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国外_胰腺癌治疗方案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由于胰腺位置特殊,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在胰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国外胰腺癌的治疗方案。
一、早期诊断与评估1. 影像学检查: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
2. 血液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的诊断和随访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3.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级。
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根治性手术:对于早期胰腺癌,如肿瘤局限于胰腺,未侵犯周围器官和血管,可行根治性手术。
常见的根治性手术包括:-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切除胰腺、部分胃、部分小肠、胆总管、胆囊和周围淋巴结。
- 胰体尾切除术:切除胰腺体尾部,保留胰头部。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胰腺头部、十二指肠、部分胃、胆总管、胆囊和周围淋巴结。
(2)姑息性手术:对于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可行姑息性手术,如胆道减压术、胃空肠吻合术等,以缓解症状。
2. 放射治疗(1)外照射放疗:适用于胰腺癌局部晚期或复发患者,可减轻疼痛、控制肿瘤生长。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提高放疗效果。
3. 化学治疗(1)系统性化疗:适用于胰腺癌晚期或复发患者,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FU、吉西他滨、替吉奥等。
(2)靶向治疗:针对胰腺癌相关信号通路,如EGFR、VEGF、PI3K/AKT等,抑制肿瘤生长。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索拉非尼、奥沙利铂等。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目前,国外研究较多的免疫治疗药物有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
5. 综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如手术联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3原发性胰腺癌诊疗指南
2023原发性胰腺癌诊疗指南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原发性胰腺癌诊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并采用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背景原发性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致命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非常关键。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确定胰腺肿块的位置和特征。
* 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通过检查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以及了解病史,医生可以初步怀疑胰腺癌的存在。
*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可提供额外信息来支持胰腺癌的诊断。
治疗方法胰腺癌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辅助化疗和放疗等。
*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见的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头切除术等。
* 辅助化疗:对于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胰腺癌,辅助化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并提高生存率。
* 放疗:放疗可以用于手术前或手术后的胰腺癌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随访和预防对于胰腺癌患者,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旨在监测病情变化和早期发现复发。
此外,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也可以降低罹患胰腺癌的风险。
结论2023原发性胰腺癌诊疗指南提供了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采用简单策略和综合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胰腺癌这一威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一、背景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现,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为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制定本最佳治疗方案。
二、目标1. 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为患者争取宝贵治疗时间。
2.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胰腺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治疗方案1. 早期诊断(1)加强胰腺癌筛查,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2)利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3)开展胰腺癌相关基因检测,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2. 治疗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充分发挥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优势。
(3)注重患者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3. 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
根据肿瘤位置、大小、浸润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胰腺癌化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3)放疗:术前术后放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放疗耐受性,制定放疗计划。
(4)靶向治疗:针对胰腺癌相关基因突变,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5)免疫治疗:探索胰腺癌免疫治疗新方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4. 并发症处理(1)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如胰瘘、胆瘘、感染等。
(2)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
(3)注重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治疗效果评价1. 生存期:以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为主要评价指标。
2.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3. 治疗反应: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估治疗反应。
胰腺癌
胰腺癌(胰头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胰腺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致难以获得早期诊断,确诊时多已属晚期,是目前预后最差癌肿之一。
胰腺癌(cancer of pancreas, pancreatic cancer)最早由Mondiare及Battersdy叙述。
1888年Bard和Pis在文献上做了临床报告。
1935年,美国著名外科学家Whipple首先报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从而确立了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和壶腹部恶性肿瘤的方式。
1943年,Rockeg首先实行了全胰切除术。
