人,T
设3个营,配备玉七战防炮36门;重
炮配备有德制老方伯18式150榴弹
炮(射4113250);穗制莱因18式
APR2019|
63
_____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阴要塞起义过程中,地下党员唐秉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1949年5月1日,要塞起义后,唐秉琳 (后左三)与江阴要塞起义人员合影
150榴弹炮(射程15100米);德制(仿
瑞士的)博福斯式加农炮(射程22000
米);美制伯斯列恒式155加农炮(射 程22860米)。
以上重炮的射連为毎
分钟3—5发。
57战防炮(美制)射程 9930米,射速毎分钟10发。
即使放在国际上比较,这些都是
世界前列的好装备。
现在的情况是,要
塞直属国防部领导;同时又因是长江
防线的重要屏障,又归第一绥靖区司 令兼江苏省主席丁治磐指挥。
而戴戎
光上任后,要塞的中上层军官几乎都 是黄埔出身,长期受过国民党的政治
熏陶与军事训练,忠诚度较高。
蒋介石
不仅要将江阴要塞在军事上打造得坚 不可摧,同时在意识形态上也要将它 变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反共堡垒”。
“唐家军”渗透江阴要塞
向来擅长从内部攻破敌人堡垒的
中共一方,有什么方法瓦解江阴要塞 呢?策反,兵不血刃,从内部瓦解对 手,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甚至必 须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解放军的线的确放得很长。
早在
1946年春,当时担任中共华中五地委
组织部部长的唐君照接到他四弟唐秉
琳和五弟唐秉煜写来的信,内容为“我
们在外跑单帮,小本经营蚀了本,做 生意很难,希望回家做大生意”,这是
暗语,意思是不想在国民党军队干了,
想回解放区工作。
唐秉琳和唐秉煜分 别毕业于黄埔十期和十五期,都是中 共早就埋在国民党军中的暗线。
唐君
照接到信后,当即向中共华中五地委 书记营荻秋做了汇报,上级明确指示
要他们继续潜伏在国民党军中。
潜伏下来的唐秉琳于1947年调江
阴要塞任上校参谋处长,通过他的介
绍,弟弟唐秉煜到了国防部三厅(作战 厅)任主管要塞工作的少校参谋;紧
接着,唐氏兄弟的姨表弟兄吴广文也
在他们的运作下当上了要塞守备总队 总队长。
负责联络唐氏兄弟的也是唐
家人,即唐秉琳的堂侄唐坚华。
然而
就在戴戎光上任的1948年6月,唐坚 华在镇江被捕,联络线中断。
中共立
即改派吴铭继任政治交通员,负责和
唐秉琳兄弟的联络工作。
吴铭上任前,
华中公安处负责敌军工作的江华告诉
他说:“江阴要塞已有三位地下工作 同志,即唐秉琳、唐秉煜和吴广文,江
阴城内已建立联络点,由唐仲衡负责,
唐全家都住在联络点内……”
唐仲衡是唐秉琳的堂兄,共产党
员,他潜入江阴城内设立了固定的联 络站,直接归中共苏北区党委领导。
不难看出,从这时起“唐家军”已开始
全面渗透江阴要塞。
1949年春,三大战役皆以解放军
完胜告终,下一步就是渡过长江,占 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
3月,华东
局社会部第三室(情报室)科长王澄明
接到一份密电,发电人为华东局社会 部副部长杨帆,内容便是要对江阴要
塞进行策反,要求王火速南下。
之所
以选择王澄明来负责此事,也是因为
在1948年的济南战役中,他在策反吴
化文倒戈一事上进行得非常成功,对
这项工作颇有经验。
王后来回忆说:“3 月底,为了配合大军作战,我们划归
10兵团领导,叶飞司令员在司令部亲
切地接见我。
吃饭时,他直率地告诉 我,是粟裕司令员亲自点我参加这场
战斗,我听了大受鼓舞。
”
中共一方对于江阴要塞策反工作
非常重视,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苏
北指挥部司令管文蔚亲自挂帅与叶飞
对接,而叶飞下达给王澄明等人任务
也非常明确:“基本任务是保持60里
防区,控制三四个港口,不打枪、不打
