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新课标)二轮复习钻石卷——高考专题训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13年高考真题、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3·佛山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
B .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C .1 L 0.1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含有0.2 mol H +
D .1 L 0.1 mol·L -1的H 2SO 3溶液中含有0.2 mol H +
解析 非电解质溶解时不存在电离的过程,A 错误;三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SO 3是非电解质,B 错误;H 2SO 4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而H 2SO 3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2.(2013·新课标卷)室温时,M(OH)2(s)M 2+(aq)+2OH -(aq) K sp =a 。

c (M 2+)=b mol·L -1时,溶液的pH 等于( )
A.12lg ⎝ ⎛⎭
⎪⎫b a B.12lg ⎝ ⎛⎭⎪⎫a b C .14+12lg ⎝ ⎛⎭⎪⎫a b D .14+12lg ⎝ ⎛⎭
⎪⎫b a 解析 根据M(OH)2的K sp =c (M 2+)·c 2(OH -),则溶液中c (OH -)= K sp c (M 2+)=a b ,则pH =-lg c (H +)=-lg(10-14÷a b )=-(14-12
lg a b )=14+12
lg a b 。

答案 C
3.(2013·江苏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NH 3(g)+HCl(g)===NH 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
的值减小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2-3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
解析A项反应的ΔS<0,在室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根据ΔH-TΔS<0,则该反应的ΔH<0,A项正确;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项错误;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n(H+)
增大,但c(H+)减小,根据K=c(CH3COO-)
c(CH3COOH),得
c(CH3COOH)
c(CH3COO-)

c(H+)
K,
稀释过程中K不变,则c(CH3COOH)
c(CH3COO-)
减小,C项正确;Na2CO3溶液中
加入Ca(OH)2固体,溶液中c(CO2-3)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溶液的pH增大,D项错误。

答案AC
4.(2013·天津卷)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所以K W 增大,A项错误;碳酸钙既可以和硫酸反应,也可以和醋酸反应,只不过在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S2-)+c(OH-)+c(HS-)和物料守恒c(Na+)=2c(S2-)+2c(H2S)+2c(HS-)可得:c(H+)
=c(OH-)-2c(H2S)-c(HS-),C项正确;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不影响水的电离,而醋酸铵是弱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故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D项错误。

答案 C
5.(2013·福建卷)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解析氨水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A项错误;加水稀释虽然能促进氨水的电离,但c(NH+4)和c(OH-)都减小,即c(NH+4)·c(OH-)减小,B项错误;用硝酸完全中和后,生成硝酸铵,硝酸铵为强酸弱碱盐,其水解显酸性,C项正确;因为氨水为弱碱,部分电离,所以0.1 mol·L-1的溶液中c(OH-)远远小于0.1 mol·L-1,D项错误。

答案 C
6.(2013·武昌一模)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CO2-3+H2O HCO-3+OH-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c(HCO-3)·c(OH-)
c(CO2-3)
增大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NaOH固体,c(HCO-3)
c(CO2-3)
减小
解析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 =c (HCO -3)·c (OH -)c (CO 2-3)
,K 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稀释后达平衡,此值不变;B 选项中通入CO 2,会使溶液中OH -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 也减小;C 选项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而盐的水解吸热,所以平衡常数增大;D 中
加入OH -时抑制CO 2-3水解,所以CO 2-3浓度增大,而HCO -3浓度减小,
所以c (HCO -
3)c (CO 2-3)
减小。

答案 A
7.(2013·江南十校联考)下列对于25 ℃时pH 为12的氨水,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水电离出的c (OH -)=1.0×10-2 mol·L -1
B .c (NH +4)+c (NH 3·
H 2O)=1.0×10-12 mol·L -1 C .与等体积、pH =2的盐酸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c (NH +
4)>c (OH
-)>c (Cl -)>c (H +)
D .加入一定量pH =2的醋酸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
c (CH 3COO -)+c (OH -)=c (NH +
4)+c (H +)
解析 pH 为12的氨水中水电离出的c (OH -)=c (H +)=1.0×10-12 mol·L -1,A 错;由于没有给出氨水的浓度,所以无法得到B 项的结论;与pH =2的盐酸混合后生成NH 4Cl ,NH 3·H 2O 过量,溶液显碱性,有
c (NH +4
)>c (Cl -)>c (OH -)>c (H +),C 错。

