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运动。
2.(2分)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
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3.(2分)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2分)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方。
5.(3分)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
“后”),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
6.(3分)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
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像。
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进入了水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
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8.(2分)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0.(2分)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
11.(2分)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
12.(2分)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13.(2分)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铅>ρ铜>ρ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铅球、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空心的
D.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14.(2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A.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B.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AB在镜中的像。
16.(2分)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17题4分,18题8分,19题9分,共21分)
17.(4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3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18.(8分)如图所示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向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19.(9分)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
0.94g/cm3﹣0.95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cm3。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的(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20题9分,21题6分,共15分)
20.(9分)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
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kg/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
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做隔热制成宇航服。
(1)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
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千克?
(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 1.3×106N,若采用“气凝胶”
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钢的密度=7.8×103kg/m3)
21.(6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请通过计算进行
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车;西;2.吸收;液化;3.折射;远离;4.变大;变小;上;5.前;凹;大;6.反射;虚;折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
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D;8.C;9.C;10.C;11.B;12.A;13.ACD;14.CD;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16.;
四、实验探究题(17题4分,18题8分,19题9分,共21分)
17.温度计的液泡碰到烧杯底;98;<;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18.确定像的位置;刻度尺;相等;反射;虚;4;不变;发现像不能和蜡烛完全重合;19.水平桌面;零刻度线;右;56;50;0.92;合格;偏大;ACDB;
五、综合应用题(20题9分,21题6分,共15分)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