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50年代末中国四字成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50年代末中国四字成语
源广流长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源深流长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年深日久深:远.形容时间久远
年深岁久深:远,长久.形容时间久远
年深月久深:长久.指时间久远
年淹日久淹:滞留.形容时间久远
年湮代远湮:埋没.年代久远
日久岁长岁:年.指年代久远
日久岁深岁:年;深:长久.指年代久远
太平盛世
tài píng shèng shì
【解释】安定、兴盛的时代。

【出处】鲁迅《坟·灯下漫笔》:“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义。

比喻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康乐。

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盛;不能读作“chénɡ”。

【辨形】太;不能写作“泰”。

【近义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反义词】狼烟四起、家破人亡
【辨析】~与“天下太平”区别在于:~偏重于“盛世”;指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时代;“天下太平”偏重于“天下”;多用于指国家;现也指在某一环境里;相互没有争吵和矛盾等。

【例句】
(1)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建立初期;都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2)人民都希望能在~中生活。

1.古往今来----指从古到今.
2.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3.万年无疆----形容年代久远.同“万世无疆”.
4.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5.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6.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7.青山不老----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8.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9.整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10.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11.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12.成年累月----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13.穷年累月----穷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
14.经年累月----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15.积日累久----指经过的时间长.
16.积日累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17.日久月深----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18.日久年深----指日子长,时间久.
19.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
20.地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
21.地老天荒----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22.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23.驴年马月----不可知的年月.
24.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
25.年深岁久----时间久远地过去.
26.年头月尾----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
27.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28.一年一度----谓每年一次.
29.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30.有年无月----谓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31.有朝一日----将来有那么一天.
32.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33.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34.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35.旷日弥久----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36.亘古通今----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
要求
14.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

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

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褒义词)
28.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

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
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

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有固
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
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
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带末的四字成语有
细微末节
【注音】:xì wēi mò jié
【释义】:末节:小事情,小节。

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出处】: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桑榆末景
【拼音】:sāng yú mò jǐng
【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

指傍晚。

比喻晚年的时光。

同“桑榆暮景”。

【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始末缘由
【拼音】:shǐ mò yuán yóu
【释义】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缘由:缘故由来。

事情的经过和原因。

亦作
“始末原由”。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你将始末缘由,细细说来,不可欺隐。


降本流末
【拼音】jiàng běn liú mò
【解释】犹言舍本逐末。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
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捐本逐末
【拼音】:juān běn zhú mò
【解释】:捐:抛弃;逐:追逐。

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出处】:《北史·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杖围之年和悬车之年:指
七十岁。

1、知命之年
出自: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释义: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2、花甲之年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
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释义: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

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指六十岁。

3、古稀之年
出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
来稀。


释义:稀:少。

指人到70岁的时候。

反义词:锦瑟年华
近义词:年逾古稀
相关成语:年近古稀、年逾古稀、不惑之年、而立之年、有生之年、摽梅之年、垂暮
之年。

4、杖围之年
出处:《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
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
释义:杖围之年是指70岁。

5、悬车之年
出处:《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
可用。

"
释义: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指七十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