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作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小女孩哭了
C. 姑娘乱了方寸
D. 小女孩笑了
18. 为什么走的时候小女孩还回过头,一连露出六个笑容? ( D )(3分) A. 她哭了后,妈妈没有批评她。 B. 大家都夸她笑得很甜。 C. 旁边的人都在看着她。 D. 她认为这是一种捐献。
19. 文中第①处画“ ”的句子主要是用什么描写来表现人
人教福建版:100分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 词语书写。(6分)
1.
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
kējì( 科技 )让生活变得shūshì( 舒适 )。无人jiàshǐ
( 驾驶 )技术的突破,让农业耕作变得轻松起来;杂交水稻 的yánfā( 研发 ),化解了粮食短缺的危机;5G网络的全面 覆盖,chāoyuè( 超越 )了空间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 liánxì( 联系 )变得更加紧密……
物的?( C )(3分)
A. 动作
B. 心理
C. 神态
D. 外貌
20. 文中第②处画“ 情?( C )(3分)
A. 厌烦、苦闷 C. 欣赏、赞美
”的句子蕴含了“我”怎样的思想感
B. 惊讶、好奇 D. 不屑一顾
21. 读文章时,随时都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请从写 法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6分) 问题: 【示例】文中第①处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
8.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本单元内容展开的讨论,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D ) A. 典典:《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 行的原理,其原理与蝙蝠探路的原理类似。 B. 华华:《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来赞叹科技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C. 龙龙:在阅读时,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思考。 D. 梦梦:列问题清单时,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16分)
A. 豌.豆(wān) 窗框.(kuàng) B. 潜.入(qiǎn) 敏锐.(ruì) C. 系.鞋带(jì)屋檐.(yán) D. 孔雀.(què) 家雀.儿(qiǎo)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C )。 A. B. C. D.
A.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 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什么实现呢?我常常想。 D. 是谁把地扫干净了?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他。
7. 根据课文内容,下列选项中事物与其特点不相匹配的一项是 ( C )。 A.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 B. 第五粒豌豆——顽强生长 C. 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全是好处 D. 蝴蝶的身体——轻盈柔弱
14. 读了短文后,典典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问角度
是( C )。(3分)
典典:人类是如何解决飞机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问题的?
A. 文章的题目
B. 文章的写法
C. 文章的内容
D. 联系生活经验
15. “人们还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
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你还知道人类通过模仿什么生
笑容。
微笑也是捐赠,给他人一个微笑,得到的是两个人眼中
的七彩阳光。
(有删改)
16. 短文的标题是“捐一个微笑”,这“微笑”是谁捐的?
( A )(3分)
A. 小女孩
B. 年轻的母亲
C. 中学生模样的姑娘
D. 文中的“我”
17. 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意外”指的是什么?( B )(3分)
A. 小女孩背唐诗
小女孩真的立刻就笑了,泪水还挂在眼角,她还在抽泣 着,那笑也就显得很别扭,别扭得连旁边的我,也差点儿忍 不住乐出声来。
②母女俩已经朝前走了,我往募捐箱放钞票,目光却还
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头来冲我们笑。虽然别
扭,但很甜。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她都露出一个
甜甜的笑。我数得一清二楚,她一共捐献了六个天使一般的
②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 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三十年以后, 由于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 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 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 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这 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
习上有了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向请教,我悄悄地在小纸条上写了
“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送给她……
11. 照样子,写句子。(3分) 例: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 飞船。 雪花飘到了房子上、树上、车上和马路上。 雪花飘到了房子上,飘到了树上,飘到了车上,也飘到
C. 向日葵生长的缺陷。
D. 向日葵生长的秘密。
三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9分)
10.
填空。(6分)
我是热心“小太阳”,谁有困难我来帮!同桌小明很聪明,
但不爱学习,我用“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 不问不知 ”来
劝告他;同学梦梦想制作书签,我贴心地帮她抄写名句“ 博学 之 ,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朋友小红在学
(A) A. 女足姑娘们准备得很充分,这场比赛能够取胜是
出.乎.意.料.的事。 B. 自从人类造出了飞机,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本事就没那么
让人羡慕了。 C. 现代科学技术已让人类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人工降
雨就是例证。 D. 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经过的讲解,我才
恍.然.大.悟.。
6. [福州市期中]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是( C )
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
项是( B )。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经过实验,培育了多
种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
位了重要作用。
A. 反复 发展 C. 重复 发展
B. 反复 发挥 D. 重复发挥
5. [福州市期中改编]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去刻画人物,要着重描写人物与动物最相似的地方,写清
楚、写生动。
9. [福州市期末]下面一段文字介绍的主要内容是( D )
向日葵为什么向阳光低头生长?向日葵体内有一种特
殊的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怕见光,所以当阳光照射的
时候,它便跑到没有阳光的一面。这样就使背光面生长得
快,受光部分生长缓慢,向日葵便弯向了有阳光的方生长。
A. 向日葵喜欢向阳。
B. 向日葵喜欢背光。
⑤此外,人们还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
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⑥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啊!
(节选自语文S版第七册课文,有删改) 12.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最终发明了( A )。
(3分)
A. 飞机
B. 游艇
C. 火箭
D. 坦克
13. 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3分) A. 自然界里只有蝙蝠可以充当人类的“”。 B. 科学家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C. 人们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D.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 了雷达。
③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 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 轮船航行的速度。
④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 把鸡蛋捏碎。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 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 师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 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的 建筑,都是这种“薄壳结构”的屋顶。
物发明了什么?(3分) 【示例】人们模仿青蛙的视觉原理研制出了一种电子蛙
眼。
(二)捐一个微笑(27分) 队伍好长。站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 手,女儿仰起小脑袋稚嫩地背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 表扬。年轻的母亲毫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 接再厉。
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桌上有个用红纸 包裹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献爱心。” 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个中 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了,拉住 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了钱,你捐 点什么呀?”
辞手法?
回答: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 你对文中的谁印象更深刻?请根据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6分) 【示例】母亲。在小女孩背出唐诗后,她能不厌其烦地给
予鼓励,很有耐心;在别人(地中海贫血症儿童)有需要的
时候,她能伸出援手(捐款),很善良;在中学生模样的姑
娘尴尬的时候,她会主动化解尴尬,让小女孩捐赠微笑,
小女孩止了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 的小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来,嘴一 撇,竟哭了起来。①原本只是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红 得像红绸布。显然,她自己也只是个校园里的大孩子,面对 意.外.,乱了方寸。她唯有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 孩的母亲。
年轻的母亲却没慌,一边擦孩子的泪一边说:“灵灵, 你给小姐姐笑一个,笑一个,你说你就捐一个甜甜的微笑给 患病的哥哥姐姐。”
了马路上。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
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将选择题中的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题的答案写在横线上)(39分)
(一)人类的“”(12分) ①科学家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 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其实,自然界 里可以充当人类“”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很机智。
第3部分 表达与交流
五 习作。(30分)
23. 你的同学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请给你最要好 的两至三名同学都写上一段,写好后,读给同学听,请他 们评评写得像不像。 要求:①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内容清楚;②写出人物 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略。 点拨:从人物的外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等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