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5:12.2波的图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波的图象
学习目标
1.知道波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并能区分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
2.根据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能指出图象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自主学习
一、波的图象
1.图象的建立
(1)建立坐标系: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__________,纵坐标y表示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______。
(2)选取正方向:一般规定,在横波中,位移______时y取正值,______时y取负值。
(3)描点:把某一时刻所有质点的位移画在坐标系里。
(4)连线:用一条____________把各质点位移连接起来就是这时的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
2.波的图象也称______,简称______,如果波形是正弦曲线,这样的波叫______,也叫______。
介质中有正弦波传播时,介质的质点做____________。
二、两种图象的物理意义
1.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位移。
2.振动图象:表示介质中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位移。
判一判
(1)在波的图象中,质点总是向着平衡位置运动。
()
(2)波只会沿横轴正方向传播。
()
(3)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
想一想
波形图与振动图象在坐标轴的设置上有何不同?
核心探究
一、波的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波的图象的理解
(1)波的图象是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运动情况的“定格”。
可以将波的图象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横波的图象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为图象中的位移正向最大值,波谷即为图象中位移负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象中也恰好处于平衡位置。
(3)波的图象的周期性: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同时刻,质点的位移不同,则不同时刻,波的图象不同。
质点振动位移做周期性变化,则波的图象也做周期性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波的图象重复一次。
(4)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时,图象中波可能向x轴正向或x轴负向传播。
2.由波的图象可获取的信息
如果已知一列波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那么我们从波的图象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以下几点:
(1)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位移。
图线上各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各点在该时刻的位移。
如图线上的M点的位移是2 cm。
(2)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各质点的振幅A,即波动图线上纵坐标最大值的绝对值,如图中波的振幅为A=4 cm。
(3)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并判断位移、加速度、速度、动能的变化。
常用方法:
①上、下坡法
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运动,“下坡”的点向上运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所示。
②带动法
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
方法:如图所示,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象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
③微平移法
原理:波向前传播,波形也向前平移。
方法:作出经微小时间Δt后的波形,如图虚线所示,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Δt时间到达的位置,此刻质点振动方向也就知道了,图中P点振动方向向下。
④同侧法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象的同一侧,如图所示,若波向右传播,则P 向下运动。
⑤头头(尾尾)相对法
在波形图的波峰(或波谷)上画出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并在波峰(或波谷)两边波形上分别画出两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
那么这三个箭头总是头头相对,尾尾相对(如图所示)。
注意:a.利用质点带动法由波传播方向确定质点振动方向的时候,参考点P′与被判定点P一定要在同一坡上。
b.在利用微平移法的时候,重点在微字,Δt一定要短,Δx一定要小,两图象能分开即可。
(4)若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也可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仍采用上述方法,只需将判定的程序倒过来,“反其道行之”即可。
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由图象可知( )
A .质点b 此时位移为零
B .质点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
C .质点d 的振幅是2 cm
D .质点a 再经过T
2
通过的路程是4 cm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4 cm
变式训练1.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传到x =1 m 处的P 点时,P 点开始向下振动,以此时为计时起点。
已知在t =0.4 s 时P 、M 间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波形,此时x =4 m 处的M 点正好在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点的振动周期为0.4 s
B .M 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C .当M 点开始振动时,P 点正好在波峰
D .在从计时开始的0.4 s 内,P 点通过的路程为30 cm 二、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
例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1 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的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乙可能是图甲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
A.x=0处的质点B.x=1 m处的质点
C.x=2 m处的质点D.x=3 m处的质点
变式训练2. (多选)取向上为质点振动的正方向,得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象,则图线上A、B两点的运动方向是()
A.A点向下B.A点向上
C.B点向下D.B点向上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 (1)平衡位置 位移 (2)向上 向下 (4)平滑曲线 波的图象 2.波形图 波形 正弦波 简谐波 简谐运动 二、1.各个质点 某一时刻 2.某一质点 各个时刻 判一判
(1)× (2)× (3)√ 想一想
答案:波形图的横坐标x 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象横坐标t 表示质点振动的时间。
核心探究
例1.解析:由波形知,质点b 在平衡位置,所以其位移此时为零,A 正确;因波向右传播,波源在左侧,在质点b 的左侧选一参考点b ′,由图知b ′在b 上方,所以质点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B 错误;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所以质点d 的振幅是2 cm ,C 正确;再过T
2
的时间,质点a 将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D 错误。
答案:AC 变式训练1. 答案:AC
解析:因波刚传到P 点时,P 点是向下振动的,可知任何一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沿y 轴负方向,B 错误;根据“在t =0.4 s 时P 、M 间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波形”可得出,振动周期为0.4 s ,A 正确;已知题图时刻,M 点正好在波谷,说明M 点已振动四分之一周期,此时P 点在平衡位置,M 点开始振动时即四分之一周期前,P 点正好处在波峰,C 正确;从计时开始的0.4 s 内,P 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个振幅,即40 cm ,D 错误。
例2. 解析:当t =1 s 时,由图乙振动图线可知,质点在平衡位置,沿y 轴负方向运动,由图甲波动图线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判断x =0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正沿y 轴负方向运动,所以A 正确。
答案:A 变式训练2. 答案:AC
解析:甲图表示的是波的图象,由于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所以图中质点A 的振动方向向下,A 正确,B 错误;乙图表示的是振动图象,在图中B 所对应的时刻,质点应当向下运动(因为下一时刻位移为负值),C 正确,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