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关于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以介绍设计方法为宗旨,着重实力,力图做到内容完整、详实。

本书主要介绍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工艺规程CAD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
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第一章课题简介
本零件主要用于减速器的传动轴,它要求的精度较高。

其原始资料如下:
零件材料: 45钢
技术要求:齿轮轴应经调质处理,硬度为20—30HRC 生产批量:批量生产
零件数据:见零件图
齿轮轴零件图
第二章设计内容
2.1零件分析
2.1.1零件的作用
本零件的作用是用于减速器内部传动用的,且要求传动平稳。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主要加工表面有:
(1).尺寸φ20m6圆周面
(2).尺寸φ24圆周面
(3).尺寸φ24圆周面
(4).φ34圆周面及齿面
(5).公称直径φ12螺纹
(6).锥面1:20的外表面
(7).二端面为基准面
由上述可知,各加工表面以尺寸φ20m6圆周面、φ34圆周面及齿面为主,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因此,拟订φ20m6圆周面、φ34圆周面及齿面为主的工艺方案。

为了保
证各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应以二端面为定位基准,便于实现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

以保证其它重要尺寸。

2.1.3零件毛坯的选择
考虑到零件的经济性和综合性能要求,零件材料为45钢。

2.1.4零件的定位基准面的选择
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基准面选择的正确与否,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使生产力得到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基准面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要保证粗基准定位所加工出的精基准有较高的精度,通过精基准定位使后续各被加工表面具有较高的均匀的加工余量,并与非加工表面保持应有的相对位
置精度。

在确定粗基准时,要保证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和加工表面余量合理分配原则,在本零件中,先以左端面基准面为粗基准,加工φ34圆φ24外圆,然后加工φ20m6的表面外圆,且保证各轴段的长度尺寸。

调头以后以右端面为基准面来加工φ24外圆表面,然后加工φ20m6的表面外圆,再进行M12的螺纹加工且保证各轴段的长度尺寸;在精加工时再加工φ20m6的外圆周锥度20
:1
第三章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拟订零件的加工路线是制定工艺规程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定位基准,确定加工顺序,各工序采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该零件是批量生产,可以采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工序以分散为主,某些工序可以适当集中应划分加工阶段,将粗加工和精加工分开;刀具和量具的选择可以专用的与适用的相结合,根据以上分析,初步拟订的工艺路线方案(一)如下:
工序 1 锯
2 锻
3 正火
4 粗车
5 精车
6 精车
7 滚齿
8 渗碳
9 淬火
10 校核
11 磨外圆
12 抛光
13 磨齿
14 铣
15 钳
16 检验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①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简要写明各道工序,作为生产管理使用。

②工艺卡片
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作为指导工人生产和帮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除写明工序内容外,还应填写工序所采用的切削用量和工装设备名称、代号等。

③工序卡片
用于指导工人进行生产的更为详细的工艺文件,在大批量生产的关键零件的关键工序才使用。

(1)简图可按比例缩小,用尽量少的投影视图表达。

简图也可以只画出与加工部位有关的局部视图,除加工面、定位面夹紧面、主要轮廓面,其余线条可省略,以必需、明了为度。

(2)被加工表面用粗实线(或红线)表示,其余均用细实线。

应标明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及粗糙度要求。

详见工序卡片(在此处插入工序卡片)
总结
时光飞逝,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

回首这两个多月的设计过程,感慨万千。

使我从中学到了以前在课内根本就学不到的东西。

受益匪浅!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前上课没有学到的知识,在这次设计当中也涉及到了。

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这次设计将我以前学过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等知识很好的串联了起来,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作用。

在毕业设计中,首先是对工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这样在加工工件就可以知道用什么机床加工,怎样加工,加工工艺装备及设备等,因此,工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毕业设计中还用到了CAD制图和一些计算机软件,因为学的时间长了,因此在开始画图的时候有很多问题,而且不熟练,需参阅课本。

但不久就能熟练的画了。

CAD 制图不管是现在,对以后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因此,这次毕业设计真正将以前所学的联系到实际应用中来了。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关于专用夹具的设计,因为机床夹具的设计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作为理论知识讲的,并没有亲自设计过,因此,在开始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根据步骤一步一步的设计,画图,查阅各种关于专用夹具的设计资料,终于将它设计了出来,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在这之中我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也懂得了很多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一点更是重要,就是我能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设计一个零件,也因此,我了解了设计人员的思想,每一个零件,每件产品都是先设计出来,再加工的,因此,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点不能马虎,每个步骤都必须有理有据,不是凭空捏造的。

而且,各种标准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查阅大量资料,而且设计一个零件,需要花好长时间。

亲自上阵后我才知道,做每件是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是要付出大量代价的。

因此,我们也要用心去体会每个设计者的心思,这样才能像他们一样设计出好的作品。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对我来说有所收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收获:
(1)能把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的运用的这次设计中,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

(2)学会了参阅各种资料及查各种余量、切削用量等手册。

(3)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有些步骤,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是很好,需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2)有些工艺路线制定的不是太好,而且余量、切削用量设计不是很精确,需在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进一步改进。

综上所述:这次的毕业设计对我以后的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我认识到,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必须做到认真、谨慎,时时处处细心。

参考文献
1.顾崇衍等编著。

机械制造工艺学。

陕西:科技技术出版社,1981。

2.倪森寿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张进生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4.姜敏凤主编。

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编。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
出版社,1989。

6.胡家秀主编。

简明机械零件设计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江南学院肖继德南京金陵职业大学陈宁平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

机械
工业出版社,1997。

8.倪森寿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习题集和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9.刘越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0.赵如福主编。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1。

11.南京工程学院陈于萍主编沈阳大学周兆元副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孙本绪熊万武编。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13.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9。

14.王启平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15.浦林祥主编。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6.张耀宸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17.艾兴,肖诗纲编。

切削用量手册。

18.马贤智主编。

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9.张龙勋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0.赵家齐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