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同步课时卷(附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上生物练习册第一单元第一章二节
1.环境中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和两大类,空气是因素,小麦周围的杂草是因素。
2.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等。
3.生物的、和等必须适应环境。
例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贮存大量的,还能代替叶进行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
4.生物的生存也能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相互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5.青蛙、蛇等动物到冬季就会冬眠,影响冬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6.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
A.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7.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此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营养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8.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它在沙漠中能生存下来;而一些高大且叶片宽阔的乔木却不能在沙漠中存活下来,这说明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C.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
D.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无关
9.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10.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只选取一个环境变量,其目的是( )
A.变量少,便于讨论
B.形成对照,便于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C.变量少,实验就可以简化
D.因为实验条件不够
11.分布在山坡南面的植物一般比北面的长势好,主要原因是山坡南面( )
A.光照充足
B.温度较高
C.空气新鲜
D.土壤肥沃
12.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3.下列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的是( )
A.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B.比目鱼的两眼生在一侧
C.秋天大雁南飞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14.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
这说明( )
A.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B.环境造就了生物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D.生物体的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15.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16.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
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
17.下列诗句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8.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19.菊花一般在秋天开花,这主要是受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
从夏天到冬天光照时间越来越短,到了秋天,光照时间短于某一特定的光照时间时,菊花就开放了。
请你想一下,怎样才能让菊花提前开放呢?
20.古人在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中描写的景色,主要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 )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空气
21.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比内蒙古大草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多许多。
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
B.阳光
C.土壤和空气
D.水分和温度
22.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D.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23.蚯蚓的身体上着生刚毛,有助于在洞穴中运动,其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呼吸,蚯蚓的活动又会使土壤疏松,这说明( )
A.生物的生存依靠一定的环境
B.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以上三项都对
2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分泌的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D.生物能对其所生活的环境造成影响
25.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
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温度
D.空气
26.白菜和青菜在沙漠中难以成活,这是因为沙漠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27.下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甲植物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温暖地区
28.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9.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变色龙在岩石上呈灰色
B.海上台风多,小岛上残翅、无翅昆虫多
C.北极熊皮下脂肪厚
D.蝙蝠听觉敏感以适应夜间飞行
31.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营养
B.遗传
C.呼吸
D.生长
32.下列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
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
③某些藻类和真菌形成地衣;
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CO2供植物光合作用;
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
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3.下图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禾谷类来讲,图中的生物因素有,非生物因素有。
(2)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3)假如该地区半年内不见阳光,最先灭亡的生物将是。
34.一次,小红和妈妈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结果下午打开一看,小红惊呆了,黄豆芽怎么变成“绿”豆芽了呢?你能帮小红解开这个谜吗?请你和小红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你的问题是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你作出的假设是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②将甲放在下培养,乙放在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语“昙花一现”常用来形容事物好景不长。
其实昙花的开放时间有两个多小时,只是昙花在晚上开放,开花时人正在睡觉,没有被观察到,而早上醒来以后,花早已凋谢。
(1)影响昙花开放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让昙花在白天开放吗?
36.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
上甲、乙、丙标签。
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
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所示),观察一段时间。
甲乙丙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其中瓶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对蚯蚓的影响。
37.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个同一品种的水仙头(水仙的鳞茎),分为甲、乙两组,甲组10个水仙头较大,不做任何处理;乙组10个水仙头较小,均剥去鳞片叶,露出花芽,再用0.1毫克/毫
升的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花芽。
将两组水仙头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培养,结果乙组水仙头的平均开花时间比甲组提前了20天。
据此,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了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头开花
的结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假设是。
(2)用较多数量的水仙头做实验的目的是。
(3)该实验设计中有不够严密之处,请予以纠正。
3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蜂兰花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相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
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蜂兰花传粉。
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
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
植物的根系对土
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
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
土壤中动物(蚯蚓等)的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
(1)材料一说明。
(2)材料二说明。
参考答案
1.生物生活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生物
2.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3.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水分水分光合水分
4.影响依赖影响
5.D
6.D
7.B
8.B
9.A
10.B
11.A
12.C
13.D
14.D
15.C
16.A
17.C
18.B
19.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光照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放。
具体做法是:夏天过后,人为地每天提前两小时将菊花移入暗室,缩短光照时间,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菊花就会提前开放。
20.A
21.D
22.B
23.D
24.A
25.B
26.C
27.A
28.C
29.D
30.B
31.A
32.C
33.(1)水草、昆虫、兔、食虫鸟、细菌和真菌阳光、空气、温度、水和土壤
(2)阳光、空气、温度、水
(3)禾谷类、水草
34.(1)光照
(2)光照
(3)阳光黑暗
(4)变不变
(5)光照
35.(1)光照
(2)将快要开花的昙花放在暗室内,让它白天(7:30~ 19:30)处于黑暗的环境中,晚上(19:30~ 凌晨7:30)用100 W的白炽灯和40 W的日光灯同时照射,过几天就可以在白天看到昙花开花了。
(注意:用灯泡照射时不要离花太近,以免烧坏昙花)
36.(1)乙瓶湿润的体壁
(2)水分甲
(3)光照
37.(1)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头开花
(2)避免出现偶然性
(3)①取20个大小相同的同一品种的水仙头,均剥去鳞片叶,露出花芽。
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用萘乙酸处理
38.(1)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生物能够影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