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特大桥预压方案(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说明 (2)
1.1编制依据 (2)
1.2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述 (3)
2.2节段箱梁设计情况 (3)
2.3主要项目工程数量 (4)
2.4.气象特征 (4)
三、施工目标 (5)
3.1质量目标 (5)
3.2安全目标 (5)
3.3文明施工目标 (5)
3.4环境目标 (5)
四、总体施工部署 (5)
4.1施工组织机构 (5)
4.2劳动力(人员)安排 (6)
4.3机械安排 (7)
五、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7)
5.1吊挂方案 (7)
5.2配重方案 (7)
5.3测点布置方案 (8)
5.4加载分级方案 (8)
5.5拆除配重方案 (8)
六、分项工序施工方法及工艺 (8)
6.1施工准备 (8)
6.2.测量定位 (10)
6.3.加载配重 (10)
6.4监控量测 (12)
6.5卸载配重 (13)
七、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4)
7.1质量保证体系 (14)
7.2质量保证措施 (14)
八、安全生产目标与要求 (16)
8.1.安全生产目标 (16)
8.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7)
8.3安全保证措施 (20)
赤城白河特大桥
架桥机预压及试运行专项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新建张唐铁路工程ZTSG-2标段(赤城白河特大桥节段预制箱梁施工的相关投标文件、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及图纸。

相关设计使用图纸为:《有砟轨道56m节段拼装双线简支箱梁》、《张唐施桥-I-05-10 曲线梁节段预制简支箱梁》。

(2)TPZ60/2000节段拼装架桥机使用说明书,以及项目与模架拼装机厂家的技术交流和合作的经验。

(3)国家、有关省区现行的法律、法规;国家、有关省区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则: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3-2008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3-2009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 2006-09-26
(4)工地现场实际情况。

(5)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
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在深刻理解赤城白河特大桥节段拼装预制箱梁施工的特点、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方案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并遵循下列原则编制赤城白河特大桥架桥机预压的试运行专项技术方案。

(1)完全遵循合同及设计文件的原则
(2)质量保证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

(3)风险可控原则
根据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控制,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对等级较高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减小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害。

(4)安全施工原则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目标:零伤亡事故发生;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新建张唐铁路工程ZTSG-2标段赤城白河特大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样田乡,跨越白河及112国道。

桥梁起止里程为:改DK97+141.94~改DK98+778,全长1636m,桥跨布置为:28-56m节段简支箱梁+1-20mT梁,桥梁上部结构箱梁采用预应力结构,梁体分节段预制,专用运梁车送梁至架梁现场,采用架桥机整体组拼装,湿接缝浇筑,整孔后张法施工。

2.2 节段箱梁设计情况
箱梁为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结构,箱梁顶板宽941cm,箱梁跨中底板宽度为580cm,支点处为满足支座板放置要求,底板宽度为640cm, 腹板厚度位置不同有所变化,分为跨中48cm、横隔板100cm、端头板190cm,顶板厚度跨中48.9cm 、横隔板78.9cm、端头板128.9cm,翼缘板长度为180.5cm,梁中心高为508.9cm,梁段最重为2#块,总重140.85t。

预制梁段几何参数及数量统计表
长度底板厚度腹板厚度数量备注型号
(mm)(mm)(mm)(件)
1号梁2650 1500 1000 56 与13#梁相同
2号梁3400 873.6/567 1005.5/573 56 与12#梁相同
3号梁4700 513/350 550/480 56 与11#梁相同
4号梁 4700 350 480 56 与10#梁相同 5号梁 3800 350 480 56 与9#梁相同 6号梁 3800 350 480 56 与8#梁相同
7号梁 3800 350 480 28 合 计
364
2.3 主要项目工程数量
各段预制梁节相关重量统计见下表:
型 号
长 度
钢筋重量 混凝土重量 钢绞线重量 总重 备注
(mm )
(t ) (t ) (t ) (t )
1号梁 2650 8.38 125.19 133.57 上述梁体重量未计入梁体附属设施。

