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校基金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 年第 1 期
入等自身创收性收入占比较小,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基金会良好的获赠能力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关键。此 外,各高校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差异明显,发展较好的高校基金会其捐赠收入远超其他高校基金会,且不 同的高校基金会其捐赠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差异明显。那么,影响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的因素都有哪 些呢?粗略地看,对捐赠者而言,其捐赠决策会受个人慈善意识、社会舆论、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 高校基金会而言,其获赠能力受基金会社会影响力、基金会信息透明度、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的影响。本文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披露的相关数据,主要基于基金会组织的内部视角,分析高校基金会 信息透明度、组织规模、运行效率等因素对其获赠能力的影响程度。
(1. 巢湖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2.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 要:高校基金会作为捐赠主体和受助主体的媒介,促进了社会资源在教育领域的优化配
置,而获取更多的捐赠收入有利于其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其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采用相关性
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的因素。研究表明,高校基金会获赠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简述
(一)相关理论 1. 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高校基金会的运行中存在 3 层委 托代理关系。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为捐赠者与高校基金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捐赠者作为捐赠资 金的最初拥有者,将资金委托给高校基金会代理,这一代理关系使得捐赠资金的使用权由捐赠人让渡 给高校基金会,同时也体现了捐赠资金的社会属性,确立了其使用范围。捐赠人将资金委托给高校基 金会用于资助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但捐赠人与高校基金会在信息、知识、技术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 信息不对称,因而高校基金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为高校基金会与基金 会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存在于高校基金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将基金会的日常运行 委托给专业的经理人,以使高校基金会的运行更为有效、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在运作过程中还需确 保公益项目的质量。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为高校基金会与金融机构或基金投资理财公司之间的委托 代理关系。高校基金会作为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投资理财公司或存入金融机构,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运 作并获得资金的增值收益。此时投资理财公司或金融机构作为代理人,需对资金进行有效运作,以确 保高校基金会利益的实现。 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原因,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的情况 下,代理人的行为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造成代理人的工作与委托人的意志相背离,所以需要委 托人设计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监督和激励代理人。 2. 利益相关者理论。高校基金会属于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若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目标一致,则 利益相关者会积极参与高校基金会的治理与监督,这有助于高校基金会组织使命的实现及获赠能力的 提高。在高校基金会的运行中,存在以下 4 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第一层利益相关者包括基金受益者, 主要指教职员工、学生等,其是基金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第二层利益相关者指捐赠者、财政拨款者、基 金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第三层利益相关者包括第三方评估机构、投资理财公司以及与基金会有契约 关系的当事人等,其属于间接利益相关者;第四层利益相关者包括基金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等,其属 于边缘利益相关者。 3. 平衡计分卡理论。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基金会的绩效评价不同于企业而是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公益性和组织使命的履行程度是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在早期,平衡计分卡理论多 是用于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是从企业财务、内部运营、客户、学习与成长 4 个角度,将组织战略目标细 化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体现了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 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过程和结果的平衡以及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之间 的平衡,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组织绩效,综合反映组织的经营状况。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 展,人们发现平衡计分卡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基金会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一方面,随着数量的与日
通常情况下,高校基金会收入由捐赠收入、投资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 基金会中心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多数基金会的年度总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捐赠收入,而投资收入、服务收
收稿日期:2019-05-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基金组织运行中的‘伪效率’问题研究”(71864033) 作者简介:石争光(1989—),男,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内部控制与审计;李宇立(1976—),女,管理学博士,新疆 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治理与内部控制。 ①详见 。
中图分类号:F235;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20)01-0047-09
DOI:10.16713/ki.65-1269/c.2020.01.005
一、引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我国公益基金会组织更加迅速且规范地发展起来。基金会 中心网数据显示,我国公益基金会组织数量已由 家,净 资产达 13809911.04 万元①。基金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公众带来利益,促进社会进步,而所在地区经济 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监督也能促进基金会的良性发展。
能力与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与公益能力负相关,同时基金会的组织规模、募集范围、社会
影响力对基金会获取捐赠收入有重要影响。今后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与监管、拓展业务范
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社会公信力等途径,进一步增强高校基金会的获赠能力,以获得
更多的捐赠资金,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捐赠收入;公益基金会
2020 年第 1 期 (总第 82 期)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1.2020 General No.82
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高校基金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石争光 1,李宇立 2
得益于公益基金会整体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校基金会作为其重要组成,近年来的发展亦是日新月 异。高校基金会作为捐赠主体和受助主体的媒介,在教育领域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在高校基金会总收入中,捐赠收入约占 90%,这不仅表明获取捐赠收入对于高校基金会的生存尤为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高校基金 会对捐赠收入的过度依赖,其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同时,随着基金会数量的增加,社会资源需在更多 的基金会组织间进行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高校基金会的筹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如何进一 步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增强高校基金会的公信力,获取更多的捐赠收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是 高校基金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 年第 1 期
