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63学科竞赛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K 39 Fe 56 Cu 64 Zn 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1.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2H
B .2O
C .2N
D .2CO
2.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离子
B .钙原子
C .钙单质
D .钙元素
3.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 ”代表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果粒橙
B .牛奶
C .蔗糖水
D .豆浆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H 2O
C .KClO 3
D .H 2SO 4 6.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H 2
C .H 2
D .2H +
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 .浓硫酸用作食品干燥剂
C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 .焚烧废弃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8.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 .厨余垃圾
B .其他垃圾
C .可回收物
D .有害垃圾
9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杯
B .陶瓷碗
C .不锈钢锅
D .玻璃茶壶
10.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 ,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液体肥皂()9.510.5-
B .菠萝汁()3.3 5.2-
C .柠檬汁()2.0 3.0-
D .酱油()4.0 5.0-
11
12.下列不属于...
新能源的是 A .潮汐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石油
13.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
下列有关镓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元素符号是Ga
B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C .属于金属元素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1
1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硝酸铵
B . 氯化钠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15.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稀硫酸除铁锈;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27 D .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 17.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
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2CO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④变红,③不变红
C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油、盐
奶类、大豆类等
畜禽肉类、蛋类等
蔬菜水果类
谷物、薯类等
18.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将1t ℃时b 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 .将2t ℃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溶液质量减小 C .1t ℃时,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
D .将2t ℃时a 、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t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
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 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至b 段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增加 B .a 、b 、c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均为一种 C .向c 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变化 D .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友情提示:请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生活现象解释〗
21.(3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1)除水以外,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来源于谷物、
薯类等食物的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2)为了预防佝偻病,可以适量多吃含______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饮食习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
A .低油、控盐
B .不偏食、不挑食
C .常喝牛奶或豆浆 22.(2分)有机物是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一类化合物。
(1)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一氧化碳
B .乙醇(
C 2H 5OH ) C .碳酸钙
(2)维生素A有助于对眼部疾病的治疗,包括维生素A1(C20H30O)和维生素A2 (C20H28O)两种。
依据化学式分析它们的相同之处有_______。
23.(2分)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生产、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
(1)右图的净水装置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2)欲配制20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7.1%的KNO3溶液作无土栽培
的营养液,需KNO3的质量为kg。
24.(3分)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75%的酒精被称为“医用酒精”,常用于杀菌消毒,其中的溶剂是_____。
(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
其中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3)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3分)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
(1)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____(填序号)。
A.黄金饰品B.铁锅C.铜导线(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6.(2分)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天然气和______是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燃料。
(2)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两种燃料相比较,天然气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原因是_______。
27.(5分)“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可以清除污垢,除去异味;而“管道疏通剂”
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铝粉,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
(1)“洁厕灵”能轻松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
(2)“漂白精” 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Cl2↑+ 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管道疏通剂疏通管道的原理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管道疏通剂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1)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别是。
(2)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 g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答出2条即可)。
(4)金属钛着火时(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产实际分析〗
29.(2分)工业上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NH3),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B.设备Ⅱ中,反应后元素种类减少
C.设备Ⅲ中发生了化合反应
30.(3分)如图1,废弃电路板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塑料、玻璃、金属等物质,利用超临
界水技术处理废弃电路板,能得到由CuO和Cu
2O
组成的固体残渣,将残渣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得硫酸铜晶体等物质,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已知:CuO+H
2SO4
═ CuSO4+H2O;Cu2O+H2SO4 ═ CuSO4+Cu+H2O
(1)固体丙是______,溶液甲中的溶质有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Ⅱ中含过滤操作,I中不含
B.溶液甲和溶液乙中均含铜元素
C.残渣的处理流程中,H2SO4和CuSO4实现了循环利用
D.废弃电路板的可回收利用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分析〗
31.(5分)实验小组对久置生石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资料:Na
2CO
3
+CaCl
2
= 2NaCl + CaCO
3
↓】
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
(4)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
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 g滤渣。
向滤液E中滴加CaCl
溶
2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E中的溶质可能是。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
〖基本实验〗
32.(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依次是(填字母序号)。
(3)E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33.(2分)配制10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贴标签。
(1)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2)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其原因可能有。
A.氯化钠固体不纯B.固体倒入烧杯时洒落
C.配制时烧杯不干燥D.装瓶时有液体溅出
34.(3分)小华利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探究NaOH和盐酸的反应。
分别测定几种试剂的导电性,获得相关数据:
查阅资料:
I. 溶液中若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就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流。
II. 相同电压下,等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越多,电流就越大。
①对比实验A、C的数据,可推知NaOH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含有自由移动的(填
化学符号)。
②实验B、D中电流强度相等,说明等体积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
__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③各取10 mL NaOH溶液于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 NaCl溶液和10 mL稀盐
酸(所得混合溶液体积均约为20 mL),测两种混合溶液的导电性,电流示数依次
为I1和I2。
根据I1________ I2(填“>”、“<”或“=”),也可推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实验原理分析〗
35.(5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补全步骤②中的现象:。
(3)补全步骤③中的现象:,其中“气球1继续变大”的原因是。
(4)通过本实验能验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科学探究〗
36.(7分)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1)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2)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是_____。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
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2)12.8 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实验分析】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上图数据分析,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7.(4分)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若用160 kg NaOH 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 kg铝土矿,最终得到1004 kg NaAlO2溶液。
计算:(1)该铝土矿中A12O3的质量分数。
(2)加入的NaOH溶液中水的质量。
2016年4月化学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二、填空题
21.(1)B (2)钙(3)ABC 22.(1)B (2)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23.(1)吸附(2)14.2
24.(1)水(2)+1 (3)2H 2O 2===2H 2O+O 2↑ 25.(1)C (2)混合物(3)23
23CO+Fe O 3CO +2Fe 高温
26.(1)石油(2)两种燃料相比较,每克天然气燃烧和每克煤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CO 2一样多,每克天然气燃烧比每克煤燃烧产生的污染气体SO 2的量更少,因此天然气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27.【解答】(1)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2HCl=FeCl 2+H 2↑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2HCl═NaCl+Cl 2↑+X,反应物中钠、氯、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3、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1、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 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H 2O
(3)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4)管道疏通剂中氢氧化钠与“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 2O ,2Al+6HCl=2AlCl 3+3H 2↑
28.【解答】(1)有题意可知,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型是有机融雪剂. (2)由无机融雪剂组成与凝固点的关系,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g 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溶质的质量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低.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高强度、低密度等.