国内余文光于1954年首先报告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例。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美国1988年发病率为9.0/10万,男:女为1.3:1。
多见于45岁以上者。
瑞典发病率较高,为125/10万,并且在过去20年里保持不变。
英国和挪威各增加了l倍。
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加拿大、丹麦和波兰的标化发病率增加了50%以上。
在我国,胰腺癌已成为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胰腺癌病人比50年代增加了5~6倍。
而且据北京地区7家医院354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岁者占80%,近来,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就胰腺癌的发生部位而言,仍以胰头部位最多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病因学胰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发病率增高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摄入过多、内分泌代谢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
组织类型胰腺癌的组织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见,约占90%。
组织学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下分类法可供参考:①导管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囊腺癌,鳞形上皮癌,腺鳞癌,粘液癌;②腺泡细胞癌;③胰岛细胞癌;④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
胰腺癌诊断治疗标准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胰腺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癌症发生于胰腺组织者,称为胰腺癌2.2胰头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右侧的胰腺癌,为胰头癌。
钩突是胰头的一部分。
2.3 胰体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胰腺癌,为胰体癌。
2.4 胰尾癌:发生于腹主动脉与脾门之间的胰腺癌,为胰尾癌。
2.5 全胰癌:肿瘤部位超过2个区域的胰腺癌,为全胰癌。
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3.1 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
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对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3.2 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而命名。
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3.3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粘蛋白型糖类抗原,人体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甚至没有。
发生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其含量可升高,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时尤为明显。
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242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特异性较高,即在恶性肿瘤时升高明显,而良性疾病时一般不升高,且具有独立预示价值,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有报道其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2024胰腺癌NCCN指南解读
2024胰腺癌NCCN指南解读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期和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指南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
本文档将深入解读2024年NCCN胰腺癌指南,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胰腺癌患者。
指南概述诊断- 影像学检查:指南推荐对疑似胰腺癌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MRI和pet-CT也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 生物标志物: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但其特异性不高。
- 组织病理学: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或手术切除后进行。
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指南推荐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
- 新辅助化疗:指南建议在手术前使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 辅助化疗:手术后,患者可接受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辅助化疗。
- 放射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可以作为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
- 系统性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指南推荐使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
指南更新点分子靶向药物- 指南强调了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靶向治疗,如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认可。
综合治疗策略- 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胰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包括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和病理科的专业合作。
结论2024年NCCN胰腺癌指南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治疗框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新药和治疗技术的出现,这些指南可能会继续演变,以反映最佳临床实践。
请根据您的具体需求继续完善文档内容,包括具体药物剂量、治疗流程、特殊情况的处理等详细信息。
胰腺癌科普讲座课件
这些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晚期症状
晚期可能出现黄疸、剧烈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
这些症状提示胰腺癌可能已经发展到较严重的阶 段。
胰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其他表现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胰腺癌导致的代谢变化。
然而,单独的标志物检测不能确诊胰腺癌。
如何治疗胰腺癌?
如何治疗胰腺癌?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
但只有少数患者在诊断时适合手术。
如何治疗胰腺癌? 化疗
化疗可用于手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胰腺癌的控制 。
化疗可以帮助减缓病情进展,改善生存率。
如何治疗胰腺癌? 放疗
放疗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缓解症状或控制肿瘤生 长。
什么是胰腺癌?
发病率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尤其是 北美和欧洲地区。
根据统计,胰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
什么是胰腺癌?
类型
最常见的类型是胰腺导管腺癌,占所有胰腺癌病 例的90%。
其他类型包括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谁容易得胰腺癌?
谁容易得胰腺癌?
高危人群
吸烟、肥胖、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的 人群更易患胰腺癌。
如何诊断胰腺癌?
