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历史第⼆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分册
【教学过程】
第⼀课中华⽂明的起源
1. 原始农耕诞⽣的时间、标志和意义(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器时代,⼈们学会了栽培⾕物和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活。
·农业的起源使⼈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狩猎谋⽣,这些⽣产性经济活动的产⽣,标志着⼈类历史实现了第⼀次伟⼤的经济变⾰。
2. 姜寨遗址的特征(A)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个典型,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3. 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代代⼈的⼝⽿相传⽽得以保留传承的。
盘古⽒、有巢⽒、伏羲⽒、神农⽒等的传说,⼤体反映了早期先民⽣活经历的⼏个阶段。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献中占有突出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普遍以炎黄⼦孙⾃称。
4.中华考古⽂化遗址的分布特征(A)
(1)特征:满天星⽃、⼋⽅雄起;
(2)核⼼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明融合、诞⽣的核⼼地区。
第⼆课⽂献与考古中的夏⽂化
1. ⽂献记载中的夏朝(B)
2. ⼆⾥头考古发现(C)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化
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个有直接⽂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由于甲⾻⽂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个有直接⽂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献、甲⾻⼘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
2.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
主要是礼器,专⽤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
青铜器物的⼤⼩、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商代⼈相信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动物纹饰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和财产。
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持政治权⼒的功能。
3. 甲⾻⽂(B)
(1)甲⾻⽂的定义:
我国⽬前所发现的⽐较成熟的⽂字,是商⼈在甲⾻上⽤来记载占⼘情况的⽂字。
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的“六书”规律。
(2)甲⾻⽂的史料价值:
·甲⾻⽂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资料。
·甲⾻⼘辞、后世⽂献和河南安阳殷墟出⼟⼀系列考古资料,⼏种性质的史料多重印证让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4. ⼆重证据法(D)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创的⼀种历史考证⽅法,也是研究中国古史的基本⽅法,即⽤新发现的地下材料与传统的史书
典籍相印证,以旧释新,或以新证旧,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证新释。
⼆重证据法让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化
1. 西周的建⽴(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定都镐,史称“西周”。
2.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1)⽬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有效统治。
(2)内容:分封已⾂服的的殷⼈后裔和原殷邦⽅国的⾸领;另⼀⽅⾯,以武⼒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国之间,成为地⽅的政治中⼼,达到“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新创的统治⽅式,不仅实现了对殷⼈的合围控制,也提⾼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3.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C)
周公为维护封邦建国的新局⾯,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推⼴到宗法制度和政治等级上,以显⽰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份差异以及权利义务。
⼜创作舞乐、史诗,以⾳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五课社会变⾰与百家争鸣
1. 春秋战国社会变⾰的主要内容和影响(C)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最深刻]封建⼟地私有制取代奴⾪制井⽥制。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产⼒,把农业经济提⾼到⼀个新⽔平。
空旷⽣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逐渐失效。
诸侯、卿⼤夫竞相占地,战争多以攻城略地为⽬标。
各国奖励农耕军功,促进了⾃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
私⼈⼿⼯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中呈现出追逐利益、实⼒竞争的新局⾯;
②政治: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统体制;各国当政者进⾏以富国强兵为⽬的的内政改⾰,贬抑或废黜⽆能的旧贵族,起⽤贤能之⼠,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在战国时达到⾼潮,范围扩⼤到官吏、⾏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
③⽂化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2)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化等各个领域发⽣急剧变⾰,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次重⼤的社会转型,到秦朝终告完成。
2. 百家争鸣(C)
(1)背景:
·经济变⾰波及政治变⾰,并影响到⽂化领域。
·社会转型时期,掌握⼀定⽂化知识的“⼠”对变⾰的态度不同,思考⽅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案,形成了诸⼦百家竞相争鸣的局⾯。
(2)主要学派
·儒家:
春秋晚期,孔⼦创始儒家学派。
发展“礼治思想”,创造“仁”这⼀核⼼观念。
以造就理想⼈格为最⾼⽬标、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协调⼈际关系。
战国时期,孟⼦、荀⼦发展了儒学,孟⼦主张“仁政”,荀⼦主张礼法结合。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韩⾮、李斯为代表⼈物。
正⾯肯定变⾰,提倡“法治”,主张实⾏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然⽽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也⼗分明显。
·道家:春秋末期兴起,以⽼⼦为始祖。
对现世政治持绝对否定态度,主张“⽆为⽽治”,幻想回到“⼩国寡民”的时代。
道家关于
事物恒变、⽭盾对⽴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有深远影响。
(3)影响:
是中国乃⾄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页,先秦诸⼦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第六课⼤⼀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B)
战国时代,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为秦的统⼀奠定了基础。
