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综合检测 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 金属钛(i T )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i T 46
22、i T 4822、i T 4922、i T 5022中, 中子数不可能为( )
A .30
B .28
C .26
D .24
2. 对于 0.1mol/l COOH CH 3溶液,采用何种措施能使COOH CH 3的电离度减小而溶液的pH 值增大( )
A .加少量NaOH 固体
B .加少量NaAc 固体
C .加少量水
D .加热
3. 2NO 存在下列平衡:Q g O N g NO +−→←)()(2422,在测定2NO 的相对分子质量
时,下列条件较为适宜的是( ) A .温度130℃压强Pa 51003.3⨯ B .温度25℃压强Pa 5
1001.1⨯
C .温度130℃压强Pa 41005.5⨯
D .温度0℃压强Pa 41005.5⨯
4. 既有离子键又有配位键还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O H 3
B .Cl NH 4
C .22O Na
D .42SO H 5. 设阿伏加得罗常数为0N ,标准状况下某种22N O 和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 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 )为( )
A .04.22mN nb
B .0
4.22nN m b C .m b nN 04.22 D .m nbN 4.220 6. 在相同状况下两杯甲酸溶液,a 杯甲酸溶液浓度为a C ,其电离度为a α,b 杯甲酸溶液浓度为b C ,其电离度为b α,若b 杯甲酸溶液中-
HCOO 浓度恰为a C ,则必然有( )
A .A 杯溶液pH 值大于b 杯溶液pH 值
B .b a
C C > C .b a αα>
D .b a αα<
7. 已知O H NO O NH 2236454+=+,若反应速率分别用3NH V 、2O V 、O H V 2(mol/L ·min )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O H NH V V 2323= B .NO O V V =25
4
C .O H O V V 2265=
D . 254O NH V V = 8. 某种一元酸(HA )溶液加入一种强碱(MOH )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所用酸过量 B .生成的盐不水解
C .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合
D .反应后溶液中][][+-=M A
9. 某金属元素最高价氟化物式量为1M ,其最高价的硫酸盐式量为2M ,若此元素最高正价为n ,则n 与1M 、2M 的关系可能是( )A .58212M M n -= B .2912M M n -= C .58212M M n -=
D . 5812M M n -= 10. 某强酸溶液pH=a ,强碱溶液pH=b ,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
则酸溶液的体积酸V 与碱溶液的体积碱V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酸V =100碱V
B .碱V =100酸V
C .酸V =2碱V
D .碱V =2酸V 11. 已知:O dH cM H bO M a 23224+=+++++,则系数c 的值是( )A .1 B .2 C .3 D
12. 从下面变化过程,推断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O H S SO S H 222232+↓=+②2222I KCl Cl KI +=+③ 32222FeCl Cl FeCl =+
④HCl I FeCl HI FeCl 2222223++=+ ⑤HI SO H O H SO I 242222+=++
A .2232SO I Fe Cl >>>+
B .2322SO Fe I Cl >>>+
C .2232I SO Fe Cl >>>+
D .2223SO Cl I Fe >>>+
13. 以下微粒中结构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109°28′的是( ) ①4CH ②+4NH ③Cl CH 3④4P ⑤ -24
SO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④⑤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l 通入水中:--+++=+ClO Cl H O H Cl 222
B .向2NaAlO 溶液中通入过量2CO :--+↓=++33222)(2HCO OH Al CO O H AlO
C .加热浓盐酸和2MnO 制2Cl :O H Cl Mn Cl H MnO 22222244++=+++-+
D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3NaHCO :22332CO O H CaCO HCO OH Ca ++↓=++--+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 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 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16.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体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3cm g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mol a /4.22
B .L mol ab /22400
C .L mol a ab /5.3622400+
D .L mol a ab /5.36224001000+ 17. 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l 5PCl 加热到200 ℃时发生如下反应: )()()(235g Cl g PCl g PCl +↔。
反应达到平衡时5PCl 所占体积百分比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装入的是2mol 5PCl ,反应达平衡时5PCl 所占的体积分数为N%,则M 和N 的正确关系是( )
A .M>N
B .N>M
C .M=N
D .无法确定
18. 用质量均为100g 的Cu 作电极电解3AgNO 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 ,此时两电极质量分别是( ) A .阳极93.6g ,阴极121.6g B .阳极100g ,阴极128g
C .阳极91.0g ,阴极119.0g
D .阳极86.0g ,阴极114g
19. 若室温时0.1mol/L 的NaX 溶液的pH=9,则该盐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X 离子占全部-X 离子的( )
A .0.09%
B .0.01%
C .1.0%
D .无法确定
20. 某种氯化镁晶体由+2Mg 、-Cl 35和-Cl 37组成。
在熔融条件下使1mol 这种氯化镁 完全电解,在阳极生
成的气体是相同状况下2O 质量的2.22倍,则这种氯化镁晶体中-Cl 35离子的量分数约为( )
A .25%
B .40%
C .75%
D .50%
21. 含n g 3HNO 的稀溶液恰好使5.6g Fe 粉溶解,若有34
gHNO n 被还原成NO (无其它还原产物)。
则n 值不可能是( ) A .12.6g B .16.8g C .18.9g D .25.2g
22. NaCl 为正六面体型晶体,当使离子间距离扩大2倍时,晶体密度变为原来的多
少倍( ) A .161 B .81 C .41 D .2
1 23. 下列微粒成键共用电子对数与孤对电子数之比为3:1的是( )
A .+4NH
B .3CHCl
C .+O H 3
D .S H 2
二、填空题
24. 室温下将32g O H OH Ba 228)(⋅和11g Cl NH 4置于250ml 锥形瓶中,设将固体药品混合均匀,30秒后将装有2NO 气的无色密闭容器置于锥形瓶中,再在锥形瓶口悬挂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回答:
(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有何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装有2NO 气的无色密闭容器置于锥形瓶中,后观察到容器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迅速变浅(接近无色),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是用20gNaOH 和11g Cl NH 4来进行上述实验,瓶内的气体颜色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的明显变化?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25. A 、B 、C 、D 是短周期元素,A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1mol 该化合物含有42mol 电子,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 、D 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 子数的一半,C 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
