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讲课(共4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降低全身或心肌的氧耗量:
*如心原性休克时,当呼吸肌群或其它肌群的活 动,损害了全身氧释放并使心脏的负荷增加, 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全身和心肌的氧耗量。
7. 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 颅外伤,可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 已升高的颅内压。
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应〔1〕
1.对呼吸的影响 a.对通气的影响:肺泡通气量增加,减少呼吸功
9. PaO2, mm Hg
10.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P(A-a)O2]( mm Hg), 吸入 100% 氧
11. PaO2 /吸入氧浓度 比值(PaO2 / FiO2, mm
Hg)
12.
右到左的肺内分流
(Qs/Qt), %
80~100 5~6
25~40 36~44 75~100 75~100
350~450
•
减少镇静剂的需要
•
⑸ 有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呼碱的发生
• 〔6〕可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不同通气辅助 功
4、持续气道正压〔CPAP〕 呼气末正压〔 PEEP〕
呼气末 正压 PEEP
• 呼吸机保持呼气结束时气道压力于预 定正压水平。图中每次通气没有触发波 ,通气压力逐渐上升至峰压后降至PEEP 水平。图中显示的为容量控制通气加PEEP
支持
患者 机器 患者
③ 对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分布有利
低时,如不及时增加PS水平,就不能保 PEEP水平即是最正确PEEP;
气管延长管或镇静药/肌松药 (3)PaO2>60mmHg,但在氧疗过程中PaO2急剧下降,增加FiO2反响不佳者。
压力支 持通气 PSV
• 每次通气由患者触发,触发后呼吸机马上输送 预定的正压,通气频率由患者决定,潮气量取决 于压力支持水平和患者的吸气用力。图中可见每 次通气前触发波,触发后压力迅速升至平台并维 持一定时间的平台压以后,成指数减至基线。
PSV的主要缺点
• 当患者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 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颅外伤,可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已升高的颅内压。
即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患 需行机械通气的参考指标
SIMV 调节同上,酌情减辅助次数,最好加PSV。
早期I型呼衰:CPAP,BIPAP,可用镇静药
者的呼吸方式〔呼吸频率、潮气量、吸 近年来已有呼吸机以压力转换型通气来实现A/C。
6 设定报警限和气道平安阀
呼时比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控制
,由呼吸机来提供全部呼吸功。
发敏感度1--3L/min 。
2、控制通气
〔CV〕 假设PEEP达15cmH2O仍达不到目标值,再
负向弯波大小反映了患者触发用功的大小,假设应用流量触发〔flow-by),可使负向拐弯波减小,说明流量触发可减小患者的触发功。
〔2〕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呼吸氧耗,
第三步 CPAP,SPONT,逐渐撤机。
b.对换气的影响:肺内气体分布,V/Q比值,弥散
c.改变气道-肺力学性质 2.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a.胸腔压增加,静脉回流障碍 b.肺血管受压,右心负荷增加 c.心脏及大血管受压-类心包填塞,CO↓, SBP↓
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应〔2〕
3.对氧输送量〔DO2〕的影响 4.加重或减轻肺损伤 5.肾脏 6.肝脏 7.中枢神经系统
4气管切开插管
一 使用呼吸机的根本步骤
1 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指征和禁忌症
2 确定机械通气的方式 3 设定机械通气的模式 4 设定吸入氧浓度 5 设定PEEP值 6 设定报警限和气道平安阀 7 调节温化、湿化器 8 调节触发灵敏度
二 呼吸机的常用模式
• 结合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四类:指令 〔控制〕、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分类 依据有3点:由什么来触发通气,通气期 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限制,通气由什么来 切换。所谓“机械通气模式〞,实际上就 是指令,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组 合