如何诊断胰腺癌?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MRI和超声波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工 具。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胰腺的形态变化 。
如何诊断胰腺癌? 组织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胰腺组织以进行 病理学检查。
这一步通常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
如何诊断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实验室诊断标准
胰腺癌实验室诊断标准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很难早期发现,因此,实验室诊断成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胰腺癌的实验室诊断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炎症指标、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检测指标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参考意义。
1. 肿瘤标志物胰腺癌涉及多个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表达,常见的包括CA19-9、CEA和CA125等。
其中,CA19-9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其升高与胰腺癌的诊断和疾病进展有关。
一般来说,CA19-9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升高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有关。
虽然CA19-9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筛查和鉴别诊断指标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肝功能胰腺癌的肝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因此,肝功能的检测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等。
肝功能异常提示胰腺癌可能已经累及肝脏或发生了转移,对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炎症指标胰腺癌常伴随有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因此,在胰腺癌的实验室诊断中,炎症指标的测定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常用的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等。
这些指标的升高提示胰腺癌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反应,可能预示着肿瘤的进展和预后。
4. 凝血功能胰腺癌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高凝状态和低凝状态的交替出现。
因此,凝血功能的评估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等。
凝血功能异常提示胰腺癌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的风险。
5. 肾功能胰腺癌患者常因肿瘤的浸润和压迫而导致肾功能受损。
检测肾功能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肾脏受损程度,并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NCCN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2023.V2) (3)
NCCN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2023.V2)介绍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且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改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NCC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制定了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医生在胰腺癌的管理中的决策和治疗方案选择。
本文档将介绍NCCN关于胰腺癌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最新版本(2023.V2),内容涵盖胰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和随访等方面。
胰腺癌的分期和诊断胰腺癌的分期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NCCN 指南采用了TNM分期系统,并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侵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将胰腺癌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同时,在诊断胰腺癌时,NCCN建议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超声、CT扫描、MRI和内镜超声等,以便尽可能准确地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胰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根据NCCN指南,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NCCN指南中对不同分期的胰腺癌提出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建议,包括Whipple手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静脉重建等。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不适用,此时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放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NCCN指南建议将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或者姑息治疗的选项,可以用来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化疗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NCCN指南中列出了多种化疗方案,包括单药和联合药物治疗。
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胰腺癌的随访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NCCN指南中建议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和分期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并对随访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在随访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及对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
胰腺癌诊断的金标准
胰腺癌诊断的金标准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且晚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胰腺癌的诊断成为了临床医生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介绍胰腺癌的诊断标准及其诊断方法。
一、胰腺癌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逐渐显现。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消瘦、乏力、黄疸、恶心、呕吐等。
临床表现部分缺乏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检查,其中以CT检查最为常用。
CT检查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并能判断是否有转移。
对于胰头癌,超声检查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
通过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病理特征、分化程度等信息,有助于明确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
组织学检查主要包括穿刺活检、内镜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
4. 肿瘤标志物检查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19-9等。
虽然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诊断并不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对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胰腺癌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及体征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逐渐显现。
