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1中国的地势与地形3-中图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地图观察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中国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一)、中国的地形特征
1、出示“中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由图可知,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由此可总结出:
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讨论:山区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开发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出示山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讨论)
叫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概括总结:
优势: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方面具有优势;农业适合发展多种经营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多山地自然灾害,经
济落后,多贫困区。
开发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和建设基础设施; 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二)、中国的主要山脉
1、复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由此引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内容。
2、读课本P60页内容,在课本P61页图F上找出下列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名称和位置:
(1)、东西走向的山脉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弧形走向的山脉
3、叫学生说出上面各种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在图中的位置。
4、思考:我国东部地区多什么走向的山脉?西部地区多什么走向的山脉?
5、练习:
①出示中国的主要山脉图,说出图中不同序号山脉的名称走向。
(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建立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
②根据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说出位于省级行政单位交界处的山脉名称。
三、课堂练习
1、我国地形的突出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C、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2、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一个突出特点:山区在经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矿产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
D、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发展种植业
3、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3%,这对下列哪种产业的发展尤为不利()
A、旅游业
B、采矿业
C、林业
D、交通运输业
4、下列经济部门中.不利于在山区发展的是()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旅游业
5、图中A代表的地形类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6、图中B类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
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求
D、山区水能资源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特征和中国的主要山脉,重点是中国的地形特征,与中国的地势特征不要混淆,中国的主要山脉不但要记住山脉名称及走向,还要记住其在图中的具体位置,形成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做到脑中有图,心中有图,这是难点。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填图练习。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我名称、走向和位置。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二、中国的地形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1、中国的地形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弧形走向的山脉
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每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全面进步和发展。
1、设计思路清楚,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2、教学过程中,重视地图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通过各种地图、自绘板图等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绘制不同走向的山脉,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
3、设计练习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起了一定的作用。
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用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对重点学习内容是非常有效的。
虽然这节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令人遗憾之处,如果让我再讲一遍,我除了发扬上述优点之外,我还会努力做到:
1、课程的导入有些枯燥,没有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后可以用情景创设作导入:播放祖国各地风光导入,这样可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提高他们求知欲。
2、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口头上的赞许之外,我会比现在用更多
的手段来激励学生。
如把学生画的优秀的山脉图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给全体学生,既表扬了个体,又让其它同学有了学习的榜样,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3、无论在导课还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中,我会更注意用恰当、优美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不会因一节课的成功而骄傲,也不会因一节课的失败而气馁,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其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节课都能精益求精,将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