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实验中学2009年七年级下期初末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学生学习水平综合评价
七年级语文
说明:1、本检测题共三大题。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共9小题,满分25分;第二大题阅读12小题,满分35分;第三大题作文1小题,满分40分。

全卷三大题共22小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1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b )(2分)
A.菜畦(qi) 炽(chi)痛迥(jiong)乎不同冗(rong)杂
B.弥(mi)高蝉蜕(tui) 义愤填膺(ying) 庇(pi)荫
C.妒(du)忌嗥(hao)呜兀兀(wu)穷年踌躇(chouzhu)
D.剽(biao)悍悲怆(chuang) 锲(qie)而不舍阔绰(chuo)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分)
A.羁叛群蚁排衙吞噬戛然而止
B.道劲叱咤风云雍肿怏怏不乐
C.亢奋气冲斗牛盘石相得益彰
D.阴霾人迹罕至疮痍毛骨悚然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 c )(2分)
A.他孜孜不倦地迷上了网络游戏,结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B.他很勤快,信誉又好,因此生意葱茏,不到两年就致了富。

C.窗外就是闹市,每日人声鼎沸,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一点影响。

D.比赛中,他信心十足,进退维谷,最后取得了胜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你不得不否认,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家乡。

B.明天我们大约十点钟左右准时到达,请做好准备。

C.很多人都说,方向比努力重要,而我们除了努力,更要把握努力的方向。

D.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两个主要问题。

5.仿照所给例句的句式和修辞,发挥想象,写一个句子。

(3分)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仿句;高高的尖尖的山石,仿佛是神通广大的神仙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诵读、积累与运用(14分
6.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4分)
(1)可汗大点兵( )( ) (2)曳屋许许声( )
(3)与颛顼争为帝( )( ) (4)狼亦黠矣( )
7.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 d )(2分)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古诗文默写与运用(6分)
(1)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4分)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

(《木兰诗》)
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

(《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④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
(2)古诗文的理解与运用(2分)
①一位多日不见的同学与你再次相逢,他可以用《孙权劝学》中的成语“_三日不见,刮目相看____________”
来对你日益提高的知识水平表示赞赏。

②赵翼的《论诗》中类似“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纵观历史,马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和忠实伙伴。

现代社会,马的实用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但作为一种文化,马永远不会消失,它已经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请根据你平时的学习和在生活中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题:(2分)
(1)通常人们祝愿他人做事有成会说:“祝你马到成功______________。

”(填一带“马”字的成语)
(2)请写出一句与马有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10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1)父异焉异:______________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______________ (3)不能称前时之闻称:______________ (4)泯然众人矣泯然: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翻译: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翻译:
12.请说说,方仲永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

(13分)
“管夫人是谁?她是一位善于画竹的女画家。

她的文夫名叫赵子昂,是一位善于画马的男画家。

他们是元朝人,是中国很有名的两大夫妻画家。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

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

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

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

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

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

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

故墨画中看似只
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

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

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

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

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

”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

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13.下面句子的表述与文段内容不相符的一句是( A )(3分)
A.把马画好比把竹画好要难。

B.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

C.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D.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

14.关于中国画,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中国画只要能表现出一种神气,就是佳作。

B.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C.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D.用绿颜料画竹很像实物,所以中国画家也喜欢用绿颜料画竹。

15.请用原文中的话准确表述,中国画家为什么喜欢画“朱竹”?(3分)
答:因为朱竹可以表现一种美的姿态,更能表现出竹子的神气
1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国画家为什么常用墨笔来画竹?(4分)
答:因为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所以我们的中国画只用表现出它的姿态,不用和真实的事物一样,如果和实物一样反而失却神气。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

(12分)
第八句话
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对陌生人是,对朋友、对家人也是。

从小店门脸里的、校园路边的公用电话,到宿舍201电话卡,到现在的手机时代,我与家里的通话一直保持着七句话。

第一句:吃饭了没?回答总是吃了,或者正吃,或者是饭正做着。

第二句:吃什么了?如果正吃、没吃,就变化成在吃什么、做什么了。

第三句:多买点肉和骨头、鱼什么的,注意营养。

第四句:天气冷吗?夏天的时候,就会改成家里热吗,春秋就变化成暖和吗、还热吗之类。

第五句:多穿点衣服,别冻感冒了。

因季节变化成小心热感冒、别咳嗽了云云。

第六句:家里生意好吗?心理是想知道打电话时家里的生意是处于旺季还是淡季,忙还是不忙的。

第七句:你们多穿衣服别冻着,别太累着。

要么就是注意早晚增减衣服、别嫌麻烦,不要心急、买卖损失不要放在心上。

这七句话,如果接电话的是父亲,在听完答案之后,我会加上一句让母亲来接电话;如果接电话的是母亲,也会跟我父亲讲讲。

翻来覆去,重复一遍“对话录”,却总能打上二三十分钟。

之后,电话结束。

今天,母亲照例是你要好好的,认真上班,努力工作,吃好,买点好衣服穿,这一番例行回答之后,忽然顿了零点零几秒,补充了第八句话:你要自信啊。

这句“要自信”,的新鲜词,跟前七句从逻辑关系上显得很突兀,并且从小学文化的母亲嘴里说出来,更显得有点幽默的成分。

回想起来,是源于上次回家闲聊时,我微词到小时候家里情况不好,以至养成我现在的一些不良小脾气,说了一句比如现在的我就很不自信。

当时没在意母亲在一旁若有所恩,没想到她竟记下来!
我热泪盈眶。

(作者:石之海洋来源:《广州日报》) 17.“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一例说明。

(2分)
18.请用一个成语准确概括“我”平常与家里通电话的内容。

(2分)
19.“第八句话”,的内容是什么?母亲为什么要说那“第八句话”?(3分)
20.文章最后,“我”为什么会“热泪盈眶”?(3分)
21.文章标题是《第八句话》,请你另外再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三、作文(40分)
22.初一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生活斑斓多彩,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对生活充满
向往和追求。

请你以“我希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写出真情实感。

(3)6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