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消瘦、乏力、黄疸、恶心、呕吐等。
体检时,可触及胰腺肿大,但此时肿瘤已较晚期。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CT检查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并能判断是否有转移。
对于胰头癌,超声检查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MRI 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胰腺周围组织的情况,但对于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如CT。
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
通过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病理特征、分化程度等信息,有助于明确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
组织学检查主要包括穿刺活检、内镜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
4. 肿瘤标志物检查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19-9等。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引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消化道肿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将介绍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发现,吸烟、饮食结构不合理、慢性胰腺炎等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对胰腺癌的发病起到一定作用。
诊断标准胰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
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乏力、消瘦、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内镜超声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围等情况。
病理学检查则是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诊断,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治疗方法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可以切除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而姑息性手术则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放疗和化疗可以辅助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胰腺癌的关键步骤,手术方式和范围根据肿瘤的分期和位置而定。
对于早期胰腺癌,可以采用根治性手术,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等。
对于中晚期胰腺癌,则可以采用姑息性手术,如胆肠吻合术、胃肠吻合术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手术治疗中,微创手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兴起,使得手术创伤减小,患者恢复时间缩短。
同时,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胰腺癌诊治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
根据不同的评估体系,预后评估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医院推荐胰腺癌治疗方案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
一、引言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预后不良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本文将针对医院推荐的胰腺癌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胰腺癌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适用于早期胰腺癌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等疾病。
该手术涉及切除胰头、远端胃、十二指肠、部分胆总管、胆囊及淋巴结等。
(2)胰腺体尾切除术:适用于胰腺体尾部肿瘤。
该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胰腺体尾部、脾脏、部分胃及部分肠系膜。
(3)胰腺中段切除术:适用于胰腺中段肿瘤。
该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胰腺中段、部分胃及部分肠系膜。
2. 放疗治疗放疗是胰腺癌治疗的辅助手段,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手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2)手术后放疗:可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
(3)姑息性放疗: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化疗治疗化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适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1)5-氟尿嘧啶(5-FU):为常用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
(2)吉西他滨: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一线药物,疗效优于5-FU。
(3)替吉奥:为口服化疗药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胰腺癌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1)索拉非尼: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2)阿帕替尼:为口服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肿瘤细胞。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及早发现
和诊断胰腺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胰腺癌的诊断标准,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1. 临床症状。
胰腺癌的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但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进行性
消瘦、食欲减退、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
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3.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如CA19-9、CEA等肿
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胰腺癌。
此外,肝
功能、胰腺酶等指标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4. 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胰腺癌最终确诊的手段,通过胰腺穿刺活检或手
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是否为胰腺癌,确定病理类
型和分级,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5. 临床分期。
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情况,医生可以对
胰腺癌进行分期,分期结果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总之,胰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组织学检查和临床分期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身体健康,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提高
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与实践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与实践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
针对胰腺癌的诊疗,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胰腺癌诊疗指南给予了详尽的解读与实践指导,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与实践分析。
一、胰腺癌的定义与分类胰腺癌是指起源于胰腺的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可分为导管细胞癌、内分泌肿瘤和混合型肿瘤等。
不同类型的胰腺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发展速度和预后。
二、胰腺癌的诊断与分期诊断胰腺癌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内镜超声。
