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考卷八年级第一单元
金状元提优好卷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专项
金状元提优好卷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走进物理世界专项1、8.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中有水)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B.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C.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正确答案)D.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2、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汽车具有惯性3、其原因错误的是()*A.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电路中有断路(正确答案)C.开关接触不良(正确答案)D.电路的总电阻过大(正确答案)4、15.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正确答案)B.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5、74.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甲密度为4g/cm3B.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C.丙比甲的密度大(正确答案)D.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6、25.一种A4打印纸,包装袋上标有“80g/m2”的字样,一包有500张,小丽用刻度尺测出50张纸的厚度是5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一张这种规格的打印纸的厚度为01mmB.这种规格打印纸的密度为8g/cm3(正确答案)C.80g/m2的含义是每立方米的A4纸的质量为80gD.小丽测50张纸厚度,而不是测1张纸厚度,是为了改正测量错误7、57.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单选题] *A.红、橙、绿B.红、绿、蓝(正确答案)C.蓝、靛、紫D.红、黄、蓝8、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6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光年是时间单位,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B.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正确答案)10、5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在同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正确答案)B.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C.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 m/s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年是距离的单位11、15.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
八年级初二语文 人教版 测试试题(第一单元)附答案
语文测试试题(第一、五单元)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整合(24分)1.默写古诗文(10分)(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2),。
日暮乡关何出是?烟波江上使人仇。
(崔颢《黄鹤楼》)(3)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日》)(5)默写李白《送友人》后四句。
,。
,。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4分)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B、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绝.如屡D、忘路之.远近/花之.隐逸者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6的问题(10分)母亲的一声呼唤,_______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
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
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
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_________期待着一声呼唤。
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dàng yàng ( ) ②yíhàn( )、4、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1分)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
5、根据划线句子仿写(3分)原句: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6、班里准备举办国庆晚会,同学们一致推荐你来当主持人。
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请你展示出来吧!(4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试卷(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悠.闲(yōu) 溃.退(kuì) 星宿.(xiù)穆.(mù) 竹篙.(ɡāo) 赤裸.(luó)灼.(zhuó) 疟.疾(nuè) 要塞.(sài)噤.(jīn) 仄.歪(zè) 阻遏.(è)【解析】选A .B项中的 "裸〞应读luǒ;C项中的 "疟〞应读nüè;D项中的 "噤〞应读jìn .2.以下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英勇善战荒唐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锐不可挡纳粹惊骇铁锈【解析】选B .A项中 , "嘹〞应为 "缭〞;C项中 , "宵〞应为 "霄〞;D项中 , "挡〞应为 "当〞 .3.以下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10月1日 ,为庆祝国庆 ,歌颂|党的丰功伟绩.... ,我市举行了 "颂歌献给|党〞专场文艺演出 .B.人们被公路上突发的车祸场景吓呆了 ,立即镇定自假设.....地拨打了|报警 .C.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诲人不倦 ,兢兢业业 .D.走进这座华丽堂皇....的宫殿 ,我不由得惊呆了 .【解析】选B .人们被 "吓呆〞是一种恐惧的状态 , "镇定自假设〞指在危急关头能保持常态 ,与句意不符 ,应改为 "张皇失措〞 .4.(2021·江西中|考)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 ,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 ,仔细调查 ,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 ,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 ,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 ,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解析】选C .A项语序不当 , "用〞和 "一件〞应调换位置;B项语序不当 , "认真研究〞和 "仔细调查〞应调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 , "瞄准〞不能和 "枪声〞搭配 , "枪声〞可改为 "猎枪〞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个局部 .B.<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 ,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 ,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C.从<芦花荡>主人公老头子身上 ,我们可以感知 ,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D.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解析】选A .新闻的五局部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6.综合性学习 . (9分 )湖南卫视父子亲情互动秀<爸爸去哪儿>彻底火了 .星爸们带着孩子去乡村体验生活 ,各种突发状况、糗事、欢笑层出不穷 ,特别是林志颖和儿子Kimi的互动 ,让网友大叹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 .如果你是编剧 ,要领着<爸爸去哪儿>剧组到你的家乡录制栏目 ,你的设想是怎样的呢 ?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你想带着剧组到家乡的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点去体验生活 ?为什么 ? (4分 )答:②如果让你设计三个需要爸爸和孩子参与的游戏栏目 ,你准备设置什么栏目 ?请简单说明 . (5分 )游戏栏目:栏目说明:答案 (例如 ):①面塑村 .这个村子有几百年的面塑历史 ,村里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 ,漂亮的面塑 ,五颜六色 ,全靠面塑人的一双巧手和独具匠心 .可以让爸爸和孩子们到这里体验生活 ,学习面塑技艺 ,并进行面塑比赛 .②游戏一:冰上打石子 . 几个孩子站在冰冻的水边 ,每人五块石子 ,使劲往冰面上丢 ,看谁丢的石子在冰面上落地、弹跳的次数多 ,飞得远 ,依次评判出获胜者 .游戏二:靠手艺吃饭 . 给爸爸和孩子每一组一张图画 ,图画上给出了面塑的式样和要求 ,爸爸和孩子需要按照图上所示 ,用面团做好面塑 ,蒸熟了 ,画上颜色 ,然后包装起来 ,按照图画上画的线路图 ,送到指定的农户家里 ,换得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写着他们中午就餐的具体地点 .做得慢的就要饿肚子 .游戏三:多劳多得 . 苹果套袋对苹果大有好处 ,让爸爸们用一个半小时给苹果套袋 ,根据最|后检查的合格数量 ,计算出应得工资 ,然后让农户给予相应价格的午餐招待 .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以下文段 ,完成7~10题 .(12分)"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 ,拼命地往前推着船 ,还是柔和地说:"不怕 .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 ?