2. 商鞅变法(B)
(1)背景:秦国内乱数⼗年不⽌;屡遭邻国⼊侵;秦孝公任⽤商鞅变法图强。
(2)⽬标: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3)内容:
经济措施:废除了井⽥制,允许⼟地可以⾃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农耕;
政治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实⾏军功爵制;实⾏什伍连坐;建县制;
(4)意义:秦国的改⾰具有延续性,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 秦帝国的建⽴时间(B)
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个⼤⼀统帝国。
4.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
(1)⽬的:为了有效控制⼤⼀统的局⾯,秦朝统治者建⽴了⼀整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内容:
·皇帝是最⾼统治者,嬴政⾃称“始皇帝”。
·中央政府的最⾼官职为丞相、御史⼤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切军国⼤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的长官均有朝廷直接任命。
郡下设县,县下设乡等组织。
乡设三⽼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税。
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属吏由郡守、县令⾃⾏选⽤。
地⽅百姓尚有知啬夫⽽不知郡县的。
(3)秦朝巩固“帝制与中央集权体制”的措施
·政治:修驰道、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
·经济:统⼀度量衡、货币;
·思想⽂化:统⼀⽂字;焚书坑儒,⽂化专制,统⼀思想;
·民族关系: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4)影响:秦虽短命⽽亡,但秦创⽴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
1. 秦短命⽽亡的原因(C)
(1)滥⽤民⼒、秦律诛罚苛刻、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扼制了⽂化,把⼠⼈推到了对⽴⾯。
(2)战争经验治国不适应统⼀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社会⽭盾激化,民怨沸腾的局⾯;
(3)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宫廷争⽃、⼤肆屠杀宗室朝⾂。
总结:秦朝短命⽽亡是多种因素合⼒作⽤的结果,秦的短命⽽亡说明攻取不易,守成更难。
2.第⼀次农民起义的领导⼈和结果(A)
(1)领导⼈:公元前209年,陈胜、吴⼴揭竿⽽起,揭开秦末农民⼤起义序幕。
(2)结果:项⽻巨⿅之战打败秦军主⼒,刘邦进驻霸上。
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3. 西汉的建⽴(A)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西汉,都于长安(今西安),史称“西汉”。
第⼋课⼤⼀统帝国的重建
1. 汉承秦制(B)
(1)背景:汉朝建⽴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
(2)内容:
·承: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地⽅郡县制度均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为⼤⼀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不承:
政令施⾏宽简舒缓,与秦朝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认为秦之所以短命⽽亡,是由于秦未⾏分封⽽孤⽴⽆援。
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国并⾏局⾯。
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以黄⽼思想治国,实⾏⽆为⽽治。
2. ⽂景之治的内容(B)
⽂帝与景帝采取“清净⽆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下诏减天下百姓⽥租;废除秦朝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
第九课汉武帝时代
1.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B)
(1)内外朝制度: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裁抑丞相职权,起⽤⾝边亲信近⾂,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事的讨论。
有皇帝和⾝边的亲信近⾂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成为“内朝”或“中朝”;⽽以丞相为⾸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2)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的监督和控制;
(3)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制带来的负⾯影响。
作⽤:中央集权,巩固⼤⼀统。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1)⽬的:以思想上的⼤⼀统维护政治上的⼤⼀统,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措施:设五经博⼠,定儒学为官学,其它诸⼦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长安建太学、授五经选官吏;郡县学校配经师、培养官员后备⼈选。
(3)影响:
·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推崇的官⽅意识。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4)执政原则:儒表法⾥
3.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的三次战争(A)
⼤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西汉在河西⾛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和张掖),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天⼭南北
与内地连为⼀体。
第⼗课东汉的兴衰
1. 刘秀建⽴东汉(A)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
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为“东汉”。
2. “柔道”政策和作⽤(B)
(1)背景:
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疮痍,知晓民⼼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
(2)具体措施:
·政治:废除苛法,屡次⼤赦,平反冤狱,释放奴婢,裁并机构,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租,三⼗税⼀。
·⽂化:⽂教治国。
礼贤下⼠,诚招⼈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在全国普遍设⽴地⽅官学——“郡国学”。
(3)作⽤
光武帝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称为“光武中兴。
”然⽽,刘秀
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豪强妥协的⼀⾯,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因此,光武之后,“中兴”的局⾯仅维持了两代,随即便渐显衰颓的迹象。
第⼗⼀课割据与分裂
1. 魏、蜀、吴三国的地理位置(A)
(1)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
(2)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今南京),史称“孙吴”,三国⿍⽴格局最终形成。
2. 北⽅⼈⼝的南移(B)
从夏、商、周⾄秦、汉,中国的经济重⼼⼀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
中原的农业、⼿⼯业⽣产技术与⽔平始终⾼于其他地区,东南沿海的闽、粤⼀带和西南⼭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汉末的战乱集中发⽣在中原地区,北⽅⼈⼝被迫向长江流域
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