2号梁 3400 8.79 132.06 140.85 3号梁 4700 9.54 124.71 134.25 4号梁 4700 9.13 122.26 131.39 5号梁 3800 7.57 98.74 106.31 6号梁 3800 7.57 98.74 106.31 7号梁 3800 7.57 98.74 106.31 8号梁 3800 7.57 98.74 106.31 9号梁 3800 7.57 98.74 106.31 10号梁 4700 9.13 122.26 131.39 11号梁 4700 9.54 124.71 134.25 12号梁 3400 8.79 132.06 140.85 13号梁 2650 8.38 125.19 133.57
钢绞线 33.03 33.03 湿接缝 9.4 236.47 245.87 合 计
118.93
1738.57
33.03
1890.53
2.4.气象特征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赤城县境内,全县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东亚大陆季风气候,中温带干旱区,全境处于西风带大气环流圈中,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风力多为4级,最大风力可达8级。

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
为-5℃~-15℃,最低气温可达-31℃,气候分区属寒冷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为421.3毫米,平均无霜期124天。

三、施工目标
1、检验赤城白河特大桥TPZ60/2000节段拼装架桥机各项动作的实现及工作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节段块施工安全与质量,需对架桥机进行重载试验以检验架桥机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

2、通过模拟架桥机在节段拼装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架桥机主框架及其它结构(台车及墩旁托架)的承载能力和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精确计算出主框架在承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曲线图,找出其规律来指导架桥机施工操作。

3、架桥机预压的目的验证主桁架的安全性及观测最大荷载下的沉降值,为保证各道工序安全、质量可控,杜绝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满足环保要求,确保预压过程及结构满足要求。

3.1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

3.2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3.3文明施工目标
施工过程实施现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系统管理,规范施工,创文明施工工地。

3.4环境目标
遵循现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方案编制及实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最小,有相应的环保措施。

四、总体施工部署
4.1 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部分设经营管理系统、技术质量系统和工程管理系统,分部相应设置工程、机电、物资等职能部门,通过各部门间的紧密配合。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下图4-1组织机构框图。

图4-1 预压组织机构框图
4.2 劳动力(人员)安排
为保证架桥机预压顺利进行,达到技术标准,并保证作业工人的安全,配备如下(其他工种配合):
序号 工种名称 人员数量 备 注
1 架子队队长 1人
2 现场总指挥 2人
3 现场技术员 2人 4
安全员
1人
总务后勤 治安保卫
架子队
主要职能: 综合部部长 林海洋
主要职能: 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 职业健康 环境保护
安质部部长 龚登念
设物部部长 李保卫
主要职能: 物资供应 设备配置
分部经理 陈礼博
土木总工 梁海青 机械总工 周旭东
副经理 陈义 工程部部长 常 熠
主要职能: 施工技术
工程测量 施工调度
分部书记 李明泉
中铁隧道集团张唐铁路
项目经理部
工程试验
5 提架班11人
6 监测组5人
总人数22人
4.3 机械安排
序号机械名称工程数量备注
1 架桥机 1
2 运梁车 1
3 运输车 1 运输挡渣板
4 炮车 1 运输钢筋
5 25T吊车 2
6 180T龙门吊 1
7 装载机 1
8 20T机械千斤顶 3
9 其他配合小型设备若干
五、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1 吊挂方案
赤城白河特大桥上部结构采用TPZ60/2000型节段拼装架桥机,进行吊挂前,天车需检测后方可使用,并提前做好喂梁工作平台,进行预压的准备工作。

提梁时,梁场门吊将预制箱梁吊装到运梁车上,运梁车至架桥机尾部工作平台,进行喂梁,天车吊取节段块,按照各级预压配重加载的要求,将13块节段块按照均匀平衡的原则进行就位,悬挂在主桁架上,吊取时要计算出吊杆起吊长度,然后吊装前端的第一节节段块并将吊挂梁与主框架锁定;按照同样的方法吊装其他十二块节段块并锁定。