(4)由于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所以,金属钛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TiCl 4+2Mg =====2MgCl 2+Ti
故答为:(1)有机融雪剂(2)溶质的质量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低(3)高强度、低密度
(4)不能 (5):TiCl 4+2Mg ====2MgCl 2+Ti
高温 稀有气体
高温 稀有气体
29.【解析】(1)设备I中将空气分离出氧气和氮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A.甲烷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设备Ⅱ中,反应后元素种类不会减少,说法错误;C.设备Ⅲ中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故答为:(1)物理;(2)A C
30.【解答】解:(1)氧化铜、氧化亚铜会与硫酸反应而溶解,铜不会与硫酸反应,所以固体丙是Cu;(2)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氧化亚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甲的溶质是CuSO4、H2SO4;
(3)A.经过I、Ⅱ操作,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I、Ⅱ操作中都有过滤,故A错误;
B.溶液甲和溶液乙中均含硫酸铜,所以溶液甲和溶液乙中均含铜元素,故B正确;
C.稀硫酸可以用于溶解滤渣,硫酸铜溶液可用于再次结晶,故C正确;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正确.
故选:BCD
故答案为:(1)Cu;(2)CuSO4、H2SO4;(3)BCD
31.【解答】解:
(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②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在滤液中只有氢氧化钙能够溶于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2NaOH+CaCO3↓;
(3)③滤液中有氢氧化钙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被全部消耗,溶液呈酸性,故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向滤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若观察到滤液变浑浊,则说明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混合物B中含有碳酸钙,可能还有氢氧化钙;由②知,滴加碳酸钠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C中一定有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由③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加过量的稀盐酸,故D中有氯化钙和剩余的氯化氢,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碱显性碱性,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有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有碳酸钠就没有氢氧化钙,由此可知滤液E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或NaCl、Na2CO3、NaOH;
得到的1g滤渣是由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设氢氧化钙的质量是x,则根据反应前后钙原子
个数守恒可以有:
Ca(OH)2-------CaCO3
74 100
x 1g
x=0.74g
0.75g样品中含有0.1g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0.74g,而样品溶于水时有热量放出,故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如果0.74g全部是氧化钙,则达到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大于0.74g,故样品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故填:CaO、Ca(OH)2、CaCO3.
答案:
(1)CaO+H2O=Ca(OH)2
(2)Na2CO3+Ca(OH)2=2NaOH+CaCO3↓
(3)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4)NaCl、Na2CO3、酚酞NaCl、Na2CO3、NaOH 、酚酞
原样品成分:CaO、Ca(OH)2、CaCO3
32.(1)集气瓶。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BC(填字母序号)。
(3)不可燃烧、不助燃、密度相同条件下比空气大。
33.(1)烧杯、玻璃棒(2)ABC
34.【解析】①NaOH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②电流强度与离子浓度有关,实验B、D中电流强度相等,说明等体积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相等;
③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使溶液中离子减少;而NaOH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离子不减少,故I1大于I2.
【答案】①Na+和OH-;②相等;③>.
35.【解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H2O+CaCO3↓;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反应也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因此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继续鼓起;
(4)本实验主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发生反应。
如果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需要作对比实验,此实验缺少让干燥的二氧化碳和石蕊反应,看是否变红的实验。
【答案】:(1)Ca(OH)2+CO2=CaCO3↓+H2O;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4)二氧化碳分别能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
36.【解析】解:探究一:(1)分离固态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过滤,本题操作①之后是残渣和溶液,故我们判断该操作为过滤
(2)由于我们探究的是菠菜中的两种盐,由题给条件可知,有一种可溶,一种不可溶,所以我们想办法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而氯化钙可以把它们都给沉淀出来,然后根据“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这一结论来完成它们的判定
(3)根据题给条件,反应生成了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再结合题给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Ac=CaAc2+H2O+CO2↑,
探究二:(1)根据题给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草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那么生成的气态氧化物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从而可以写出该化学方程式为。
(2)从图表中可以分析出,草酸钙的分解分为两个过程,再结合题给条件可知第一个过程中生成的应该是一氧化碳和碳酸钙,然后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在700℃时正处在碳酸钙分解的过程中,故剩余的固体成分为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要验证碳酸钙和氧化钙可以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分别检验,其中碳酸钙可以和颜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钙可以水反应生成碱,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探究一:(1)过滤
(2)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3)CaCO3+2HAc=CaAc2+H2O+CO2↑
高温
36.探究二:(1)CaC2O4=======CaO+CO↑+CO2↑
(2)CaCO3和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