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嬉闹(xī)戳破(chuó)撩逗(liáo)
B . 旧茬儿(chá)觅食(mì)挣扎(zhá)
C . 驱除(qū)咀嚼(jiáo)扎辫子(zā)
D . 歇斯底里(xiē)掺杂(cān)肥硕(shuò)
2. (2分) (2019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杀戮滂礴呓语眼花撩乱如梦初醒
B . 腼怀坠毁默契震聋发聩一丝不苟
C . 仲裁溃退绮丽祸不单行乘奔御风
D . 沮丧抵癞敦瑝深恶痛绝白手起家
3. (2分) (2017八上·浏阳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今中外,大凡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所建树的人,大都具有很强的记忆力。
B . 餐厅的菜油放的多,菜放在桌子上油光可鉴。
C .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D . 今年6月,浏阳因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4. (2分) (2019七下·霍林郭勒期末)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B . 走在前边的约摸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C .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D .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5. (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
”________
①人生的旅途上少不了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②的确,没有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③因为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而分担的痛苦却是一半的痛苦。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②③①
6. (2分)下列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时间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等情节。
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本人。
文章主要采取对比手法来表达主题。
B .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对主人公于勒的塑造和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凄苦,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主题。
C .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他用毕业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谥号忠武侯,成语“三顾茅庐”讲的是他与刘备之间的故事。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7. (2分) (2017九上·揭西期末) 仿照下面的句式,变换地点和内容,再续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登上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7九上·山亭期中) 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9. (8分) (2019八上·绍兴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月下飞天镜,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4) 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郁达夫《奉赠》诗之五写到:“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在“此语”之前的是哪两句?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
(请用《春望》里的诗句作答)
(6)《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课文《富贵不能淫》中,可以和这句话互为注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6九上·上杭期末)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对名著《水浒》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B . 从最初占据梁山到聚齐108位好汉,梁山寨主先后经历了王伦、晁盖、宋江三人。
C . 《水浒》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有胆有识,嫉恶如仇。
D . 鲁达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生死未卜,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2)请概述《水浒》中“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的故事情节。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1.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麻雀赵丽宏
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
麻雀头大脖子短,褐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
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
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
我也曾敲打着面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同情。
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
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
将一只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
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
在麻雀还没有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
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
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养。
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
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也停止了上课,看着窗外那两只麻雀,不知为什么,竟然脸色涨得通红。
那两只麻雀把窗台当成了舞台和床,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它们不停地欢叫着舞蹈着,仿佛要没完没了纠缠下去。
最后,是女教师走过来打开窗户,赶走了那两只麻雀。
它们飞走后,就停落在旁边的屋顶上,从教室里虽然看不到它们,但它们的欢声依然随风飞扬,飘进每个人的耳朵。
这一课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一丝印象,而那两只麻雀春心荡漾的鸣叫和欢状,却清晰如昨。
前些年,搬了新家,在书房装空调时,外墙留下一个洞,装修结束时,忘了将那洞填补掉。
反正那洞和房间并不相通,便没有填没它。
没想到这墙洞居然成为麻雀的家。
每天早晚,可以看见它们飞进飞出,在洞口欢呼雀跃,
有时还会飞上窗台,俨然成为我的邻居。
在书房写作时,窗外麻雀们的啁啾是我耳中美妙的音乐。
那时,家里养着一只芙蓉一只绣眼,笼子就挂在阳台上。
每天早晨给鸟喂食时,便有麻雀飞来。
芙蓉和绣眼吃食,总会把小米弄到阳台上,这些溅落的小米,就成为麻雀的早餐。
来阳台作客的麻雀中,有一只麻雀蹦跳的动作很奇怪,节奏似乎比别的麻雀慢一点,离开时,总是最后一个起飞。
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只麻雀,竟然只有一只脚。
每天早晨,这只独脚麻雀一定会来,它在阳台上蹒跚觅食,虽然动作有点迟钝,但样子仍然活泼快乐。
我不知道,它的独脚,是先天残缺,还是事故形成,拖着一只脚飞翔蹦跳觅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麻雀的社会里没有残疾慈善组织会照顾它,为了生存,它必须付出比别的麻雀更多的精力。
我养的芙蓉和绣眼先后飞走了,阳台上挂着空笼子。
而那只独脚麻雀依然每天飞来,我在阳台上撒一些小米喂它,看它用一只脚在阳台上来回蹦跳啄食,心里充满了怜悯。
独脚麻雀的孤身拜访,持续的日子很短,大约四五天之后,它便消失了踪迹,阳台上的小米再无法吸引它过来。
它是找到了更好的觅食地点,所以放弃了我的阳台,还是遭遇灾祸,再也无法飞翔?我永远也无法知道。
还好,书房外阳台上那个墙洞,依然是麻雀们的巢穴,我的耳畔,还是常常能听见麻雀欢快的啁啾。
麻雀的鸣叫,已经成为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它们的声音,远比城市里的人喊车啸要美妙得多。
(1)
作者通过哪些事情的记叙来表现“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
”的情感的?
