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第二中学高三化学单元验收试题(5)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化学单元验收试题(5)新人教

还原反应
一、 选择题
1.(2013·安徽理综·12)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 ,还好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有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42- 最合适的实际是Ba(NO3)2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室温下,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
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2.(2013·山东理综·9)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硫酸
C .盐酸
D .稀硝酸
3.(2013·江苏化学·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丁乙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 ,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4. (2012·南京期初调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
B. 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Fe3+具有氧化性,可溶解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铜
D. 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具有漂白性,可将两者混合使用增强漂白效果
5.(2013·江苏化学·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6. (2012·泰州期中)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 H++Z -+XO -4=== X2++Z2+H2O(未配平),② 2M 2++R2===2M3++2R -,③ 2R -+Z2=== R2+2Z -。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反应2M2++Z2===2M3 ++2Z -不可以自发进行
B. R 元素在反应②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C. 反应①配平后,H2O 的化学计量数为8
D.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Z ->R ->M2+
7. (2012·盐城摸底)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见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
B. NaNO2与N2H4反应,NaNO2是氧化剂
C. 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 与NaNO2
D. NaN3分解,每产生1mol N2转移6mol e -
8. 双氧水可作为采矿业废液的处理剂,如用来消除采矿废液中的氰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KCN +H2O2+H2O===A +NH3↑(已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A 是一种正盐
B. 氨气是还原产物
C. 该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
D. 处理1mol KCN 转移1mol 电子
9. (2012·浙江理综)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HI===2FeCl2+I2+2HCl
2Co(OH)3+6HCl===2CoCl2+Cl2↑+6H2O
2Fe(OH)2+I2+2KOH===2Fe(OH)3+2KI
3I2+6KOH===5KI +KIO3+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K2CO3===2KSCN +CO2↑+H2O
KCN +CO2+H2O===HCN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3NaCl +NaClO4
NaClO4=====△ NaCl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Co(OH)3>I2
B. 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I2>KIO3
C. 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D. 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
10. (2012·海南)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mol ·L -1 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 M
B. M2+
C. M3+
D. MO2+
11.在一定条件下,RO -3与R -发生如下反应:RO -3+5R -+6H +
===3R2+3H2O 。

下列关于R 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R 位于ⅤA 族
B .R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是强酸
C .RO -3中的R 只能被还原
D .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12.(2011·试题调研,湖北八校联考)在浓盐酸中HNO2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
x+4H2O
+12Cl-+2HNO2+6H+===N2↑+3SnCly-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
①氧化剂是HNO2 ②还原性:Cl->N2 ③每生成2.8 g N2,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6 mol
x是氧化产物
④x为4,y为2 ⑤SnCl y-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

(2)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14. (2012·泗阳中学模拟)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具有的性质有: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Cu+===Cu2++Cu。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制CuH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 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uH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4) 如果把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请写出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
15.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2-
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
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2-
15. 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4+5e-+8H+===Mn2++4H2O ①
MnO-
4+3e-+2H2O===MnO2↓+4OH-②
MnO-
4(溶液绿色) ③
MnO-
4+e-===MnO2-
(1) 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_______影响。

(2) 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3) 将PbO2投入到酸性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氧化性:PbO2>KMnO4
b. 还原性:PbO2>KMnO4
c. 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
(4) 将高锰酸钾逐滴加入到硫化钾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KMnO4+________K2S+________===________K2MnO4+________K2SO4+________S↓+________。

②若生成6.4g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D解析:A、除去硫酸根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根,错误;B、要得到钠和氯气需要
AgCI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溶解度电解熔融的NaCl,错误;C、增加氯离子的量,
减小,错误;D、纯碱水呈碱性,正确。

2.A解析:首先硝酸与金属铝反应不生成氢气,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Na[Al(OH)4]、Al2(SO4)3、AlCl3,通过物料守恒可直接判断出等量的铝消耗NaOH物质的量最少。

3.B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代入逐一对照验证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A.若甲为焦炭,则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若甲为二氧化硫,则乙为亚硫酸氢铵,丙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

C.若甲为铁,丁为盐酸,则乙为氯化来铁,氯化来铁可能再与盐酸反应。

D.若甲为氢氧化钠,丁为二氧化碳,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4. C 解析:二氧化锰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性,选项A错误;选项B中K2FeO4具有强氧化性,选项B错误;二氧化硫和氯水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其产物不再具有漂白性。

5.A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A.源于《必修一》P99第8行原文。

B.源于《必修一》P76第9行原文。

C.源于《必修一》P87第3题及《必修一》P85第7行材料。

D.氯化铝从《选修三》电负性差值来看,它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情况下不导电,不能用于电解制铝。