5.2 配重方案
架桥机正式使用前进行加载试验,通过加载试验检验架桥机主桁架的承载能力,保证架桥机结构的可靠性和了解主桁架施工中的弹性变形,以及消除主桁架的非弹性变形。

实测主桁架变形值,为施工中的变形及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由于该桥跨孔配重较大,整跨预制箱梁节段预制部分自重1611.53t,湿接缝混凝土重量245.87t,钢绞线重量33.03t,施工机具、模板及人员重约10t,总重量为1900.53t,根据要求,预压加载重量为施工时架桥机承载的全部重量的1.1倍,故总共需要加载2090.58t,该桥预压配重方式采用预制箱梁外加混凝土预制块的方法加载,加载前,把已准备好的配重依次通过葫芦吊运送到架桥机主桁架,因受预制箱梁重量影响,加载按照21.5%(407.99t)、85%(1611.53t)、100%(1900.53t)、110%(2090.58t)的配重,并固定放好,对称加载。

5.3 测点布置方案
架桥机预压前,在架桥机每个单侧主桁架顶部端头及距端头1.1米处、1/4处、1/2处、3/4处布设7个观测点,也即端头处、1.1米处、14.3米处、28.6米处、42.9米处、56.1米处、以及端头支点处设置,以便在箱梁分级预压时,观测中架桥机主桁架的下扰变形。

5.4 加载分级方案
该架桥机预压加载配重采用预制箱梁和混凝土配重块的方式完成。

加载时,按照21.5%、85%、100%、110%分级预压,进行左右对称均匀加载,加载预压时,模拟节段湿接混凝土施工主桁架受力方式。

每级加载需持续一段时间后,待变形稳定后才能进行下一级加载,21.5%时持续约30分钟,85%荷载时持续约2小时,100%荷载持续约24小时,110%荷载持续约30分钟,然后进行卸载,并记录持载和卸载过程的沉降数据,并据此数据分析架桥机主桁架变形情况。

5.5 拆除配重方案
当加载达到规定时间,且下扰变形已经稳定时,可进行卸除荷载,卸载时,先从满载依次卸载到100%、85%、21.5并稳定15分钟,并进行测量,对比加载时相对应的量测值,后持续卸载,直到卸载完毕。

六、分项工序施工方法及工艺
6.1施工准备
6.1.1 架桥机检查
架桥机安装到位后,检查各部件安装是否安全可靠,机构装配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电气、液压系统接线是否正确。

液压站组装完成后,要检查整个管路、液压元件是否安全可靠,不得有泄露、装配不紧等现象。

在试运转之前,使各开关、操作手柄处于零位。

然后操纵液压站工作,进行中支腿顶升油缸顶升试验,横移油缸伸缩试验,纵移油缸伸缩试验,确保开关、操纵手柄各个工作位置与工作指示牌上标的一致。

试验要反复进行,并根据测试结构调整液压系统各控制元件,确保每组油缸同步且统一。

整机到位后要满足如下几个要求:
(1)前支腿要超过桥墩横向中心线,能够与桥墩的预埋钢筋联结在一起。

(2)两个中支承的主顶升油缸要能够正对主框架补强支点。

(3)主框架横桥向要大致要与桥纵向中线对称。

(4)按照设计标高将架桥机支点调整至同一水平面上。

架桥机整机安装到位后,并于10月10日进行了架桥机试运行试验,从白河特大桥1#墩顺利延伸至2#墩,试验显示,各项技术参数及架桥机满足试运行施工要求。

6.1.2 预压试验的准备工作
预压前,以额定负荷进行动载试验,提升额定负载以后,反复起升和下降制动试车,时间不少于15分钟,要求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

