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文学常识(1-1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文学常识(1-100)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是按照()来划分风、雅、颂的。

[单选题] *
A.篇幅
B.地域
C.时期
D.音乐的性质(正确答案)
2.《诗经》中的“国风”主要分布在京() [单选题] *
A.160个地区
B.40个地区
C.15个地区(正确答案)
D.105个地区
3.汉代传《诗》的有鲁、齐、韩、毛四家,今日通行的是() [单选题]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正确答案)
4.“诗三百”指的是() [单选题] *
A.《中庸》
B.《诗经》(正确答案)
C.《礼记》
D.《论语》
5.《诗经》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是大() [单选题] *
A.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正确答案)
B.层层递进
C.首尾呼应
D.赋、比、兴
6.《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共收录了()篇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 [单选题] *
A.160
B.105(正确答案)
C.40
D.305
7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为主 [单选题] *
A.四言(正确答案)
B.五言
C.六言
D.七言
8.《诗经》的删定者是() [单选题] *
A.刘向(正确答案)
B.左丘明
C.孔子
D.郭茂倩
9.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民间诗歌光辉灿烂的起点与源头是() [单选题] *
A.《诗经》(正确答案)
B.《楚辞》
C.《离骚》
D.《乐府诗集》
10.《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 [单选题]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则有岸,隰则有泮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正确答案)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1.《氓》产生的地域是() [单选题] *
A.河南(正确答案)
B.陕西
C.山东
D.江苏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出自.() [单选题] *
A.《蒹葭》
B.《采薇》(正确答案)
C.《氓》
D.《伐檀》
13.《诗经》中的《蒹葭》篇选自兴() [单选题] *
A.《周颂》
B.《秦风》(正确答案)
C.《小雅》
D.《陈风》
14.《蒹葭》一诗中,“蒹葭萋萋”和“蒹葭采采”的下半句分别是() [单选题] *
A.“白露未晞”和“白露未已”(正确答案)
B.“白露为霜”和“道阻且”
C.“白露未已”和“白露为霜”
D.“白露为霜”和“白露未晞”
15.《蒹葭》一诗共三章,在每章结构相同的位置,都反复出现相同相似的词语,使得诗歌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乐的律的美感,这种手法在中外诗歌中都很常见,至今也常使用,它被称为() [单选题] *
A.诗中有画
B.重章叠句(正确答案)
C.风、雅、颂
D.托物言志
16.《蒹葭》一诗的三章首两句皆言“蒹葭”,这种“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经》中经常使用,被称为() [单选题] *
A.雅
B.赋
C.比
D.兴(正确答案)
17.《蒹葭》一诗中的伊人依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和“在水之涘”,这体现了()A伊人居所有好几个地方 [单选题] *
B.时间的变化和推移,示了追求时间的长与追求者的执着
C.空间的变化和转移,暗了伊人的飘忽不定和可望而不可即(正确答案)
D.水边芦苇花深茂广盛
18.孔子的祖籍是在() [单选题] *
A.鲁国陬邑
B.郑国京邑
C.齐国即墨
D.宋国栗邑(正确答案)
19.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论语》时说道“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说明《论语》的中心人物是() [单选题] *
A.孔子(正确答案)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0.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教育家是() [单选题] *
A.孟子
B.朱熹
C.程颐
D.孔子(正确答案)
21.晚年致力于整理“六经”等古代文献,对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是() [单选题] *
A.孔子(正确答案)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22.被后世尊为“至圣”,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是(B [单选题] *
A.孟子(正确答案)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23.我国古代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核心分别为 C [单选题] *
A.“义”和“礼”(正确答案)
B.“道”和“德”
C.“”和“仁”
D.“智”和“仁”
24.首次将“四书”编在一起的著名学者是() [单选题] *
A.程颢
B.程颐
C.朱熹(正确答案)
D.曾参
25.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著作是B [单选题] *
A.《老子》(正确答案)
B.《论语》
C《庄子》
D.《荀子》
26.既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又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家是B [单选题] *
A.墨子(正确答案)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27.《论语》的汇辑整理者是 B [单选题] *
A.孔子(正确答案)
B.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C.孔子的弟子
D.孔子及其弟子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单选题] *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正确答案)
C.德才兼备
D.顺应自然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单选题] *
A.《论语》(正确答案)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30.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 A [单选题] *
A.《季氏将伐颛臾》(正确答案)
B.《寡人之于国也》
C.《秋水》
D.《谏逐客书》
3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 A [单选题] *
A.《论语》(正确答案)
B.《孟子》
C.《尚书》
D.《春秋》
32.“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单选题] *
A.《季氏将颛》《陈情表》《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臾》《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额史》《秋水》《陈情表》(正确答案)
D.《寡人之于国也》《秋水》《陈情表》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 [单选题]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论语》(正确答案)
34.《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驳论的形式是() [单选题] *
A.人物对话(正确答案)
B.叙述历史
C.成语格言中
D.现实事例
35.《季氏将伐顺》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是指() [单选题] *
A.赵国
C.齐国
B.鲁国(正确答案)
D.宋国
36.下列属于历史散文的是() [单选题] *
A.《庄子》
B.《韩非子》
C.《左传》(正确答案)
D.《论语
37.《左传》是为()作注解的一部史书 [单选题] *
A.《论语》
B.《国语》
C.《春秋》(正确答案)
D.《孟子》
38.下列擅长描写战争的先秦历史散文著作是() [单选题] *
A.《孟子》
B.《左传》(正确答案)
C.《战国策》
D.《史记》
39.堪称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成熟的著作是() [单选题] *
A.《左传》(正确答案)
B.《史记》
C.《国语》
D.《战国策》
40.《左传》是记载()时期历史事实的重要史书。