• 严密观察呼吸形式、神志和血气的变化 • 宜早不宜晚 • 充分估计预后 • 准备好上机所需设备
3应用机械通气首先综合评价
〔1〕病人的呼吸情况
〔2〕需用呼吸机解决的问题
〔3〕呼吸机是否具备该功能 〔4〕如何防止呼吸机的并发症 〔5〕使用呼吸机的结局
4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
1 封闭式面罩 2 喉罩
3 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 1. 纠正低氧血症。 • 2. 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危及生
命的急性酸血症, • *但不必要恢复 PaCO2至正常范围。 • 3. 缓解呼吸窘迫,当原发疾病缓解和改
善时,逆转患者的呼吸困难病症。 • 4. 纠正呼吸肌群的疲劳。
5. 手术麻醉过程中,ICU 的某些操作和疾病的过 程中,为平安使用镇静剂和/或神经肌肉阻断剂 。
<5
< 20 > 10 > 60 > 55 < 50 (吸空气) > 350
< 200
> 20
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 ➢ 肺大疱 ➢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 ➢ 严重肺出血
➢ 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机
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
上机要点
• CV/MV 又称指令通气,呼吸机以预 〔2〕需用呼吸机解决的问题
80~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理氧疗条件下PaO2<35~45mmHg者;
设频率定时触发,并输送预定潮气量。 支气管哮喘:PaCO2>45mmHg又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1)以前曾气管插管者;
辅助
患者 机器 机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道压〕报警装置:〔压力上、下报警,窒息报警〕
CV/MV 主要用于:
• 〔1〕患有严重呼吸抑制,如麻醉、中枢
•
神经功能障碍、或药物过量等
• 〔2〕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呼吸氧耗,
•
有利于呼吸肌休息和恢复疲劳。
• 〔3〕为心肺功能储藏差的患者提供最大
•
呼吸支持,以减少呼吸用力,缓
解
•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
CV/MV 的缺点
• 指令通气之外的自主呼吸也通过呼吸机进 行,并没有得到机械辅助,需克服按需阀开放 和呼吸机回路阻力做功。可加重呼吸肌疲劳, 增加氧耗,甚至使循环功能恶化。为了克服呼 吸机回路的阻力,可加用5cmH2O的吸气压力支
呼吸机机械通气原理
借助机械力量产生或增强病人的呼吸动作和呼吸功能
〔1〕产生呼吸机的驱动力 〔2〕调节吸气时间及吸入气体量 〔3〕完成吸气向呼气的转化 〔4〕呼气时间,气流和压力调节 〔5〕完成呼气向吸气的转化
机械通气的生理学目的--三改善
• 改善换气 • 改善通气 • 改善呼吸功
机械通气的临床目的
4.
功能残气量
(FRC)占预计值的 百 5. 分呼比吸,频(率%)(f), 次
/min
5~8
65~75
50~60
80~ 100
12~ 20
机械通气的 指征
<5
< 15
< 10
< 50
> 35
6. 最大吸气力 (MIF),cm H2O 每分钟通气量(VE) , L/min
7. 死腔百分比
(VD/VT), % 8. PaCO2, mm Hg
(5)(4)混合型:一台呼吸机兼有定压 、定容和定时功能。并配置传感、
3应用机械通气首先综合评价
〔1〕病人的呼吸情况 〔2〕需用呼吸机解决的问题 〔3〕呼吸机是否具备该功能 〔4〕如何防止呼吸机的并发症 〔5〕使用呼吸机的结局
需行机械通气的参考指标
➢ 呼吸衰竭一般治疗方法无效者 ➢ 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 ➢ 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 呼吸衰竭伴有严重意识障碍 ➢ 严重肺水肿 ➢ PaO2<50mmHg,尤其是吸氧后仍<50mmHg ➢ 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持续气道 正压CPAP
• 为自主呼吸患者提供气道持续正压 ,图中低幅为自主呼吸波形。向上的 压力代表呼气。呼吸周期均在正压范 围内。
CPAP/PEEP的作用:
• ① 增加肺泡内压和功能残气量, • 改善弥散功能 • ② 使萎陷肺泡复张,呼吸周期
中维持肺泡通畅 • ③ 对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分布有利 • ④ 改善V/Q比例 • ⑤ 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理氧疗条件下PaO2<35~ 45mmHg者;PaCO2>70~80 mmHg〔需参考缓解期水平〕者; pH<7.20~7.25者。
表 1:机械通气的肺功能指标
项目
正常值
1.潮气量(VT),
ml/k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肺活量(VC),
ml/kg 3. 第一秒用力呼气
量(FEV1), ml/kg
一 呼吸机主要构成
