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仔细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中学校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学校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使之成为身心健康、行为规范、素养优良的合格公民。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原则
在开展学校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在充分了解同学思想实际和身心进展规律的前提下,以同学的进展为根本。

要发觉和鼓舞同学的特长,敬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需求,关怀他们的变化,使同学熟悉自己,明理立德。

2、坚持主体性原则。

要乐观探究和实践同学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外在的管理要求转化成同学内在的需要,在实践和体验中增加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3、坚持长期性原则。

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成果,推动工作。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养成教育的内容支配要体现层次性和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洁重复,要依据同学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二、开展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
1、思想品德的培育
通过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同学初步熟悉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道德品德的培育
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育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
通过培育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4、身体和心理素养的培育
教育同学养成良好的劳动和熬炼习惯,教会同学健体健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心理。

5、交往素养的培育
培育同学乐于合作、热心参加、擅长应变的品质。

6、创新力量的培育
引导同学创新求异,多角度观看问题,激发同学的创新欲望。

三、开展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
1、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老师素养。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

老师不仅要授予同学各科学问,尤其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不断加强老师的指导与培训,使老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老师无小节人人是楷模”的观念。

2、注意班级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风。

班级管理是培育塑造同学的有效途径,全体老师特殊是班主任要依据实际,开展文明班级的创建活动。

要开好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养成教育的内容,要组织各班开展同学综合素养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讲究卫生、勤俭节省、关怀集体、诚恳守信。

教育同学自觉规范言行,争当文明同学。

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分散力和影响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调动养成教育的各种乐观因素,让同学学学问、懂礼仪、明事理,在课堂学习中懂得敬重学问、敬重老师、敬重同学、敬重他人、敬重劳动,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同学乐观向上的动力。

4、优化育人环境。

在推行学校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校内文化建设的力度,制定详细的校内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乐观组织其次课堂活动,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同学的文化品位,培育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同时,要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的乐观性,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长热线等沟通机制,相互协作,有针对性地同学进行疏导和教育。

5、加强养成教育的科研工作。

要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研、科研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
定期组织培训、研讨和(阅历)沟通。

坚持用理论指导工作,促使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规范化。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育同学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动身点,以有利于指导同学健康成长为目的,制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意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动素养教育。

一、养成教育详细内容
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二、达到目标
(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仔细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赐予乐观的评价。

(4)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仔细练习。

2、擅长思索的习惯
(1)上课用心听讲,仔细思索,能乐观发言。

(2)擅长发觉,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1)勤于思索,敢于质疑,与人沟通,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一般话,声音嘹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沟通时,能敬重别人的看法和观点。

(3)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伴侣,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扫瞄不健康网站。

(4)爱惜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5)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6)常写(读书笔记),注意学问的积累。

6、仔细书写的习惯
(1)读写姿态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干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舞自己与他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扫瞄、实地考察、
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学问面。

9、动手实践的习惯
(1)能乐观、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试验。

(2)工具预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交家长检查。

(3)睡觉前对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4)仔细完成,并认真自查作业。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礼貌待人
1、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2、和老师谈话时,主动起立,眼睛凝视着老师,不打断老师的话。

3、不说脏话,不给别人起外号,不称赞别人。

4、会恰当使用“请、您好、感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5、与同学友好相处,要爱惜和关心比自己弱小的人,活动中要谦让。

6、进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

7、下课或散会时要让老师客人先走,不跟随、围观客人。

8、友爱同学,不卑视、取笑他人,要爱惜和关心比自己弱小的
人,同学有困难时能主动关心。

9、敬重、倾听父母的看法和教育,爱护关怀父母,礼貌回答父母的问话,不顶撞父母。

10、在接受别人的关心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恳切。

11、与人谈话时能用心听对方讲话,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

12、不打搅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阻碍他人要赔礼。

遵规守纪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会唱国歌、队歌、校歌。

2、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任凭说话,不搞小动作。

3、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4、不打架、不骂人,发觉打架、骂人的事情发生要向老师报告。

课间活动遵守嬉戏规章。

5、进出教室有秩序,在走廊内、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不在楼梯扶手上滑行。

6、上厕所时,主动排队,不拥挤。

7、遵守课堂纪律,不逃学,不旷课。

放学准时回家,不在外逗留。

8、留意平安,知道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触电、防中毒等常识,
不参加危急活动。

9、不携带管制刀具,不偷盗,不做违法的事。

(三)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达到目标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惜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7)仔细做好值日工作,自觉维护学校、班级环境卫生。

三、工作措施及方法:
1、首先确定学期养成教育主题,再确定每月主题,然后确定每周主题。

整个学期养成教育活动都围绕所定的系列主题绽开。

2、学校设立同学文明、卫生、平安监督岗来检查和监督全校同学的仪表、言行,准时订正同学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

3、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协作,发扬家长对同学行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4、准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5、每天不定期对同学养成习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状况纳入示范班级评比。

6、坚持以活动促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