试运转前司机室的所有手柄均须在零位,各闸刀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然后逐步合上保护柜内的总开关及各闸刀开关,按下启动按钮使电路接通,起重机处于运转的预备状态,逐项点动试运转各机构。

架桥机预压前,必须对架桥机提梁天车进行预压检测,检测承重是否满足现场吊装要求。

天车静载试验程序:
跨中制动器项
目吊

起升高度100mm,静止30分钟,此时下挠度≤
L/700,分三次进行,观察卸载后无非弹性变形为止。

应可靠无缓降
100%
110%
最后,现场准备充足,警示明确,准备完全后,模拟节拼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各种锁定,只有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工作。

6.2.测量定位
6.2.1 架桥机测量定位
架桥机预压及预制箱梁节段湿拼的测量控制至关重要,首先按照桥梁设计的几何尺寸将梁分解成单个梁段,计算梁段各控制点相关的坐标X-Y-Z,并在施工中准确控制,在此之前要以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用精密水准仪器,按照二级测量的精度要求,使架桥机主桁架四个支点在一个水平面上,并考虑曲线偏差和竖曲线修正,确定轴线位置的准确。

6.2.2初始测点测量
量测点采用反光片贴在架桥机主桁架侧顶面上,测量时,塔尺放置在量测点上面,对布设的各个测量点进行初始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在预压加载前及卸载后的监控测量数据进行比较。

6.3.加载配重
架桥机主桁架正式使用前进行加载试验,为了确保结构加载试验的荷载涵盖施工时的各种情况,试验荷载主要考虑节段自重和施工临时荷载。

通过加载试验检验主桁架的承载能力,保证架桥机结构的可靠性和了解主桁架施工中的弹性变形,以及消除架桥机的非弹性变形。

实测主桁架变形值,为施工中的变形及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6.3.1 加载值的确定
为了保证架桥机主桁架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预压加载按梁体近似等效荷载布置,考虑施工机具、人员重要影响,预压最大荷载取110%(梁体自重荷载和施工临时荷载)。

6.3.2 预压材料
预压总重:1900.53*1.1=2090.58t
预压主要配重采用预制箱梁块,调整采用路基预制挡碴板(结构尺寸0.5m×0.3m ×4.1m,重量为1.476t,施工中需重新进行称重后进行配置)及钢筋,钢筋每捆重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该桥13块节段箱梁总重为1611.53t,故混凝土预制块配479.05t。

加载过程中请注意加载荷应严格按照实际砼梁的分布进行加载,以此取得最为接近实际施工情况的测试结果,方便指导后续施工。

6.3.3 提架运梁
由于该桥预压采用预制箱梁及预制混凝土挡碴板,提梁时,梁体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采用预制梁场180T龙门吊将预制箱梁提至运梁车上,运至架桥机喂梁工作平台,进行喂梁,吊挂时,架桥机天车吊取节段块,吊取时要计算出吊杆起吊长度,然后吊装前端的第一节节段块并将吊挂梁与主框架锁定;按照平衡均匀加载的要求,采用同样的方法吊装其他十二块节段块并进行锁定,在初次天车吊装时,要将节段块的竖向标高和纵向位置大致确定下来,并将所有预制块放至相应位置并进行固定。

为防止倾覆,加载时主桁架的配重必须左右对称均匀加载,按设计要求偏载不超过20t,为确保安全实际操作中偏载按不超过10t控制。

混凝土挡渣板及钢筋,采用吊车及运输车,直接运输到预压现场。

6.3.4 预压步骤
首先将梁片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吊挂梁安放在架桥机设计位置,然后采用钢筋及梁场路基预制混凝土挡碴板对称加载。

当预压重量需要预制混凝土块进行调整时,箱梁顶部放置草帘子或者土工布,以免损害箱梁外观质量。

一级加载:21.5%梁体自重,采用1#片、13#片梁放置在两端,2#片采用天车提运至中间位置,该级加载完成后运至原位,两侧对称进行,偏载不得大于20t,该级加载重量为407.99t;
一级配重预压的主意目的,是为检查架桥机主桁架及各支撑体系连接是否牢固,螺栓及焊接等是否有松动现象,为下一步的预压做好准备,保证预压机械及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预压的正常进行。