入等自身创收性收入占比较小,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基金会良好的获赠能力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关键。此 外,各高校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差异明显,发展较好的高校基金会其捐赠收入远超其他高校基金会,且不 同的高校基金会其捐赠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差异明显。那么,影响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的因素都有哪 些呢?粗略地看,对捐赠者而言,其捐赠决策会受个人慈善意识、社会舆论、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 高校基金会而言,其获赠能力受基金会社会影响力、基金会信息透明度、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的影响。本文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披露的相关数据,主要基于基金会组织的内部视角,分析高校基金会 信息透明度、组织规模、运行效率等因素对其获赠能力的影响程度。
(1. 巢湖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2.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 要:高校基金会作为捐赠主体和受助主体的媒介,促进了社会资源在教育领域的优化配
置,而获取更多的捐赠收入有利于其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其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采用相关性
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的因素。研究表明,高校基金会获赠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简述
(一)相关理论 1. 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高校基金会的运行中存在 3 层委 托代理关系。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为捐赠者与高校基金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捐赠者作为捐赠资 金的最初拥有者,将资金委托给高校基金会代理,这一代理关系使得捐赠资金的使用权由捐赠人让渡 给高校基金会,同时也体现了捐赠资金的社会属性,确立了其使用范围。捐赠人将资金委托给高校基 金会用于资助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但捐赠人与高校基金会在信息、知识、技术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 信息不对称,因而高校基金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为高校基金会与基金 会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存在于高校基金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将基金会的日常运行 委托给专业的经理人,以使高校基金会的运行更为有效、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在运作过程中还需确 保公益项目的质量。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为高校基金会与金融机构或基金投资理财公司之间的委托 代理关系。高校基金会作为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投资理财公司或存入金融机构,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运 作并获得资金的增值收益。此时投资理财公司或金融机构作为代理人,需对资金进行有效运作,以确 保高校基金会利益的实现。 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原因,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的情况 下,代理人的行为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造成代理人的工作与委托人的意志相背离,所以需要委 托人设计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监督和激励代理人。 2. 利益相关者理论。高校基金会属于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若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目标一致,则 利益相关者会积极参与高校基金会的治理与监督,这有助于高校基金会组织使命的实现及获赠能力的 提高。在高校基金会的运行中,存在以下 4 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第一层利益相关者包括基金受益者, 主要指教职员工、学生等,其是基金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第二层利益相关者指捐赠者、财政拨款者、基 金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第三层利益相关者包括第三方评估机构、投资理财公司以及与基金会有契约 关系的当事人等,其属于间接利益相关者;第四层利益相关者包括基金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等,其属 于边缘利益相关者。 3. 平衡计分卡理论。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基金会的绩效评价不同于企业而是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公益性和组织使命的履行程度是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在早期,平衡计分卡理论多 是用于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是从企业财务、内部运营、客户、学习与成长 4 个角度,将组织战略目标细 化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体现了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 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过程和结果的平衡以及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之间 的平衡,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评价组织绩效,综合反映组织的经营状况。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 展,人们发现平衡计分卡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基金会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一方面,随着数量的与日
通常情况下,高校基金会收入由捐赠收入、投资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 基金会中心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多数基金会的年度总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捐赠收入,而投资收入、服务收
收稿日期:2019-05-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基金组织运行中的‘伪效率’问题研究”(71864033) 作者简介:石争光(1989—),男,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内部控制与审计;李宇立(1976—),女,管理学博士,新疆 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治理与内部控制。 ①详见 。
中图分类号:F235;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20)01-0047-09
DOI:10.16713/ki.65-1269/c.2020.01.005
一、引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我国公益基金会组织更加迅速且规范地发展起来。基金会 中心网数据显示,我国公益基金会组织数量已由 家,净 资产达 13809911.04 万元①。基金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公众带来利益,促进社会进步,而所在地区经济 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监督也能促进基金会的良性发展。
能力与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与公益能力负相关,同时基金会的组织规模、募集范围、社会
影响力对基金会获取捐赠收入有重要影响。今后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与监管、拓展业务范
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社会公信力等途径,进一步增强高校基金会的获赠能力,以获得
更多的捐赠资金,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捐赠收入;公益基金会
2020 年第 1 期 (总第 82 期)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1.2020 General No.82
高校基金会获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高校基金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石争光 1,李宇立 2
得益于公益基金会整体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校基金会作为其重要组成,近年来的发展亦是日新月 异。高校基金会作为捐赠主体和受助主体的媒介,在教育领域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在高校基金会总收入中,捐赠收入约占 90%,这不仅表明获取捐赠收入对于高校基金会的生存尤为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高校基金 会对捐赠收入的过度依赖,其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同时,随着基金会数量的增加,社会资源需在更多 的基金会组织间进行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高校基金会的筹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如何进一 步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增强高校基金会的公信力,获取更多的捐赠收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是 高校基金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