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世界简史》中写道:“这项成就的⼀个直接结果是世界上出现了⼤量的《圣经》,另⼀个结果是学校⾥的教科书便宜了,阅读的知识迅速传播。
”“这项成就”指的是我国四⼤发明中的()
A.⽕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2.《中国诗词⼤会》嘉宾王⽴群教授在谈到李⽩与苏轼的⽐较时说:“宋代诗⼈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
”下列选项中,对这⼀现象的出现影响最⼤的是()
A.科举制的创⽴
B.印刷术的发展
C.经济重⼼的南移
D.民族政权的并⽴
3.下图是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的⼀项科技成就。
该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药
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具论》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药和磁⽯,⼈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为之改观。
⾸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因此⼜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类的⽂明也得到了极⼤的发展。
”“在航⾏⽅⾯”的重⼤发明对世界⽂明的发展作出的重⼤贡献是()
A.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B.对⼈类⽂明的发展产⽣重⼤影响
C.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
D.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5.⽕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着军事史上将发⽣⼀系列的变⾰。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以⽕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
下列⼈物中最有可能使⽤⽕器的是()
A.蒙恬
B.霍去病
C.李世民
D.岳飞
6.“天⼯开物岂⽆形,点化胶泥胜汗青”“路迷端倚司南驾,⾦换还随过海⾈”“阶前爆⽵作惊雷,从俗何妨进酒杯”“焙⼲坚滑若铺⽟,⼀幅百⾦曾不疑”。
这四组诗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四⼤发明,它们依次描写的是()
A.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药、造纸术
B.造纸术、⽕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C.⽕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D.指南针、⽕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7.海上丝绸之路进⼊⿍盛时期是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8.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化”为主题的⼿抄报展⽰活动,某班的⼿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
与此科技⽂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培根说:“⼈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为之改观,⾸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
”“在战争中的发明”指()
A.⽕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印刷术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渺茫天际,天⽔⼀⾊,⾈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死系焉。
——南宋《诸蕃志》材料⼆活字印刷术⽯雕
材料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峰时期,这⼀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
宋朝结束了五代⼗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
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中外经济⽂化交流频繁。
两⼤因素的结合,使宋元⽂化突飞猛进,涌现出⼀批著名的科学家、⽂学家和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材料⼀中的指南针是由什么⼈传到欧洲去的?(1分)
(2)材料⼆中的“活字印刷术”最早是谁发明的?(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两点即可,2分)
答案
1.C
2.B
3.B
4.A
5.D
6.A
7.C
8.C
9.A
10.(1)阿拉伯⼈。
(2)毕昇。
(3)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国家相对统⼀、社会相对稳定;中外经济⽂化交流频繁。
(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