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检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检测试题(附答案)
一、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夜晚)、地点(浔阳江头)、人物(主人和客人)、事件(主人送客人)和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惨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

4.“今夜闻君琵琶语”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含义更深广。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音乐声中塑造了怎样的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示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表情。

6.结尾一段,诗人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本身的漂泊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本身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又悲本身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

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二、
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②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
③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示听觉所得来的感受
④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⑤《琵琶行》一诗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
⑥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⑦结合诗人本身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
⑧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
⑨这些本来郁积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通读材料,理解思路,材料主要从《琵琶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阐述。

②③⑥从艺术形式方面介绍,其余为内容方面。

⑤为总说,⑦紧随⑤后。

④“唱出了”“心声”引领①⑧⑨句。

①⑧⑨的挨次按照逻辑可排为⑧①⑨。

②③⑥的挨次可按照②③句之间的内
容:“艺术上的成功”“音乐感的语言”和“用视觉”“听觉”来判断;而⑥应在最后。

答案:⑤⑦④⑧①⑨②③⑥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悯然(mǐn)憔悴(qiáocuì)湓浦口(fǔ)商贾云集(?ǔ)
B.转徙(xǐ)迁谪(zhé)铮铮然(zhēn?)东船西舫(fān?)
C.幽咽(yè)倡女(chān?)水浆迸(bèn?)钿头银篦(bì)
D.红绡(xiāo)阑干(lán)悄无言(qiāo)轻拢慢捻(niǎn)
【解析】选C。

A.“浦”读pǔ;B.“舫”读fǎn?;D.“悄”读qiǎo。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快速)弹数曲颜色故(衰老)
击节(节拍)碎低眉信(随便)手
B.寻声暗(轻声)问欲语迟(迟疑)
添酒回灯(拿回灯)惨(悲凉)将别
C.声声思(愁思)漂沦(沦落)憔悴
小弦切切(声音轻清)恬然(淡泊安好的样子)自安
D.却(退回)坐轻拢(顺手下拨)
红绡(一种丝织品)每(常)被秋娘妒
【解析】选C。

A.快:畅快;B.回灯:把灯重新拨亮;惨:哀痛。

D.拢:叩弦。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歌以赠之
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
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解析】选B。

B项与例句为名词作动词。

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②今漂沦憔悴③因为长句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暮去朝来颜色故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⑨门前冷落鞍马稀⑩整顿衣裳起敛容
A.①⑤⑧
B.⑦⑨⑩
C.③④⑥
D.②④⑨
【解析】选D。

①古:第二年;今:本年的下一年。

③古:于是创作;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古:突然爆发出;今:鼓出来;使超过一般。

⑥古:容貌;今: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⑦古:年纪大;今:排行第一的人。

⑧古:以前,先前;今:指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⑩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枫叶荻花秋瑟瑟(2)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3)相逢何必曾相识(4)杜鹃啼血猿哀鸣
6.按照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明准确连贯的语言表白本身在参与如何用好网络语言讨论中的看法。

如果有人的QQ签名是“你↓到我了”,你能否理解箭头的意思是“下”,谐音“吓”?如果有人写??“弓虽、丁页、彦页刀巴”,你是否认出这不外是“强、顶、颜色”?这些在网络中使用的词语被统称为网络语言,它们正在网上流行。

我对网络语言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网络语言是应年轻人标新立异以及展现自我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仅是一种符号现象,不是独立语言,是一种娱乐与游戏。

(或:流行语居多,但不见得能长久,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适合的会留存,不适合的会消亡。


7.(2009?广州高一检测)结合本身的生活感受,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完成对联。

①上联:左邻右邻摆布邻,邻邻和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联: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上铺下铺上下铺,铺铺整洁
②三更灯火,照亮学子锦绣前程
③网络电话,往来仅在须臾间
8.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两位我国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要整体分析画横线的句子,从结构、内容和修辞等方面进行考虑。

本例句结构是“生活是……”的判断句,修辞上是引用,内容上是古代诗人的名句以及所表达的生活哲理或态度。

然后仿按例句,按照本身的经验仿写。

参考答案: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9.“安闲”是这首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美睡,正说明老翁心无所虑,具有闲淡的情怀;②夜已过去,本应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老翁体衰闲散的形象;③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悠然看满阶红叶,突出了老翁心境清静淡泊。

10.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一句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的天气寒冷,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二)(2009?上海卷)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1-13题。

早兴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1.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__。

【解析】联系白居易生平特别是晚年居住地作答。

答案:香山居士
1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示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解析】选B。

颔联两句借对犬和鸟的逼真刻画,表达时节和天气,和“兴旺”无关。

13.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示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