1 根本结构:发生器〔压力或气流发生两 类型〕和回路〔单或双管两种〕
2 附属结构:湿化器、雾化器,空氧混合 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 道压〕报警装置:〔压力上、下报警, 窒息报警〕
呼吸机的常用分类 1 适用对象
〔1〕 婴儿呼吸机 〔2〕 小儿呼吸机 〔3〕 成人呼吸机 2 吸、呼相切换方式 〔1〕 定压型: 〔2〕 定容型
由机器和患者控制时相的变化特殊结 合来定义呼吸类型
通气方式 触发 限制 切换
指令〔控制〕 机器 机器 机器
辅助 患者 机器 机器
支持 患者 机器 患者
自主
患者 患者 患者
1、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 AV或A/C〕
• A/C是在患者用力吸气时依靠气道压 的降低〔压力触发〕或流量的改变〔流 量触发〕来触发呼吸机,呼吸机即按预 设潮气量〔或吸气压力〕、吸气和呼气 时间将气体传送给患者。
持。
3、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在进行IMV时,让指令通气的输送与患 者的吸气用力同步。故在指令通气压力 上升前常有患者吸气用力引起的负向拐 弯波
SIMV的优点
• ⑴ 降低平均气道压;
• ⑵ 保持自主呼吸使呼吸肌功能得到维持锻
•
炼,防止呼吸肌萎缩,有利于适时脱机
• ⑶ 改善V/Q比例;
• ⑷ 自主呼吸易与呼吸机协调,增加舒适感,
〔2〕逐步增加PEEP,监测顺应性达最好时的
PEEP水平即是最正确PEEP; 〔3〕对ARDS患者可应用P-V曲线,加用略高于
低拐点2cmH2O的PEEP………………….
5、压力支持通气〔PSV〕
• 提供的气流方式与患者的吸气流速需 要相协调,可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及自 主呼吸能力调整PS水平,提供恰当的呼 吸辅助功。同步性能良好,通气时气道 峰压和平均气道压较低,可减少气压伤 等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 A/C模式大多以容量转换型通气 来实行,应用容量转换A/C时,需预 设触发敏感度、潮气量〔VT〕、频 率〔备用频率〕、吸气流速和流速 波型。
• 近年来已有呼吸机以压力转换型通气 来实现A/C。此时需预设的呼吸机参 数有:触发敏感度、压力水平、吸气 时间〔Ti〕和通气频率〔备用频率〕 。
辅助控制 通气 A/C
• 在每次压力-时间曲线上升前均出 现负向弯波,说明每次机械通气均由患 者用力吸气触发。负向弯波大小反映了 患者触发用功的大小,假设应用流量触 发〔flow-by),可使负向拐弯波减小, 说明流量触发可减小患者的触发功。
• 正确应用AV的关键是恰当预设潮气 量和触发灵敏度。预设潮气量过大或 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可导致通气过度。 压力触发敏感度一般设置于-0.5至1.5cmH2O水平,采用流量触发时设置触
应用PEEP的副作用
• 增加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减少回 心血量,降低心输出量和肝肾等重要脏 器的血流灌住,增加静脉压和颅内压。
• 因为PEEP有两面性,所以应用时要掌 握适应证,并注意选择最正确PEEP水平 。
最正确PEEP的选择常用的方法
〔1〕 先给3-5 cmH2O PEEP,逐渐增加至PaO2≥60 mmHg时的PEEP。 假设PEEP达15cmH2O仍达不到目标值,再 增加PEEP可能因降低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
〔3〕 定时型
〔4〕 混合型
(1)定压型:呼吸机产生正压使气流进
(2) 入肺内,当气道压升高达设定值 时, 气流中断而转向呼气〔潮气量 不定〕。
(3)(2)定容型:呼吸机将设定的潮气量 送入肺内后转向呼气。〔PIP不定〕
(4)(3)定时型:呼吸机按预定吸、呼气 时间供气,潮气量由吸气时间和供气 流速决定。
◆ ARDS:(1)FiO2>50%,PaO2<60mmHg;(2)PaO2>60mmHg,但 PaCO2>45mmHg或pH<7.3者;(3)PaO2>60mmHg,但在氧疗过程中PaO2急 剧下降,增加FiO2反响不佳者。
◆ 支气管哮喘:PaCO2>45mmHg又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1)以前曾气管 插管者;(2)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此次又再发严重哮喘持续 状态者。
*如心原性休克时,当呼吸肌群或其它肌群的活 动,损害了全身氧释放并使心脏的负荷增加, 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全身和心肌的氧耗量。
7. 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 颅外伤,可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 已升高的颅内压。
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应〔1〕
1.对呼吸的影响 a.对通气的影响:肺泡通气量增加,减少呼吸功
9. PaO2, mm Hg
10.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P(A-a)O2]( mm Hg), 吸入 100% 氧
11. PaO2 /吸入氧浓度 比值(PaO2 / FiO2, mm
Hg)
12.
