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计算机兴趣小组
活动方案
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形势发展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合理休闲,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开发
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
能进行电脑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本学期徐国林、吴发贵计划组建计算机课外兴
趣小组,致力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一、活动目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通过活
动的开展,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学会运用画图板进行绘画创作;
认识Word的基本功能,懂得基本文字排版,学会制作电子刊物;认识Excel的基本功能,学会处理简单的数据;认识互联网,学会使用网络查找资料。

二、活动宗旨:通过组织课外爱好小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接触现代科
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科技意识、竞争
意识。

三、小组纪律:
1、不得携带零食进入微机室,上机操作按规定程序操作,不得随便乱用电
脑,更不能在电脑房玩游戏。

2、不要电脑房追逐嬉戏。

3、不在培训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4、能及时清除遗留垃圾。

5、按时到电脑房进行培训学习。

四、辅导教师:徐国林吴发贵陈雄邓国勇符仕佳
五、小组成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报名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

六、培训时间:计划每周二下午7:00~8:30
七、培训地点:学生微机室
八、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电脑绘画
阶段目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发与技巧;观察与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
健康审美的情趣。

发展特长,合理结合手绘画与计算机绘画,培养学生综
合兴趣,使不同知识面互相渗透帮助学习。

具体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 预备周
2 摸底练习,了解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3~4 认识计算机软件、硬件
5~6
学习绘图软件“画图”,认识“图画”的主要功
能,认识“图画”的界面,“图画”工具箱工具分
类介绍、练习,主要学习各种图色的方法以及编辑
颜色的方法
初识电脑绘画软件
7 综合运用各种学过的工具、功能进行画图
8~9
综合运用学过的软件进行绘画操作,设计制件
出一幅精美的图画。

培养学生手绘创作技

第二阶段文字编辑电子报刊
阶段目标:1、在初步学习word软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利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

2、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具体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0~11 第一章文字录入,排版
1、安排版面;
2、录入与排版
创作练习:课程表设

12~13 第二章制作扉页
1、插入插图;
2、制作页号和链接按钮
创作练习:书籍封面
设计
14~15
第三章制作内容页
1、根据需要设置页面背景色;
2、将页眉页号与链
接按钮条合并;3、插入文本框输入文章内容
4、在预留区域内插入图片,标题可插入艺术字。

5、制作其他内容页
创作练习:制作电子
报刊
16~17
第四章节封面制作
1、在草纸上设计封面。

2、使用矩形工具
3、插入艺术字;
4、插入文本框
5、插入图片;
6、对插入的矩形、艺术字、文本框
进行调整。

创作练习:设计贺卡
18~20
第五章制作封底页
1、设置页面背景色;
2、录入出版者和出版日期
3、完成相关链接的设置和目录页的分页工作
4、使用绘图工具为制作的电子报刊增色。

预览制
作完成的电子报刊,并作出适当调整和设置
创作练习:美化自己
的电子报刊
计算机兴趣活动小组
2017年3月6日
赠送以下资料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制订人:赵隆
所属系部:批准人:
制订时间:2015.09.05
二、基本信息
学分:4
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 学时,实践教学:32 学时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先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
后修课: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C语言基础
三、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大学入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
的基础课程。

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计算
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操作系统、互联网、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
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本课程也是为后续课程和专
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
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所以我们在制订的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和
上机学时的比例设置为1:1,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操作性的知识。

通过实验指导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向学生提供课余免费的上机时间,布置实用性强的上机练习内
容或课外实验大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通过网络获取知识
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为增加学生得兴趣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

(二)教学设计思想与实践:
1.实践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获取知识的
各种方法,加强对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的训练。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加深对计
算机概念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实验内容安排具有连贯性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注重连贯性,改变以往实验内容彼此独立的弊端,在window7操作、网络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档的实验内容上,分别设计一个大的题目,尽可能覆盖该章应知应会
的知识点,布置成连贯性的实验作业,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显著
提高。

