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Ro Rof
Ro Rof = 1 AF
A 为负载开路时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深度负反馈: Rof 0
F
电流负反馈 F 与 A 串联,使输出电阻增大
A
Ro
Rof = (1 AF ) R o
Rof A 为负载短路时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F
深度负反馈:
Rof
4.2.4 四种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无反馈
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交流负反馈能改善放大电路动态性能。
三、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 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 判别法:使 uo = 0 (RL 短路),若反馈消失为电压反馈。
A F
RL uo
io
A F io
RL uo 电流 反馈
电压 反馈
电流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 判别法:使 io = 0(RL 开路),若反馈消失为电流反馈。
虚短
ui uf
uo R1 uf = R1 Rf
uo uo Rf Auf = = = 1 ui uf R1
Rif ,
= R2 , Rif
Rof = 0
二、电压并联负反馈
Rif

Rif Rof
Rf 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 公共电阻,故有反馈。 反馈使净输入电压 iid 减小, 为负反馈。 RL = 0 无反馈,为电压反馈。 iid = ii if ,故为并联反馈。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 在不同端子引入,两 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 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当输入信号和反馈 信号在同一节点引入 时,两者极性相同为 正反馈,极性相反为 负反馈。 正反馈

负反馈
二、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 — 直流信号的反馈。 交流反馈 — 交流信号的反馈。
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
交直流反馈
=0
u u
虚地
ui i i if = R1
if Rf uo = io RL = ( if ) RL R
uo RL Rf Auf = = (1 ) ui R1 R
引入反馈后,
AHf
A Af = , 1 AF AH Am AL = ,A mf = , ALf = 1 AH F 1 AmF 1 AL F
A(f) Af(f) Am 0707Am Amf 0707Amf
可证明: fHf = (1 + AF) fH fLf = fL / (1 + AF) BWf = fHf fLf fHf
输入
— 闭环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输出
例如:
C1
RS + us
– –
+
Rb
+VCC
+ 输入 ui 回路
+ C2 uid + Re

输出 回路馈。 反馈使 uid 减小,为负反馈。 既有直流反馈,又有交流反馈。
4.1.2 反馈的极性与类型
1. 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 — 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增加,使输出量增大。 负反馈 — 反馈使净输入电量减小,使输出量减小。 判断法:瞬时极性法
A F
特点: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引入。
[例 4.1.1]
Rb + uid

+VCC + C2 + uf

C1 + RS + us

+ ui

Re
+ RL uo

RL uo uf uid uo
稳定了输出电压,为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在不同节点引入,为串联反馈。
O fLf f L
BW BWf
fH fHf
f
= (1 + AF) fH
= (1 + AF) BW
四、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1. 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ii ui Rif
uid
Ri
A F
ui uid uf uid AFuid Rif = = = ii ii ii
uf AFu id
iid i 0 虚断
u u = 0
虚地
ii if
Rif 0,
= R1 Rif R1 Rif
uo if Rf Rf Auf = = ui ii R1 R1
Rof = 0
三、电流串联负反馈

Rf 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 公共电阻,故有反馈。 反馈使净输入电压 uid 减小, 为负反馈。 RL = 0 有反馈,为电流反馈。 uid = ui uf 为串联反馈。
i 0 虚断 u ui uf io Rf = o Rf RL uo RL Auf = = ui Rf
虚短
uid 0
(4)电流并联负反馈
Rf 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
共电阻,故有反馈。

反馈使净输入电压 iid 减小, 为负反馈。 RL = 0 无反馈,为电压反馈。 iid = ii if 为串联反馈。
io
Rf2 所引反馈稳定了输出电压。
反馈组态判断 1
反馈组态判断 2
[例 4.1.2]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二、减少非线性失真 无负反馈
略小
减少非线性失 真
大 ui
A
略大
uo 小
加入 负反馈
ui + uf 略大 –
uid uf
A
F
uo
接近正弦波
略小
改善了波形失真
三、扩展通频带 BW 无反馈时: BW = fH fL fH
Rif = (1 AF ) R i
深度负反馈:
Rif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ii iid uid uid ui Rif = = = ui i ii i id i f i id AFiid Ri A
f
Rif
AFiid
F
Ri Rif = 1 AF
深度负反馈:
Rif 0
2. 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电压负反馈 F 与 A 并联,使输出电阻减小。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
C1 Rif uid uf

uo
ui R2
Rif

R1 Rf
Rof
uo 经 Rf 与 R1 分压反馈到输 入回路,故有反馈。 反馈使净输入电压 uid 减小, 为负反馈。 RL = 0 无反馈,为电压反馈。 uid = ui uf 为串联反馈。
8
uid 0
第4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Feed Back)
4.1.1 反馈的概念 4.1.2 反馈的极性与类型
4.1.1 反馈的概念
1. 反馈 — 将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 部,通过一定的元件,以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 路并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和输出量的过程。
2. 信号的两种流向 正向传输:输入 输出 — 开环 反向传输:输出 输入
四、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电压相比较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RS
uid
A F
iid if
uid = ui uf
特点: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在不同节点引入。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电流相比较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ii is
us
ui
uf
iid = ii if
RS
[例 4.1.3] 1. 两个反馈都是负反馈。 2. Rf1引入电压反馈; Rf2引入电流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消失


电流并联负反馈 反馈仍存在
3. Rf1引入串联反馈; Rf2引入并联反馈。 Rf1 所引反馈的作用:
io if iid Rf1 所引反馈稳定了输出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