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堂实录
编者序
教学实录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前言
下载提示: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
课堂实录。
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Download tips:Classroom recording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practical style in which teachers record high-quality classes taught by themselves or others as detailed as possible, and add teaching postscripts or lecture evaluations. Classroom record.
◇师:同学们,你们在课前已经看了书,做了批注,对这篇文章有什么了解?有所了解的可以说一句,了解多的可以说几句。
◆生: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生:黄河在近20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师:你知道“决口”是什么意思吗?谁来帮忙?
◆生:水高过堤坝或冲毁堤坝。
◇师:你还有别的了解吗?
◆生: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了人类的忧患。
可是它怎么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老师随机板书——摇篮忧患
◇师:我们说读书轻轻松松,就像你们这样读书,很好。
可读书不仅仅是这样。
读书的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情感去读。
哪些地方能让你读得心惊胆战,读得触目惊心的,在这些地方写写感受,静静地读。
假如你还没有听清楚问题你可以举手。
要把让你触目惊心的地方多读几次。
学生自由读书,写批注。
◇师:读到什么程度呢?读到能把你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为止。
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师:谁愿意读出这几个句子?
学生朗读,老师帮助正音。
一生读句子“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
◇师:别急着坐下!请你站着,读到这有什么感受?
◆生:黄河破坏相当强。
◇师:你能具体说说从哪儿看出黄河的破坏力吗?
◆生:4000吨土壤,550万亩耕地。
老师板书550万
◇师:用最快的速度算算这个数字。
一亩地可以生产粮食1000公斤,那一年黄河大概冲毁粮食多少?
◇师生算出结果:5500000000
◇师:拿起书,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heart/List/List_131.html
◇师:请你再读这句话
◇师指名读。
◇师:有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再强调地表达出来。
◇师范读
◇师指名读
◆生齐读
◇师:是啊,一年得减少多少万亩的耕地啊。
◆生:550万亩
◇师:像这样让你触目惊心的句子还有吗?
学生读句子“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
◇师:当你读到哪些词时,你的感受最强烈?
◆生:“无限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我读这个句子时,强烈地感受到人是黄河变得凶猛地罪魁祸首,他们使耕地毁灭,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自杀行为。
◇师:是啊,一个人正在进行自杀,却毫不知觉,那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啊!
指导朗读
◆生:我打算多种树,还要大量兴修水利,再合理规划土地。
我不想人类灭绝!
◇师:不要人类灭绝,更不想让黄河灭绝,不想让黄河流域的人民灭绝。
这句话还有好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拿起书一起读。
◇师:谁继续交流别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生:我觉得此时的人民很讨厌黄河。
◇师:他们讨厌黄河,你能把他们的讨厌和你的担心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继续交流,别的句子还有吗?
学生读句子“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师:当你读到这句话时,哪个词突然从你眼前冒出来。
(自杀)你知道人类是如何自杀的吗?
◆生:人类本身是个矛盾体,以“自杀”为乐,强烈地破坏森林是他们地的乐趣,他们还制造乐核武器,中子武器,激光武器等,这使地球更加濒临毁灭,加快了人类灭绝的历史,我想说:快点停止吧,我不要人类灭绝!
◆生:我认为人类本身就是矛盾的,一些人保护树木,一些人破坏树木,如果保护树木的人不管理好破坏分子,那么即使种再多的树,也会被破坏的。
◇师:还有别的句子吗?上课发言没好坏,只有敢不敢。
◆生:我读的句子在39页。
“黄河在近20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我想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师:这个温馨的提示很好。
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黄河)先把这几个数字圈出来。
◇师:听陈老师读这段话,看看这1500多次决口中的一次,你能想象黄河两岸的人民将遭受怎样的灾难呢?
◇师范读
◇师:你似乎听到了什么?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拿起笔快速写下来。
学生写批注,老师引导:当凶猛的河水疯狂涌向两岸时,当狂风肆虐,河水猛涨时,两岸的人民,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师:谁写好了吗?xx写好了,先自己练练。
把自己当作黄河边的百姓,读读练练。
放开声音读,不要紧。
请学生站起来读自己写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用心倾听他们的描述。
◆生:田地被洪水淹没了,房子被洪水冲毁了,人们都惊惶失措,到处逃窜、呼救。
我真想把黄河制止住。
◇师:我仿佛看到你的手都在颤抖,我想这样的动作最能表达此时的心情。
◆生:黄河凶猛地把田地冲毁,到处只剩下枯树,人们不能生活,没地方居住,甚至有很多人都死了。
◇师:用一个词,那叫做“家破人亡”。
◆生:植树造林地小树苗被冲走了,婴儿坐在水盆里被水冲走,老人家眼睁睁地看着房子倒塌也束手无策。
他们都无家可归了。
◇师:用一个词,那叫做“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词。
◆生读词
◇师:真好,同学们,似乎大家此时的表情都很严肃。
这只是一次决口带来的灾难。
在这2000年间,黄河决口竟达——
◆生:1500次
◇师:改道——
◆生:26次
◇师:把你所有的感觉都送到语句中去。
◆生齐读句子
◇师:黄河从来都如此吗?找到文中这句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句子。
◇师:陈老师刚才有个建议,就是读书得带着自己的情感。
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仿佛你眼前跳出哪些词,跳出哪些画面呢?
◆生:五彩缤纷,都舒展着各种姿势,婀娜多姿。
◇师:什么婀娜多姿?谁继续来补充,想开来。
◆生:果园里、田地里的水果蔬菜很多很多。
◇师:是啊,瓜果瓢香,再想开来。
◆生:人们生活得很美好,他们在一起聊天下棋休息……享受生活。
◇师:丰富多彩,百姓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
◆生:森林郁郁葱葱,鸟儿欢唱,到处是山清水秀的景色。
◇师:是啊,鸟语花香,细雨和风,拿起书,读进去。
那时候,你就在那里,你就在黄河边上。
◆生齐读
◇师:看这!那是从前的黄河,鸟语花香,和风细雨,气候温暖,阳光灿烂。
这是现在的黄河,你此时有什么问题想问,有什么想法从脑袋里蹦出来。
板书——从前现在
学生质疑。
◆生: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生:黄河为什么成为了忧患?
◆生:黄河怎么成为摇篮?
◆生:应该想个有效的办法去治理黄河。
◆生:人类太愚蠢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师:你们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想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一个字“治”。
黄河变化的原因很容易找到,课文第3自然段一看就知道。
看到这,黄河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我们该如何去治呢?究竟该治的又是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我打算如何治理黄河。
学生写。
◇师:可以看课文,假如你是黄河的百姓,假如你是黄河的官员,假如你是游客,可以思考更深入,究竟该治的是什么,想得更深入进去。
Xx留给我们一个沉重的话题“到底该治什么”,而你们提出的是该怎么治。
◇师:看到你们高举的双手,我很欣慰,谁想交流?
学生交流。
◆生:该治的是人类,让人类起保护自然。
让我们开始行动起来!
◇师:真好。
我们该做什么?(种树)
◆生:该治的是黄河边上的泥土,使它凝固。
◇师:真好。
怎么凝固?
◆生:种树
◆生:可是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幼苗会被冲毁的。
◇师:你的意思是黄河永远治不好了。
你准备怎么治?回复他。
◆生:把黄河周围变成自然保护区。
◆生:造堤坝。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治黄河要数管齐下。
◆生:治理黄河应先治理人类,让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更进一步!否则治不好黄河的。
◇师:你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黄河能治吗?我也给大家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人心能治吗?黄河的将来能治吗?(陈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