除完成实践教程中要求的全部实验外,还提供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上传自己制作的网页,提高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3.小组协助学习
从教学形式上,采取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组织形式上,为了实现学习过程
的协作,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引入项目的概念,每个小组为一个项目小组,项目小组在整个学期内既
是学习小组又是工作小组。

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实验指导书为主线,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辅导和阶段
性评测为辅来完成,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4.实验课考核
本课程的前身考核都是采用笔试,为了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
课程的考核改革为: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卷面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70%;实践考核作品和平时上机成绩各占50%。

参加计算机相关竞赛获奖的成绩也算入创新能力加分。

课程作品则重点考核学
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a)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 2010的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Word2010 的使用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 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
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制作各种演示文稿;
7、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
8、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b)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
力。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水平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加强学
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c)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使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
前言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2.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领域;
3.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数制与编码);
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系统组成;
5.微型机的使用;
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的特点、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
2.掌握数制的基本概念,二进制数与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3.掌握基本术语及概念:位、字节、字长、容量、内存空间、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机
计算机系统;
4.掌握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了解主要硬件部件的功能与性
能参数;
5.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理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的概念,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以及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Windows7中文操作系统
主要教学内容
1.Windows操作系统的概述;
2.Windows系统的界面;
3.Windows 系统的基本操作;
4.Windows系统的文件及资源管理器;
5.Windows系统中应用程序管理;
6.控制面板的功能;
教学要求
1.了解Windows 7系统的安装、特点、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方法;
2.熟悉Windows 7系统中键盘与鼠标的用法,窗口与菜单的基本操作;
3.熟悉Windows系统“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与操作;
4.了解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过程,掌握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5.了解Windows系统中磁盘管理;
6.掌握Windows 7环境设置和常见系统配置。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
主要教学内容
1.Word2010文字处理功能概述;
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3.Word文档的排版;
4.Word表格制作与图形设置;
5.Word页面排版及文档打印。

教学要求
1.了解Office办公软件的构成及其功用;
2.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界面操作;
3.熟悉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与关闭,文字的录入与编辑等;
4.熟悉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
5.掌握表格的制作处理、图形的处理;
6.掌握文档的页面的处理,理解“所见即所得”的含义,了解文档打印设置等。

7.了解Word2010一些高级功能的使用,如邮件合并,样式与模板,题注与脚注、尾注,域和
宏等用法
第三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
主要教学内容
1.Excel2010概述;
2.Excel2010的基本操作;
3.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4.Excel的数据库功能;
5.Excel2010的数据与图表。

教学要求
1.理解Excel中常见名词和术语;
2.熟悉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的基本操作;
3.掌握数据的输入技巧及数据格式设置;
4.掌握单元格的引用,熟悉公式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5.了解Excel2010的数据库功能,掌握常见数据管理操作,如排序、检索、分类汇总与统计分
析等;
6.掌握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与格式处理等;
7.了解Excel数据表格的打印输出设置。

第四章中文演示软件PowerPoint2010
主要教学内容
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2.动画及超链接技术;
3.演示文稿的放映;
4.演示文稿的打包及打印。

教学要求
1.掌握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10的基本编辑操作;
2.掌握动画及超链接技术在演示文稿中的应用;
3.了解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与放映操作;
4.了解演示文稿的打包操作以及打印设置。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服务功能;
2.局域网的组成与应用;
3.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接人方式;
4.因特网的应用;
5.电子邮件的管理。

教学要求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以及分类;
2.掌握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局域网组成中各硬件设备的功能与使用;
3.了解OSI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的概念;
4.了解I P 地址与域名的概念,I
nternet 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5.掌握Internet
的接入方式及其服务与应用;
6.掌握IE 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管理与使用;
7.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六、实践教学
1.实验实训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安排是根据计算机水平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多媒体机房的软硬件环境配置,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加强其对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整个实践项目的设计分为课内实验训练项目和课外独立设计项目两大类。

其中,课内实验项目安排学时为
16学时,设计目的是为了配合相关章节的展开,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同
时也针对计算机水平考试的要求强化训练;课外独立设计项目的建议安排学时为
9学时,设
置目的是为了适应相关专业岗位群需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处理工作及生活中碰到的事务。