〞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 ,随着 ,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 ,他用手扒着船尾 ,跟着浮了几步 ,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 .老头子爬到船上去 ,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 .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 ,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 ,他就放下篙 ,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 ,吃力地说:"我不要紧 .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 ,船停在那里 .月亮落了 ,半夜以后的苇塘 ,有些飒飒的风响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 ,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 ,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 ,叫人为难 .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 ,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 ,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 ,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 ,拾起篙 ,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小女孩子抚慰她 ,又好似是抱怨 ,一路上多么紧张 ,也没怎么样 .谁知到了这里 ,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 ,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 ,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 ,偏偏没有完成 ?自己没儿没女 ,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 !自己平日夸下口 ,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 ,怎么张嘴说话 ?这老脸呀 !7. "她挂花了〞 ,结合文段内容 ,说说 "挂花〞是什么意思 .(3分)答:答案:负伤 ,流血 .8.老头子觉得 "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阅读题干语句所在的段落 ,联系上下文 ,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小船的仄歪 ,二是听到 "挂花〞二字后的心理 .答案:一方面是因为 "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另一方面是听到大女孩子挂花后心里紧张 .9. "月亮落了 ,半夜以后的苇塘 ,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 ,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理解能力 .结合上文所发生的事情 ,联系此时此刻老头子的心理就能解答 .答案:衬托了老头子因过于自信而让别人受伤觉得丢脸的心理 .10.分析下面一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分)老头子站起来 ,拾起篙 ,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答:【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赏析 .紧扣 "转弯抹角〞 "钻〞两个词语 ,从芦苇丛的茂密和老头子的撑船技术两个方面答复 .答案:写出了芦苇的浓密 ,同时表现了老头子撑船技术的高超 .(二)(2021·丽水中|考)阅读下文 ,完成11~15题 .(13分)高高的玉米吉姆·卡尔顿坐在厨房的窗边 ,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 .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早、特别好 ,他家屋子的周围满眼都是高高的玉米 .他的妻子休伊站在水槽边 ,用凉水洗胡萝卜 .她时不时看一眼外面的天空 .她巴望着天上出现云块 ,但还是烈日当空 ,看上去令人不安 .已经二十七天没有下一滴雨了 .吉姆抬头瞧一眼不见一丝云彩的蓝天 ,叹了一口气 . "旱得太久了 .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 ,真拿老天爷没方法 .〞顿了一顿 ,他又说 , "不过 ,担忧也没什么用 ,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休伊是个壮实的女人 ,今年四十出头 .她把胡萝卜放入水槽 ,然后擦干双手 ,向她的丈夫走过去 .吉姆坐在轮椅里 ,一只脚往前伸着 .一个月前 ,他翻修谷仓的时候 ,不小心从高处摔到了地面上 ,造成腿部骨折 .X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 .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 ,大夫当时还说不准 .休伊站在轮椅一侧 ,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 . "你说的有道理 .〞她低头看着他说道 , "确实 ,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 .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 ,让它们在烈日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300英亩的玉米地 ,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 . "咱们会没事的 .〞她平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 .一天 ,休伊刚从菜园干活回来 .吉姆告诉她 ,他刚刚跟帕皮通过 .帕皮家的玉米不行了 ,几乎看不到穗子 ,连梗都被晒黄了 ."帕皮说 ,如果这个周末还不下雨的话 ,他要把他地里的玉米全部犁掉 .〞吉姆显得忧心忡忡 ."全部犁掉 ?〞休伊看了吉姆一眼 ."他是那样打算的 .可能他过分操心了 .我们家的玉米种子跟他家的是一样的 ,又是同时种下去的 .可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玉米眼下还长得好好的 .〞又过了几天 ,休伊从镇上办事回来 .吉姆听到她开门的声音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打招呼 .她走进屋里 ,目光中满是疑惑 .吉姆正襟危坐 ,但脸上满是笑容 .她放下背着的包袱 . "你不会要告诉我 ,〞她说 , "天就要下暴雨了吧 .〞"比那个好多了 .刚刚医生打来 ,说我后来的X光片看起来很好 ,比预想的要好 .〞吉姆顿了一下 .他笑得更灿烂了 ."医生估计我下个月就能走动了 .〞"能走 ?〞她直盯着他的眼睛 , "他真的说你还能走 ?〞她弯下腰 ,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 !〞她含笑说道 ,突然跳了起来 ,在屋子里轻快地转了几个圈 ."这个消息是不是比下暴雨还好 ?〞"啊 ,是的 ,亲爱的 .比下暴雨好上一百倍 .〞"你知道 ,〞他握住她的双手 , "一个月前 ,我不知道今后咱们怎么生活 ,净朝害处想了 .然后来了好消息 ,干旱一下子变得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是呀 .那以后我就不用夜里偷偷摸摸去浇水了 .〞"你是说 ,给菜园浇水 ?〞"菜园 ,还有从这屋子能看到的所有玉米地 .〞"玉米地 ?〞吉姆两眼盯着她看 ."面对天灾 ,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改变不了天气 ,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 .〞她微笑着说 .屋外 ,依然是满眼的高高的玉米 .(选自<外国最|好的小小说>) 11.小说屡次写到 "烈日〞 "干旱〞 ,有什么作用 ?(2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 .环境描写一般有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开展、突出主题等作用 .答案: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衬托吉姆夫妇因天灾人祸引起的焦虑与不安的心情 .12.品味下面句子 ,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情 .(4分)(1) "旱得太久了 .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 ,真拿老天爷没方法 .〞顿了一顿 ,他又说 , "不过 ,担忧也没什么用 ,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答:(2) "能走 ?〞她直盯着他的眼睛 , "他真的说你还能走 ?〞她弯下腰 ,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答:【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情的揣摩 .结合语境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情 .第(1)句体会吉姆的痛心与无奈及对妻子和自己的抚慰之情 .第(2)句体会休伊听到吉姆能行走的消息时的疑惑和惊喜之情 .答案:(1)写出了吉姆看到玉米叶被晒卷的痛心与无奈 ,同时也是对妻子和自己的抚慰 .(2)表现出休伊听到吉姆能行走的消息时的疑惑和惊喜之情 .13.结合全文内容 ,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休伊的言行进行分析 ,如休伊偷偷给玉米地浇水这件事 ,表现出她的勤劳乐观 .答案:在灾难面前 ,休伊偷偷给玉米地浇水 ,让吉姆看到高高的玉米 ,看到生活的希望 ,默默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 .从感人至|深的故事中 ,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坚强、乐观、默默奉献、对丈夫充满爱的中年妇女 .14.小说以 "高高的玉米〞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结合全文内容从象征意义、情感表达、主旨理解等方面理解标题的好处 .答案: "高高的玉米〞既指吉姆家的玉米长势好 ,也象征了休伊壮实的形象、坚强的性格 ,同时也象征吉姆夫妇在灾难中的希望 .15.阅读本文和链接材料 ,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 .(2分)【相关链接】材料一: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 ,其中一位受伤的小女孩 ,尽管身上有血迹 ,但她仍微笑着说: "我没事 ,我不哭 ,我很坚强 .〞材料二:因病致残的巴雷尼 ,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练习走路 ,做体操 ,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的严酷打击 .