对确诊的胰腺癌,需要进行分期以指导后续治疗。
按照TNM分期,将胰腺癌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三、手术治疗与辅助治疗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手术切除可分为Whipple手术、脾切除和胰体尾切除等。
手术切除后,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四、化疗药物选择与副作用管理化疗在胰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等。
然而,化疗药物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
执业药师在化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药物合理应用和副作用管理。
五、靶向治疗与个体化治疗近年来,胰腺癌的靶向治疗受到广泛关注。
靶向药物如培美曲塞、吉非替尼等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用,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六、镇痛与支持治疗胰腺癌常伴随剧烈的疼痛,镇痛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
另外,胰腺癌治疗期间还需进行支持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抗恶心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七、临床试验与随访针对胰腺癌的临床试验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执业药师可以积极参与临床试验的药物管理和患者随访工作,推动胰腺癌治疗的不断进步。
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
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
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是经过初步检查和症状评估后,进行以下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ultrasound):可以检测胰腺肿块和是否存在胰管梗阻。
2.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评估胰腺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3.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有助于评估胰腺的结构,特别是胰腺周围的管道。
4.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通过内镜和超声波探头,可以直接观察胰腺和胰管,进行组织生物学检查。
5. 组织活检:如果影像学检查初步显示有可疑的胰腺肿块,医生可能会进行组织活检,通过细针穿刺或手术切取组织样本,进一步确认是否为胰腺癌。
尽管这些方法是首选的诊断方法,但有时候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测试来对胰腺癌进行确诊。
医生会综合病史、症状和各种检查结果来做出最终诊断。
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胰腺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肿瘤疾病,早期受影响的症状不明显,病情晚期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非常重要。
胰腺癌的诊断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很困难,常规检查不敏感。
大部分患者在胰腺癌晚期才被诊断出来,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目前,影像技术是胰腺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检查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胰腺的变化情况,提高早期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例如家族史和长期吸烟等,应该采取相关检查,例如胰腺酶水平测试、血液测试、内镜手术治疗等。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肯定诊断,可以通过活检来获取组织样本,进一步确诊。
胰腺癌的治疗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手术、辅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
手术是胰腺癌治疗的核心,可以完全切除肿瘤,提高治愈率。
但是,手术并不适合所有患者,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癌症严重程度等因素。
如果肿瘤处于早期阶段,手术切除的机会更大。
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化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辐射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有选择地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治疗的方法。
除了上述的治疗手段,对于胰腺癌的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烟熏、腌制、油炸等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
同时,尽量避免吸烟、饮酒、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锻炼等习惯,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患者早日获得有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状态。
因此,广泛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必然会为医学界提供更多有益的治疗手段。
胰腺癌的治疗
Gemcitabine为基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 Meta分析
20个临床试验Meta分析结果
PFS而不是RR是GEM为基础联合化疗临床 试验代替OS的可靠研究终点
PFS只在plat-Gem vs. Gem的临床试验中有 显著意义
美国临床肿瘤协会资料
平均患病年龄为63岁,30岁以前很少发病。 世界人口老龄化,60以上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与胰腺癌相关肥胖、糖尿病,
甚至缺乏运动等均可能导致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胰腺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有胰腺癌家族史; 突发不典型糖尿病,缺乏家族史,很快胰岛素抗 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 家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 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长 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诊断
(一) 病史和体格检查
家族史、饮食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史等;腹部不适、腰 背部隐痛;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梗阻性黄疸;自发性的胰 腺炎发作;晚期出现上腹部肿块、腹水、肝、骨转移、伴发 糖尿病、恶液质等,侵犯十二指肠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症。
(二)肿瘤标记物
CEA、CA19-9、CA242等 (三)影像学
20个临床试验Meta分析
Schedule
Pts (n)
PG vs. G
1,354
FG vs. G
1,659
XG vs. G
1,404
NG vs. G
1,879
P: Platin F: Fluoropyrimidine X: Other cytotoxic N: New drug
中国胰腺癌诊断标准
中国胰腺癌诊断标准胰腺癌是一种危险的癌症,通常难以早期发现和治疗。
因此,制定一套准确的胰腺癌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胰腺癌诊断标准,包括其定义、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
一、定义胰腺癌是指起源于胰腺的恶性肿瘤。
根据组织学类型,胰腺癌可分为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其他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90%以上。
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常常不明显,但以下症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胰腺癌的风险:(1)上腹部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隐痛或持续性疼痛。
(2)黄疸: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
(3)消瘦: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消瘦症状。
(4)腹泻: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腹部超声:可以检测胰腺是否存在肿块、胆管是否扩张等。