答案 D
8.(2013·淮安一调)常温下,下列有关醋酸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pH =5.6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 (Na +)< c (CH 3COO -)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CH3COOH)=2[c(H+)-c(OH-)] C.将pH=a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CH3COOH)/c(H +)不变
D.等体积pH=a的醋酸与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a +b=14
解析A项,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c(Na+)+c(H+)=c(CH3COO-)+c(OH-),而c(H +)>c(OH-),则c(Na+)<c(CH3COO-);B项,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c(Na+)+c(H+)=c(CH3COO-)+c(OH-),物料守恒式:c(CH3COO -)+c(CH3COOH)=2c(Na+),整理两式可得c(CH3COO-)+c(CH3COOH)=2[c(H+)-c(OH-)];C项,一定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
衡常数K a=c(CH3COO-)·c(H+)
c(CH3COOH)
是一个定值,加水稀释的过程中,
c(CH3COO-)减小,则c(CH3COOH)/c(H+)也减小;D项,等体积pH =a的醋酸与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醋酸与NaOH浓度相同,即c(CH3COOH)=10-(14-b)mol·L-1,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则c(CH3COOH)>c(H+),即10-(14-b)mol·L-1>10-a mol·L-1,得a+b>14。

答案CD
9.(2013·浙江卷)25 ℃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 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K a(HY)·c(HY)
c(Y-)
+c(Z-)
+c(OH-)
解析A项,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酸性:HX<HY<HZ,故导电能力:HX<HY<HZ,A项错误;B项,K a(HY)
=c(H+)·c(Y-)
c(HY)
≈10-5,B项正确;C项,反应后Y-的浓度应大于X-,
C项错误;分析可知,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3·江苏卷)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M=-lg c(M),p(CO2-3)=-lg c(CO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 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2-3)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2-3)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2-3)
解析pM、p(CO2-3)越大,则c(M)、c(CO2-3)越小,K sp越小,根据图示,可以判断MgCO3、CaCO3、MnCO3的K sp依次减小,A项错误;a点在Mn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为饱和溶液,且p(Mn2+)=p(CO2-3),则c(Mn2+)=c(CO2-3),B项正确;b点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为饱和溶液,p(Ca2+)<p(CO2-3),则c(Ca2+)>c(CO2-3),
C项错误;c点在Mg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方,c(Mg2+)·c(CO2-3)<K sp(MgCO3),为不饱和溶液,D项正确。

答案BD
二、填空题(共50分)
11.(6分)(2013·西城模拟)25 ℃时,下图烧杯中各盛有25 mL的溶液。

(1)甲溶液pH=________。

(2)若将甲溶液全部倒入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丙溶液的pH(填“>”、“<”或“=”)。

(3)若将乙溶液全部倒入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pH>7,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pH的定义:pH=-lg c(H+),盐酸为强酸,则pH =-lg c(H+)=-lg 0.100=1。

(2)若将甲溶液全部倒入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为NH4Cl溶液,但溶液的浓度小于0.100 mol/L,NH4Cl溶液水解呈酸性,溶液越稀,pH越大。

(3)混合后溶液中只含NH+4、Cl-、H +、OH-四种离子,溶液pH>7,则c(OH-)>c(H+),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c(NH+4)>c(Cl-),即混合溶液中有c(NH+4)>c(Cl-)>c(OH-)>c(H +)。

答案(1)1(2)>(3)c(NH+4)>c(Cl-)>c(OH-)>c(H+)
12.(14分)(2013·辽宁师大附中月考)已知水在25 ℃和95 ℃时,
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95 ℃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3)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________α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下同),若将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7,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 mol/L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________。

解析(1)25 ℃时,pH=9的NaOH溶液中c(OH-)=1×10-5 mol/L,pH=4的硫酸中c(H+)=1×10-4 mol/L,当二者恰好反应完时有1×10-5V(碱)=1×10-4V(酸),V(碱):V(酸)=10:1。

(2)95 ℃时,K w=1×10-12,pH=a的强酸溶液中,c(H+)=1×10-a mol/L,pH=b的强碱溶液中,c(OH-)=10b-12mol/L,100×10-a=1×10b-12,2-a=b-12,a+b=14。

(3)由于盐酸中c(H+)>碱BOH溶液中c(OH-),结合水的电离方程式知二者对水电离程度的抑制能力前者较强,故α1小于α2。

若BOH 是强碱,等体积混合时酸过量,此时pH<7,若BOH是弱碱,则无法
确定碱与酸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多少,故无法确定反应后溶液的pH。

(4)等体积混合时,溶液中Ba2+反应完毕,但此时OH-消耗掉一半,故混合溶液中c(OH-)=0.01 mol/L,c(H+)=1×10-10 mol/L,故pH=10。

答案(1)A水电离需要吸热,温度越高K W越大10:1
(2)a+b=14
(3)小于无法确定若BOH是弱碱,无法确定酸碱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多少
(4)10
13.(14分)(2013·南京联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

Ⅰ.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 ++A2-。

(1)常温下NaHA溶液的pH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2)某温度下,若向0.1 mol·L-1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 -1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此时该混合溶液中的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c(H+)·c(OH-)=1.0×10-14
B.c(Na+)+c(K+)=c(HA-)+2c(A2-)
C.c(Na+)>c(K+)
D.c(Na+)+c(K+)=0.05 mol·L-1
(3)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aA(s)Ca2+(aq)+A2-(aq)ΔH>0。

