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和诗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张 宋先祁《《天玉仙楼子春》》::云 红破杏月枝头来花春给 则 言人 无 ,意弄一 这 不影闹种 么 能勃多 给“的含 人无(生(体义 以可感机会。今奈受。昔“何意情对”见境趣比之”))的感只变。就迁眼“感前留。而”
4. 你记得跨清溪“怨半”里字桥明,显旧用红了拟板人没手一条,秋水长天人
过少。冷清清法吹的,笛落既 人照是之,曲心剩中。之一“情树溅,柳”又弯、是“腰惊。”二字,不仅用字
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
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
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精选课件
2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 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
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淡月、梅花
”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
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
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
地说:“有了,‘轻风舞细
柳,淡月隐梅花。’”小妹
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
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庭坚
•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二)
•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 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步骤三)。
精选课件
33
20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 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
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
析。精选课件
31
泉水流过穿过峭立的 崖石的声音像在呜咽; 早上清冷的日光照着有 浓荫的青松。
精选课件
32
• 答:
• “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 是呜咽的意思、“冷”是阴冷的意思。 (步骤一)
精选课件
3
•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精选课件
4
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炼字、诗眼有关题目统计:
精选课件
5
鉴赏诗歌语言之 炼字篇
精选课件
6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如何寻找并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 2、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精选课件
9
•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 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 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
二)。
•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与其他词义相近的词比较) 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的度内玉心痛门苦关。。(由物及人思考)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
精选课件
16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活用动词
精选课件
17
活用动词 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 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
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
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题目:本诗最后一 句的“空”字历来 被评论家称道,请 你说说它妙在哪里。
精选课件
12
答案:
步骤1:“空”,即“无”、“没有”的 意思,
步骤2:诗中写出芳花自落、小鸟鸣叫无 人欣赏的情景,
步骤3:表达了作者的伤感和浓浓的惜春 之情。
《江楼旧感》赵嘏 gǔ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非物 在
思念 惆怅
人 落寞
凄清
精选课件
30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精选课件
25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 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 回答。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 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 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 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精选课件
13
如何确定关键字
• 找动词或是活用为动词的词语 • 找形容词 • 找副词 • 找数词 • 找表示颜色的词 • 找叠词 • 找拟声词
精选课件
14
一般动词
方法点拨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弄影 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 4.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 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剩树柳弯腰。
精选课件
7
二、点拨释疑
题型分析
设置问题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 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 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 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精选课件
8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 羌笛何须怨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 感时花溅溅泪,恨别鸟惊惊心。
精选课件
15
一“个“弄剩””字字使引人人注联目想,到作不者仅并没花有在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然南“的见山悠”(闲联字。系表修现用 虽 般 余饰出“ ”是与风绘语自留 的被“出中”然”意动留“描尽一摇悠而、思的”摹一闹幅动然“;,意得派”另见而思影,”好盎字”外且相随影考,“像然有把近花子虑其剩“,有的无动也)妙”残但声春声的在处字“存音意的就有剩”和舞,,姿在时”,谐动“间写蓬态字“画,性剩一残面描,”。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
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到春天雏的莺生在机风形中象长。成了,梅子在雨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见。肥出大其一了动个。态悦既。字写,既出是了鸟其悦形,也态是,诗又人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到,青绿山了欢鸟芭后蕉的那种愉悦心情的
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除 了尘世的杂念,使人“红心”空与明“。绿”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 ,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 “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 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问首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并进行赏析。
精选课件
21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首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 ,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 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满天丝雨想象成弥天大网, 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和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 则是诗人的独特想象。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春日的丝 雨容易唤起人们春光即失的寂寞惆怅,而含愁的思绪 与小雨丝丝之间又存在某种形象上、意念上的联系。 因此由雨丝之网-----愁绪之网,进一步联想到它欲网 春,就非常自然了。
精选课件
26
古代诗歌鉴赏
——诗眼
精选课件
27
什么叫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 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 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 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 或全句的字词句。
精选课件
28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精选课件
10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

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 法)

•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

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描景象) •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
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
表感情/谈作用)
精选课件
11
春行即兴 李华
形象地表明了感
叹时光匆匆,春
光易逝的这份儿
“着色的思绪”。
精选课件
18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 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形容词、副词
精选课件
19
形容词、副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意 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归精选途课件遥远,还乡无期 34
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
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
起来:
精选课件
1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精选课件
2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 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 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 偎的神态,所以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 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 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精选课件
22
• 「答案」“网”字用得好,网是网住的 意思。作者通过想象、比喻(明手法) 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 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 住春天(描写景象)。这个想象比喻非 常生动、新奇,由愁绪之网到雨丝之网 ,是诗人愁绪的具体化、形象化(结合 情感点明作用)。
精选课件
23
2012高考安徽卷
• 问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 参考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
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
,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
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精选常课巧件 妙地呼应了诗题。
29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精选课件
24
解析: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 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 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 不陶醉,怎能不忘怀!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 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 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