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附录《混合运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适当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
3、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重点难点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熟练掌握。
教具课件是否主备是
预习要求
板书
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需要多少元?
问:这一题需要求什么?要知道什么条件?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1、从经验到尝试列综合算式
2、自主探索直接列综合算式
三、揭示课题
1、出示例题(1)
从图上你看出什么?怎么解答?各表示什么?
2、出示例题(2)
这题你能直接列出综合算试吗?
那下面我们就试试吧!
能说说你的运算顺序吗?
3、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地方?
四、巩固练习。
学生读题后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答
试着列综合算式算出结果。
全班交流讨论计算顺序。
指名完整说说。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试。
并说出运算顺序
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小结综合运算顺序。
找出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先找错误后指名交流。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
让学生练习并说说先算什么。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2
指名找出错误并订正。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4
比较:每组中的异同点。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5、6 五、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异同点。
学生自由总结。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堂作业本上。
教后记
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的正确掌握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教具课件是否主备
预习要求
板书
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解答例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先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问:这个算式含有哪几种运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讨论交流并小结运算过程。
教学试一试
要求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应该先算什么?
列式解答,说说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
说说每一道题目应该先算什么?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
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列式并说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做在自己本子上。
做好后集体评讲,比较。
学生先比较再独立完成、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和思考过程。
学生同桌交流后汇报。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4:比较每一组两题
的异同。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5:分析比较交流、评讲。
四、评价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小结
含有除法的综合算式运算顺序。
五、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教后记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课时 3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具课件是否主备是
预习要求
板书
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施老师到大润发大卖场买了一件50元的衬衫,我一共带了100元,你们帮老师算算剩下的钱我还可以买10元一双的袜子几双?
2、根据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进行灵活的引入,同学们都是用分步的方法进行计算的,那么我们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学生自主探究引入题的列式
(1)学生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50-20÷5”这样的算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组织学生2、自学课本第111页。
如果遇到有
“(50-2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让学生说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50-2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
让学生感知明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的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
学生同桌讨论运算顺序并指名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运算顺序后独立完成。
学生自由选择2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么?学到了什么?
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2、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指导学生做“想想做做”第
4、5题。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五、评价总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主总结。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后记
课题混合运算练习课时 4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是否主备
预习要求
板书
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基本式题练习
1、要求学生完成P113练习第1题。
2、要求学生完成P113练习第2题(1)让学生先分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各组算式,让学生交流每组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点,明确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最后校对结果。
二、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1、要求学生完成P113练习第6题(1)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一算,再说说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性质,再次概括出除法的性质
2、要求学生完成P113练习第7题(1)不要计算和同桌讨论○该填什么符号;
(2)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在判断时的想法,并说出自己判断的过程;
(3)说出最后正确的结果;
3、要求学生完成p113第
4、
5、9、10题
三、巩固练习。
指名口算
板演与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进行。
学生分组计算,选择3位学生在板演学生交流运算顺序的不同点。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并交流。
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第8题
四、评价总结。
今天的练习,你更加明白了什么?在以后学习中要注意什么?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总结。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