2.实验实训项目一览表
课内实验训练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章节学时备注
1 Windows 7基本操作第一章 1
2 Word 文档基本编辑
第二章 1
3 Word 表格制作、文档基本格式设置第二章 1
4 Word 文档图文混排
第二章 2 5 页面格式、高级功能及综合排版练习第二章 1 6 Excel2010的基本操作第三章 1
7 Excel基本操作(公式&函数) 第三章 1
8 Excel数据处理第三章 1
9 Excel电子表格综合练习第三章 2
10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及格式设置第四章 1
11 动态演示文稿制作、放映与发布第四章 1
12 PPT2010演示文稿综合练习第四章 2
13 多媒体组件的使用与素材采集第四章 1
14 Internet资源搜索第五章 1
课外独立设计项目一览表
序号独立实践项目名称建议学时备注
1 Word2010的图文混排与表格设计 3
2 Excel2010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3
3 Powerpoint2010的文稿演示排版与设计 3
3、习题与要求
本课程各章均有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建议在授课的同时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任务;另外,围绕计算机水平考试还有一套考试模拟软件,里面提供了大量的选择题和操作题题库,可以供学生复习备考使用,在相应章节课程内容完成时,也要督促学生加强模拟考试的训练,以便为水平考试打下基础。

七、考核与评价
课程学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
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具体考核与评价见以下实施方案:
(1)总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2)平时成绩由以下二部分组成:
①课内实验、课外独立实践设计占50%。

②到课考勤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情况占50%。

(3)考试成绩指期末考试成绩。

八、教材及参考书选用
1、所选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化教程》吴秀锦熊锡义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英语那个基础实验指导》吴秀锦熊锡义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丁爱萍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梁钜汎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附: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
考试大纲(2013版)
基本要求
1. 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MS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5.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 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
Out-lookExpress 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存储与处理。

3.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4.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与防治。

5.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6. 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及分类。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夹、库等。

4.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1)桌面外观的设置,基本的网络配置。

(2)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

(3)掌握文件、磁盘、显示属性的查看、设置等操作。

(4)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和选用。

(5)掌握检索文件、查询程序的方法。

(6)了解软、硬件的基本系统工具。

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 Word的基本概念,Word的基本功能和运行环境,Word的启动和退出。

2. 文档的创建、打开、输入、保存等基本操作。

3. 文本的选定、插入与删除、复制与移动、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技术;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4. 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文档页面设置、文档背景设置和文档分栏等基本排版技术。

5. 表格的创建、修改;表格的修饰;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6. 图形和图片的插入;图形的建立和编辑;文本框、艺术字的使用和编辑。

7. 文档的保护和打印。

四、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Excel 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建立、保存和退出;数据输入和编辑;工作表和单元格的选定、插入、删除、复制、移动;工作表的重命名和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

3. 工作表的格式化,包括设置单元格格式、设置列宽和行高、设置条件格式、使用样式、自动套用模
式和使用模板等。

4. 单元格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和复制,常用函数的使用。

5. 图表的建立、编辑和修改以及修饰。

6. 数据清单的概念,数据清单的建立,数据清单内容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合并,数据透视表的建立。

7. 工作表的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工作表中链接的建立。

8. 保护和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

五、PowerPoint 的功能和使用
1. 中文PowerPoint 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2. 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关闭和保存。

3. 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基本操作(版式、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

4. 幻灯片基本制作(文本、图片、艺术字、形状、表格等插入及其格式化)。

5. 演示文稿主题选用与幻灯片背景设置。

6. 演示文稿放映设计(动画设计、放映方式、切换效果)。

7. 演示文稿的打包和打印。

六、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应用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网络硬件和软件,TCP/ I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应用中常见的概念,如域名、IP地址、DNS服务等。

2. 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电子邮件的使用和操作。

考试方式
1. 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2010办公软件。

3.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

(20分)
(2)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

(10分)
(3)Word操作。

(25分)
(4)Excel 操作。

(20分)
(5)PowerPoint 操作。

(15分)
(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