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型教学的本质仍然是围绕新课标,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展开教学。

面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学习,要研究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选择,将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方法进行深度结合,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一、进行混合式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情况,从而更好地确定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制订一系列高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以“溶液的酸碱性”相关知识为例,教师首先要明确相关学习目标:第一,要求学生熟悉酸碱指示剂;第二,要求学生了解pH与溶液酸碱度之间的关系;第三,要求学生学会测定pH的方式;第四,要求学生理解与生活有关的物质酸碱性质。

结合学习目标,教师设置预习任务表,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同步相应的在线学习素材,组织学生观看书本知识和线上学习资源,完成课前预习。

预习任务表中包含“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定义。

”“溶液的pH 范围,pH大于7、等于7、小于7时,溶液分别呈现出的酸碱性?”“观看实验视频,概括溶液酸碱性测定方法,分析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溶液之间的关联,总结实验结论。

”“了解生活中与pH相关的物质,比如常用的洗护用品的不同pH等相关知识。

”学生完成在线预习后并进行自测,同步提出问题,进行在线交流。

教师在线评估辅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架构进行优化。

二、混合式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内容丰富,实验与化学知识学习密不可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可以将混合式学习应用于化学实验探究,组织线上实验和线下实验混合式教学。

例如,在“食品干燥剂的成分、变质程度”化学实验探究任务中,指导学生使用食物袋中的干燥剂、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开展一系列的家庭试验,并在网上平台分享试验的全过程。

通过对生
活中常见的物质研究,自己制作实验试剂展开实验,能够有效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化学实践能力。

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No book”“Chemist”等自行制作实验设备,自行完成实验的设计与确认。

回到线下课堂之后,开放传统的线下化学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线下实验。

对比线上实验与线下实验的现象、结论,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与记忆,并同步增强他们的化学实验探索意识和能力。

比如,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实验探究任务中,教师可利用线上平台展示不同物质实验过程,比如“将一小块白磷置于热水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等,同时结合“炒菜过程中锅起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酒精燃烧,可通过湿抹布灭火”等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线下互动讨论,总结概括实验结论。

三、创新化学实验室
创新化学实验室,开展多样化的虚拟实验。

由于当代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各中小学班级容量不断减小,建立综合性实验教室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综合性实验教室是符合新的教育方式的学习空间,立足于教育信息化,从一个普通的化学实验室被改造成一个可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理念的创新实验室。

综合性实验室同时具备化学类社团活动室、化学学科资源库、数字学习区等多种特色空间,将数字化学习区域发挥到极致,实现线上和线下教育模式相结合,让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方便使用,更有针对性。

比如,以创新化学实验室资源为基础,引入NOBOOK虚拟实验室操作,可对一些危险度较高的化学实验进行虚拟操作,提高化学实验安全性。

有些实验需要用到易燃、易爆气体,或会生成有毒物质,对于这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实验,大部分教师不会开展相关实验,而是直接授课。

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所学的知识也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引入NOBOOK虚拟实验室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化学实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
因巩转锋(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西坡初级中学)空间
71·
·
验探究为例,可以利用NOBOOK虚拟试验平台,选取相应的设备和药剂,装配实验设备,进行虚拟实验。

这种实验具有真实感,实验效果显著,可以防止一氧化碳等易燃气体造成的安全风险。

另外,NO-BOOK的虚拟试验系统也可以对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进行仿真。

例如:在没有排出设备的情况下,直接点燃酒精喷灯,通入一氧化碳,酒精灯就会发生爆炸;在反应结束后,如果在同一时间关掉喷灯和停止通风,则会造成大量的液体回流,造成玻璃管爆炸。

结合仿真模拟“不规范情况下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学生进行线下的化学安全实验教育,假设“在现实的实验中遇到这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什么风险?”组织学生大胆假设想象,深刻认识到不规范的化学操作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进而让他们认识到,每次实验都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借此增强他们规范实验的安全意识。

四、混合式互动学习
在线下教育的时候,许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并不深入。

其中有许多原因,比如,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课堂时间比较紧凑等。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在进行线下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在线交流平台作用,建立网盘空间、微信群、钉钉班级圈等,指导学生在课堂前、中、后互相交换自己的学习结果,为学生提供解答,以达到较好的混合式学习互动效果。

比如,在“探究废液成分”这一专题教学中,在课堂开始之前设置“废物分类处置”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室废液该去向哪里”进行深入研究,在线互动并讨论生成化学探索报告:分析单一反应后的废液成分、多个反应后的废液成分,再定性分析废液成分、定量确定成分比例,再到最终的环境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考虑,通过化学探索报告,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思维有很好的帮助。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一起作业”等在线平台,对学生学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在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优化设置后续的化学教学任务。

五、拓展线上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想成功地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对非教材素材的开发,可以很好地扩展课堂教学范围,激发学生思考,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所以,教师要注意把传统课堂和网上学习有机地结合,扩展化学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以各种方法获取知识,产生学习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自学,结合教材内容,进而提出自己的疑问。

比如,“普通的金属,除了和氧有反应之外,还可以和哪些物质起作用?”“各种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情况是否相同,其反应程度和哪些因素相关?”教师可以选择并提供一些优秀的微课资源,组织学生通过看微课来探究关键知识。

比如,观看一些关于“各种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实验录像,了解到各种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且反应程度和金属的活性密切相关。

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会遇到各种疑问,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解答,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和吸收。

在学习“测定镁、锌、铁在酸性溶液中活动性强弱”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自己拍摄记录整个试验过程,并在编辑视频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三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时间、效果,最后制成一段短视频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观看。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镁、锌、铁生成气泡的速率是从快到慢的,从而了解到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排序结果。

再如,在讲解“元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提前对《化学史》的纪录片内容进行剪辑再创作,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观看学习,等学生对“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开始教学。

这样,学生能很快认识各类元素和它们的化学特性,并且理解新的知识。

六、结语
化学教师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参与者,应积极探讨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方法,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混合式学习所蕴含的深厚的教学价值以及充足的教育资源,为初中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更好地发展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空间
7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