后来 ,他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 ,最|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答:【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感悟 .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及材料内容表达在灾难面前如何战胜困难 .答案(例如):在灾难面前 ,我们要学会坚强、乐观 ,战胜一切困难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6~20题 .(15分)学费满震开学了 ,|报名去 .|报名的时候一是要交假期作业 ,二是要交学费 .假期作业我都是认认真真完成 ,而学费却正好相反 ,我总是不能一次性交齐 .学费总共两块五毛钱 ,我只带了一块钱 .这还是我妈跟亲戚借五毛 ,又卖了十个鸡蛋才凑齐的 ."那余下的一块五什么时候交呢 ?〞陈老师问我 .我说: "我妈说等收了稻子卖了钱就交 .〞我注意到 ,大多数学生跟我一样不能一次性交齐学费 ,有的先交一局部 ,剩下的订一个口头 "还款方案〞 ,慢慢续交 ,犹如如今的 "分期付款〞;也有的一毛钱没有 ,只给老师一个口头承诺 ,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交 .过一段时间 ,陈老师就会在下课前留几分钟时间念一回 "欠费生〞的名字: "满震、|王正义、徐公超、徐正洲、项前、徐正翠、徐立翠……以上同学学费还没有交齐 ,希望你们按照自己的承诺尽快补交 .〞我们所有被点名的学生 ,都感到很难为情 ,低下头 ,不敢看老师 ,不敢看同学 ,仿佛做了什么丢人的事 .经过陈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点名催促 ,欠学费的学生逐渐少了 .后来陈老师除了在班上点名 ,末了又补一句: "这些同学下课后请到我办公室来 .〞到老师办公室去 ,这惯常是在课堂上犯了错误而老师未来得及处理才能 "享受〞的 "待遇〞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 ,我们战战兢兢地诉说家里的困难 ,请求老师再宽限一段时间 ,再次给一个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一定交钱〞的口头 "保证〞 ."满震同学 ,你不是说等收了稻子卖了钱就交钱的吗 ?现在稻子应该早就收完了 ,为什么还不交呢 ?〞陈老师还记得我开学时的承诺 .我说: "妹妹生病住院 ,家里又借了不少债 .我妈说实在没钱 .〞"那什么时候有钱呢 ?〞我低着头 ,不知道怎么答复 .于是过一段时间就又被点一次名 ,又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去一次 .每次被点名 ,被带到老师办公室 ,我都觉得是在受煎熬 ,是在受刑 .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 ,陈老师不再做我们的班主任 .有一天下课后 ,新任班主任|王老师把我们最|后三个欠学费的同学又叫到他的办公室 .我们做出 "要钱没有 ,要命有一条〞的满不在乎的样子 ,等着老师发落 .可是|王老师却告诉我们一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消息 ,他说: "你们几位同学家里确实非常困难 ,经学校领导批准 ,你们所欠的学费就不用再交了 ,全部予以减免了 .〞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解放了的感觉 .走出老师办公室 ,我情不自禁唱了起来: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想到这一学期来 ,因为学费 ,陈老师像催命鬼似的死盯着我不放 ,搞得我抬不起头来 ,心灵受到重伤 ,我对陈老师的怨恨一下子爆发了 .我转身闯进陈老师的宿舍 ,我说: "陈老师 ,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欠的学费学校给我减免了 .我再也不用受你的折磨了 .〞说完 ,我调头就走 .想到陈老师一定让我气得够呛 ,我心里好舒畅 ,又情不自禁唱了起来: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第二学期开学|报名的时候 ,|王老师悄悄跟我们说: "有件事我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告诉你们 .上学期你们三位同学欠交的学费其实是陈老师代你们交了 .而陈老师嘱咐我不要告诉你们 ,是不想让你们觉得欠他的情 .现在陈老师已经调到外地学校去了 .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把真实情况告诉你们 .〞这更是我们没想到的 .想到自己不识好歹反而恩将仇|报的鲁莽行为 ,我这心里真是愧疚啊 .我想当面对陈老师说一声对不起 ,遗憾的是 ,陈老师调离我们学校以后多少年我也没见到过他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21年第5期)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事件的概括 .概括出何人做了何事 ,结果如何即可 .答案:陈老师催 "我们〞交学费 ,最|后他代 "我们〞交 . "我〞起初因无知成心气了陈老师 ,得知事情真相后 , "我〞很愧疚 .17.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 .根据常见描写方法的特点判断加波浪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结合 "在受煎熬〞 "在受刑〞体会 "我〞的心理 .答案:心理描写 . "在受煎熬〞 "在受刑〞生动地描绘出 "我〞被点名时痛苦不堪的心理 .18. "我〞两次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分别表现了 "我〞怎样的心情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 .根据 "我〞当时唱歌的原因答复 ,第|一次唱歌是因为 "我〞得知免除学费 ,第二次唱歌是因为 "我〞责难陈老师 .答案:第|一次表现了 "我〞得知免除学费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第二次表现了 "我〞责难陈老师后欢快得意的心情 .19.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作用的把握 .加横线句交代 "我〞家境的贫寒 ,确实交不起学费 .答案:不能删去 .因为 "跟亲戚借〞 "又卖了十个鸡蛋才凑齐〞具体说明了 "我〞家境的贫寒 .20.你对|王老师帮陈老师说谎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答:答案(例如):我认为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话 .|王老师是遵照陈老师的嘱咐 "说谎〞的 ,两位老师这样做是为了照顾欠费学生们的颜面(自尊心) ,也表现出陈老师默默帮助学生 ,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三、写作(40分)21.(2021·长沙中|考)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不相信眼泪题目(二):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感悟思考)要求:(1)假设选题目(二) ,须先从 "观察〞 "感悟〞 "思考〞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 ,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 ,字迹清楚 .【写作提示】题目(一):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 .首|先要审题 ,一般来说 ,题目中的 "眼泪〞是挫折、困难的代言词;主人公是 "我〞 ,而不是别人 ,这样要写自己的经历 ,表达真情实感; "不相信〞突出自己坚强的品格 .其次是立意 , "不怕困难〞 "战胜挫折〞 "励志坚强〞是这次作文的主题 .写作中紧扣自己的生活实例 ,如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表达中|心 .再次形式新 ,写作中可以采取题记、日记体、镜头式的构思组织成文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题目(二):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首|先是补题 ,从题干中的三个备选词语中选取一个 ,然后思考如何立意 .如果选择 "思考〞一词 ,结合每个人看待事情时都有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立场去思考 ,表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如要冷静地全方位地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如果选择 "观察〞一词 ,可以表达观察角度不同 ,得到不同景致的主题 ,正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上下各不同〞蕴含的哲理 .如果选择 "感悟〞一词 ,可以表达多方面的感悟会有多种不同的结果 ,如可以从正面感悟 ,也可以从反面感悟 ,感悟还可以由此及彼 .。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检测卷(A3带答题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专题01】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试题卷)(本卷共五大题,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卷两部分(9—12页)组成,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不能得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相关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4分)(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小题4分,10小题6分)1.在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要塞(sāi)翘首(qiào)镌刻(juān)锐不可当(dànɡ)B.遗嘱(shǔ)国殇(shānɡ)悼念(diào)惨绝人寰(huán)C.着舰(zhuó)悄然(qiǎo)经营(yún)振聋发聩(ɡuì)D.舰艉(wěi)湛蓝(zhèn) 纤维(qiān)屏息敛声(pǐnɡ)2.下列词语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泻气娴熟磅薄精心动魄B.刨哮建树篡改眼花瞭乱C.绥靖杀戳仲裁始志不渝D.渡江潇洒初忠百手起家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当面之敌,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长江防线。
B.为了尽快转变我们班的差生,王老师处心积虑,不辞辛苦地忘我工作。
C.他的来信震耳欲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为国争光的道理。
D.我们的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先做好前进道路上不会风平浪静的打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钟声”栏目是一个人们备受欢迎的好栏目。