(2)CT检查:可以检测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等,以及胰腺癌的位置、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3)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胰腺图像,对于检测胰腺癌的位置、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更高的准确性。
(4)内窥镜检查:可以检测胰腺内部的病变,包括肿块、炎症等。
3.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胰腺癌的最终手段。
通常需要进行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步骤,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三、治疗方案胰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胰头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切除肿瘤,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慎重考虑。
2. 放疗放疗是通过高能量射线照射肿瘤区域,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放疗可以用于手术前的预处理,也可以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3. 化疗化疗是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可以用于手术前的预处理,也可以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胰腺癌诊断方法和标准(一)
胰腺癌诊断方法和标准(一)胰腺癌诊断方法和标准什么是胰腺癌?胰腺癌是指起源于胰腺的恶性肿瘤,它属于消化道的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隐匿性强、早期症状不典型等特点,被称为“寡症状”和“隐形杀手”。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I以上三种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对于胰腺癌检测比较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判断肿瘤范围和是否转移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肿瘤标志物检查•CA19-9CA19-9是临床上通常用来检测胰腺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其含量高低能够反映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和肿瘤的生长速度等特点。
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FNAC是通过穿刺胰腺肿瘤局部组织获取细胞进行检测,其优点是无创伤、检测结果快、确诊率高等。
胰腺癌的诊断标准经过以上途径的检测和分析,通常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确认:•症状较明显且符合本病特点•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均支持病理学检查•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语胰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到晚期才发现。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病史患者、过度饮酒者和长期食用高脂食物者等,应该进行定期体检和筛查。
同时,还需加强对胰腺癌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和防范。
预防和治疗预防以下是预防胰腺癌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减少吸烟和饮酒•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治疗胰腺癌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方法。
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化情况来定。
通常,手术是治疗胰腺癌最为重要的手段,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切除可以提高治愈率。
化疗和放疗则常常结合,以抑制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和防止转移。
结语胰腺癌的发病率低,但是其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疾病。
因此,预防和早期发现对于胰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同时,相关的科研人员需加强对该病的研究,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2023年9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表了有关胰腺癌(PC)临床评估和管理实践的指南【W。
该指南由来自欧洲、亚洲和美国多家单位的多学科专家制定,涵盖了诊断、分期、风险评估、治疗、疾病监测和随访等多个方面。
该指南基于现有的研究数据和专家的集体意见制定,并强调在临床实践中所有建议均应与患者进行共同讨论并决策,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采用了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分级系统,证据级别由强至弱分为工、n、m、IV、V五个等级,推荐强度由强至弱分为A、B、C x D、E五个等级。
1发病率与流行病学推荐意见:(1)强烈建议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保持健康体质量,以降低PC的发病风险(in,A)。
(2)有高危家族史的人群应接受遗传咨询,并考虑纳入筛查范围(m,A)o (3耀议高危人群从50岁(或比最年轻的患病亲属发病年龄早10岁)后在专业医疗中心进行PC监测(m,A)。
监测手段首选每年进行超声内镜(EUS)或胰腺MRI检查(IV,B)。
2诊断.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图1)注:紫色,一般类别或分层;白色,管理。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图1疑似PC的诊断流程2.1影像学推荐意见:(4)怀疑PC的患者影像学检查首选多期对比增强胸腹部和盆腔CT(包括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11I,A)。
(5)若因胰头梗阻出现黄疸,应在胆管引流或支架置入前行影像学检查(IV,A)。
(6)应在开始治疗前4周内进行影像学检查(11I,A)。
(7)当无法接受CT检查、CT诊断不明或存在胰腺囊性病变时,可选择腹部MRI(IV z A);胸部CT是必要的(11I,A)。
(8)建议采用专用成像方案(IV,B),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应采用标准化报告模板(W,A)。
(9)不建议使用PET-CT诊断PC原发肿瘤(I11z D),但可用于对局部PC进行分期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影像学可疑或CA19-9水平升高)(I11,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i 代芳香 化 酶抑制 剂 包括 来 曲唑O tzl)阿 那 曲唑(ntoe和 er e 、 o e A a zl r ) 依 西美坦 E e et e。来 曲唑和阿 那 曲唑属 于非 甾体类 , xm s n) a 作用 比氨 鲁米特
21腹 部 B型超声 及超声 内镜 。大多 数胰腺 癌 的腹部 B型超声 ( S 图 . U) 像 为低 回声 、 缘 不规则 的不 均 质肿 块 . 伪足 样 伸展 是 胰腺 癌 的典 型征 边 其
照射 。 3 . 3化疗 。现在 无有 效的单 个化 疗药 或联 合化疗 方案 可延长 患者 的生 命 或改善 生活 质量 。吉西他 滨是一 种具有 广谱 抗实体瘤 活性 的新 的 核苷类
9 %。 0
1 腺癌 的临床 表现 . 胰
上 腹部 疼痛 , 以左 上腹 或 中上腹 痛 多见 , 疼痛 多为 持 续性 , 痛或 胀痛 , 隐
手术技 巧的改 进 , 联合 血管切 除重建 , 大地 提高 了胰 腺癌 的切除率 。淋 巴 极
转移 是胰头 癌早 期最 主要 的转移 途径 . 胰十二 指肠后 淋 巴结和胰 十 二指肠 前 淋 巴结是 胰 头癌淋 巴结转 移 的第一 站 。应适 当扩大 切除 范嗣 . 扫易 累 清 3 . 2放疗 。 进行术 中及术 后放疗 , 司 以减少 局部复发 。 已行肿 瘤切 除者 . 术 后 放疗 可提 高根 治术 的疗 效 , 优点 是直 视 下确 定靶 区 . 其 同时 可通 过铅
但 目前对 胰腺 癌进行 诊断 和分期 的检 查方 法却 是薄 层 ( — n n 、 影 剂增 3 5 u )造
强 、双期 多探头 C T扫描 。相 对超声 而 言 。T扫 描可 以更好 地判 断肿 瘤病 C
变 。胰腺癌 在 C T扫描 时的主 要表 现为 : 部低 密度 肿块 、 腺部 分或 胰腺 局 胰
2. 腺癌 的诊断 . 胰
脂 肪泻 、 发现 腹部包 块和糖尿 病症 状 。首发症状 因肿 瘤发 生 部位不 同而 异, 及 的 区域淋 巴结 。
皮 遮或牵 拉挡 等方法 , 护周 隔正常组 织 , 保 缺点 是只能做 单次 照射 。 发症 并
主要为 腹泻 、 胃和 十二指肠 溃 疡。对 失去 手术 机会 的患者 可做高 剂量 局部
【 关键词 】 腺癌 ; 断 ; 胰 诊 治疗
d i1. 6 ̄i n10 —9 9 000.5 o:03 9.s. 6 15 1.6 5 9 s 0 2 3
文章编 号 :0 6 15 (0 0一6 15 — 1 10— 992 1 )0— 63 0
抓住 时机 , 及时 确诊 , 有助 于提高 根治性 手术 率。胰 十二指 肠切除 术是一种
【】 AjnSTk a Pn a napnR ja D igaDl pNL b 胰腺 5 r ahr om Pl i a a l hns i e oo. u a p p e 癌的诊 断新进 展. 际讲堂继续 医学 教育.1 515 国 2( ) . 2
31手术 治疗 。 腺癌 的特殊 生物学 行 为和解 剖学特 点 。 . 胰 使得胰 腺癌 的 [】 王 明元,徐志 峰. 腺癌 手术 的判 断与决 策.胃肠病 学和 肝病学 杂 志, 6 胰
3胰 腺癌 的治疗 .