二级加载:85%梁体自重,将剩余10块预制梁,在大小里程各一块,依次循环进行加载,位置按照设计位置定位,重量为1611.53t。

三级加载:100%梁体自重,采用路基上已预制好的挡渣板进行加载,加载总重量为1900.53t, 故需放置194块挡渣板及1t钢筋,每个湿接缝处摆放13块预制块,剩余预制块及钢筋摆放时均匀平整的放置在箱梁顶面,并固定牢固,防止配重掉落。

四级加载:110%梁体自重,采用126块预制挡碴板及1.053t钢筋,在主梁上均匀
分布,达到重量2090.58t;
加载过程中,尽量保证架桥力的受力与实际拼装加设时一致。

预压加载时,按照21.5%、85%、100%、110%预压进行分级对称加载,每级加载需持续一段时间后,待变形稳定后才能进行下一级加载,持荷时间根据监测变形稳定值进行控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各级加载可参考如下持荷时间:
21.5%时持续约30分钟;
85%荷载持续约两小时;
100%荷载持续6小时、12小时、24小时分别测出各测点变形值;
110%荷载持续30分钟。

分级预压控制表
加载共需配重箱梁配置挡碴板(增加量)钢筋(增加量)
备注数量
(块)
重量(t)数量(捆)重量(t)
一级加载407.99t
1#、2#、
13#箱梁
0 0 0 0 加载21.5%
二级加载1611.53
t
3#-12#箱
梁,总10

0 0 0 0
加载85%,在一级
加载基础上,将
剩余梁段配重全
部加载
三级加载1900.53
t
挡渣板
和钢筋
192 288 1 1
加载100%,在二
级加载的基础上
增加数量
四级加载2090.58
t
挡渣板
和钢筋
126 189 1 1.053
加载110%,在三
级加载的基础上
增加数量
注:挡渣板混凝土预制块重量存在少许误差,在方案中取平均值,在施工中,以现场计算及称重为准,采用钢筋进行调整。

6.4 监控量测
在加载时,派专业量测人员,在0#台右侧便道旁安放水准仪,对分级加载前后的主桁架下扰进行测量,并记录持载和卸载过程的沉降数据,并据此数据分析架桥机主桁架变形情况。

观测点在每个主桁架顶部两端支点处,距两端端头1.1米处、1/4处、1/2处、3/4处布设7个观测点,观测预压变形,也即支点处、1.1米处、14.3米处、28.6米处、42.9
米处、56.1米处、以及端头支点处设置。

每级荷载观测沉降值一次,并详细记录好数据。

每观测点加载前测出相应标高(H1),加载完成并待沉降稳定后测出控制点的标高(H2),卸载后测出相应控制点的标高(H3)。

由以上观测结果可计算出架桥机主桁架系统的变形值为:
非弹性变形:δ0=H1-H3 弹性变形:δ1=H3-H2
H0为相应点的设计标高,经过预压的主桁架标高控制时采用值为: H=H0+δ1-δ0
通过预压前、预压期、稳定期、卸载后的测量观测值,算出总下沉值(预压前-稳定期),计算弹性变形量(卸载后-稳定期)和非弹性变形量(预压前-卸载后)。

根据变形量结合箱梁张拉后上拱量(预拱度,设计图纸中给出为17.6mm ),得出调整模板预留高度值。

主桁架加载试验完成后,对主桁销接处的销子和主桁架焊缝再次进行探伤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主桁架施工安全可行。

