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1选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学习目标】
1. 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我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 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 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重点难点】
1. 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
2. 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 【知识链接】
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1.灾害种类多样
(1)原因⎩⎪⎨⎪⎧
特殊的
多山的地貌
强烈的
不稳定的③
(2)表现: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④________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
2.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⑤________。
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旱灾——黄淮海平原、⑥____________。
洪涝——⑦_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震——⑧________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
低温冷害——⑨________地区。
台风——⑩____________地区。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人员伤亡损失大
(1)原因⎩⎪⎨⎪
⎧
人口⑪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区黑龙江黑河—云南
腾冲一线东南与⑫等自然灾害多发区重合
(2)表现:成灾人口集中在山东、⑬______、河北、⑭______、湖北、⑮________、湖南和江西
等省。
2.农业灾情严重
(1)原因⎩
⎪⎨⎪⎧
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脆弱的⑯
(2)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
【学习过程】
一、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成因与分布
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形成原因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并且主要分布在灾害种类多样并且灾害频发的东部地区,所以自然灾害人员伤亡损失大,成灾人口严重。
并且我国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加上农业历史悠久,面积辽阔,农业受灾体比较脆弱,农业灾情严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抗灾能力尚低。
2.成灾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划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
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方法突破】我国东西部成灾不同的原因
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我国西北部草原广阔,靠天养畜,与舍饲、半舍饲和高密度养畜的东南部相比,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
【基础达标】
1.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24.5次,其中旱灾7.5次,洪涝灾害5.8次,台风6.9次,冷冻灾害2.8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A.种类多B.频率高
C.分布范围广 D.地域差异大
2.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图,与其他地区相比,a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3.与东南部相比,西北部牧业灾害具有重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是因为西部地区( )
①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②经营粗放,靠天养畜
③自然灾害种类多样④农业受灾体脆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下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正确的是( )
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
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
5.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
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
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
6.读“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种南北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说明第二级阶梯自然环境最为复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级阶梯上的重要灾害种类有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民政部2011年1月14日消息2010年是近20年来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要年份。
灾害频繁,重大自然灾害连发;灾害种类多,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水、旱灾、地震等地质灾害影
响较大。
材料2:“中国重大灾害点位图”。
1.从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
A.灾害种类多样B.灾害种类少
C.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小
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严重的是( )
①地震②干旱③洪涝④台风⑤风暴潮
⑥火山⑦寒潮⑧泥石流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⑧ D.②③④⑦⑧
我国由于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灾害多发。
据此回答3~4题。
3.在亚欧大陆上,低温、水灾、旱灾等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
A.中亚内陆 B.东亚季风区
C.青藏高原区 D.西亚沙漠区
4.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C.南北温差大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5.湖北省所在的自然灾害区为( )
A.东部灾害带 B.中部灾害带
C.西北灾害带 D.海洋灾害带6.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害有( )
A.干旱与台风 B.洪水与风暴潮
C.泥石流与寒潮 D.寒潮与台风
7.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种存在南北差异的原因有( )
①地形、地质状况②人口密度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④气候气象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有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季风区以旱涝、暴雨、地震等灾害为主
B.西北干旱区以干旱、风沙、盐碱化等灾害为主
C.青藏高寒区以低温冷害、冰雪灾害为主
D.全国灾害损失的1/3发生在沿海地区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A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B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结合A、B两图说明
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
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 )
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10.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Ⅲ是__________
灾害区,Ⅴ是________灾害区。
(2)在Ⅳ灾害区中,灾害类型多样,危害后果比较严重。
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灾害区中,比较突出的灾害有内蒙古的________、黄土高原的________和________灾害,西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灾害。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地质和气象灾害频发的原因。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①地理位置②地壳运动③季风环流④火山⑤8起⑥东北平原⑦黄淮海平原⑧台湾省⑨东北⑩东南沿海
二、⑪众多⑫水旱⑬河南⑭四川⑮安徽⑯农业受灾体⑰干旱⑱风雹⑲山东⑳河南○21畜牧业○22雪灾○23虫灾○24青海○25西藏
三、①连云港②三③二④内蒙古⑤地表物质⑥赤潮⑦雪崩⑧石油平台⑨农业⑩绿洲农业
[基础达标]
1. B
2. C
3. A
4. D
5. D
6. (1)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东部灾害带中南部多洪涝,北部则旱灾和虫灾严重(3)此阶梯是我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所以自然环境最为复杂(4)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冻害[拓展提升]
1.A
2.B
3.B
4.D
5.A
6.B
7.D
8.D
9.(1)旱灾霜冻灾
(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
年一遇的洪水
(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情
(4)BD
10.(1)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东部西北
(2)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土地退化问题严重雪灾暴雨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
(3)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不稳定,洪涝、暴雨、干旱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