[ 王肇 炎. 癌的诊 治进展 肿 瘤研究 与临床 , 0 , ()6~ 2 3 】 胰腺 2 61 1 :97 . 0 8 [ 杨希 民. 癌早 期诊 断与 治疗 的 临床研 究 . 4 】 胰腺 医护论 坛,096( : 6 20 , 4 1 — )6
1 7 6 .
复杂且 风 险极 大的手 术, 一般 只用 于恶 性肿 瘤“ 治愈” 性切除 . 典型 的 w i p hp 2 l 手术 仍是 当前 常用 的标准 方法 。 由于胰 腺癌 易侵犯 周罔 主要血 管 . e 随着
胰腺 癌是胰 腺最 常见 的恶性 肿瘤 ,在所 有 外分 泌恶 性肿瘤 中 占 8%一 0
2. 0
行 胆胰 管造 影具 有许 多优点 ,它 已经 替代 了大 部分 的经皮 经肝 胆管造 影 。 术 前 应 了解 胆 道 的情况 , 定 梗阻 的确 切位 置 , 除 发生 的 病变 以及 多 部 确 排 位 梗 阻。若 能正确 地应用 经 内窥镜 逆 行胆胰 管造 影技 术 , 能得到 精确 的 就 诊 断 。与经皮经 肝胆 管造 影相 比, 内窥镜 逆行胆 胰管 造影 的优点 为 : 免 经 避 了肝脏 穿刺 以及 伴随 的胆 漏和 出 血风 险 , 排除 胃十二 指 肠疾 病 、 断 壶 可 诊 腹 旁肿瘤 、 行胰导 管成像 。 进
参考 文献
【 呼 闯营, 晓波. 1 】 戴 胰腺癌 7 7例临 床分析. 州大 学学报( 苏 医学 版) 0 6, 20 2 6 ()7- 7. 4: 16 2 6 【 杜志芳 ,张炳太.胰腺癌 15 诊断 分析肿 瘤研 究 与临床, 0 , : ~ 2 ] 3例 2 51 1 0 79
须 自然停 经 1年 以上 ; 并除 外 化疗 、 i苯 氧胺 、 托瑞 米 芬或 卵巢 抑 制所 致 ,
卵泡刺 激素 ( S ) F H 和血浆雌 二醇水 平处 于绝 经后范 围时 , 能判断 为绝经 。 才
胰腺癌 的诊断和治疗
杨 洋 田一妮 刘情情 张 霞 李广霖
第三军 医大学学 员旅八 队 . 重庆 4 0 3 008
强 . 对 三苯 氧胺 耐药乳 腺癌 患者 有效 。来 曲唑对 芳香 化酶 的抑制 作用具 并 有 高度 的 特异 性 ,对 既往治 疗失 败 的绝 经后 晚 期乳 腺癌 患者 的 有效 率为 1%~6 0 3%。阿那 曲唑 的作 用具 有相对 的选 择性 , 不影 响肾上 腺皮 质激素 它 的产生 。 西美 坦是一 种不可 逆 、 依 高选 择性 甾体类芳 香化酶 灭活剂 。 对 苯 氧胺耐药 的绝 经后乳 腺癌患 者显示 一定疗 效 。其作用 机制是 直接作 用于芳 香 化酶 活性 基因 , 与非 甾体芳 香化 酶抑 制剂 没有 交叉耐 药 。来 曲唑和阿 故 那 曲唑 治疗 失败后 应 用依西 美坦 仍能 获得 临床 受益 . 西美坦 治疗 失败后 依 应 用来 曲唑或 阿那 曲唑亦能 得到 临床疗 效 。
医 学 信 息
综 述
MEDIIL I 0RM nON C NF A
No 2 1 . 6 00
・l 5 6 3・
对 子宫 内膜增 生影响较 三苯 氧胺小 , 致癌 作用 。 洛昔芬(aoi n) 无 雷 R l f e是一 xe