试写出:(1)A 、B 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学式__ __;
(2)D 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
(3)A 、C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____<____(化学式表示)
26.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
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 细冰末获得HFO (次氟酸)以来,对HFO 的研究引起重视。
(1)HFO 的电子式为______(2)次氟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 ,A 中含有B 、C 二种溶质。
B 常用于雕刻玻璃,C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的气体。
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
(3)将A 溶液滴入紫色酸性4KMnO 溶液中,溶液紫红色逐渐褪色。
完成并配平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MnO +( )[ ]+( )+H =( ) +2Mn +( )[ ]+( )↑2O
27. a, b, c, d, e, f, g 为七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其中b 的离子半径大于e 的离子半径;d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极性分子;c 与f 可构成两个共价型g 分子,试写出:(1)a 微粒的核外电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b 与e 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较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3)d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 微粒所构成的晶体类型属_______(5)c 微粒是______,f 微粒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8.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Q CO Fe CO FeO -+↔+(气)(固)(气)(固)2 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
[][2CO CO K =,已知16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2CO 和CO 的体积比值_____。
平衡常数K 值_____(本小题空格均备选:增大、减小或不变 )。
(2)1100℃时测得高炉中,
[2CO ]=0.025mol/L ,[CO]=0.1mol/L ,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选填是或 否)。
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正V _____逆V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2N 和6体积2H 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
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同(如图)。
容器中生以下
反应)(023322>+↔+Q Q NH H N ,若反应达到
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 ,b ,c 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2N , 2H 和 3NH 的体积,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体积及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①若a=1,c=2,则b=___。
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 时,化学平衡将向___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 的范围是_____ _____。
(2) 在上述装置中若使平衡后混合气体变为 6.5体积,则可采取措施是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智利硝石矿石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来制备单质碘。
(1)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短线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总数。
( )3NaIO +( )3NaHSO —( )4NaHSO +( )42SO Na +( )2I +( )O H 2
(2)已知含氧酸盐的氧化作用随溶液酸性的加强而增强。
在制备实验时,定时取样,并用酸化的氯化钡来检测-24SO 离子生成的量,发现开始阶段, 反应速率呈递增趋势,试简述这变化趋势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将一定量的NaOH 与3NaHCO 的混合物X ,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2CO 气体1V L (01≠V )。
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 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22V CO L 。
(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N 2(2体积) 大
(1) Y 的成分是( )A .32CO Na 与NaOH B .32CO Na 与3NaHCO C .3
2CO Na D .NaOH
(2)X 中NaOH 与3NaHCO 共___mol ;NaOH 与3NaHCO 物质的量之比为__ 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B 5.A 6.A C 7.AB 8.D 9.A 10.AB
11.D 12.A 13.C 14.BD 15.BC 16.D 17.B 18.A 19.B 20.
D 21.A 22.B 23.C
二、填空题
24.(1)颜色变红 (2)在瓶内实际存在一个平衡体系:Q O N NO -↔无)红棕)((242,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42O N 方向移动,据此可知 Cl NH O H OH Ba 4228)(与⋅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能使平衡体系温度显著降低,故
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3)不会;NaOH 与Cl NH 4反应有水生成,而NaOH 有强吸水性,且吸收时放出大量热,故不会发生类似明显现象。
25.(1))(5232O N O N (2)↑+=+2222H LiOH O H Li (3)33NH PH <
26.(1)略 (2)HF O H O H HFO +=+222
(3)222224582652O O H Mn H O H MnO ++=++++-
27.(1)略(2)2)(OH Mg NaON > (3)-+↔⋅↔+OH NH HO NH O H NH 4323
(4)分子晶体 (5)-OH +O H 3
28.(1)增大,增大 (2)否,大于; 此时]
[][2CO CO <0.263 因温度不变,K 值不变, 为增大]
[][2CO CO 比值,需逆正V V > 29.(1)①b=3;逆反应。
②1〈 c ≤4 (2)降温;合成3NH 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降温向放热方向移动
30.(1)2,5,—,3,2,1,
(2)开始阶段由于-3HSO 被氧化生成+H 和-24
SO ,酸性加强,反应速率增大。
31.(1)C (2)2.112V ; 1212
V V V V +-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