B.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C.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D.我们班“学霸”小林虽然学习很好,但是还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5.给下面新闻拟写的标题最为恰当的一项是()小麦条锈病(黄疸病)对小麦来说是致命的威胁,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大面积绝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绯红(fēi)诘责(jié)解剖(pāo)深恶痛疾(wù)B. 禁锢(gù)犀利(xī)侏儒(zhū)颔首低眉(hàn)C. 黝黑(yǒu)搓捻(cuō)迁徙(xǐ)广袤无垠(máo)D. 滞留(zhì)锃亮(zèng)文绉绉(zōu)藏污纳垢(gòu)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愚钝奥秘诚惶诚恐粗制烂造B. 尴尬凛冽油光可鉴暗然失色C. 侏儒宽恕正襟危坐不可名状D. 迁徙繁衍冥思暇想孤苦伶仃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他用两手__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 号”飞船准确地________在预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3)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烦了________一歇,压力大了去放松。
A. 攀、缩、落、静B. 抓、登、降、停C. 攀、缩、降、静D. 抓、登、落、停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C. 他的作文写得很精彩,真可谓是妙笔生花。
D.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绝密★启用前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A(逐题解析)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仲宏观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积累运用(10题,1-9每题2分,第10题8分,共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归省.xǐng踊.跃yǒng 糜.子méi蓦.然mòB.皎.洁jiǎo 神龛kān 冗.杂rǒng 烧灼.zhuóC.恬.静tián 锵.然qiāng 淋漓.lì戛.然jiáD.战栗 lì羁.绊jī行.辈 háng 斡.旋wò【答案】C【解析】C选项中“淋漓”1.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2.形容痛快。
这道题不难,这些词都在第一单元课文出现。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亢奋照例欺侮大彻大悟B.宽慰束缚磅礴人情事故C.震撼眼眶严峻叹为观止D.争讼褪色静穆张灯结彩【答案】B【解析】B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事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考点】字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意。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
B中“大彻大悟”的意思是指形容彻底醒悟。
彻:明白;悟:领会。
用在同学们明白一道难题上面,明显语义过重,错误。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金状元活页测试卷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金状元活页测试卷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_____。
2.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_______强国之基;共同的价值观念是______强国之魂。
3.______所在场所,______在所为。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______的理论基础,为全国人民覆盖使用。
5. 没有共同理想信念,________ 理论创新;没有共同价值观念,________ 德行品质,没有共同道德标准,________承诺信誉。
6. 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信念,搜集的根纲目标尊重______人的共同理想信念。
7.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相结合,从而共同推进_____文明进步。
8. 建设我国特色大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发展多样化的社会制度,是党和国家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和巩固_____制度的重要途径。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四个自信,在全国各民族______的主题育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0. 精神文明类传统文化经典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社会心理文化传播,中外文化文化传播,主持文化传播,媒体文化传播,外国文化传播,促进中西方文化传播,居大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各类文明创作与文化传播格局,协调推进文化传播工程实施。
1. 下面哪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 民族精神B. 优秀传统文化C. 社会主义道德观D. 文化自信3. 根据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适当进步和发展已存的人类思想文化形式,但是不可割裂其根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制度,这是______。
A. 根本B. 协同C. 制度D. 文化5. 没有共同理想,群众的力量和民心的温度不高;没有_____,国家的前行和发展会受阻。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这个句子没有语病)B. “我们跳绳”“改革开放”“放松下来”(这三个短语类型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C.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画线的词语分别是介词、助词、名词、代词、形容词)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B项“放松下来”是动补短语D项“国别体通史”说法错误应该是“编年体通史”故选C2.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如曾经、马上、忽然、大概、难道等词B. “他在操场上”“他在操场上打篮球”两句中的“在”字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和介词C. 《土地的誓言》一文中“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一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D.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答案】D【解析】D项“山海经”引号改为书名号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B. 邹碧华是一位恪尽职守的法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忙于工作让人由衷敬佩C.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D. 当优美的旋律突然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安静【答案】D【解析】A项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做事不加犹豫也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与前文“突然”语义重复不合语境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4.根据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对应的田字格里秀qí狼jí踌chú坦荡如dǐ【答案】【解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虽乘奔御风奔 _______________②或王命急宣或 _______________③不及返顾顾 _______________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 _______________5.(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5.(3)下列对《三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4)【甲】文写“水” 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 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答案】(1)①飞奔的马, ②有时, ③看回头看, ④就是【解析】(1)①即使骑上飞奔的马奔飞奔的马②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或有时③来不及返回光顾顾看回头看④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即就是【答案】(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②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解析】(2)①荣茂盛良甚很②汩然形容山泉往下流的样子泻流泻【答案】C【解析】(3)C项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引用渔者歌谣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答案】(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解析】(4)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甲】文抓住三峡四时之水的各自特点来解答【乙】文抓住“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来解答6.(1)“张益怒曰”中“益”的意思是()6.(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6.(3)短文中的张畏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A. 益处B. 更加C. 溢出D. 