炮,迎接解放军登陆。
完成这一项任
务就是渡江第一功。
”
为了先将要塞炮台的一些关键部
门掌握起来,王澄明建议多派一些骨
64 I
国家入文历史
靖江升起"东线第一帆”
干过去。
叶飞和政委韦国清选调了29军的团长李干、营教导员徐以逊、陆德荣、王刚等四人来王澄明处报到。
随后几天,王澄明开始对这些新到的干部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应酬。
甚至到了晚上,王澄明还要查铺,以防他们晚上说梦话暴露了计划。
“这是打的欢迎礼炮啊”
国民党一方又在做些什么呢?他们对于要塞防务更多还是偏重于军事防御方面,忽视了堡垒内部正在发生质变。
1949年春季,汤恩伯、丁治磐先后到江阴要塞视察,汤恩伯还亲自向戴戎光指示大炮应布If在哪,小炮又应该布置在什么位置,但总体而言对江阴要塞的布防是满意的。
然而这些情报早就送到苏北指挥部司令管文蔚案头,解放军已经掌握要塞情况,“有各种火炮七十多门,兵力大约有七千人”。
工作之所以能进行得如此顺利,要塞司令戴戎光也作了
不少“贡献”。
戴戎光上任后,力,到处招兵买马,王澄明等人也正
好利用这个机会,安插了大量中共方
面的人员打入国民党军中。
与此同时,
唐秉琳等人还物色一些与他们关系较
好,在军中遭受排挤,对国民党政府
有所不满的人员,对他们进行策反,
例如游动炮兵团团长王德容也被地下
工作人员说动。
来看看渡江前夕江阴
要塞的基本情况:炮台的总台长唐秉
琳,解放军的人;工兵营的营长唐秉
煜.解放军的人;步兵总队的总队长
吴广文,解放军的人;游炮团长王德
容,还是解放军的人……戴戎光明面
上扩充了实力,实则已成光杆司令。
4月15B,渡江战役已箭在弦上。
这一天,王澄明接到了叶飞的一封亲
笔信:
■&期同志,来信收J"|。
我军行动
已推迟列本月20E)以后,可告吴铅。
13此你晳时不心南鸟,再等3、4夭去
更好。
同意吴鉛来信所规定的联络信
号,信号要庭行动的时候采用,以免
秦霹。
请告吴箔他们,不要心急,不要
松懈,推照我们前天所谀的告诉他们
已到最后关头,王澄明在等待着
指示,一刻也不敢放松。
4月17日,兵
团首长来令,说大军21曰渡江,王澄
明必须立即过江南去。
可是当晩明月
高悬,天朗气清,不利于行动,王澄明
渡江没有成功。
好在第二天晚上,江
面上大雾弥漫,云层厚重,总算成功
渡江,潜入国民党防区。
王事后回忆
当时情形“船行至浅滩,我们跳下船
踵着齐腰深的水登岸,刺骨的江水冻
得我紧咬牙关,攀上岸时下半身都是
泥水”。
天亮后,唐秉琳、唐秉煜等人
都来见王澄明,开会研究起义事宜。
终于到了渡江之曰。
从20日子夜
至次曰凌晨,烽烟四起,炮声隆隆,王
澄明知道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打响
了。
当时身在游炮团的他马上给唐秉
琳挂电话,拉高嗓门人声下令:“我人
民解放军已经全线渡江,现在我代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命
令你们立即调转炮口,向敌军射击,
配合我军渡江,时间紧迫,不得延误。
”
接着,把话筒重重一摔,对王德容说
为了扩充实去做。
保持交通关系最要紧,但庄这
兀天內,如有特殊情况,交通不要太频繁,可适当戒少一歧。
/ 1949年4月22曰黎明.衽江阴要塞起义部队的策应下,人民解放军占领江阴要塞。
图为占领
黄山炮台的解放军战士
了声“走”,一起走出前沿指挥所。
在
场的国民党官兵无不大惊失色,目瞪 口呆。
王后来回忆说,当时之所以这
么高调,目的“就是要敲山震虎。
总台
先发制人,举行阵前起义,估计要塞 内部必然瘫痪,而只要要塞和南京的
电话联系中断,就会加剧敌人的慌乱,
加速国民党军的全线崩溃。
”
唐秉琳、李干等人迅速行动,接
连发射撤掉雷管的假炮弹。
戴戎光看 到炮弹没有爆炸,气急败坏地说,“你
们打的什么炮?这是打的欢迎礼炮 啊! ”唐秉琳命令大炮掉转方向,举行
起义,于当夜2时成功活捉要塞司令 戴戎光。
此时,身处渡江前线的叶飞
在报话机中听闻江阴炮台和驻守八坪
港的国民党军争吵不休,八坏港守军
大骂炮台,说要塞炮兵不打“共军”专
打“国军”。
听到这里,联络忽然中断, 但叶飞心里已有底:“行了!”
