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发表时间:2020-11-19T02:26:29.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11月总第362期作者:曲虹妍
[导读] 对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进行养成教育有些看法,将在下文一一阐述。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沽河街道孙受小学266600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处于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所以行为习惯非常容易养成。
在这个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
班主任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为了教育中的热点话题。
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创新管理教育方式,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班主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特色。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支持二胎政策,但是由于父母的教育观念、资金状况等,所以并未有很大的成效。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辨别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差,有很多事情甚至都是家长代行。
这样造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极差,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任。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直接管理人,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是帮助下学生摆脱幼稚、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对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进行养成教育有些看法,将在下文一一阐述。
一、树立榜样的作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小学班主任的角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导向。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好奇,又善于模仿,教师家长怎么做,他们也爱怎么做,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捏都可以。
班主任每天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往往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取向。
学生会模仿你的行为,你不理智的大声吼叫或体罚,就是在向学生示范不良的行为让他模仿,他也会吼叫、情绪化或以武力征服别人。
由此可见,教师树立榜样要正面,具有正能量。
例如,说到做到、宽以待人、公正严明、真诚善良……以自身的魅力去影向学生。
如,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每一节课下课后,要把抽屉的垃圾清理干净,放入到垃圾桶里,作为班主任自己这样要求,也要这样做到。
每天把自己讲台桌上使用过的面巾纸扔入垃圾桶;讲台桌的物品在上课前或是下课后,摆放整齐;学生作业整理放好,讲台桌上的一切井井有条。
正面的示范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班主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虽然家长都某些做法并不合理,但从根本来说也是爱孩子。
那么教师就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用爱来培养学生。
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学段,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学习能力又强,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更多的是一个榜样的作用,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办事习惯都能够影响到学生。
此外,班主任还是学生的管理者,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父母”,班主任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观点能够有约束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改善。
所以,班主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即是学生的榜样,又是学生的“父母”;是约束者,也是监督者。
三、家校结合,目标一致
家庭始终是学生生活的主阵地。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正确的引导。
充分调动起家庭的教育力量,与学校教育能量结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促进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班主任要及时且经常与学生父母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行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积极拓展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和家长进行有深度与广度的交流。
1.建立交流平台。
班主任可以和家长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入户家访或是家长接孩子时进行交流。
还更以通过电话家访、微信家访等各种社交方式,还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建立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各种方式,方便教师与家长探讨学生在家在校的教育问题。
2.交流教育方法。
班主任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多听听家长建议和意见,不断地通过交流,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注重行为训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更是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会有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行为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写作业的坐姿问题,班主任要让学生坚
持正确的坐姿,在每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提示,并且进行监督和鼓励,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改掉不正坐姿。
再比如班主任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对学生进行“卫生之星”“纪律之星”评比,让学生在比赛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阶段的指路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培养作用。
班主任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在潜移默化下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