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精品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香菱学诗
【语言基础练习】
1、请你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⑴王摩诘.()⑵应瑒.()⑶颦.()儿⑷诲.()人不倦
⑸藉香榭.()⑹鳏.()⑺沁.()芳亭⑻怔.()怔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起承转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地灵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兴兴头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捷径。

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卷诗。

5、名著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

”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

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选文出自名著《》,表现的情节是(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可以看出香菱的性格是
【课内精读品析】
阅读课文《香菱学诗》(节选),完成6——9题。

香菱学诗(节选)
曹雪芹
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

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
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

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

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竞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

”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

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

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

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

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6、黛玉是如何评价香菱写的前两首诗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请你从节选的文段中找
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你能指出文中香菱的两首诗的一些不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香菱,一个孤苦的女子,痴心学诗,是对艺术的崇拜,还是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谈
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性格也具有复杂性。

根据选文内容,
谈谈你对她性格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4题。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

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
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

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

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

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

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0、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11、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

下面《苏州园林》中的
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

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探究体验】
15、探究: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这情节,《红楼梦》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
16、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长久以来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中国清代的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
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使用的写作方法是“真是隐,假语存”脂砚斋的批语是:
文笔细如牛毛。

伏笔千里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1.我国古代货币是历史上留存至今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实物资料、币制的沿革和形制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状况,铸造技术的进步及文字书法艺术的发展态势。

了解这些,可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从而从一个侧面理解历史进程和当代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你了解这些吗?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知道最早的钱是什么样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漫长的经济发展史中,钱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未来社会中,钱的变化趋势又会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来越多的同学坦言将来要做公司老板、“大款”,甚至干脆说读书是为了长大后“挣大钱,住豪宅,过阔气的日子”。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量入为出”是中国人传统的理财方式。

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合理计划家庭的消费支出,科学理财。

与父母商量一下,自己做一个月的小管家,合理安排这个月的家庭支出,在下面的方框中,创建一个家庭收支表格,并写下你的感想。

我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一下你的同学,看他们的消费状况怎样?再去问问你的父亲和爷爷,看他们当时的消费状况怎样?然后进行比较,写出你的感慨。

我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钱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腰包充足,人的心情也会舒畅,“夜月琴声秋韵”、“春风鸟语花香”,天地真是无限宽广。

历史上的确有一些像汉代刘宠那样是金钱如粪土的“一钱太守”。

但为占有金钱不择手段,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留下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的历史上也大有人在。

欣赏了下面迟志强的《钞票》歌词,说说你的感慨。

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去卖命呀!有人为你去坐牢!
一张张钞票!一双双镣铐!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

钱呀!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面对闪光的钞票,多少人儿去动脑,有人为你愁眉苦脸,,有人为你哈哈笑。

东奔又西跑,点头又哈腰。

钞票,你的威风真不小,钱那!你把多少人儿迷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财富论坛采用采访录的形式,通过各行各业人士对财富的不同看法,表现出身份职
业等对思想认识的影响。

试根据例句进行仿写。

例句:政治家:人民安居乐业是我最大的财富。

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大学生:财富是贫穷中的努力,是有爱心。

仿句: 下岗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财经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独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 香菱学诗
1、⑴ jié;⑵ yáng;⑶ pín;⑷ huì;⑸ xiè;⑹ guān;⑺ qìn;⑻ zhē
ng
2、⑴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

起,开端。

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

转,转折,
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

合,结束语。

⑵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⑶兴冲冲的样子。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红楼梦》
5、《红楼梦》香菱苦志学诗香菱目标坚定,潜心钻研。

6、第一首诗黛玉的评价是“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第二首是“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

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7、香菱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的词语堆砌起来,凑成一首诗,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

“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第二首诗有所进步,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全诗是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

(只要写出自己的认识或体会即可)
8、提示:答案可不唯一,更多的可以认为是两种情况都有,关键在于从文中找出相关
内容使自己的观点让人接受。

9、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

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
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使香菱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

她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10、(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2)全篇用色(3)多色组合
11、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12、不能。

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意思对即可)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
色调之美。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

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意思对即可
14、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③形成鲜明的色
彩对比(意思对即可
15、示例:生甲: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读王维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
七绝一二百首,由此可见诵读是学诗的根基,是提高鉴赏力的根本途径。

生乙:学一流的诗。

“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王维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绝第一,学一流的诗,学不到一流可成二流,因此我们平时阅读也要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有益的。

生丙:大胆创作,敢于想象。

大胆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16、示例:生1: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

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
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

生2: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

生3: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生4: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生5: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

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1、⑴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就在上一个千年之交的北宋,
中国社会的经济交易中已经大量使用纸张印刷的货币“交子”;⑵从兽皮到纸币,从纸币到电子符号;⑶人类社会最终进化到不需要“钱”的阶段,货币最终消失。

2、扣住“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精神生活更为重要”来回答即可。

3、感想如父母操持这个家是多么的辛苦,作为本人来说应勤俭节约,为父母分忧等,
合理即可。

4、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中学生中应加强节俭教育等。

5、把金钱当作人生追求的人何异于行尸走肉等,合理即可。

6、下岗工人:对生活的信念是我的财富;财经专家:财富是金钱,更是致富的方法和
经验;病人: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孤独的老人:一家人团团圆圆或我的子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