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任祥文,高成华,龚川玲,邹 薇
(贵州省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试验组采取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氨甲环酸治疗,疗程4个月,随访2个月,判定疗效。
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完成疗程,试验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随访2个月,试验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2例,复查凝血功能无异常。
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氨甲环酸治疗。
【关键词】 氨甲环酸;强脉冲光;黄褐斑;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1.05;R758.4+
2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0.03.076
【收稿日期】2020-01-08
黄褐斑为女性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颜面部黄褐色或深褐色、大小各异、深浅不一且与正常皮肤分界较清楚的斑片[1]。
且易诊难治,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探索黄褐斑的治疗,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黄褐斑患者来自门诊,均为女性。
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年龄(23~59)岁,平均(43.99±7.97)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
2.89±2.43)年。
入选标准:① 符合2015年版《中国黄褐斑专家治疗共识》诊断标准[2]。
② 凝血功能正常;③ 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 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② 存在血栓形成、心脑血管疾病、妇科、肝脏病史患者;③ 对氨甲环酸药物成分过敏者;④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 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⑥ 已在使用光敏感的药物(如维甲酸类、四环素);⑦ 瘢痕病史者;⑧ 2周内有日光暴晒皮肤及精神异常者;⑨ 不接受签署知情同意书和拍照者;⑩ 期望值过高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进口氨甲环酸片(妥塞敏,0.5g/片,日本第一制药生产)250mg ,2次/d ,月经期停药。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强脉冲光(以色列飞顿激光光子工作站570nm 强脉冲激光)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 治疗前将皮肤清洁干净,卸妆洗脸,擦干水分;② 在治疗部位涂透明冷凝胶,帮助患者戴上护眼罩,避免眼睛受到强光的刺激而造成伤害;③ 使用以色列飞顿激光光子工作站570nm 手具治疗,参数选择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脉宽(10~15)ms ,能量密度(8~18)J/
cm 2,先在耳后进行能量测试,皮肤微微发红为治疗量。
8j/cm 2作为最小的测试能量密度,18J/cm 2作为最大的测试能量密度,黄褐斑部位用最小能量密度重复治疗2遍。
④ 治疗完成后,用清凉水洗净冷凝胶,帖敷胶原蛋白贴面膜,冰敷20min ,外用表皮生长因子。
同时做好保湿防晒工作,1次/月,4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2015年版《中国黄褐斑专家治疗共识》[2]的标准评定疗效。
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 )测定:按照黄褐色的面积、颜色深度和颜色均匀性进行定量。
色素沉着面积评估:分4个区域,F 前额30%,MR 右面颊30%,ML 左面颊30%,C 下颌10%。
按色素斑在这4个区域的比例分别计分:1分为<10%,2分为10%~29%,3分为30%~49%,4分为50%~69%,5分为70%~89%,6分为90%~100%。
色斑颜色深度(D )和均匀性(H )评分,计为(0~4)分:0为无,1分为轻微,2分为轻度,3分为明显,4分为最大限度。
MASI=前额[0.3A (D+H )]+右面颊[0.3A (D+H )]+左面颊[0.3A (D+H )]+下颌[0.1A (D+H )]。
最大为48分,最小为0分。
分数越高,说明黄褐斑越重。
MASI 下降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痊愈:MASI 下降率≥90%;显效:MASI 下降率50%~89%;好转:MASI 下降率10%~49%;无效:MASI 下降率<10%。
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主观评价 医生整体评价(PGA ):按照经治疗后色斑遗留情况分成(0~6)分:0分为完全清除(100%)或仅残留极少的色素沉着,1分为色斑基本被清除(≥90%),2分为色斑明显改善(75%~90%),3分为中度改善(50%~74%),
2001.604-606
[4] 张新萍,彭立新,高影,等.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神经性皮
炎和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5):320-322.[5] 杨惠妮,李辉,陈立明.梅花针扣刺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 24(3):307-308.
[6] 杨军,毕鸣晔.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5%水杨酸软膏外用治
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3):180-182.