有才华【答案】B【解析】(1)句意张畏岩更加发怒地说益更加故选B【答案】(2)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解析】(2)“今听公骂詈”的意思是“现在听到你大骂考官” 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矣”为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其后应断开因此画线句应断句为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答案】(3)有才华脾气暴躁但能知错就改虚心求教【解析】(3)通读文章依据“积学工文有声艺林”可知张畏岩有才华依据“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可知张畏岩脾气暴躁依据“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可知张畏岩知错能改虚心求教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主人公的从业经历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毛巾厂下岗→_______________→空闲捏制小泥人→_______________→变泥人为陶人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7.(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①“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她的脸因何“发烫”?②“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7.(3)请简要分析文题“泥土温润的光芒”的妙处【答案】(1)开油饼店, 专心捏泥人【解析】(1)通读全文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结合关键句子回答根据“她从山东安丘县城的一家毛巾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即可总结概括出答案【答案】(2)①表层原因脸因热气熏蒸而发烫深层原因他的话说到自己心坎上自己捏泥人的手艺得到行家认可脸因激动而发烫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随心所欲捏泥人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主人公心满意足的欢畅心情【解析】(2)①她的脸发烫有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从表层看她的脸发烫是因为烙油饼时热气熏蒸从深层看“专心捏泥人吧”这一句话说到了她心坎上她因为自己捏泥人的手艺得到行家认可而激动得脸发烫②“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随心所欲捏泥人的感觉比作游鱼归渊、飞鸟入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捏泥人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她心满意足的欢畅心情【答案】(3)①揭示了文章的内容主人公灵巧的双手不仅赋予了泥土鲜活的生命力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②点明中心揭示了深藏于泥土的无尽力量③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解析】(3)阅读文章可知“泥土温润的光芒”揭示了文章的内容主人公靠自己灵巧的双手将泥土捏成泥人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最终她成了“泥人王” 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传承了传统文化“泥土温润的光芒”揭示了文章中心泥土之中蕴藏着无尽能量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人们靠泥土繁衍生息也可以利用泥土进行创作让更多人看见泥土的魅力“温润”多用来形容人或者玉标题中用来形容泥土且泥土一般来说也不能发出“光芒” “泥土温润的光芒”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8.(1)以“爆米花”为线索补全文章情节①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②_______________→③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④母亲用爆米花待客→⑤_______________8.(2)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8.(3)文中的“爆米花”承载了母亲哪些具体的愿望?8.(4)联系上下文结合画线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她吃得很细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8.(5)通读全文分析第㉑段中“我”的复杂情感【答案】(1)②“我”与父亲打爆米花, ⑤母亲躲尝爆米花【解析】(1)本题要求“以‘爆米花’为线索补全文章情节” 可以根据提示的情节定位到文中具体的段落然后根据空缺部分的情节内容概括作答第②处对应“我和父亲每天就像钉在了两条矮凳上父亲负责摇机器拉风箱待加热到了一定温度让机器炸响机器里的大米就变成了松脆的体积暴涨的爆米花我负责把柴……”“很明显父亲摇着机器拉着风箱的节奏变慢了我把柴也是经过了十多天的熬夜打爆米花我和父亲都太累了”等内容可概括为“我”与父亲打爆米花第⑤处对应“可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无人的角落吃着爆米花”“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等内容可概括为母亲躲尝爆米花【答案】(2)交代了家境的贫苦和拮据(表现“我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是驱使母亲极度节俭、苛刻待己的根本原因为下文围绕爆米花发生的事件作铺垫【解析】(2)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而作为村里最穷人家的主妇母亲的忙碌里就会多几分恓惶”“可因为进账少她的口袋差不多已经空了”写出家境的贫苦揭示了母亲极度节俭的原因结构上贫苦的家境为下文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制作爆米花年货、用爆米花待客等情节作铺垫【答案】(3)①维护好最穷人家新年中待客、拜年的面子(表达出最穷人家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或“有钱待客”“有钱拜年”)②年后众多子女能够继续读书③苦难岁月中的新年里自己也有品尝爆米花、感受甜蜜的机会【解析】(3)由“年关和我们的学费就全都指望着这件事”可见母亲的愿望包括年后众多子女能够继续读书由“它的成本不高少量的大米和糖但因为经过爆米花机的加工体积增大了好多倍适合表达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可见母亲的愿望包括维护好最穷人家新年中待客、拜年的面子由“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可见母亲希望在苦难岁月中的新年里自己也有品尝爆米花、感受甜蜜的机会【答案】(4)“细致”是品尝过程的特点表现出母亲对享受爆米花片机会的珍惜“一小片”“三两片”表明母亲所拿爆米花片之少而小写出了母亲苛刻待己的节俭也表达了母亲在生活艰难时期对甜美生活的渴望【解析】(4)此题要求从词语角度入手要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这里“细致”写母亲吃得很慢很享受表现出母亲对享受爆米花片机会的珍惜“一小片”“三两片”是说母亲拿的爆米花片既小又少表现了母亲苛刻待己的特点总的来说母亲偷尝爆米花片表现了她对甜美生活的渴望【答案】(5)“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与母亲没有条件打扮自己(新年也只穿浆洗干净的旧衣服)有一定关系本段主要凸显母亲在“我”心中从未年轻过既表达了“我”对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生活苦难之重感到心痛也表达了“我”对儿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懂母亲的心理的惭愧还表达了“我”对自己儿时不能主动为母亲分忧的内疚更表达了“我”对母亲为家庭无私付出的感激和赞美【解析】(5)此题要结合全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结合文章“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母亲好像也从没吃过她精心准备的那些吃食”“她很少上桌总是坐在灶膛前吃每一顿剩下来的东西”等内容来看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就是一个很心酸的老妇模样”是因为她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在贫苦的家境中苛刻待己因此这份复杂的情感有“我”对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生活苦难的心痛之情有“我”对母亲为家庭无私付出的感激和赞美也有“我”对自己儿时不能主动为母亲分忧的内疚再联系“离开了打爆米花的那张小矮凳的束缚我就像一个野孩子到处找着寻欢作乐”“成年累月我们早已接受了这样的母亲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这份复杂情感还包括了“我”对儿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懂母亲的心理的惭愧之情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给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亵 dú __________ 涕________泗横流9.(2)从文中①②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9.(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修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渎, tì【解析】(1)“亵dú”应写作“亵渎” “涕泗横流”的“涕”应读作“tì”【答案】(2)①A, ②B【解析】(2)轮回佛家认为世间众生莫不辗转生死于六道之中生死像轮子旋转的过程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的进行某个行为周而复始有循环之意语境为“在生命里” 所以①处应选用“轮回”深沉形容程度深指声音低沉沉稳沉吟深思吟味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句中应与“轻松放开”语意相反所以②处应选用“沉吟”【答案】(3)只有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解析】(3)画线句子中“只要……才能……”不是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只要……就……”说法绝对也不适合语境应改为“只有……才能……”10.(1)根据表一你认为图一是哪一年国际儿童图书日的海报?说明理由10.(2)学校图书馆在4月2日举办了“图书日”活动你作为小记者要对活动进行采访报道请完成相关的采访提纲10.(3)活动中小叶重读了纪实类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他关注到《作者序》中的一句话“这本书的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资料链接】分析斯诺这样说的原因【资料链接】目录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一和红色农民的谈话/214二苏维埃工业/219三“他们唱得太多”/222第八章在红军中(上)一“真”的红军/228二对于彭德怀的印象/234三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239四游击战争的战术/244五红色战士的生活/250六政治集会/255第九章在红军中(下)一徐海东——一个红色的窑工/276二阶级战争在中国/284三西北四马/289四穆斯林与马克思主义者/29610.