右到左的肺内分流
(Qs/Qt), %
80~100 5~6
25~40 36~44 75~100 75~100
350~450
•
减少镇静剂的需要
•
⑸ 有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呼碱的发生
• 〔6〕可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不同通气辅助 功
4、持续气道正压〔CPAP〕 呼气末正压〔 PEEP〕
呼气末 正压 PEEP
• 呼吸机保持呼气结束时气道压力于预 定正压水平。图中每次通气没有触发波 ,通气压力逐渐上升至峰压后降至PEEP 水平。图中显示的为容量控制通气加PEEP
支持
患者 机器 患者
③ 对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分布有利
低时,如不及时增加PS水平,就不能保 PEEP水平即是最正确PEEP;
气管延长管或镇静药/肌松药 (3)PaO2>60mmHg,但在氧疗过程中PaO2急剧下降,增加FiO2反响不佳者。
压力支 持通气 PSV
• 每次通气由患者触发,触发后呼吸机马上输送 预定的正压,通气频率由患者决定,潮气量取决 于压力支持水平和患者的吸气用力。图中可见每 次通气前触发波,触发后压力迅速升至平台并维 持一定时间的平台压以后,成指数减至基线。
PSV的主要缺点
• 当患者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 降低颅内压,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闭合性颅外伤,可使用机械通气进行过度通气来降低已升高的颅内压。
即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患 需行机械通气的参考指标
SIMV 调节同上,酌情减辅助次数,最好加PSV。
早期I型呼衰:CPAP,BIPAP,可用镇静药
者的呼吸方式〔呼吸频率、潮气量、吸 近年来已有呼吸机以压力转换型通气来实现A/C。
6 设定报警限和气道平安阀
呼时比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控制
,由呼吸机来提供全部呼吸功。
发敏感度1--3L/min 。
2、控制通气
〔CV〕 假设PEEP达15cmH2O仍达不到目标值,再
负向弯波大小反映了患者触发用功的大小,假设应用流量触发〔flow-by),可使负向拐弯波减小,说明流量触发可减小患者的触发功。
〔2〕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呼吸氧耗,
第三步 CPAP,SPONT,逐渐撤机。
b.对换气的影响:肺内气体分布,V/Q比值,弥散
c.改变气道-肺力学性质 2.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a.胸腔压增加,静脉回流障碍 b.肺血管受压,右心负荷增加 c.心脏及大血管受压-类心包填塞,CO↓, SBP↓
正压通气的生理学效应〔2〕
3.对氧输送量〔DO2〕的影响 4.加重或减轻肺损伤 5.肾脏 6.肝脏 7.中枢神经系统
4气管切开插管
一 使用呼吸机的根本步骤
1 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指征和禁忌症
2 确定机械通气的方式 3 设定机械通气的模式 4 设定吸入氧浓度 5 设定PEEP值 6 设定报警限和气道平安阀 7 调节温化、湿化器 8 调节触发灵敏度
二 呼吸机的常用模式
• 结合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四类:指令 〔控制〕、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分类 依据有3点:由什么来触发通气,通气期 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限制,通气由什么来 切换。所谓“机械通气模式〞,实际上就 是指令,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组 合
• 严密观察呼吸形式、神志和血气的变化 • 宜早不宜晚 • 充分估计预后 • 准备好上机所需设备
3应用机械通气首先综合评价
〔1〕病人的呼吸情况
〔2〕需用呼吸机解决的问题
〔3〕呼吸机是否具备该功能 〔4〕如何防止呼吸机的并发症 〔5〕使用呼吸机的结局
4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
1 封闭式面罩 2 喉罩
3 经口或鼻气管插管
• 1. 纠正低氧血症。 • 2. 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危及生
命的急性酸血症, • *但不必要恢复 PaCO2至正常范围。 • 3. 缓解呼吸窘迫,当原发疾病缓解和改
善时,逆转患者的呼吸困难病症。 • 4. 纠正呼吸肌群的疲劳。
5. 手术麻醉过程中,ICU 的某些操作和疾病的过 程中,为平安使用镇静剂和/或神经肌肉阻断剂 。
<5
< 20 > 10 > 60 > 55 < 50 (吸空气) > 350
< 200
> 20
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 ➢ 肺大疱 ➢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 ➢ 严重肺出血
➢ 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机
械通气无绝对禁忌症!
