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人民版精练:综合检测三十二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三十二)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伽利略认为,在讨论自然界的现象时不应当从《圣经》的权威地位出发,而应当从明智、有理性的实验和必要的演示开始。
因为,无论是《圣经》,还是自然界都同样出自神旨。
这反映出伽利略() A.深受宗教的困扰B.仍受宗教思想影响
C.对《圣经》不以为然D.对科学持怀疑态度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无论是《圣经》,还是自然界都同样出自神旨”可以看出伽利略仍然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
这反映出() 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
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
解析:选B根据“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可知,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故B项正确;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物体运行的普遍规律,而不是人类社会,故A项错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属于物理学成就,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教会及封建御用文人污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进步学者则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
这主要表明《物种起源》()
A.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存在着严重缺陷
C.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D.促进了社会前进
解析:选A材料主要表明《物种起源》挑战教会神创说,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引起教会的不满,故A项正确。
4.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它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由此可见,相对论的提出() A.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B.是科技教育进步的必然
C.是对近代科学的彻底否定D.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相对论的提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故D项正确。
相对论是对宏观世界研究的结果,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不出相对论提出的必然性,故B项错误;C项中的“彻底否定”说法错误。
5.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B.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C.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选D由材料事例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体现了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
材料并不能体现经济利益的驱动的问题,而是强调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A项。
“电话公司”并不属于重化工业,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投资重化工业成为社会潮流,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排除C项。
6.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
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采用了流水线模式,但是“工业王国”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出现,故C项正确;第三产业出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7.(2019·西安模拟)英国某诗派思想家作品集中体现了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度,对资本主义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该诗派的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无产阶级文学
解析:选A材料“对法国大革命的矛盾态度,对资本主义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反映了人们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由此盛行,故A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不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真实而生
动地反映和揭露社会现实,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行于20世纪,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无产阶级文学主要反映无产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8.(2019·红河模拟)德国著名画家弗里德里希(1774~1840年)认为:“美术家不仅应当描绘眼前所见之物,而且应描绘心中所见之物。
”他迷恋于那些所谓“诗意盎然的景象”,如荒原、落日、月夜、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色彩的绘画世界。
如图为其作品《孤独的树》,结合材料信息及作品风格,可知该作品属于()
A.新古典主义美术B.印象画派
C.浪漫主义美术D.现代主义美术
解析:选C材料“描绘心中所见之物”“荒原……森林等,这一切构成了他笔下具有象征意味和感情色彩的绘画世界”反映了艺术家注重主观性和自我表现,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符合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不符合材料,排除。
9.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
这一“美学世界”()
A.得到当时主流美术界认可
B.表露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诞生出莫奈等美术界大师
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无情
解析:选C材料中“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的信息与印象派特点相符合,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D项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
10.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
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
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B.电影和电视
C.铁路与飞机D.网络和漫画
解析:选B材料“20世纪初……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反映了图像和声音的迅速传播,这是电影和电视的特点,故B项正确;报纸无法及时的传播“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故A项错误;铁路与飞机传播图像和声音的速度和范围远不如电影和电视,故C项错误;网络在20世纪初还未出现,故D项错误。
11.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
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
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解析:选D由材料可以得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的电影事业,以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和失业为背景进行创作,“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反映出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要,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反映的是电影事业对经济危机的一种反映,不是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行为和态度,C项错误。
12.(2019·河南名校联考)20世纪60、70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的精神核心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
这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社会()
A.个人自由出现畸形发展趋势
B.福利制度助长社会享乐之风
C.突破传统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D.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候
解析:选D20世纪60、70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他们试图摆脱美国社会既有的惯例和陈规,并逃离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希望走向自由,走向理想,实质反映出西方社会颓废、消极的精神危机,故D项正确;A项是材料现象,不是本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徐霞客(1589~1641年),明朝江阴人,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旅行。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经过考察,他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中认为“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
通过其作品,徐霞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从而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他对落体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
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
因此,他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霞客和伽利略取得科学成就的相同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条件及特点。
(13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徐霞客和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例,简析科学发展的意义。
(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材料二“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得出受家学影响;根据材料一“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材料二“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得出学习借鉴本学科领域的已有成果,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根据材料一“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材料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得出注重考察实践。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政府重视、文艺复兴的影响、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等角度分析解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西方近代科学强调实验,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第(3)问,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解放思想、正确地认识自然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分析总结。
答案:(1)原因:受家学影响;学习借鉴本学科领域的已有成果,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注重考察实践。
(2)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政府重视;文艺复兴的影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奠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特点:强调实验;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3)意义:有利于解放思想;有利于客观正确地认识自然;影响了后世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某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解析:首先要根据材料明确观点,按照材料所述,观点共有三个可供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等角度确定观点;在确定观点之后,要运用教材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来论述,在此过程中,力求史实表达准确;最后应该呼应开头观点,进行小结,小结力求言简意赅。
答案:示例:观点一:我赞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
论证: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水力织布机、骡机等机器。
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进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欧美地区扩展,带动其他地区的工业化。
由此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的说法是正确的。
观点二: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
论证: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各样使用电力的新发明纷纷涌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带动机器。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反过来也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工业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成就。
所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鲜明特征是电气化。
观点三: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
论证: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还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
而且,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
所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