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热学 2 第二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知识提炼】 1.晶体和非晶体 (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 各向异性. (2)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且是单晶体. (3)只要是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反之,必是非晶 体.
2.液体表面张力 (1)形成原因: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 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 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弹性薄膜,分子势能大于液体内 部的分子势能. (3)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 线.
第十一章 热 学
第二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
【基础梳理】 一、固体 1.分类:固体分为__晶__体__和__非__晶__体__两类.晶体分_单__晶__体___ 和__多__晶__体__.
2.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单晶体
多晶体
非晶体
外形
__规__则__
不规则
不规则

熔点
确定
__确__定__
不确定
物理
_各__向__异__性___
[解析] 由图可得气体分子的速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 规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图可得 T1<T2,所以 T1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 T2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 [答案] 中间多、两头少 小于
【迁移题组】 迁移 1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1.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 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 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
【迁移题组】 迁移 1 晶体、非晶体的特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 D.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 晶体
解析:选 C.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始终与液面相切,A 错误.单 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沸点,非晶体熔点不固定,B 错误.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是规则的,具有空 间周期性,表现为各向异性,C 正确.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 向同性,但并不意味着就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D 错误.
四、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间距__较__大__,分子力可以忽略,因此分子间除碰 撞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故气体能充满它能达到的整个空间. (2)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且时刻变化,大量 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3)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__减__少__,速率大的分子数 _增__加___,分子的平均速率将_增__大___,但速率分布规律不变.
[解析] 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 等,但分子总数不同,内能一定不同,选项 A 错误;荷叶上 的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选项 B 正确;饱和汽 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无关,与温度有关,选项 C 正确;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温度升高,体积 可能增大,根据pTV=恒量,可知压强不一定增大,选项 D 错 误. [答案] BC
做一做 (2015·高考江苏卷)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 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 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 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提示:AD
解析:选 BD.压强变大时,气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分子的 热运动不一定变得剧烈,故选项 A 错误;压强不变时,若气 体的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会升高,分子热运动会变得剧 烈,故选项 B 正确;压强变大时,由于气体温度不确定,则 气体的体积可能不变,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其分子间的 平均距离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大或变小,故选项 C 错误;压 强变小时,气体的体积可能不变,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所 以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不变,可能变大,可能变小.故选 项 D 正确.
解析:选 BD.水的表面张力托起针,A 正确;B、D 两项也 是表面张力原因,故 B、D 均错误,C 项正确.
迁移 3 对饱和蒸汽、相对湿度的考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 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迁移 2 气体压强的计算 2.如图中两个汽缸的质量均为 M,内部横截面积均为 S,两 个活塞的质量均为 m,左边的汽缸静止在水平面上,右边的 活塞和汽缸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下.两个汽缸内分别封闭有一 定质量的空气 A、B,大气压为 p0,求封闭气体 A、B 的压强 各多大?
解析:求气体压强要以跟气体接触的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 力分析,在本题中,可取的研究对象有活塞和汽缸.两种情 况下活塞和汽缸的受力情况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第一种情 况下,活塞受重力、大气压力和封闭气体压力三个力作用, 而且只有气体压力是未知的;汽缸受重力、大气压力、封闭 气体压力和地面支持力四个力,地面支持力和气体压力都是 未知的,要求地面压力还得以整体为对象才能得出.因此应 选活塞为研究对象求 pA.同理第二种情况下应以汽缸为研究 对象求 pB.得出的结论是:pA=p0+mSg,pB=p0-MSg. 答案:p0+mSg p0-MSg
二、液体 1.液体的表面张力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_收__缩___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_垂__直___.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 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2.浸润和不浸润 (1)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着在这 种固体表面的现象. 3.液晶的物理性质 (1)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3)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 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迁移 2 液体的性质及现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水表面 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 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C.将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它的尖端就变圆,是熔化 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 D.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 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
想一想 (2015·高考江苏卷)给某包装袋充入氮气后密封,在室温下, 袋中气体压强为 1 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 1 L.将其缓慢压缩 到压强为 2 个标准大气压时,气体的体积变为 0.45 L.请通 过计算判断该包装袋是否漏气. 提示:若不漏气,设加压后的体积为 V1,由等温过程得 p0V0 =p1V1,代入数据得 V1=0.5 L,因为 0.45 L<0.5 L,故 包装袋漏气.
(4)表面张力的效果: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 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 积最小. (5)表面张力的大小:跟边界线的长度、液体的种类、温度都 有关系.
【典题例析】 (2018·南京高三模拟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 B.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 C.饱和汽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D.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必增大
解析:选 BC.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 热运动,而不是反映花粉分子的热运动,选项 A 错误.由于 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收缩,使小雨滴呈球形,选项 B 正确.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就利 用了这一性质,选项 C 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因为 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降 低,选项 D 错误.
三、饱和汽 湿度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2.饱和汽压 (1)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2)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 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3.湿度 (1)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 比. (3)相对湿度公式 相对湿度=同水温蒸度气水的的实饱际和压汽强压B=pps×100%.
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性质
典型
玻璃、蜂蜡、松
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
物质

形成 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形态.同一物
与转 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 化 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3.晶体的微观结构 (1)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 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 生成不同的晶体.如:石墨和金刚石. (2)原子(或分子、离子)并不是在固定点上静止不动的. (3)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同种物质也可能 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2.气体实验三定律
玻意耳定律
质量一定, 条件
_温__度___不变
表达 式
_p_1_V_1_=__p_2V__2
图象
查理定律 质量一定, _体__积___不变
pp12=TT12
盖—吕萨克定律 质量一定, _压__强___不变
VV12=TT12
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1)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始终遵 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 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2)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 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 空间.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压强跟 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2)公式:pT1V1 1=pT2V2 2或pTV=C(C 是与 p、V、T 无关的常量).
【自我诊断】 判一判 (1)液体的表面张力其实质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引力.( √ ) (2)硬币或钢针浮于水面上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 × ) (3)蒸汽处于饱和状态时没有了液体分子与蒸汽分子间的交 换.( × ) (4)饱和汽压是指饱和汽的压强.( √ )
气体压强的产生和计算 【知识提炼】 1.产生的原因: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地运动而碰撞器壁,形 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 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2.决定因素 (1)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2)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3.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 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 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 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 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 度处压强相等.
4.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 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列方程求解.
【典题例析】 (2017·宿迁市高三调研测试)如图所示为密闭钢瓶中 的理想气体分子在两种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情况,可知, 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呈现________分布规律;T1 温度 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T2 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