6.5 卸载配重
当所有加载试验完成后,就进行荷载卸除,卸除荷载时,所有机械均有专人指挥,不得平衡作业,按照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先分级对称去除混凝土块及钢筋荷载,统一堆码至安全位置后,再从大小里程各吊走一块预制箱梁,依次平衡均匀的从满载分别卸载至预压满荷载的100%、85%、21.5%并稳定15分钟,待变形稳定后,进行监控量测,完成后配重可全部卸载。

量测组对所有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加载相对应的荷载量测值进行比较,确定
端头支点处
1.1米处 14.3米处 28.6米处 4
2.9米处 56.1米处 端头支点处
Q*1.10
57.2米
有关参数,以便计算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

七、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1 质量保证体系
分部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工程质量保证和控制,本工程设专门的组织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7-1。

7.2 质量保证措施
架桥机预压主要是测试主桁架在荷载条件下的承载能力,获得架桥机主梁在最大荷载条件下准确性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性值以指导后续工作,由现场技术员专人记录相关参数,现场记录务必真实。

测试工作完毕后,根据量测数据及回归分析,确定架桥机主桁架的下扰值,为下步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7.2.1试验记录表格
表格主要内容应含有以下各个参数:
荷载加载程序记录
挠度测量记录(各点)
加载时间记录
量测数据回归分析
7.2.2 精度条件与保证
影响测试结果精度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测试队伍的专业水平:测试队伍完全使用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验经验,在仪器调校、观测测量、数据采集、测点标记指示、基准点校核等方面熟练。

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指天气和温度的影响,要求在测试之后、测试之前,气温没有大的变化,无大风大雨,主要是要求加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测试的最好时间应为早晚七~八点左右。

温度的变化会造成空气密度的改变,从而使得光线折射发生变化,对观测结果的精度产生影响,这也要求初始观测与变形观测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如在不同天的同一时间进行,且操作时间尽可能的短。

另外,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配重用的箱梁块,在移动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2、吊梁时,两端应同步起落,两端高差不得大于30cm。

3、滑移梁时,滑移梁底部与滑移轨道应放置滑板,保护梁体不受损伤。

4、梁在吊装及运输过程中,四个支点均匀受力,保证梁体平置。

5、需计算预制箱梁吊装孔是否满足吊装承重要求。

6、起重设备应经过结构演算,确认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和起重能力及吊装高度。

7、梁体需按照顺序安装,以模拟现场施工的准确性。

8、放完一片梁时,立即检测主桁架的下扰值,并准确记录。

9、施工中,应派专人跟踪测量,防止拼梁中心线偏离。

10、杆件要安全可靠,并完全固定,预压前检查全部焊接情况。

11、架桥机材质、焊缝质量以及精轧螺纹钢作业环境气温要求不得低于-10℃。

7.2.3 温度保证
由于进入冬季,气候寒冷,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低温作业对架桥机材质、焊缝质量等均有影响,且精轧螺纹钢作业环境要求不得低于-10℃,在这种情况下,预压前,必须进行温度保证措施,采用碘钨灯、煤炉、电暖气等措施,确保架桥机主桁架内部最低温度在0度左右。

图7-1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八、安全生产目标与要求
8.1.安全生产目标
符合与业主签定的安全生产协议书的要求,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和安全等级事故,杜绝重伤事故。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组织保证
质量领导小组成员:
分部经理 分部副经理 分部总工 工程部长 质检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计财部长 设物部长
质量组
进行质量管理,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各部门各级质量活动并进行质量反馈。

施工组
组织技术交流和落实,确保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计划,组织隐检、预检和验收。

测量组
配合搞好工程控制测量和复测,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试验组
做好材料进场的验收和抽检,负责现场试验工作。

材料组
提供合格材料及构件并提供质量证明,搞好材料的限额发放管理。

设备组
实行以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做好设备检查鉴定,填好运行记录。

核算组
依据质量状况,进行资金发放,有权不发放不合格工程的有关资金。

宣教组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工序质保
材料构件设备核验
工序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
工程 质量 检验
工程 质量 评定
施工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