若要使该溶液中Ca2+浓度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入NH 4Cl 晶体
D .加入Na 2A 固体
Ⅱ.含有Cr 2O 2-7的废水毒性较大,
某工厂废水中含5.0×10-3 mol·L -1的Cr 2O 2-7。

为了使废水的排放达标,进行如下处理:
Cr 2O 2-7――→绿矾
H +Cr 3+、Fe 3+――→石灰水
Cr(OH)3、Fe(OH)3 (1)该废水中加入绿矾和H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 (Fe 3+)=2.0×10-13 mol·L -1,则残留的Cr 3+的浓度为________。

(已知:K sp [Fe(OH)3]=4.0×10-38,K sp [Cr(OH)3]=6.0×10-31)
解析 H 2A 在水中的一级电离进行完全,则HA -不水解只电离,故NaHA 溶液呈酸性。

HA -在水中部分电离,0.1 mol·L -1的NaHA 溶液中c (H +)小于0.1 mol·L -1,加入0.1 mol·L -1 KOH 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时消耗的KOH 溶液体积小于NaHA 溶液体积,则混合溶液中c (Na +)>c (K +);由电荷守恒知,c (Na +)+c (K +)+c (H +)=c (HA -)+2c (A 2-)+c (OH -),且c (H +)=c (OH -),则c (Na +)+c (K +)=c (HA -)+2c (A 2-);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c (Na +)+c (K +)=0.1 mol·L -1。

降温、增大c (A 2-)都能使平衡CaA(s)Ca 2+(aq)+A 2-(aq)左移。

废水中加入绿矾和H +,根据流程图,可知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即可。

c (Cr 3+)/c (Fe 3+)=[c (Cr 3+)·c 3(OH -)]/[c (Fe 3+)·c 3(OH -)]=K sp [Cr(OH)3]/K sp [Fe(OH)3]=1.5×107,故c (Cr 3+)=3.0×10-6 mol·L -1。

答案 Ⅰ.(1)B NaHA 只能发生电离,不能发生水解
(2)BC
(3)BD
Ⅱ.(1)Cr 2O 2-7+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2)3.0×10-6 mol·L -1
14.(16分)(2013·山东卷)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 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 2(s)+2I 2(g)TaI 4(g)+S 2(g) ΔH >0 (Ⅰ)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若K =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 mol I 2(g)和足量TaS 2(s),I 2(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 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 2粉末和少量I 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 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 2晶体,则温度T 1________T 2(填“>”“<”或“=”)。

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利用I 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

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 2SO 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 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 ℃时,H 2SO 3
HSO -3+H +的电离常数K a =1×10-2 mol·L -1,则该温度下NaHSO 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b =________ mol·L -1,
若向NaHS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 2,则溶液中c (H 2SO 3)c (HSO -3)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1)在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中,固体和液体的浓度不列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设容器的容积是V L ,
TaS 2(s)+2I 2(g)TaI 4(g)+S 2(g)
起始浓度/mol·L -1 1/V 0 0
转化浓度/mol·L -1 2x x x
平衡浓度/mol·L -1 (1/V -2x ) x x
则K =c (TaI 4)·c (S 2)c 2(I 2)=x 2(1V -2x )2
=1,x =13V ,则I 2(g)的平衡转化率是2×
1
3V 1V =66.7%。

(2)根据平衡移动及物质的提纯,在温度T 1端得到纯净的TaS 2晶体,即温度T 1端与T 2端相比,T 1端平衡向左移动,则T 1<T 2。

生成物I 2(g)遇冷可在管壁上凝结成纯净的I 2(s),从而循环利用。

(3)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色,当滴入最后一滴I 2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则说明达滴定终点。

由I 2~2e -~2I -,H 2SO 3~2e -~SO 2-4,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则有I 2~H 2SO 3,再结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

(4)H 2SO 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 =c (HSO -3)·c (H +)c (H 2SO 3)
,NaHSO 3的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h =c (H 2SO 3)·c (OH -)c (HSO -3)=c (H 2SO 3)·K W c (HSO -3)·
c (H +)=K W K a =1×10-14
1×10
-2=1×10-12。

加入I 2后HSO -3被氧化为H 2SO 4,c (H +)增大,c (OH -)减小,K h 不变,由K h =c (H 2SO 3)·c (OH -)c (HSO -3)得c (H 2SO 3)c (HSO -3)=K h c (OH -),所以该比值增大。

答案 (1)c (TaI 4)·c (S 2)c 2(I 2)
66.7% (2)< I 2 (3)淀粉 I 2+H 2SO 3+H 2O===4H ++2I -+SO 2-4
(4)1×10-12 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