上机要点
• CV/MV 又称指令通气,呼吸机以预 〔2〕需用呼吸机解决的问题
80~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理氧疗条件下PaO2<35~45mmHg者;
设频率定时触发,并输送预定潮气量。 支气管哮喘:PaCO2>45mmHg又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1)以前曾气管插管者;
辅助
患者 机器 机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道压〕报警装置:〔压力上、下报警,窒息报警〕
CV/MV 主要用于:
• 〔1〕患有严重呼吸抑制,如麻醉、中枢
•
神经功能障碍、或药物过量等
• 〔2〕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呼吸氧耗,
•
有利于呼吸肌休息和恢复疲劳。
• 〔3〕为心肺功能储藏差的患者提供最大
•
呼吸支持,以减少呼吸用力,缓
解
•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
CV/MV 的缺点
• 指令通气之外的自主呼吸也通过呼吸机进 行,并没有得到机械辅助,需克服按需阀开放 和呼吸机回路阻力做功。可加重呼吸肌疲劳, 增加氧耗,甚至使循环功能恶化。为了克服呼 吸机回路的阻力,可加用5cmH2O的吸气压力支
呼吸机机械通气原理
借助机械力量产生或增强病人的呼吸动作和呼吸功能
〔1〕产生呼吸机的驱动力 〔2〕调节吸气时间及吸入气体量 〔3〕完成吸气向呼气的转化 〔4〕呼气时间,气流和压力调节 〔5〕完成呼气向吸气的转化
机械通气的生理学目的--三改善
• 改善换气 • 改善通气 • 改善呼吸功
机械通气的临床目的
4.
功能残气量
(FRC)占预计值的 百 5. 分呼比吸,频(率%)(f), 次
/min
5~8
65~75
50~60
80~ 100
12~ 20
机械通气的 指征
<5
< 15
< 10
< 50
> 35
6. 最大吸气力 (MIF),cm H2O 每分钟通气量(VE) , L/min
7. 死腔百分比
(VD/VT), % 8. PaCO2, mm Hg
(5)(4)混合型:一台呼吸机兼有定压 、定容和定时功能。并配置传感、
3应用机械通气首先综合评价
〔1〕病人的呼吸情况 〔2〕需用呼吸机解决的问题 〔3〕呼吸机是否具备该功能 〔4〕如何防止呼吸机的并发症 〔5〕使用呼吸机的结局
需行机械通气的参考指标
➢ 呼吸衰竭一般治疗方法无效者 ➢ 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 ➢ 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 呼吸衰竭伴有严重意识障碍 ➢ 严重肺水肿 ➢ PaO2<50mmHg,尤其是吸氧后仍<50mmHg ➢ 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
持续气道 正压CPAP
• 为自主呼吸患者提供气道持续正压 ,图中低幅为自主呼吸波形。向上的 压力代表呼气。呼吸周期均在正压范 围内。
CPAP/PEEP的作用:
• ① 增加肺泡内压和功能残气量, • 改善弥散功能 • ② 使萎陷肺泡复张,呼吸周期
中维持肺泡通畅 • ③ 对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分布有利 • ④ 改善V/Q比例 • ⑤ 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理氧疗条件下PaO2<35~ 45mmHg者;PaCO2>70~80 mmHg〔需参考缓解期水平〕者; pH<7.20~7.25者。
表 1:机械通气的肺功能指标
项目
正常值
1.潮气量(VT),
ml/k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肺活量(VC),
ml/kg 3. 第一秒用力呼气
量(FEV1), ml/kg
一 呼吸机主要构成
1 根本结构:发生器〔压力或气流发生两 类型〕和回路〔单或双管两种〕
2 附属结构:湿化器、雾化器,空氧混合 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 道压〕报警装置:〔压力上、下报警, 窒息报警〕
呼吸机的常用分类 1 适用对象
