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第4单元课题4化学式和化合价第3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与化学式相关的计算
【知识与技术】
(1)认识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会依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
经过议论沟通,培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
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勤于思虑、勇于实践的精神。

【要点】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
数的计算。

【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知识点相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 87 页,达成以下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相对原子质量__的总和,用字母 __ M r __表示。

2.计算以下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详细过程 ):
CO2: __12+16×2=44__;
H2SO4:__1×2+32+16×4=98__;
CaCO3:__40+12+16×3=100__;
Ca(OH)2:__40+(16+1) ×2=74__;
NH 4HCO3:__14+1×5+12+16×3=79__。

2NaOH:__2×(23+16+1)=80__。

3.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及不一样种元素的质量比: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

元素的质量比=(__ 相对原子质量 __×__原子个数 __)之比。

比如: 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2∶4∶3__,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 (14 ×2)∶(1 ×4)∶(16 ×3)=7∶1∶12 __。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4.某元素的质量分数=__
相对分子质量__×100%。

比如: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
14×2
12+16+14×2+1×4× 100%≈ 46.7%__。

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
说明书上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物质的成分或纯度。

【合作研究】
怎样依据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杂质中不含有该元素 )求化合物的纯度?
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答:不纯物中化合物的纯度=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比如: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不含钙元素的杂质,测得该石灰
石样品中含钙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6%÷40%=90%。

【教师点拨】
1.与相对原子质量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是1,往常省略不写。

2.求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括号照写,一定乘以原子团
的个数。

化学式前方有数字时,一定乘以分子个数。

3.求元素的质量比时,前方要用文字表达,一定说明比的前后
项;要用小括号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的乘积括起来,
结果一般要化成最简整数比;不要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原子个数比看
作是元素的质量比。

4.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一定乘以 100%。

元素的质量分数还
该元素的质量
能够用以下公式求得: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100%。

由上
述公式可得: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化
某元素的质量
合物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依据标签的相关信息计算每片
钙片中起码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 ( B )
××小孩咀嚼片
(50 片装 )
“师”之观点,大概是从先秦期间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
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此刻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教授
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专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不是由“老”而形
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问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先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纪的限制,老小皆可合用。

不过司马迁笔下的“老师”自然不是今
日意义上的“教师”,其不过“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
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
其不必定是知识的流传者。

今日看来,“教师”的必需条件不但是拥
有知识,更重于流传知识。

[主要成分 ] 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 规格]2 g/片
每片中含:
碳酸钙≥1.5 g
维生素 D 100IU
[ 食用方法 ] 嚼食:每天 1 片
A .0.8 g B.0.6 g
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照本宣科,要点是记忆有技巧 , “死记”以后会“活用”。

不记着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特别是语
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 ,要真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单靠剖析文章的写作
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一定从基础知识抓起 ,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
名篇佳句、名言警语 ,以及丰富的词语、新奇的资料等。

这样 ,
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穷的内容。

日积月累,日积月累 ,进而收到磨铁成针 ,绳锯木断的功能。

C.0.4 g D.1.2
g
与此刻“教师”一称最靠近的“老师”观点,最早也要追忆至宋元期间。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期间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 有案可稽。

清朝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此刻领会,“教师” 的含义
比之“老师”一说,拥有资历和学问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


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余官员同样依法律委任,故又称“教师”为“教
员”。

2.碳酸氢铵 (化学式为 NH4HCO3)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

依据化
学式,达成以下填空:
(1)碳酸氢铵 (NH H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79__;
(2)碳酸氢铵 (NH 4HCO3)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14∶5∶12∶48__;
(3)碳酸氢铵 (NH 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17.72%__(结果
精准到 0.01%);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正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
才能不停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课中,注意听闻联合,训练
少儿听的能力,讲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少儿说话,注意
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裕吸引力,这样能惹起少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少儿不专心听他人讲话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少儿,
或是让他重复他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机遇,要求他们专心听,专心记。

平常我还经过各样兴趣活动,培育少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
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叙述
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
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少儿学得生动开朗,轻松快乐,
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加强了记忆,又发展了思想,为说打下了基础。

(4)每袋 (50 kg)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8.86__kg。

达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