由北向南的⼤规模⼈⼝流动,不仅使南⽅地旷⼈稀、劳动⼒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且使先进的⽣产技术与⽣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平的提⾼起了重要作⽤。
3. 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B)
兴修⽔利、开展屯⽥、⼤⼒发展农业;推动煮盐、织锦等⼿⼯业的发展;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郡。
4.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B)
⽔稻种植、丝⿇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造船技术⽇益进步;迫使⼭越⼈出⼭,与汉族⼈民同居共耕。
第⼗⼆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1. 南北朝政权的更替(A)
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220-265 ⼗六国
蜀221-263 西晋265-316 304--439
吴229-280 统⼀280-316
581
东晋统⼀
317-420 420-----------------589
南朝
2. 孝⽂帝改⾰(C)
(1)背景
·民间“⾃下⽽上”的融合:内迁的北⽅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由于北⽅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化相对落后,认同接受先进的汉族⽂化成为融合的⼀个重要⽅⾯;
·少数民族统治者“⾃上⽽下”推进:胡族君主⾝体⼒⾏,经济上⿎励农耕,政治上采⽤汉制,⽂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汉⽂化影响⽇益深⼊。
·北魏出于巩固统治、⽴国中原的需要,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推⾏政治、经济制度改⾰。
(2)内容:
·冯太后改⾰:
政治:在地⽅实⾏“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政。
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遏制贪污腐化。
经济:推⾏“均⽥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帝改⾰:
特点:彻底⾰除旧俗、全⾯推⾏汉化;
措施:迁都洛阳,摆脱保守势⼒影响;禁⽌说鲜卑语、穿胡服,通⽤汉语和汉服;改姓⽒;仿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胡汉通婚;尊崇孔⼦,实⾏礼制,以孝治国;
作⽤: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化的进步,都做出了重⼤贡献。
第⼗三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1. 隋朝与唐朝的建⽴(A)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统的局⾯,隋都长安。
618年,隋炀帝杨⼴被杀,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称帝,建⽴唐朝,是为唐⾼祖。
唐都长安。
2. 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C)
(1)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帝时期,唐朝继承与发展。
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
作为⾏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政事堂:唐朝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凡遇军国⼤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
(3)作⽤: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逐渐增强、相权削弱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六部的设⽴使各部事务管理更具体明确,后世王朝皆以其为蓝本,长期沿⽤,直⾄清末。
对皇权也有⼀定的制约,隋唐时代的皇帝⽆绝对的专职独裁之权。
3. 科举制的内容与作⽤(B)
(1)内容:是⼀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
唐朝科举科⽬常设明经和进⼠两科,进⼠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最⼤。
(2)作⽤: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推举的⽅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把持选举⼤权,庶族⼦弟多遭排斥;科举制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罗天下俊才,扩⼤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推举制使推举⼈与被推举⼈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的势⼒,对统⼀王朝构成潜在威胁;⼈才选拔、官员任⽤的权⼒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仕的都成为“天⼦门⽣”,于是,门阀势⼒受到有效抑制,地⽅上的离⼼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进⼀步加强。
·科举制的实⾏是我国选官制度的⼀次重⼤变⾰,在政治、社会、经济、⽂化等⽅⾯产⽣了深远影响。
第⼗四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C)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
(1)宽民:
·措施: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息;
·作⽤:社会⽇益安定、⽣产逐渐恢复;
(2)⽤贤:“为政之要,唯在得⼈”,⼴招贤才,知⼈善任,不论资历出⾝,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
(3)纳谏:⼴开⾔路,勇于改过;
(4)开明的民族政策:
·措施:
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致⼒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唐蕃关系(A):松赞⼲布和⽂成公主联姻,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
对各族才俊⼀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
·意义:边地各族归附,各民族⽂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使统⼀的多民族国家⽇臻巩固。
总结: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2. 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A)
安史之乱,国⼒⼤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五课中外⽂化交流
1. 丝绸之路(D)
(1)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2)全盛:唐朝疆域辽阔、国⼒强盛,西部疆域的拓展开拓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海陆并举。
(3)主要区域: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
西域以及⼤⾷、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
(4)重要媒介:粟特⼈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化的重要媒介。
(5)作⽤:是东西⽅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化交流之路。
2. 国际⼤都会长安(B)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化中⼼,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都会。
城内域外认识数量众多,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繁华热闹,东西⽅⽂化交融汇合。
3. “遣唐使”(A)
是⽇本派遣来中国交流学习的使者,随⾏众多留学⽣和学问僧。
⽇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仿效唐朝,⽽且对宗教、⽂学、艺术、包括⾐⾷住⾏、风俗习惯、各类⽣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