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破中职学校发展瓶颈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首语对打破中职学校发展瓶颈的思考
文/吴希伟
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人才培养的“短平快”著称。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面临许多问题,职业学校的发展陷入瓶颈。
首先,社会对中职学校有偏见。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才上这类学校,形成了中职生是对学习“失败者”教育的社会潜意识,生源不足,生源质量差严重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普通高中和高等院校扩招;各种成人类民办学校蜂拥而起;行业、企业自办培训中心,也打破界限,面向社会招生,这都分散了初中毕业生的流向。
要克服这些问题,职业学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纠正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狭隘认识。
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纠正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狭隘认识。
多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学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严格管理,正确指导。
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制订正确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激发学生成功的潜能。
通过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分工,避免因怕苦怕累而见异思迁,轻易放弃就业机会。
3.设置特色专业,紧跟市场且可适度超前。
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咨询、健康指导、理财顾问等新兴职业需求增加,应设置相应的专业,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到实地操作,提高教学水平。
4.教学与实践、实训结合。
大多数学生,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缺乏社会实践。
学校也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场地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能适应企业拥有的完备设备、技术。
政府应制订政策,促使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实训,加快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
同时学校要在企业积极开展在职短期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理论水平,这样,可以使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
5.开展各种层次的联合办学。
有针对性地走联合办学之路,与大专院校联合招生,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与大型企业联合,进行定向培养;与农村联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当地资源和特色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做好学生对口升学工作,使中等职业学校不再是终结性的教育,满足人才持续发展的需要。
总之,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中职生的优势在于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不自傲、易管理等。
特别是现在,各种专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紧缺,学校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设置特色专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走联合办学之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学生能够“走得出去”,赢得社会的认可,也能“引得进来”,步入良性循环,进而创造职业学校辉煌灿烂的明天。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