(4)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之后小蕊想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保安但她在延安地图上并没看到这一地名她觉得延安就是保安这引发了同学们之间的争论小叶就此询问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然后将他的话转述给大家我曾经听爷爷说过志丹县原名保安县是1936年6月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而改名的后来中华苏维埃政府把首都定在这里毛主席还在此生活了6个多月呢——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话小叶这样转述 _______________【答案】(1)2006年图片中飞马拉着车飞向天空车是由图书的造型变化而成周围有很多星星的图样紧密呼应了“书籍的命运写在星星上”的主题【解析】(1)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中所展示的是马拉着一本书飞向天空周围有很多星星其元素与2006年斯洛伐克读书日的主题“书籍的命运写在星星上”吻合【答案】(2)示例①了解学校图书日活动开展情况, ②学校图书馆馆长, ③学校图书馆安排了哪些读书活动?【解析】(2)作答本题要围绕活动主题和采访地点(学校图书馆)设计采访的目的要与学校图书馆在国际儿童读书日开展的活动有关采访对象可以是图书馆馆长也可以是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采访问题可以问此次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作用等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3)斯诺说这句话是因为书中的很多内容是依据材料加工组合而成的目录中的“到前线去的路上”“在红军中” 告诉我们很多材料是斯诺实地观察得来的目录中的“和红色农民的谈话”告诉我们有的材料是通过采访谈话而来的【解析】(3)《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一个最基本特点就是书中记叙的人物、故事都是真实的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不论是记录历史还是叙述现实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对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有可信的资料来源所以斯诺在《作者序》中说“这本书的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答案】(4)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的爷爷曾经对他说过保安县就是现在的志丹县是1936年为纪念刘志丹将军而更名的【解析】(4)作答此类题目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就本题而言首先要明确转述的主要内容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保安对应现在延安地图中的哪个地区以及更改为现在所用地名的原因” 其次要注意把“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话”中的“我”改为“他” 并点明被转述的对象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 句子要通顺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__(国籍)的 __________写的11.(2)这本书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答案】(1)昆虫记, 法国, 法布尔【解析】(1)根据自己对名著知识的积累结合题目提示的信息可知选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选段情节为螳螂大战蝗虫【答案】(2)示例①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②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③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解析】(2)《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明确昆虫的习性概括举例即可。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052240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一)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春赛竭力偏辟乌桕树B.嘱咐夹杂弥散弄潮儿C.驳回屹立欺侮乌蓬船D.痕迹豆荚诚肯打呵欠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泻气人目三分诚惶诚恐络绎不绝B.喧嚣殚精竭虑自出新裁油光可鉴C.穷溃为富不人因地制宜诚惶诚恐D.缰绳重峦叠嶂摧枯拉朽抑扬顿挫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6. 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躁________ 燥________ ;摹________ 蓦________ ;恬________聒________渺________ 缈________ ;绊________畔________ ;晦________悔________7. 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2)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三、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30分)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分点概括“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三项措施,每项不超过9个字。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日来,城北街道迅速行动,落实三项措施推进此项活动。
3月12日,街道领导在全场开展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大会上作动员蒋华,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设立办公室,明确职责,并有专人负责。
为有效推进工作进程,设立意见箱5个,电子邮箱1个,热线电话2部,采用这些创新载体,便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征求群众对全场干部作风的反应。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对语法知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水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渐渐不断逼近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A. 画线的词“环境”是名词“美丽”是形容词“创造”是动词B. “宝贵”是褒义词“因素”是中性词C. “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渐渐不断逼近” 这句话有语病正确的修改方法是去掉“正在”D. ①②③句语序不当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③①②【答案】C【解析】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区通过实施“雨露计划” 大力开展扶贫培训活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B.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C.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D. 福厦高速公路是连接省会福州和特区厦门的重要交通要道【答案】A【解析】B项搭配不当下降不能用倍数表示可将“成本下降了一倍”改为“成本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一半)”C项搭配不当“培养”和“水平”搭配不当可将“水平”改为“能力”D项语义重复“重要”和“要道”意思重复可删去“重要”故选A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①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③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 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④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A. ④②①③B. ④③②①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答案】A【解析】本题根据句意紧承上文的句子是④句写雁飞行时的状态②句紧承“雁阵”来阐述①③句在前文叙写的基础上来写“雁字” 根据句意①先写“雁字”的由来③写关于“雁字”的诗句据此分析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故选A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作奸犯科”“锲而不舍”等成语出自孔孟的言论B. 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雨果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莫泊桑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C.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但不能阐发观点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元而大盛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D. 中国是酒文化盛行的国度古代酒杯的称谓林林总总如觥、樽、白等等喝酒时还有一些助兴活动如“射”“弈”分别指以箭投壶游戏、下棋【答案】D【解析】A项“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B项“雨果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错误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C项“但不能阐发观点”错误应该是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选D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B.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的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C.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D.