〔1〕 婴儿呼吸机 〔2〕 小儿呼吸机 〔3〕 成人呼吸机 2 吸、呼相切换方式 〔1〕 定压型: 〔2〕 定容型
由机器和患者控制时相的变化特殊结 合来定义呼吸类型
通气方式 触发 限制 切换
指令〔控制〕 机器 机器 机器
辅助 患者 机器 机器
支持 患者 机器 患者
自主
患者 患者 患者
1、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 AV或A/C〕
• A/C是在患者用力吸气时依靠气道压 的降低〔压力触发〕或流量的改变〔流 量触发〕来触发呼吸机,呼吸机即按预 设潮气量〔或吸气压力〕、吸气和呼气 时间将气体传送给患者。
持。
3、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在进行IMV时,让指令通气的输送与患 者的吸气用力同步。故在指令通气压力 上升前常有患者吸气用力引起的负向拐 弯波
SIMV的优点
• ⑴ 降低平均气道压;
• ⑵ 保持自主呼吸使呼吸肌功能得到维持锻
•
炼,防止呼吸肌萎缩,有利于适时脱机
• ⑶ 改善V/Q比例;
• ⑷ 自主呼吸易与呼吸机协调,增加舒适感,
〔2〕逐步增加PEEP,监测顺应性达最好时的
PEEP水平即是最正确PEEP; 〔3〕对ARDS患者可应用P-V曲线,加用略高于
低拐点2cmH2O的PEEP………………….
5、压力支持通气〔PSV〕
• 提供的气流方式与患者的吸气流速需 要相协调,可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及自 主呼吸能力调整PS水平,提供恰当的呼 吸辅助功。同步性能良好,通气时气道 峰压和平均气道压较低,可减少气压伤 等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 A/C模式大多以容量转换型通气 来实行,应用容量转换A/C时,需预 设触发敏感度、潮气量〔VT〕、频 率〔备用频率〕、吸气流速和流速 波型。
• 近年来已有呼吸机以压力转换型通气 来实现A/C。此时需预设的呼吸机参 数有:触发敏感度、压力水平、吸气 时间〔Ti〕和通气频率〔备用频率〕 。
辅助控制 通气 A/C
• 在每次压力-时间曲线上升前均出 现负向弯波,说明每次机械通气均由患 者用力吸气触发。负向弯波大小反映了 患者触发用功的大小,假设应用流量触 发〔flow-by),可使负向拐弯波减小, 说明流量触发可减小患者的触发功。
• 正确应用AV的关键是恰当预设潮气 量和触发灵敏度。预设潮气量过大或 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可导致通气过度。 压力触发敏感度一般设置于-0.5至1.5cmH2O水平,采用流量触发时设置触
应用PEEP的副作用
• 增加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减少回 心血量,降低心输出量和肝肾等重要脏 器的血流灌住,增加静脉压和颅内压。
• 因为PEEP有两面性,所以应用时要掌 握适应证,并注意选择最正确PEEP水平 。
最正确PEEP的选择常用的方法
〔1〕 先给3-5 cmH2O PEEP,逐渐增加至PaO2≥60 mmHg时的PEEP。 假设PEEP达15cmH2O仍达不到目标值,再 增加PEEP可能因降低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
〔3〕 定时型
〔4〕 混合型
(1)定压型:呼吸机产生正压使气流进
(2) 入肺内,当气道压升高达设定值 时, 气流中断而转向呼气〔潮气量 不定〕。
(3)(2)定容型:呼吸机将设定的潮气量 送入肺内后转向呼气。〔PIP不定〕
(4)(3)定时型:呼吸机按预定吸、呼气 时间供气,潮气量由吸气时间和供气 流速决定。
◆ ARDS:(1)FiO2>50%,PaO2<60mmHg;(2)PaO2>60mmHg,但 PaCO2>45mmHg或pH<7.3者;(3)PaO2>60mmHg,但在氧疗过程中PaO2急 剧下降,增加FiO2反响不佳者。
◆ 支气管哮喘:PaCO2>45mmHg又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1)以前曾气管 插管者;(2)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此次又再发严重哮喘持续 状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