(2)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结合内容概括回答。
(3)
联系上下文,说说“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中的“不可思议”应如何理解?
(4)
那只“一只脚”的麻雀后来最有可能的去向是什么?为什么?
(5)
文章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12. (15分)(2018·潍坊)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胸存大道自从容
周铁钧
①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
《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
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②“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
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了古曲《广陵散》。
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
弦断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
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
古绝响。
③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虽屡遭贬谪,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
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④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⑤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⑥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从下列材料中选取最恰当的一个事例,加以改写,作为论据补到第⑤段横线处。
要求切合文意,与上文句式相似。
①美国拳王阿里,虽备受歧视且曾被判入狱,但他仍积极争取黑人平等,呼吁世界和平。
他的座右铭是:“死神面前,我大笑。
”
②2015年5月,杨科璋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奋勇冲进火海,救出一名幼童,尽到了消防战士的职责,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③开国元勋陈毅血战梅岭时,面对重重敌兵,他抖抖军衣,掸掸军帽,安然落笔:“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13. (2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①似与游者相乐②今天下三分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心乐之()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3)
下面加线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山不加增
B . 以其境过清以塞忠谏之路也
C . 其岸势犬牙差互其真无马邪
D . 乃记之而去宋之地方千里
(4)
翻译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
两段多次出现“乐”,联系文段分析比较,柳宗元的“乐”与欧阳修的“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4. (10分)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峡口①送友人
【唐】王勃【唐】司空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峡口花飞欲尽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时万里同为客,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今日翻③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③翻:同“反”,反而。
(1)
“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
(2)
司空曙诗歌中“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诗歌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九、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5. (10分)综合性学习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1)
请你写出有关清明的一句古诗词:,。
(2)
扫墓祭祖时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极易引起火灾和空气污染,在国家推行“低碳”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你对文明祭扫有何建议?
十、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 (2017八下·宁波月考) 阅读下面提示文字,按要求作文。
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你是否感慨父母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离开母校后,你是否梦见某个老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大的影响?与好友分别后,你是否经常记起他(她)与你相处中的种种“好”来?
感恩,是一种美丽的回忆;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操;感恩,是一种成长的动力;感恩,是一串珍贵的珠链!
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①题目自拟,不能直接以“感恩”为题;②两三件事例巧妙衔接,突出表现被赞颂对象的精神品质;③适当用上一些诸如“呼应、铺垫、对比、衬托或细节描写”等手法,突出真情实感;④线索清楚,详略得当,字数500以上。
⑤考试作文请回避真实的校名与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7-1、
三、其他 (共1题;共5分)
8-1、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9-1、
9-2、
9-3、
9-4、
9-5、
9-6、
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10-1、
10-2、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13-1、
13-2、
13-3、
13-4、
13-5、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4-1、
14-2、
九、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5-1、
15-2、
十、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