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岀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答案】A【解析】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诗中的“僵”“孤” 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6.(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答案】12、“僵”“孤”两字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凄凉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 更显诗人坚定不移的意志【解析】12、诗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 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枕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 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两字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凄凉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 更显诗人坚定不移的意志【答案】13、本诗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解析】13、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销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简要分析第②节中画线的“卓有成效”“颇有建树”两词的作用7.(2)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说说其交代了哪些内容7.(3)概括第②段的内容和作用7.(4)第④段是新闻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答案】(1)“卓有成效”指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文中指德国的贝林在血清疗法研究方面的成就之大“颇有建树”意思是很有功绩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绩丰硕这两个词语准确地评价了二人的成就体现消息语言的客观、严谨【解析】(1)作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文中画线的“卓有成就”用来形容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颇有建树”用来形容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这两个词彰显了二人在各自领域的极高造诣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严谨【答案】(2)导语是“瑞典国王和挪威…...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交代了颁奖方、奖项名称、奖励的对象【解析】(2)一般情况下新闻导语为新闻消息的开头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具有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等作用本文导语为第①段内容交代了颁奖方、奖项名称、奖励的对象【答案】(3)内容详细报道了获奖者的囯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作用这使所报道的新闻更加准确翔实【解析】(3)作答此题要注意概括出的段落内容要完整表达意思的要明确、清楚语句要简明扼要根据文本可知第②段详细报道了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样使得所报道的新闻更加准确翔实【答案】(4)新闻背景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的情况这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解析】(4)新闻背景是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酝酿和生存、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介绍了颁奖资金的来源“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的情况说明了新闻背景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8.(1)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穷的景致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8.(2)【乙】文第①段中写到太湖洞庭西山的石公山有什么作用?8.(3)叶圣陶在《苏州园林》提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在《假山》一文中他对园林中的假山持什么态度?请结合【乙】文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答案】(1)①建筑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②假山堆叠讲究艺术池沼或河道与周围景物的配合多样化③树木的栽种和修剪自然且体现四时之趣④花墙和廊子让园林的景致有深度和层次感【解析】(1)【甲】文分别介绍了苏州园林在四个方面对美的追求第①段写其建筑讲究自然之趣第②段写其中的假山堆叠讲究艺术池沼或河道与周围景物的配合多样化第③段写园林中的树木的栽种和修剪也着眼画意第④段写园中的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正因为如此苏州园林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穷的景致【答案】(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的洞穴和皱襞俯拾即是、浑然一气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假山要和全山的调子相协和否则就没有美感【解析】(2)【乙】文主要介绍了假山的特点与作用结合“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一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的‘真假山’ 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可知第①段中举石公山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假山要和全山的调子相协和否则就没有美感【答案】(3)苏州园林安排布置具有独创性给人审美的愉悦感无法被复制(或它不是用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布置且可以被大量复制的)《假山》一文中作者持否定态度文中“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堆叠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 树、亭与山不相称假山障蔽作用缺乏审美效果但作者对那些艺术品质高的假山还是给予肯定如顾家怡园中的假山具有障蔽作用颇具匠心艺术效果好【解析】(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关键要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区别从常理上来说中“艺术”讲究美感与独创性“技术”是一种能力是可以复制的据此分析即可结合【乙】文中的内容来看作者对假山的态度分为两个方面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如“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堆叠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 树、亭与山不相称可见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作者对那些艺术品质高的假山是持肯定态度的如顾家怡园中的假山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活动氛围我营造】(1)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请你为班级拟写两则宣传标语9.【和字用语我知晓】(2)根据语境填写带“和”字的四字短语“和”字被看做修德养性的关键也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生活中商人常说_______________ 贺人新婚要讲_______________ 团队内部需要_______________9.【和而不同我理解】(3)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9.【家庭和睦我参与】(4)请按要求回答问题我们的家庭中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发生摩擦周末好不容易大家休息但是爸爸要我们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妈妈要我们去探望外公外婆为此爸爸妈妈有了争吵作为家庭一员小明运用学到的知识对爸爸妈妈说了一段话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爸爸妈妈家和万事兴!【A】通过去探望长辈是你们孝心的体现我要为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咱们可以本周末去看望爷爷奶奶下周去看望外公外婆啊!【B】你们务必采纳哦!①【A】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②【B】处画线句子不得体应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一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大和精神示例二有容乃大心地宽以和为贵方事顺【解析】(1)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分析题干可知是为围绕“和”开展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写宣传标语以此为中心可拟写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大和精神【答案】(2)和气生财, 琴瑟和鸣, 以和为贵【解析】(2)根据积累可知商人常常认为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故生活中商人常说“和气生财” “琴瑟和鸣”的意思是比喻夫妇情笃和好感情融洽谐乐故贺人新婚要讲“琴瑟和鸣” 和谐有利于团队的发展故团队内部需要“以和为贵”【答案】(3)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贾”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解析】(3)注意仿写的句式结构是“从……的故事(名言、俗语)中我懂得了‘和’是……” 比如“将相和”的故事表达的是顾全大局的意识“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的是民族团结的美德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结合示例给出的句式结构进行仿写即可【答案】(4)①删去“通过”, ②希望你们采纳哦【解析】(4)①缺少主语应将“通过”去掉②“你们务必采纳哦”命令语气过于生硬应改为“希望你们采纳哦”10.