[单选题] *
C.秦汉
A.战国
B.春秋(正确答案)
D.唐宋
41.()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著作。

[单选题] *
A.《孟子》
B.《左传》(正确答案)
C.《战国策》
D.《国语》
42.下列文章出自《左传》的是() [单选题] *
A.《郑伯克段于鄢》(正确答案)
B.《季氏将伐颛史》
C.《冯谖客孟尝君》
D.《垓下之围》卡
4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有贵外() [单选题] *
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
B.郑庄公、颗考叔、公子吕
C.颍考叔、祭仲、公子吕(正确答案)
D.祭仲、共叔段、颍考叔
44.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单选题] *
A.武姜
B.公子吕
D.郑庄公
C.共叔段(正确答案)
45.下列各句中,“国”表示“国都”意义的是() [单选题] *
A.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正确答案)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46.《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 [单选题] *
A.顺叙(正确答案)
B.倒叙
C.平叙
D.插叙
47.《郑伯克段于鄢》中性格特征为“聪明机智”的人物是() [单选题] *
A.郑庄公
B.祭仲
C.共叔段
D.颍考叔(正确答案)
48.“郑伯克段于”这句话最早出自() [单选题] *
A.《左传》
B.《春秋》(正确答案)
C.《战国策》
D.《论语》
49.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单选题] *
A.《史记》
B.《汉书》
C.《国语》(正确答案)
D.《尚书》
50.《国语》一书反映的思想主要是() [单选题] *
A.儒家的崇礼重民思想(正确答案)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法制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51.《召公谏厉王弭谤》“师箴,瞍赋”中的“瞍”是指B [单选题] *
A.失聪者(正确答案)
B.盲人
C.口吃者
D.失语者
52.“召公劝谏厉王弭谤”这一事件记载于() [单选题] *
A.《国语·周语》(正确答案)
B.《国语·齐语》
C.《国语·鲁语》
D.《国语·晋语》
53.《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其中“外篇”共() [单选题] *
A.7篇
B.9篇
C.11篇
D.15篇(正确答案)
54.《庄子》,亦称《南华经》,相传其中为庄周所作的部分是() [单选题] *
A.“内篇”(正确答案)
B.“外篇”
C.“杂篇”
D.全部篇目
55.下列属于诸子散文的是() [单选题] *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庄子》(正确答案)
56.下列哪部作品体现的是道家思想() [单选题] *
A.《论语》
B.《庄子》(正确答案)
C.《墨子》
D.《韩非子》
57.在先秦诸子中,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不为的是() [单选题] *
A.孔子
B.庄子(正确答案)
C.墨子
D.韩非子
58.诸子散文中善用寓言且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的是B [单选题] *
A.《论语》(正确答案)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59.《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单选题] *
A.重言(正确答案)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0.成语“游刃有余”出自C [单选题] *
A.《论语·为政》(正确答案)
B.《孟子·梁惠王上》
C.《庄子养生主》
D.《史记李将军列传》
61.下列作品中,以对话形式展开论述的是() [单选题] *
A.《马伶传》
B.《郑伯克段于鄢》
C.《秋水》(正确答案)
D.《谏逐客书》
62.《秋水》选自() [单选题] *
A.《孟子》
B.《左传》
C.《庄子》(正确答案)
D.《论语》
63.《秋水》中代表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的化身是() [单选题] *
A.大方之家
B.河伯(正确答案)
C.曲士
D.海神若
64.《战国策》全书分12国策,共()篇 [单选题] *
A.32
B.33(正确答案)
C.23
D.13
65.《战国策》的体例是() [单选题] *
A.国别体(正确答案)
B.纪传体
C.编年体
D.语录体
6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单选题] *
A.李斯
B.左丘明
C.刘向(正确答案)
D.司马迁
67.下列对《战国策》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文章出自战国中期各国史官之手(正确答案)
B.记事上起周贞定王,下迄秦始皇
C.又名《国策》《国事》《长书》等
D.长于记事写人与议论说理
68.《赵威后问齐使》选自() [单选题] *
A.《史记》
B.《战国策》(正确答案)
C.《左传》
D.《国语》
69.下列各句含有意动用法这一语法现象的是() [单选题] *
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正确答案)
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D.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70.清代金圣叹称赞()“章法越整齐,参差;越参差,越整齐。