4分为轻度改善(25%~49%),5分为无改善(<25%),6分为较治疗前加重。
1.5 患者自我评价 治疗结束后填写疗效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分为4级:改善率≥75%为Ⅰ级非常满意,改善率50%~74%为Ⅱ级满意,改善率25%~49%为Ⅲ级一般,改善率<25%为Ⅳ不满意。
按要求统计满意率。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等级资料,采用Ridit 分析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60例受试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MASI 、PGA 及患者自我评价3个方面采用SPSSA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等级资料的Ridit 分析方法,得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详见表1~表3。
2.2 随访 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对照组复发2
例,试验组复发1例。
2.3 不良反应 有3例出现月经量减少,2例出现轻度的胃肠道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凝血功能未见异常。
3 讨论
黄褐斑发病原因复杂,与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的不当使用、激素分泌失衡、遗传、情绪、药物使用[3]、皮肤屏碍功能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过度刺激性炎症性色素沉着[4]及表皮屏障功能下降,进而使色素屏障功能减弱,黑素代谢紊乱,使黑素颗粒在表皮沉积等[2]有关。
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皮肤的黑素细胞较正常皮肤黑素细胞的体积大,树突更加突出,黑素
合成增多,活性增强,表皮全层色素颗粒增加[5]。
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止血药,1979年,日本研究者二条贞子首次发现其对黄褐斑有治疗作用,此后各国就开始了氨甲环酸用于治疗黄褐斑的研究。
氨甲环酸能借助角质形成细胞来抑制血浆酶原激活
从而减少纤溶酶的产生,以达到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扰乱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联络、抑制
黑素颗粒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6]
,阻断黑素扩散的目的。
并且氨甲环酸还能够破坏黑素细胞功能、阻断黑素的表达,降低黑素生成,起到淡化色斑的功效。
氨甲环酸不仅能通过影响黑素细胞功能达到治疗色斑的效果,且不影响黑素细胞的数量[7-9]。
强脉冲光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受欢迎的无创美容技术之一。
是以脉冲方式发射的强光,波长在(400~1 200)nm 。
通过光选择作用原理,色素团块选择性吸收激光能量变成更小的色素颗粒排出。
因黄褐斑在病理生理上表现为黑素细胞异常活跃,通过低能量、多次脉冲光治疗,使黑色细胞功能失活或抑制,同时黑素颗粒经多次光爆破后,可以使黑素颗粒更微小,更有利于被吞噬排出[10]。
黄褐斑是易复发的疾病,单纯用强脉冲光治疗阻止不了复发[11]。
笔者采用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率为80%,复发1例;对照组有效率为23.3%,复发2例。
综上所述,采取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减少黄褐斑的复发,临床治疗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6.[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国黄褐
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529-532.[3] 王娜,项蕾红,章伟,等.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
床皮肤科杂志,2011,40(3):175-177.
[4] 葛西健一郎.色斑的治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30-146.
[5] 唐建兵,程飚,李勤,等.黄褐斑的色素分布特点及其与正常皮肤
的差异[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12):749-751.
[6] M aeda K, Tomita Y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anexamic
acid on melanogenesis in cultured human melanocytes in the presence of keratinocyte conditioned medium[J].J Health Sci,2007,(53):389-396.
[7] Y asushi K.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 effect of tranexamic acid on
melanogenesis in cutured human melanocytes in the presence of Keratinocyte conditioned medium[J].J Health Set,2007,(53):396.[8] L ee JH,ParK JG,Lim SH,et al.Localized intradermal microinjection
tranexam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melasma in Asian patients: a preliminary clinical trial[J].Dermatol Surg,2006,(32):626-631.[9] 李大宁,石钰,杨骥,等.止血环酸对紫外线诱导的色素斑黑素细
胞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9):649.
[10]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生分会皮肤激光与理疗亚专业委员会.强
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J].中国皮肤科杂志,2017, 50(10):701-705.
[11] 张振,申洁,赵俊英,等.黄褐斑的光电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
志,2016,25(6):384-388.
表1 2组治疗MASI 统计
组别n 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309156080.0对照组
30
1
6
15
8
23.3
表2 2组治疗PGA 统计
组别n 0分1分2分3分4分5分6分实验组306388500对照组
30
1
1
1
6
10
11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统计
组别n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实验组3017752对照组
30
4
2
12
12
单位:例
单位:例
单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