果然,解放军渡江之时,江阴炮 台守军调转炮口,配合解放军作战。
22日晨,江阴要塞召幵全体官兵会议,
决定起义,会后由唐秉琳、王德容、李 ____A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宣布起义。
图为起义的第二舰队“永绥号”
云葵、吴广文署名发出致毛泽东、朱 德的起义通电,并由三野特纵接管。
战前,国共双方都认为江阴要塞
是一块硬骨头,要攻克此地必然经历
一场恶战。
然而在中共地下工作人员
的长期策动下,固若金汤的“反共堡 垒”竟然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可谓
奇功也。
江阴要塞调转炮口,封锁了
国民党海军退回上海的航道。
叶飞10 兵团迅速通过要塞防区,切断了南京
至上海的铁路。
起义通电发出后,粟
裕来到要塞,专门接见了唐秉琳,对 他说:“你们为大军顺利渡江做出了
重要贡献,为党为人民立了功,党和
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海军也倒戈了
江阴要塞起义正式通电的次 日——1949年4月23日下午,国民党
海防第二舰队1200余名官兵、25艘舰 艇在司令林遵率领下,于南京篱斗山
江面起义。
这场起义被毛泽东、朱德
称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与江阴要
塞起义一样,第二舰队成功起义同样
与中共长期秘密战线有密切关系。
早在1948年,地下党员、律师林
亨元奉党组织之命联络福建老乡郭寿
生。
这位郭寿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
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
政变后脱党,从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十多年的时间里,郭一直在国民党海
军中从事新闻编译和杂务工作,内战
爆发后,郭在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新
闻处任海军上校专员。
此次林亨元找
到郭寿生,第一步就表示,周恩来希 望郭寿生能够归队,两人进行了推心 置腹的交谈,最终郭被说动,欣然接
受规劝,表示愿意回归党组织。
郭虽 不是身居要职,但在海军中关系甚广,
不仅提供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军事情
报,还受命去做司令林遵的策反工作。
对这次地下工作,中共高层高度
重视,1948年12月13日,淮海战役尚
未结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给华东 局、华中分局和上海情报工作负责人
吴克坚的《关于进行海军工作方针》: “你们可以选派得力干部去与林遵接
洽。
我们的态度是欢迎他们起义,为
人民立功。
起义一个舰队则编为一个
舰队,起义一个分队则编为一个分队。
起义的时机,待接洽后再定。
” 1949年
1月1日,经毛泽东等五大书记审阅,
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发给上海吴克 坚的电报指示:“关于长江第二舰队
准备起义事,请仍按中央前电《关于进
行海军工作方针》所告原则办理。
这
个原则就是:对敌海军,欢迎其起义
成功;海军起义一个舰队,就编一个 舰队。
林遵所提接头办法,既系林自
己主张,不必更改,最重要的是要林 遵隐忍待机,切勿暴露,免遭不必要
的损失。
”
第二舰队起义能否成功,最为关 键的人物是舰队司令林遵。
林遵也是
福州人,1924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
66
国家人文历史
靖江升起“东线第一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刘伯承(左三)与穿着国民党海军制服的林遵(右二)会面。
林遵后来任解放军华东海军副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南京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4979年7月16日在上海病逝
1929年赴英国,先后入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朴次茅斯专科学校学习。
1934年回国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海军军舰航海官、副长、布雷大队大队长、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等职,可以说半生都在海军。
1946年,林遵调任中国国民党海军进驻西沙、南沙群岛舰队指挥官,海防第二舰队司令。
但从派系上来说,闽人林遵属于陈绍宽“马尾系”,这一点注定了他在军中遭受排挤的命运。
国民党海军中的派系斗争丝毫不亚于陆军,简单来说,国民党海军分为马尾系(闽系)、青岛系、粤系和电雷系(因电雷学校而得名),其中前面三个派系都属于旧军“余孽”,唯有电雷系称得上蒋介石嫡系。
内战爆发后,陆军出身的桂永清执掌海军,且不说这位“旱鸭子”司令军事上外行领导内
行,即使在人事方面,他不仅没有吸
取以前派系斗争的教训,反而来了个
斩草除根,对原先闽系将领来了个大
肃清,冻结的冻结,拉下的拉下,还要
对闽系海军的人员进行一一甄别,弄
得海军上下怨声载道,人心惶惶。
一
面在排挤、打压,另一面则在积极争
取、策反,闽系“余孽”林遵倒戈基本
是必然结果。
他后来回忆说,通过与
郭寿生、林亨元的会见谈话,他与中
共中央和地下组织建立了直接联系,
这是促使他本人下定决心率领第二舰
队起义的决定因素。
1949年春,当人民解放军正紧锣
密鼓地做渡江作战准备工作的同时,
策反国民党第二舰队起义也作为一项
重要工作适时地提上了曰程。
因为之
前步步为营的地下工作,林遵已通过
郭寿生转达了他的意见,表示会在适
当时机率部起义。
4月21日渡江战役
正式打响,随后江阴要塞起义,解放
军进展顺利,林遵等待的适当时机终
于来了!23日下午,林遵在南京篱
斗111江面正式宣布起义。
参加起义的
有“永绥”“楚同”“惠安”“江犀”“安
东”“太原”“吉安”“美盛”“联光”等军
舰和第5巡防艇队、第一机动艇队所
属的约40艘炮艇。
巧合的是,就在林遵率领第二舰
队起义的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
一支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东海舰
队前身)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张
爱萍将军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4
月23日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
节。
余烬与新生都在这一天,1
APR2019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