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训练课件30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默写】
28. 诗人常借“山”表达复杂心理,如唐代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情景默写】
29.“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 代诗人笔下,“水”成了常见的喻愁对象。如“__________ ,__________”就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千古佳句。
【情景默写】
17.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 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情景默写】
18.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 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情景默写】
19.古代衣服因为原料质地,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 ,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声”来表 现妇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征人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 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情景默写】
5、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 经·郑风》中的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思,更见 主客交情之深厚。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情景默写】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8、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 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4.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 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情景默写】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1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 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情景默写】 3、李密的《陈情表》中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 基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形。
2024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训练
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 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 天的凄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 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 __________”。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情景默写】
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 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__________”或“__________”。
金樽清酒斗十千/一尊还酹江月/举匏樽以相属 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 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有怀》)/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情景默写】
1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 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 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情景默写】
9、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10、杜甫《蜀相》中“
?
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 两句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情景默写】
1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 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代常以“汗青”指书籍史册,在古诗中“汗青”一词多次出现, 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情景默写】
21.古代诗人常借香草寄托高洁的人格追求,屈原在《离骚》中写过这 样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情景默写】
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 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曾经沧海难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2.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 纤细洁白、轻柔飘飞的杨花,常常成为迁 客骚人寄托漂泊无依、离愁别恨的感情载体,如“__________, __________”。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情景默写】
23.古诗词中的“东风”一般指春风,这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用“东风”来指春风。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
14. “角”是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军营常用吹角来发号施令。“角声 ”作为一个声音意象,常在唐诗中出现,如“__________, __________”就有“角声”角这声一满意天象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情景默写】
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 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情景默写】 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 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 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 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
,__________”。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情景默写】 12.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 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情景默写】
30.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 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 __________”。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情景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
蹈覆辙的句子是“__
___,_____
___。”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卫风·氓》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 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喜爱到厌弃的经过,用“______ __, ______ 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3.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 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 __________”等,不胜枚举。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李白《登峨眉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情景默写】
27.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 赞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景默写】 15.“杜鹃”,又叫子规,相传为周朝末年蜀王杜宇死后所化。“杜鹃 ”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情景默写】
16.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常作为具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中 ,“月”便是如此。诗人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 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5.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唐宋诗词中表达舍身 报国豪情壮志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26.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 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_________,_________”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情景默写】
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 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 ”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 ;“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 “__________,__________”。