真为奇绝之文 [单选题] *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答李翊书》
D.《赵威后问齐使》(正确答案)
71.“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句中的“故”是个通假字,通() [单选题] *
A.固
B.何
C.胡(正确答案)
D.盎
72.下列从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的作品是() [单选题] *
A.《冯谖客孟尝君》(正确答案)
B.《伯夷列传》
C.《郑伯克段于》
D.《子产不毁乡校》
73.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单选题]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正确答案)
D.《韩非子》
7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而歌”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正确答案)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75.《冯谖客孟尝君》中,“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的性格特点。

[单选题] *
A.刚勇仁义
B.深谋远虑(正确答案)
C.诙谐幽默
D.清正廉洁
76.《冯谖客孟尝君》中,“薛地烧券”这一情节表现了冯谖() [单选题] *
A.乐善好施
B.处事果断
C.轻视钱财
D.注重民心向背(正确答案)
77.冯谖“弹铗三歌”,意图是对孟尝君进行() [单选题] *
B.试探(正确答案)
C.劝谏
A.歌颂
D.嘲讽
78.《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单选题] *
A.失去齐王信任,被放逐到封地(正确答案)
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
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地
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
79.《冯谖客孟尝君》先写冯谖的“无好”“无能”,后写其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这样的表现手法是() [单选题] *
A.以小见大
B.互相映衬
C.欲扬先抑(正确答案)
D.首尾呼应
80.《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写冯谖焚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 [单选题] *
A.对比反衬(正确答案)
B.铺垫反托
C.类比显现
D.侧面映衬
8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 [单选题] *
A.陶渊明
B.曹操
C.李白
D.屈原人(正确答案)
82.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单选题] *
A.宋玉
D.屈原(正确答案)
C.李贺
B.荆轲
83.闻一多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单选题]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正确答案)
84.战国后期产生于南方楚国,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诗歌句中或句尾常带一“兮”字,代表人物有屈原、宋玉等。

这一诗体名为() [单选题] *
A.楚辞(正确答案)
B.乐府
C.格律诗
D.新诗
85.“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分别是指《诗经》和《楚辞》中的() [单选题] *
A.《离骚》《国风》
B.《小雅》《九歌》
C.《九歌》《小雅》
D.《国风》《离骚》()(正确答案)
86.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 [单选题] *
A.《长恨歌》
B.《春江花月夜》
C.《离骚》(正确答案)
D.《琵琶行》
87.《汉书·艺文志》辑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汉代学者()辑集的《楚辞》 [单选题] *
A.司马迁
B.班固
C.刘向(正确答案)
D.贾谊
88.关于《国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国殇》的语言像屈原其他诗作那样色彩瑰丽,鲜明地体现了屈原的语言风格(正确答案)
B.《国殇》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

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
C.屈原作《国殇》是为了激励楚国人前仆后继,抗击敌人,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D.《国殇》从敌胜我败着笔,这是现实情况的反映。

战国时期秦楚交战,楚国往往失败反映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89.《九歌》共()篇,原为楚国民间流传的祭祀神衹的乐歌,后经屈原加工改写,成为一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诗篇。

[单选题] *
A.9
B.11(正确答案)
C.16
D.25
90《国殇》选自() [单选题] *
A.《离骚》
B.《九歌》(正确答案)
C.《天问》
D.《九章》
91.屈原的《国殇》是为了祭奠() [单选题] *
A.楚国已故的国君
B.未成年而死的人
D.在他乡死去的人
C.为国捐躯的将士(正确答案)
92.《国殇》主要描写的是() [单选题] *
A.战斗场面(正确答案)
B.劳动场面
C.送别场面
D.狩猎场面
93.屈原的作品中写将士奋勇杀敌的是() [单选题] *
A.《国殇》(正确答案)
B.《哀郢》
C.《橘颂》
D.《湘夫人》
94.下列诗句中,运用互文手法的是() [单选题] *
A.车错毂兮短兵接
B.旌蔽日兮敌若云
C.交坠兮士争先
D.出不入兮往不反(正确答案)
95.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出自() [单选题] *
A.《渔父》
B.《湘夫人》
C.《国殇》(正确答案)
D.《离骚》
96.屈原在对《国殇》中的战斗进程进行描写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单选题] *
A.象征暗示
B.场面描写(正确答案)
C.对比描写
D.侧面描写
97.《渔父》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单选题] *
A.比兴
B.赋
D.衬托
C.对比(正确答案)
98.《渔父》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单选题] *
A.铺陈
B.问答(正确答案)
C.议论
D.描写
9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 [单选题] *
A.《醉翁亭记》
B.《兰亭集序》
C.《渔父》(正确答案)
D.《岳阳楼记》
100.屈原《渔父》一文采用的叙述人称是() [单选题] *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正确答案)
D.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交互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