(1)给画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__________(chuán chéng) __________(huān dù)氛围()10.(2)画线的文字“边唱歌边跳舞”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替换10.(3)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传承, 欢度, fēn wéi【解析】(1)“chuán chéng”写作“传承” “huān dù”写作“欢度” “氛围”读作“fēn wéi”【答案】(2)载歌载舞【解析】(2)根据题目要求用成语替换“边唱歌边跳舞” 所以成语意思与之相同即“载歌载舞”【答案】(3)“是平山农民们‘闹红火’时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应改为“‘渔家乐’活动是平山农民们‘闹红火’时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解析】(3)不合逻辑“重要项目”的主语应该是“‘渔家乐’活动”。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五)(含答案)134821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五)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1. 对下列复句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假设复句)B.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递进复句)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因果关系)D.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选择复句)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B.《邓稼先》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C.谦敬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令郎、惠顾、愚兄、垂爱都属于敬辞。
D.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
3. 下列句子中存在错别字的一项是()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B.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妆饰吧。
C.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D.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5. 下列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喜欢”、“欢喜”、“踊跃”、“忐忑”、“炫耀”都是形容词B.“中国大妈”、“改革经济”、“女汉子”、“江南style”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C.“习近平在专访中谈到,自170年前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未如此接近中国复兴之梦。
”这个句子是单句,宾语成分由主谓句充当D.“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What‘s the matter ?试题和答案
Unit 1 What is the matter ?单元综合卷I.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 ----What’s the m______ with Tommy? ---- He has a cough and a headache.2. I took my temperature and found that I had a high f_______.3. My feet are s_______ after the walk.4. He used his knife to cut o______ half his right arm.5. Lily may hurt h_______ when she is alone at home.II.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Anyone who knows the _______ (important) of the exam will study hard.2. He _______ (die) last year. He has been dead for one year.3. My mother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ought three _____(kilometer)of rice.4. You must be careful! Don’t cut _______ (your) with the new knife.5. The boys are _______ (hit) the dog.III.单项选择。
()1. I guess Peter and his sister Sally enjoyed ______at the dancing party.A. myselfB. himselfC. herselfD. themselves()2. You have to leave now ______ you can catch the early bus.A. so thatB. as soon asC. becauseD. although()3. Lisa is a little poor at Chinese. I think she needs ______ it every day.A. practice to speakB. to practice to speakC. practice speakingD. to practice speaking()4. The tower _______ ; the scientist is trying to save it.A. fell downB. is falling downC. will fallD. falls down()5. Don’t worry. She can look after your pet _______.A. careful enoughB. enough carefulC. carefully enoughD. enough carefully()6. ---- I have a bad _______.----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A. throatB. toothacheC. coldD. fever()7. The people in Ya’an have met lots of difficulties, but they didn’t _______hope.A. picked upB. give upC. look upD. waited for()8. ---- How is your grandma ?---- She’s fine. Sh e used to _______TV at home after supper. But now she isused to _______out for a walk.A. watch, goB. watching, goC. watching, goingD. watch, going()9. Tom was so careless that he ______ his right arm when he was riding to school.A. hurtsB. hurtC. has hurtD. had hurt()10. In order to speak English better, we ______ be afraid of losing face. Because the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ractice. Rememb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A. shouldB. shouldn’tC. have toD. had to()11. All the students like the teachers ______ can understand them.A. whoB. whomC. whichD. that()12. ______ I got back, I found my mother cooking for me.A. BeforeB. AfterC. WhenD. Since()13. ----I could not do it ______ your help. ----Thanks a lot.A. withB. withoutC. forD. to()14.Don’t ______ the bus until it stops.A. turn offB. put onC. set upD. get off()15.----What do you want to eat for lunch? I will prepare earlier today.----Honey, you______. Let’s go out to have something different.A. mustn’tB. shouldn’tC. can’tD. don’t have to()16. Tell the children ______ unhealthy food. It is bad for their health.A. not to eatB. to eatC. eatingD. not eating()17. ----Would you mind______ a break?----No, not at all.A. to takeB. takingC. not takeD. not to taking()18. There is ______ water in the glass. Would you like to get some for me ?A. a littleB. littleC. a fewD. few()19. It seems to ______. Let’s go home in a hurry.A. rainB. rainingC. rainsD. rained()20. If we _______ water, what should we do ?A. run out ofB. run outC. useD. with()21. If you don’t know this word, you can ______ in the dictionary.A. look them upB. look it upC. put it upD. set it up()22. She is tired. She _______ go to the party.A. mustB. shouldn’tC. don’tD. isn’t()23. Linda bought a large house ______a swimming pool.A. withB. inC. onD. from()24. Our classroom is ______ small ______ it can not hold 80 students.A. so, thatB. too, toC. not, enoughD. as, as()25. Mr. Li asks the students ______ in the river , because it’s too dangerous.A. swimB. to swimC. not to swimD. to not swimⅣ.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