种 选 择性雌 激素 受体调 节剂 。它 对乳 腺和 子宫具 有抗 雌激 素作 用 , 而对 骨 及 心 血管 系统 、 血脂 代谢具 有 雌激 素样 作 用 , 于选 择性 E 属 R受 体抑 制剂 。 有研究 者报 道 ,雷洛昔 芬使 绝经 后妇 女乳 腺癌 发生 率降低 百 分之七 十 四。
似 物。 3 . 入治疗 。 失去 手术 机会 的胰腺 癌病人 , 4介 对 可采 用经皮股 动脉 穿刺 插 管 的方法 , 经造 影确 定后 将导 管选 择放 置 在靶 动脉 内. 用 3种 抗肿 瘤 应
象 。早期胰 腺癌用 腹部 B型超 声检 出率低 , 超声 内镜 能较 体表超 声更 清晰 地 显示胰 腺各 个部位 和病 变的 性质 和程度 ,从 而大 大提 高 了早 期 诊断率 。 在超 声 内镜 引导 下做胰腺 肿块穿 刺对 胰腺癌 诊断 价值很 大 。 22计 算机断层 扫描 (T 。 管经腹 超声 常常是 第一选 用 的影 像检查 , _ c )尽
药 物大 剂量 动 脉灌 注 , 使局 部肿 瘤 组织 内长 时 间有较 高 的药 物浓 度 . 长 延
了药物对 肿 瘤组织 的接 触时 间 , 能达 到杀灭 肿瘤 细胞 的作用 。直接 在 肿瘤
外形 轮廓异 常扩大 , 周 围脂 肪层 消失 。 胰腺
23磁共 振胰胆 管成像 ( C ) 为非侵 袭性 、 全 、 用造 影剂 的诊 断 _ MR P 。 安 不 方法 , 腺癌在 MR P上可 表现 为近端 胰胆 管扩张 。 胰 C 比较磁共 振和 C T扫描 诊断 胰腺肿 瘤 , 磁共 振并不 优 于 C 。但是 , T 磁共 振胆 胰管 造影 在显 示胆 道 系统 以及胰导 管上 优于 C 。MR P空间分 辨率 差 , T C 胰尾 部胰 管及 分支显 示
放 射治 疗去势 停经至 少 6个 月 ; 年龄在 6 O岁 以上。如果 年龄不 足 6 O岁 , 必
f1 方 志沂 , 编.乳腺癌》北京 医科大 学 出版社 ,0 7 7月 1 主 《 . 20 年 f1 阚秀 , 2 编著 . 腺癌临床 病理学 》 京医科 大学 出版社 ,0 9 8月. 《 乳 . 北 20 年
手 术切 除率 较低 , 治性 手术 是 患者 可 能获得 治 愈 的唯 一 有效 手段 . 能 20 , ()9 ~ 9. 根 若 081 9: 6 68 7 6
参 考文献
物质 。芳香化 酶抑 制剂抑制 该酶 的活 性 , 阻断雌 激素 的合成 , 而达到 控制 从
乳 腺 癌细胞 生 长、 治疗肿瘤 的 目的 。尽 管绝经 前 和绝经 后 的乳腺癌 患者 均
可采 用i苯 氧胺 作为 内分泌 治疗 , 只 有绝经 后 的乳腺 癌患 者才 能够: 双侧 卵巢切 除术后 ;
也 可为钝 痛和绞 痛, 常放射 至腰 背部, 1 腹 痛与 体位 有关, 近 / 2 高热 肪泻及 脂
多食、 多饮 、 尿 、 身皮肤 和巩 膜明显 黄染 。部 分 患者 以纳差 、 重下 降 、 多 全 体 如 胰头癌 患者 常以黄疸就 诊,胰体尾 癌患 者多 以腹痛 腰背 酸痛及 上腹 饱胀 为 主诉, 全胰 癌常表 现为腹 痛 、 上腹饱 胀 、 腹部 包块 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