《必修二》P88-P89都介绍了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铝。

6. C 解析:根据上述反应氧化性XO-4>Z2>R2>M3+,选项A的反应能自发进行,选项A的说法错误;反应②R元素被还原,选项B错误;①的反应是16H++10Z-+2XO-4===2X2++5Z2+8H2O,选项C正确;选项D的还原性顺序是X2+<Z-<R-<M2+,选项D错误。

7. D 解析:从转化图中可以看到NH4NO2微热分解,选项A的说法正确;N2H4的性质类似于NH3,与NaNO2反应,N2H4是还原剂,选项B的说法正确;NaNO2能氧化KI,选项C的说法正确;NaN3分解的方程式是2NaN3===2Na+3N2↑,每产生1mol N2转移3mol e-,选项
D的说法错误。

8. C 解析:根据元素守恒,A是KHCO3,选项A错误;NH3不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选项B错误;H2O2作氧化剂、KCN是还原剂,选项C正确;KCN中+2价的C被氧化为+4价的KHCO3,选项D中转移2mol电子,选项D错误。

9. A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酸性溶液):Co2O3>Cl2>Fe3+>I2,A选项错;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I2>KIO3,B选项正确;C选项,根据在热分解反应中稳定性弱的物质容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稳定性强的物质,C正确;D选项,根据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正确。

10. B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0.195g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0.006mol;MO+2中M的化合价为+5,设其降低为+x价,则有(5-x)×0.02×0.1=0.006,解得x=2,故B选项正确。

3说明R不是F,11.解析:A项R-说明R最外层电子是7个,R是第ⅦA族。

B项存在RO-
第ⅦA族元素中其他氢化物都是强酸。

C项R如果是氯,化合价还有+7价,RO-3中的R
也可以被氧化。

D项R如果是溴,R2为液体,如果是碘,R2为固体。

答案:B
x是氧化产12.解析:反应中,HNO2得到电子为氧化剂,SnCl2失去电子为还原剂,SnCly-
物, Cl-在反应中没有得失电子。

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故生成2.8 g N2 (0.1 mol)的同时SnCl2失去0.6 mol电子。

根据电荷守恒有:-12+6=-3y,y=2,微粒
x中有:+4-x=-2,x=6。

综合上述,①③⑤正确。

SnCly-
答案:A
13. (1)H2O2
(2) H2CrO4 Cr(OH)3
(3) 2H2CrO4+3H2O2===2C得6e-r(OH)3+3O失去6e-2↑+2H2O
(4) 3.36L
解析:根据已知的半反应H2O2―→O2,则另一半反应是H2CrO4―→Cr(OH)3,反应的方程式是3H2O2+2H2CrO4===3O2↑+2Cr(OH)3+2H2O。

14. (1)还原剂
(2) 2CuH+3Cl2===2CuCl2+2HCl
(3) H2
(4) CuH+3H++NO-3===Cu2++NO↑+2H2O
解析:(1)+2价Cu→+1价Cu,需要加还原剂。

(2) Cl2是强氧化剂,将其氧化为CuCl2和HCl。

(3) 2CuH+2HCl===CuCl2+H2↑+Cu。

(4) CuH被硝酸氧化为Cu2+和H2O。

15.解析:(1)在酸性环境中,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Cl-和H2O:ClO-+2I-+2H+===I2+Cl-+H2O。

4,
3~2e-~SO2-(2)实验①中生成的I2具有氧化性,将SO2-
3氧化为SO2-
4,根据SO2-
0.002 mol Na2SO3失去电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0.002 mol=0.004 mol。

(3)根据实验①知氧化性:ClO->I2,根据实验②知氧化性:I2>SO2-
4,故氧化性:ClO-4。

>I2>SO2-
答案:(1)ClO-+2I-+2H+===I2+Cl-+H2O
4<I2<ClO-
(2)0.004 mol (3)SO2-
16. (1)酸碱性
4Mn2+
(2) MnO-
(3) a
(4) ① 28 5 24KOH 28 3 2 12H2O ② 2.8mol
解析:(1)上述①②③的反应分别是酸性、碱性和中性时的半反应,说明酸碱性对被还原的产物影响。

(2) 通入SO2属于酸性条件下的反应
(3) PbO2氧化Mn2+,产物是Pb2+和MnO-4,说明氧化性PbO2>KMnO4,由于KMnO4氧化性>Cl2,故不能用盐酸酸化。

(4) ① 配平后的方程式是28KMnO4+5K2S+24KOH===28K2MnO4+3K2SO4+2S↓+12H2O。

② n(S)=0.2mol,n(KMnO4)=2.8mol,转移n(e-)=2.8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