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复习
1、汉语词类(实词)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实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学生,电脑,素质,昨天,工厂,山上)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等.(调查,成长,喜欢,出现,叫,可以,进来,是)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和状态.(高,忙,好,伟大,热闹)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第一,百,七成,两倍)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遍,回,次,斤,只,对)
代词:表示代替指示作用(你,我们,大家,这,谁)
2、汉语词类(虚词)
副词:用在动词代词等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非常,已经,又,全部,果然,其实)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形状的方向起止,时间,处所,目的,原因,对象比较等(在,顺着,对于,按照,为了,比) 助词:指附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具有辅助作用的词(了,着,等等,吗,呢)
连词:连接词语,短语,句子(和,跟,不但,并且)
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声音(哈哈,嘿)
拟声词:模拟事物声音(呜呼,叮咚,呱呱,噼里啪啦)
3、短语结构类型
并列、偏正、动宾、后补、主谓
4、句子成分
(1)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①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俗称“主干”)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俗称“枝叶”)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双竖线(║)划开。

(2)句子成分的语法作用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宾语——是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5、标点符号用法
6、复句关联词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6、常见修辞
1. 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不含。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进行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 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
3.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 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句:(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6.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方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7.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短语知识复习
1、短语的定义:
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虽未成为句子,但可
以用来造句的语言单位。

也称为词组。

这种词的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的组合,如短语“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的组合。

同时也可以按不同的顺序组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

1、短语类型:
并列、偏正、动宾、后补、主谓
2、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代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叫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是平等的联合。

类型:(1)结构:名+名如:报纸杂志今天或明天(2)结构:动+动如:调查研究讨论并通过
(3)结构:形+形如:雄伟壮丽庄严肃穆
(4)结构:代+代如:我和他这样那样
(5)结构:数量+数量如: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
注意: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
3、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

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1)结构:定+中心语(名、代)
如:(祖国)大地(一个)顾客 (劳动)人民(可爱的)人(我的)老师(拥挤的)车厢
(2)结构:状+中心语(动、形)
如: [很]好看 [独立]思考 [认真地]学习 [更加]坚强 [完全]相信 [非常]认真
4、动宾短语
由动词与后边支配或涉及的对象组成的短语。

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注意:前后的搭配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准确。

如“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一句中“端正”和“决心”就不搭配。

结构类型: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如:敬畏生命放下包袱到北京
丢下它发展生产拿起武器
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打倒反动派
恢复平静爱热闹打电话
下决心有幽默感做游戏
像珍珠夸奖我打扫卫生
5、后补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它后面起补充作用的词组合而成的短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类型:(1)动补短语:动+补
如: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打量<一番> 吓<跑> 盛<满>
(2)形补短语:形+补
如:好<极了> 热<死了> 强得<多> 暗得<很> 冻得<麻木>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
得很、密得不透气
注意:如何区别动宾短语与动补短语?
看动词后面的词性是不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请判断踢足球踢了两脚(球)
读了三遍(《红楼梦》)读《红楼梦》
写作文写好了
跳皮筋跳得高
6、主谓短语
由具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即主谓关系)的两个部分的词组成的短语。

表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类型:
(1)名词+动词如:红旗飘扬、巨浪翻滚
(2)名词+形容词如:她聪明、书香、劳动光荣
(3)名词+名词如:明天星期天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当堂练习
(1)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风俗习惯(并列)变化规律(偏正)
历史悠久(主谓)整修一新(动补)
废寝忘食(并列)前程远大(主谓)
心胸宽广(主谓)挥手之间(偏正)
销售计划(偏正)色彩缤纷(主谓)
风和日丽(并列)激动不已(动补)
禁止吸烟(动宾)辛勤耕耘(偏正)
(2)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主谓)历史悠久(主谓)
发展经济(动宾)悠久历史(偏正)
描写景物(动宾)市场繁荣(主谓)
景物描写(偏正)市场的繁荣(偏正)
表达见解(动宾)我的弟弟(偏正)表达的见解(偏正)我和弟弟(并列)我国文学(偏正)小说散文(并列)我国的文学(偏正)小说和散文(并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